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鲜皮的生药学鉴定

何丽华;张志峰

关键词:白鲜皮, 生药学, 显微鉴别
摘要:目的:对白鲜皮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性状、横切面、粉末的显微鉴别等方面对白鲜皮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白鲜皮在性状和显微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白鲜皮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乳香提取物对HL-60细胞株VEGF分泌及其Flt-1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乳香提取物作用于HL-60细胞后,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及受体Flt-1的变化.方法:MTT法检测乳香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RT-PCR法检测乳香提取物处理前后HL-60细胞中VEGF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乳香提取物处理前后HL-60细胞VEGF分泌和受体Fl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乳香提取物在15.0 mg/L时在体外能下调HL-60细胞VEGF mRNA的表达和VEGF蛋白的分泌并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乳香提取物在体外可以抑制HL-60细胞分泌VEGF,同时抑制HL-60细胞内VEGF及其受体Flt-1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具有潜在抑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管新生的作用,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抗白血病药物.

    作者:张勇;齐振华;李乐赛;符晓华;彭小宁;张娜;于才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冰片加鸡蛋皮外敷治疗Ⅲ期褥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冰片加鸡蛋皮外敷治疗三期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三期褥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冰片加鸡蛋皮外敷治疗;对照组予局部红外线灯照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50% (P<0.05);在痊愈病例的治愈时间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冰片加鸡蛋皮外敷治疗三期褥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文岳兰;唐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应用解剖

    目的:探讨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例成人小腿标本进行逐层解剖,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选取其中7例腓肠肌肌腱接近平均水平的小腿标本,制作成跟腱缺损分别为1、2、3、4、5、6、7 cm的模型,先进行断端直接吻合术,再进行V-Y肌腱瓣修补模拟手术,探讨V-Y肌腱瓣修补术的适用症.结果:正常成人跟腱窄处平均宽度(13.25±2.73)mm,平均厚度(6.26±2.04)mm,与跟骨上方平均距离(39.52±1.25)mm.跟腱缺损2 cm以内,断端直接吻合手术能顺利进行,跟腱缺损达到3cm,直接吻合较困难,须V-Y肌腱瓣修补术才能顺利进行,缺损达到7 cm,V-Y肌腱瓣修补术完成较困难.结论.:V-Y肌腱瓣修补术适于3~6cm以内的跟腱缺损.

    作者:聂团文;彭耀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十种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薄层色谱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中药的有效化学成份,考察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中药超微饮片的成分组成与原药材成分的差异.方法:通过对中药超微饮片与原药材的提取处理、薄层色谱点样、展开、显色.得到薄层色谱照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结果:通过薄层色谱图片得知中药超微饮片具有和原药材同样的化学成份,而且具有比原药材更加方便的使用方法.结论:中药超微饮片的有效化学成份和原药材基本相同,疗效增强.

    作者:李青;董兆稀;赵冰清;曾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DND1相互作用蛋白

    目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瘤易感蛋白DND1是在进化中保守的RNA结合蛋白.为了进一步了解DND1的功能,我们筛选了与DND1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用Dnd1基因编码序列构建诱饵载体筛选小鼠10.5天的胚胎文库.结果:筛选小鼠胚胎cDNA文库得到4个与DND1相互作用蛋白,分别为Tun蛋白、辅肌动蛋白α、核受体结合蛋白和氯离子通道2.结论:DND1可能参与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转化等过程.

    作者:张菁;李顺东;张勇;杨智;彭小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组与对照组各例均接受常规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内科药物治疗通气组患者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通气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改善更明显(P<0.05);无创机械通气组中耐受良好者24例1例不能耐受.与对照组相比血气改善时间明显缩短(P<0.01),且治疗组患者血压水平未受到明显影响(P>0.05);也未发生气压伤或呼吸机相关肺炎.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建民;关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种新型阿魏酸NO供体的合成

    目的:依据药理学相关理论,设计并合成一种新型阿魏酸NO供体衍生物.方法:以阿魏酸为原料,经过羧基的酯化,溴化物取代以及硝化反应,合成阿魏酸NO供体衍生物.结果:共得到两个目标产物,分别是4-硝酸酯丙氧基-3-甲氧基苯丙烯酸甲酯和4-硝酸酯丁氧基-3-甲氧基苯丙烯酸甲酯,结构经1H NMR和质谱进行了确证.结论:首次合成一种新的阿魏酸NO供体衍生物.

    作者:刘浩然;李燕来;张会杰;刘映;刘英姿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长沙市级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年龄、工龄、学历、待遇、工作岗位与护士职业倦怠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长沙市五所综合三级医院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结果:长沙市三级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量;人口统计学变量中七个变量均是影响因素.结论:护士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必须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医疗机构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席明霞;李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白鲜皮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对白鲜皮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性状、横切面、粉末的显微鉴别等方面对白鲜皮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白鲜皮在性状和显微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白鲜皮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何丽华;张志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个案分析

    通过对一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特征,探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容易误诊,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雷立芳;叶湘漓;唐北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丸加减对乳腺癌化疗后自觉症状群的影响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加减对乳腺癌化疗后自觉症状群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对60例病例的进行为期2月的干预,研究其治疗中医证候改善率,以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结果:①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为:临床痊愈3例(5%),显效35例(58%),有效20(33%)例,无效4(7%)例.②治疗前后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眩晕、耳鸣、心烦、失眠等症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后口燥咽干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加减方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化疗后自觉症状群.

    作者:章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本文探讨影响肝病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调查表及自行设计的睡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46例住院肝病患者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肝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影响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病理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治疗护理因素等,通过干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结论:睡眠障碍对疾病转归有负性影响.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加强对病人睡眠质量的关注和评估,并积极采取措施控制影响因素,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任孟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DSA及CEUS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探讨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超声造影(CEUS)评估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检出率及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运用常规超声和CEUS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显像,判断狭窄的部位及程度,与DSA结果相对比.结果:本组患者经DSA及CEUS检查后发现,CEUS较常规超声明显改善了对血管狭窄的检出,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常规超声和CEUS对轻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的判断符合率分别为74.8%和90.3%(P <0.05)、63.5%和96.2%(P<0.01)、35.7%和100%(P <0.05).CEUS和DSA对狭窄率计算值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929,P<0.001).结论:CEUS优于常规超声,与DSA相关性较高,能够较为准确、无创的评估颅外段颈动脉狭窄.

    作者:彭松;于德玲;梁琪;阿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肝胆管结石合并支气管胆瘘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支气管胆瘘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5月~2009年5月间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医院收治的8例肝胆管结石并支气管胆瘘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结果:本组8例患者全部经外科手术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后,6例治愈、1例效果不佳、1例死亡.结论:肝胆管结石合并流出段胆管的狭窄和梗阻是支气管胆瘘发生的主要原因;胆道梗阻解除是治疗支气管胆瘘的基础,病肺的切除应慎重且并非必须.

    作者:杨尽晖;吴金术;陈晚平;陈梅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的潜能,在体内外不同的微环境下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和种类不同.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为决定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的微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嗅鞘细胞、雪旺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神经胶质细胞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卢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兖州卷柏炭制前后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变化

    目的:建立兖州卷柏中特征成分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兖州卷柏炭制前后穗花双黄酮的含量变化.方法:YMC-Pack ODS-AQ L1 (250mm×4.6mm,5um),流动相为甲醇-0.2%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C,检测波长为257nm,流速为1.0ml/min.结果:兖州卷柏炭制品的穗花杉双黄酮含量高于兖州卷柏生品.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兖州卷柏碳制品的质量控制,为兖州卷柏的炮制机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孙兴力;龙红萍;骆航;周振华;王文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黛力新与吗丁啉(或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抗抑郁药黛力新与胃动力药吗丁啉(或抑酸药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并为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思路.方法: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本文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黛力新与吗丁啉(或奥美拉唑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60例则单用吗丁啉(或奥美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黛力新与吗丁啉(或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建华;刘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对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穴位”,每日1次,连续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瘫痪肢体针刺治疗及基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语言功能和失语严重程度进步情况的变化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语言功能都有提高(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对失语严重程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5;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在提高患者语言功能及改善失语症严重程度方面起效时间快于针刺常规穴位组.结论: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疗效优于针刺常规穴位.

    作者:王晓玲;刘影;谭朝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白杨素敏化TRAIL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白杨素(ChR)是否具有增敏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梯形条带.结果:ChR(40 μmol/L)、TRAIL(100 ng/mL)以及两者合用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7±0.54)%、(3.70±0.17)%和(48.81±4.11)%.两者合用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细胞凋亡的典型DNA梯形条带.结论:白杨素具有敏化TRAIL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任翔;刘飞;韩守恒;曹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吉非替尼治疗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8年12月间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每天一次,服药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结果:58例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CR 1例(1.72%),PR 19例(32.76%),SD 24例(41.38%),PD 14例(24.14%),总有效率(RR)为34.48%,总的疾病控制率(DCR)为75.86%;腺癌的有效率高于鳞癌,女性的有效率高于男性,不吸烟者有效率高于吸烟者(P<0.05),接受过化疗和Ⅳ期患者有效率稍高,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生存时间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43.6%,主要的不良反应中皮疹发生多为39例(67.24%),腹泻14例(24.14%),肝功能轻度损害2例(3.4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可以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毒副反应较小,安全易耐受.

    作者:靳凤娟;颜敏;宋文华;张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