学术投稿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卢明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增殖, 分化
摘要: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的潜能,在体内外不同的微环境下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和种类不同.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为决定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的微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嗅鞘细胞、雪旺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神经胶质细胞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胆道引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引流(PBD)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2004~2010年13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资料,根据有无行术前胆道引流(PBD)分为PBD组和非PBD组,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胆道引流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PBD组与非PBD组术前平均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单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BD组胆道引流前、后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PBD组与非PBD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是影响行PD患者术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术前胆道引流对改善肝功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影响.目前早期行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或许更有意义.

    作者:吕湖;肖玉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锌营养状态对哮喘小鼠气道组织IL-12、NF-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锌含量饮食对哮喘小鼠气道组织IL-12,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进食低锌、正常锌、高锌饲料的哮喘小鼠模型.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A组为正常饲料喂养+生理盐水激发;B组为高锌饲料喂养+卵清蛋白(OVA)激发;C组为高锌饲料配对喂养+OVA激发;D组为正常饲料喂养+OVA激发;E组为正常饲料配对喂养+OVA激发;F组为低锌饲料喂养+OVA激发.利用免疫组化检测气道组织IL-12,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E组和F组IL-12表达下调(P<0.05),NF-κB表达上调(P<0.05);F组较B组、C组、D组和E组IL-12表达下调(P<0.05),NF-κB表达上调(P<0.05);B组与D组比较,C组与E组比较,IL-12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NF-κB表达下调(P<0.05);B组、D组与本身的配对组比较,IL-12和NF-κB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锌摄入不足可导致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加重;锌摄入不足可加剧哮喘小鼠气道组织IL-12表达下调、NF-κB上调.

    作者:陈金铭;旷寿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对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穴位”,每日1次,连续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瘫痪肢体针刺治疗及基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语言功能和失语严重程度进步情况的变化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语言功能都有提高(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对失语严重程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5;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在提高患者语言功能及改善失语症严重程度方面起效时间快于针刺常规穴位组.结论: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疗效优于针刺常规穴位.

    作者:王晓玲;刘影;谭朝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重建术治疗腰椎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腰椎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腰椎肿瘤患者,经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手术治疗,所有病例术前均根据Tomita脊椎肿瘤外科分期进行评估,采用VAS评分对疼痛症状进行评定,并用Frankel分级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平均术中出血量4560mL,平均手术时间255m in.随诊6月~36月,平均24.6个月,在随访期内原发肿瘤患者无复发,转移癌患者1例全身多处转移术后18月死亡,1例局部复发并其他节段转移,余无局部复发,带瘤生存.术后所有病例腰部疼痛症状缓解或明显减轻,神经功能均获得改善.结论:对具有适应征的腰椎肿瘤患者进行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重建术,可以获得有效的局部控制和神经功能恢复,得到稳定的椎体重建,近期疗效满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

    作者:石浪滔;蒋林;蒋成明;向伟能;周赟;唐烨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瑜伽锻炼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辅助康复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瑜伽锻炼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AP/CPPS)的辅助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2010年4月期间符合CAP/CPPS诊断标准的20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瑜伽锻炼,每周5次,每次40 min左右,以患者不感疲劳为限.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二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予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测定二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的大尿流率及精浆IL-1、TNF-α水平;统计治愈率、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大尿流率及精浆IL-1、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率(67%)和总有效率(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67%)、总有效率(68呦,P<0.05.结论:CAP/CPP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瑜伽体育锻炼,效果显著.

    作者:唐锋;刘花云;孙洪涛;连天;李源湘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的潜能,在体内外不同的微环境下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和种类不同.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为决定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的微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嗅鞘细胞、雪旺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神经胶质细胞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卢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乳香提取物对HL-60细胞株VEGF分泌及其Flt-1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乳香提取物作用于HL-60细胞后,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及受体Flt-1的变化.方法:MTT法检测乳香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RT-PCR法检测乳香提取物处理前后HL-60细胞中VEGF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乳香提取物处理前后HL-60细胞VEGF分泌和受体Fl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乳香提取物在15.0 mg/L时在体外能下调HL-60细胞VEGF mRNA的表达和VEGF蛋白的分泌并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乳香提取物在体外可以抑制HL-60细胞分泌VEGF,同时抑制HL-60细胞内VEGF及其受体Flt-1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具有潜在抑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管新生的作用,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抗白血病药物.

    作者:张勇;齐振华;李乐赛;符晓华;彭小宁;张娜;于才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丸加减对乳腺癌化疗后自觉症状群的影响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加减对乳腺癌化疗后自觉症状群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对60例病例的进行为期2月的干预,研究其治疗中医证候改善率,以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结果:①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为:临床痊愈3例(5%),显效35例(58%),有效20(33%)例,无效4(7%)例.②治疗前后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眩晕、耳鸣、心烦、失眠等症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后口燥咽干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加减方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化疗后自觉症状群.

    作者:章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白杨素敏化TRAIL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白杨素(ChR)是否具有增敏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梯形条带.结果:ChR(40 μmol/L)、TRAIL(100 ng/mL)以及两者合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7±0.54)%、(3.70±0.17)%和(48.81±4.11)%.两者合用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细胞凋亡的典型DNA梯形条带.结论:白杨素具有敏化TRAIL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任翔;刘飞;韩守恒;曹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白鲜皮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对白鲜皮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性状、横切面、粉末的显微鉴别等方面对白鲜皮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白鲜皮在性状和显微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白鲜皮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何丽华;张志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人胚嗅鞘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OECs)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方向,分化后的细胞存活和电活动情况.方法:将分离培养人胚OECs细胞经纯化后接种于培养皿内,2d后加入神经干细胞,设置5× 10-6RTRA组,5% FBS对照组,分别于第10天后行NSE免疫组化检测,于7d、14d、21d对嗅鞘细胞组和RA组行tunnel细胞凋亡检测,于12d行膜片钳检测.结果:NSE阳性率OECs组80.3%,RTRA组77.5%,FBS组2%.7d、14d、21d对嗅鞘细胞组和RTRA组tunnel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0.9%、1.2%、1.4%,1%、3.3%、8.6%,分化后的神经元记录到快速激活快速失活内向钠电流及慢激活慢失活能延迟整流性外向钾电流.结论:OECs能诱导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促进分化后的细胞存活,并且有神经元样电活动,因此NSCs分化后的细胞具备了替代受损的神经元细胞的功能.

    作者:刘波;滕晓华;段答;周蓉;潘林香;卢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肝胆管结石合并支气管胆瘘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支气管胆瘘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5月~2009年5月间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医院收治的8例肝胆管结石并支气管胆瘘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结果:本组8例患者全部经外科手术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后,6例治愈、1例效果不佳、1例死亡.结论:肝胆管结石合并流出段胆管的狭窄和梗阻是支气管胆瘘发生的主要原因;胆道梗阻解除是治疗支气管胆瘘的基础,病肺的切除应慎重且并非必须.

    作者:杨尽晖;吴金术;陈晚平;陈梅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CL9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临产孕妇和健康非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非孕妇比较,临产孕妇的PT、INR值明显降低;FIB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PT、TT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改变,对预防DIC的发生和及时治疗,降低临产孕妇DI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平平;黎春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肝素锂抗凝管在临床化学分析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通过对肝素锂抗凝血浆和血清两种标本类型生化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有显著性差异的项目,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使同一实验室内同一病人的不同类型标本的生化检测结果有可比性.方法:在ADVIA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同时检测487例健康人的肝素锂抗凝血浆及血清两种不同标本类型的32项生化项目,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其差异,并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值.结果:32项生化指标中K+、TP、PHOS、LDH、IRN五项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测定IRN不能用肝素锂血浆标本,K+、TP、PHOS三项目两种标本类型结果有差异,可以通过建立实验室参考范围来解决.血浆LDH结果受血小板的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延长离心时间消除.

    作者:任碧琼;邹国英;徐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长沙市级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年龄、工龄、学历、待遇、工作岗位与护士职业倦怠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长沙市五所综合三级医院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结果:长沙市三级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量;人口统计学变量中七个变量均是影响因素.结论:护士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必须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医疗机构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席明霞;李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兖州卷柏炭制前后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变化

    目的:建立兖州卷柏中特征成分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兖州卷柏炭制前后穗花双黄酮的含量变化.方法:YMC-Pack ODS-AQ L1 (250mm×4.6mm,5um),流动相为甲醇-0.2%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C,检测波长为257nm,流速为1.0ml/min.结果:兖州卷柏炭制品的穗花杉双黄酮含量高于兖州卷柏生品.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兖州卷柏碳制品的质量控制,为兖州卷柏的炮制机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孙兴力;龙红萍;骆航;周振华;王文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十种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薄层色谱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中药的有效化学成份,考察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中药超微饮片的成分组成与原药材成分的差异.方法:通过对中药超微饮片与原药材的提取处理、薄层色谱点样、展开、显色.得到薄层色谱照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结果:通过薄层色谱图片得知中药超微饮片具有和原药材同样的化学成份,而且具有比原药材更加方便的使用方法.结论:中药超微饮片的有效化学成份和原药材基本相同,疗效增强.

    作者:李青;董兆稀;赵冰清;曾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吉非替尼治疗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8年12月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每天一次,服药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结果:58例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CR 1例(1.72%),PR 19例(32.76%),SD 24例(41.38%),PD 14例(24.14%),总有效率(RR)为34.48%,总的疾病控制率(DCR)为75.86%;腺癌的有效率高于鳞癌,女性的有效率高于男性,不吸烟者有效率高于吸烟者(P<0.05),接受过化疗和Ⅳ期患者有效率稍高,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生存时间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43.6%,主要的不良反应中皮疹发生多为39例(67.24%),腹泻14例(24.14%),肝功能轻度损害2例(3.4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可以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毒副反应较小,安全易耐受.

    作者:靳凤娟;颜敏;宋文华;张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个案分析

    通过对一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特征,探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容易误诊,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雷立芳;叶湘漓;唐北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本文探讨影响肝病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及自行设计的睡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46例住院肝病患者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肝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影响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病理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治疗护理因素等,通过干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结论:睡眠障碍对疾病转归有负性影响.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加强对病人睡眠质量的关注和评估,并积极采取措施控制影响因素,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任孟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