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林丽;刘双珍;赵刚平;朱敏
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微生物实验室2004年1月~2005年10月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2005年临床分离菌共2016株,并对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WHONET-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革兰氏阳性菌645株(占32.0%),分离率占前四位的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5.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3%,粪肠球菌占4.2%,屎肠球菌占1.5%.革兰氏阴性菌1371株(68.00%),分离率占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占16.8%,铜绿假单胞菌占13.6%,阴沟肠杆菌占5.2%,鲍曼氏不动杆菌占4.9%,肺炎克雷伯菌占4.6%.革兰氏阳性菌总体上对万古霉素耐药性低0.8%,对青霉素耐药性高82.0%.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6.2%,其他的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8.14%,头孢他啶23.3%,阿米卡星27.8%.革兰氏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百分率较高占68.6%.结论: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细菌的耐药问题比较严重,微生物实验室需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帮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性的播散.
作者:黄华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能使患者免除手术带来的创伤,同时大限度保留生育功能.方法:对2003年~2004年本院用甲氨喋呤联合中草药治疗48例宫外孕经1~2个疗程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8例中43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连续2次血β-hCG测定正常、B超盆内异物妊娠包块吸收或血肿包块缩小大于1/2.结论:甲氨喋呤联合中草药治疗符合宫外孕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要求生育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李宪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同步观察在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52例血液病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一步法取材,同时观察其骨髓涂片和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结果: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方面,骨髓活检优于涂片;而对于白血病的诊断及FAB分型,骨髓涂片优于活检.结论:骨髓活检和涂片同步观察能有效提高血液病的诊断率.
作者:刘志军;申建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左羟丙哌嗪浓度,研究其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用1-羟基哌嗪为内标,血样经液--液萃取后进样,用HiQsil C18(150×4.6 mm,5 μm)色谱柱,柱温30℃,0.1 M磷酸二氢钾(磷酸调pH值至2.51):乙腈:甲醇(82:3:15)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为Ex=240 nm,Em=350 nm.结果: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测定,线性范围为(3.5~886.0)ng/ml,低可定量浓度为3.5 ng/ml(S/N=10),萃取回收率大于80%,方法回收率为106.1%~109.1%,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左羟丙哌嗪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2.93±0.54)h,Tmax(0.42±0.18)h,Cmax(345.2±113.6) ng/ml,AUC0-t(974.8±386.7)ng/h/ml,AUC0-∞(1008.2±397.2)ng/h/ml.结论:HPLC-荧光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合于左羟丙哌嗪的药动学研究.左羟丙哌嗪在中国健康人体内吸收迅速,消除快,安全性好.
作者:刘金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远视而引起的弱视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差异.方法:采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 thickness analyzer RTA)测量弱视患者22例(31眼)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所得图象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出相应的视网膜厚度值与厚度地形图,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弱视患者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76.45±27.36 μm.不同程度的弱视患者各点间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差异性.弱视患者的不同远视程度与视网膜厚度相关系数r=0.056.结论:不同程度的弱视患者各点间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差异性.弱视患者的不同远视程度与视网膜厚度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虞林丽;刘双珍;赵刚平;朱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绿原酸(CA)对小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机理.方法:在小鼠海马定位注射海人酸(KA)建立动物病理模型,分为KA组、对照组、CA组(术后第二天开始灌胃,CA 8g/kg/d,连续35 d),用Y型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内海马NOS神经元的变化.结果:KA组比对照组小鼠海马CA1-4区内的NOS神经元明显减少(P<0.05);CA组较KA组小鼠海马CA1-4区内的NOS神经元明显增加(P<0.05);CA组较KA组小鼠在Y型迷宫中的正确次数增多.结论:CA对KA所致海马CA1-4区内的NOS神经元损害有保护作用,并改善KA损伤海马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唐湘祁;涂秋云;雷立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丙帕他莫中乙醇、丙酮残留量.方法:采用2 mm×2 m玻璃柱,柱温:120℃;检测器温度:200℃(FID);进样口温度:200℃.结果:样品中检出乙醇,未检出丙酮,乙醇回收率96.1%,RSD2.48%;丙酮回收率为101.6%,RSD2.81%(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盐酸丙帕他莫中乙醇、丙酮残留量的控制.
作者:朱新华;贺凌云;张永东;李梦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可疑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20例病例和120例对照进行有关体重、月经史、婚育史、既往史、家族史等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体重、身体健康状况、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其他妇科病史、其他肿瘤病史、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是否绝经、不孕不育史、流产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通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终引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不孕不育史、月经周期紊乱、身体健康状况、冠心病史、初潮年龄、是否绝经.结论:不孕不育史、月经周期紊乱、身体健康状况差、冠心病史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而初潮年龄晚、已绝经为子宫内膜癌的保护因素.
作者:谢平平;李增庆;裴琛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能否从荷瘤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出功能正常、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树突状细胞(DC),与正常小鼠骨髓来源的DC比较有无差异.方法:于体外用mGM-CSF和 mIL-4分别从正常小鼠和CT26结肠腺瘤小鼠的骨髓细胞诱导DC,并用CT26肿瘤细胞抗原冲击致敏.用相差显微镜观察DC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T26肿瘤细胞抗原致敏前后DC表面分子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乳酸脱氢酶(LDH)4 h释放法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诱导同基因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杀伤活性.结果:荷瘤小鼠骨髓来源DC与正常小鼠骨髓来源DC的Ia-Kd、H-2Kd、CD80、CD86、ICAM-1表达水平和它们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所诱导产生的CTL杀伤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荷瘤小鼠骨髓来源的DC与正常小鼠骨髓来源的DC具有相似的功能和抗肿瘤作用,提示可以从荷瘤机体的DC前体诱导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DC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作者:罗小玲;谢裕安;匡志鹏;吴继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麻醉应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260例患者分为无痛肠镜组(A组,n=130)和常规肠镜组(B组,n=130);A组从静脉缓慢注入咪唑安定0.03 mg/kg和异丙酚1~2 mg/kg,睫毛反射或强声刺激反应迟钝即可置入肠镜检查;B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肠镜检查;专人评估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肠镜检查完成率A组高于B组(100%:93%),肠镜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A组低于B组,患者满意度A组高于B组.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麻醉实施无痛肠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忠;雷立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心理门诊的现状.方法:于8月2日至8月6日在长沙市三家大型的省级医院进行了对心理门诊的实地调查和50份问卷调查.结果:医院对心理咨询门诊不够重视,公众对精神疾病和心理咨询的相关认识存在很多误区,经济等诸多条件限制了心理咨询的发展.结论:通过结果分析发现长沙市心理门诊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所以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面向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和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员的培训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的讨论和建议.
作者:谢笛;刘云;张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并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羊水过少组与孕龄、国产结局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与随机选取的同期羊水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羊水过少组与同期羊水正常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脐带过短和脐带绕颈等发生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羊水过少确诊后,严密监测产程,适时行剖宫产结束分娩,提高国产儿出生质量.
作者:王敏;李旭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苏子降气汤加减对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20例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治疗组加用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对两组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实验室检查结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具有可靠效果,能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李崇红;丁桃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的临床价值.方法:用Roche/MODULAR P生化分析仪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直接匀相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计算法(TC-HDL-C).结果:ACS组血清hs-CRP为(13.40±7.80) mg/L、TC(4.84±1.02) mmol/L、TG(1.57±0.86)mmol/L、HDL-C(1.06±0.31) mmol/L、NHDL-C(3.58±0.92) mmol/L;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为(0.82±0.74)mg/L、TC(4.68±0.81)mmol/L、TG(1.38±0.77)mmol/L、HDL-C(1.42较,hs-CRP、HDL-C、NHDL-C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C、TG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ACS组hs-CRP水平分别与HDL-C、NHDL-C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均无直线相关性(r=0.125,0.134);健康对照组用同样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也均无直线相关性(r=0.106,0.113).结论:血清hs-CRP、HDL-C、NHDL-C水平与ACS事件发生有关,可作为ACS患者诊断、治疗、预后的观察指标.
作者:李桂彩;曹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265例患者分2组:A组220例给予50 mg/d硫酸亚铁口服;B组45例拒绝铁剂治疗.治疗前做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检查,2月后复查该2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和平均血清铁蛋白明显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意义;拒绝治疗组2月后该2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小剂量铁剂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曾苑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1例移植肝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胆管、肝实质声像图改变,并对病变部位引导活检或置管引流.结果:移植后2周内,各例均有移植肝不同程度增大、实质回声增强、肝动脉血流速度减低和门静脉血流速度增高.2例肝内胆管呈轻度扩张,2周内恢复.并发胆道感染、肝脓肿各1例,各例均存在不同程度胸腹腔积液.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肝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指导临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并提高术后存活率.
作者:李文彬;何炜;朱文晖;李俊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早期干预对改善窒息新生儿智力发育的效果.方法:82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为期36个月干预治疗,所有病例均于出生后每隔3月~6个月进行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干预组1岁、2岁、3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比对照组高10~14分(P<0.01),干预组康复率为95.1%,而对照组仅为8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窒息新生儿智力发育,有效地防治窒息后缺氧所致的后遗症.
作者:王必成;刘爱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联合霉酚酸酯(MMF)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早期Ⅱ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苯那普利、霉酚酸酯(MMF)联用,对照组单用苯那普利,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对早期DN均有明显降低血压、UAER、SCr的作用,各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治疗组效果更好,尤其降低UAER作用有明显差异(P<0.01),各组间FBG、CH、TG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那普利联合MMF治疗早期DN有确切疗效.
作者:王明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干开放性骨折44例(男37例,女7例),Gustilo分类:Ⅰ型18例,Ⅱ型16例,Ⅲa型6例,Ⅲb型4例.随机分组后采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和传统钢板方法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44例进行8~22月(平均14.6月)随访,Johner-Wruh评分非扩髓交锁髓内钉组优18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5.7%,总感染率为9.5%,所有病例无髓内钉及锁钉断裂等情况出现,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4±4.9 w.钢板组优11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85.7%,总感染率为14.3%,所有病例无钢板螺钉断裂等情况出现,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0.3±6.5 w.结论: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中,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代平;陈新来;马灿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小骨窗早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病死率.方法:对37例重型高血压脑出血行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在头颅CT定位指导下小骨窗开颅,骨窗约3 cm×3~3.5 cm,直视下清除血肿.分析病人救治经过,并与同期36例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作对照,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后生存质量按日常生活能力评级(ADL):小骨窗组Ⅰ、Ⅱ级26例(70.3%),Ⅲ、Ⅳ级6例(16.1%),Ⅴ级1例,死亡4例.大骨瓣组Ⅰ~Ⅱ级19例(52.8%),Ⅲ、Ⅳ级12例(33.3%),Ⅴ级3例,死亡2例.出血量为30~80 ml时小骨窗开颅手术疗效好于骨瓣开颅.结论:小骨窗早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简便快捷直接、微创和有效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措施.术中操作得当,术后有效控制高血压等综合治疗,能明显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存活质量.
作者:贾琳;曾庆平;贾凌晖;彭涌;卿入齐;向家奎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