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睿智;廖锦堂;田婷;唐正严
目的:分析2013-2016年长沙市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和时空重排扫描统计分析长沙市2013-2016年肺结核报告病例数据.结果:2013-2016年长沙市累计报告肺结核患者17 72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0.87/10万.病例多集中在15~<60岁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且每年3~5月为报告高峰期.时空重排扫描统计共发现1个可能聚集区和2个次要聚集区.其中,可能聚集区覆盖浏阳市大部分地区和长沙县东北部,聚集时间为2013年10月1日-2014年2月28日;次要聚集区1包括开福区、长沙县的12个乡镇(街道),聚集时间为2016年12月1日-12月31日;次要聚集区2包括雨花区、天心区的4个乡镇(街道),聚集时间为2013年3月1日-9月30日.结论:2013-2016年长沙市肺结核病例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性肺结核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
作者:谢赐福;许林勇;王孝君;熊姿;宋丽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4种靶/非靶比值(target-to-nontarget ratio,T/NT)的诊断价值,选择更佳评估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活动性的T/NT以及判断TAO炎性活动性的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为TAO的患者29例(58只眼),均行99mTc-DTPA眼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根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GAS)分为活动期组18例(36只眼),非活动期组11例(22只眼);同时设置对照组9例(18只眼);分别计算每个眼眶的眼眶/枕叶脑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T/NT1)、眼眶/枕骨放射性计数比值(T/NT2)、眼眶/丘脑放射性计数比值(T/NT3)和眼眶/小脑放射性计数比值(T/NT4),与CAS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T/NT1和T/NT2与CAS有相关性(r1=0.873,r2=0.527;P<0.001),T/NT1与CAS评分相关性更好;T/NT3和T/NT4与CAS之间无相关性(r3=0.039,r4=0.090;均P>0.05);T/NT1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T/NT2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81,故T/NT1对TAO活动性评估的准确性更高;T/NT1=9.74为判断TAO患者活动性的阈值.结论:T/NT1与CAS有更好的相关性,对于TAO活动性评估有更高的诊断价值,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解剖定位更为精确.
作者:蒋承志;李新辉;邓豪余;刘进言;黄金;刘丹;许雪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正常胎儿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两个解剖节段的血流参数随孕周变化规律.方法:用多普勒检测132例正常单胎胎儿PCA两个解剖节段,PCA由基底动脉发出至后交通动脉之前节段(the firstsegment of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S1)和PCA与后交通动脉汇合之后节段(the second segment of posterior cerebralartery,PCAS2)的速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时间-平均大速度(time-average maximum velocity,TMAXV)、速度时间积分(velocity time integral,VTI)]以及阻力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ystolic peak velocity and end diastolic velocity ratio,S/D)、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将PCAS1和PCAS2血流参数分别与孕周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种曲线拟合,并对比分析两节段间的血流参数差异.结果:PCAS1和PCAS2速度参数随孕周增长而增加(P<0.0001),速度参数与孕周均以Quadratic曲线拟合度高(P<0.0001).PCAS1和PCAS2阻力参数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P>0.05).PCAS1阻力明显高于PCAS2(P<0.05).结论:正常胎儿PCA两个节段速度参数均与孕周存在正相关关系,阻力参数与孕周不存在相关关系,两节段存在阻力差异.对正常胎儿PCA血流参数的研究可完善胎儿脑循环的评估,为高危妊娠的监测提供有力的根据及补充.
作者:谭雅;谭宜;周嘉炜;刘玉姗;赵白桦;曾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ArcCheck验证系统在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将76例SRT治疗计划导入ArcCheck模体重新计算,阈值标准分别选择(3%,3mm,10%)和(2%,2mm,10%)时,分别采用等值间距法(distance to agree,DTA)和Gamma分析法比较ArcCheck模体中计算的剂量与ArcCheck模体实测的剂量差异.结果:标准为(3%,3mm,10%)时,SRT计划的两种分析法的相对通过率和绝对通过率的均值均大于95%;标准为(2%,2mm,10%)时,SRT计划的两种分析法的相对通过率和绝对通过率的均值均约90%.Gamma分析法的剂量通过率高于DTA分析法剂量通过率(P<0.001).结论:ArcCheck验证系统是一种快捷准确的SRT剂量验证方法,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其验证结果有一定差异.
作者:朱煜星;单东勇;宾石珍;张俊俊;张骥;刘晓明;曹科;成树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transrectal ultrasound,CETRUS)诊断前列腺癌的优势.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因疑似前列腺癌来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拟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207例,按就诊顺序随机被分为造影组(n=104)和非造影组(n=103).两组患者均首选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造影组再进行CETRUS检查.两组患者均经直肠进行穿刺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ETRUS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TRUS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65%,60,4%和62.8%.CETRUS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89%,78%和84%.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ETRUS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均较TRUS高,可以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张敏;刘明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评估经会阴局部注射维拉帕米对前尿道狭窄吻合术后尿道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至5月招募的前尿道狭窄患者32例.按照既往所接受尿道操作次数的多少,将操作次数相近的患者分为一个区组,前尿道狭窄患者共分为4个区组.在其基础上各区组进一步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术中及术后第2,4,6,8,10周经会阴于尿道吻合口部位浸润注射2 mL维拉帕米,对照组仅接受手术治疗.检测拔管后大尿流率,并于术后第12周测量所有患者尿道瘢痕的长横径之和,尿道造影下测量尿道窄内径,并进行大尿流率测定和阴茎彩色B超弹性成像下尿道瘢痕程度检测.从以上4个方面评估维拉帕米抑制瘢痕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区组1~4瘢痕触诊测量的平均长横径之和分别为(22.75±1.03),(21.25±0.25),(20.75±1.03)和(20.0±0.58) mm;对照组分别为(26.00±0.82),(24.5±1.04),(25.75±1.65)和(28.25±1.75) mm.试验组的区组1~4拔管后平均大尿流率分别为(11.85±0.77),(11.33±0.81),(10.23±0.26)和(10.35±0.17) mL/s;对照组拔管后分别为(10.85±0.39),(10.50±0.76),(10.53±1.00)和(12.60±0.39) mL/s.试验组的区组1~4术后12周大尿流率分别为(11.73±0.87),(10.65±0.25),(10.23±0.19)和(10.35±0.29) mL/s;对照组为(8.05±0.28),(7.73±0.68),(7.53±0.92)和(9.60±0.32) mL/s.试验组的区组1~4前尿道窄内径分别为(9.00±0.58),(7.50±2.89),(7.00±0.10)和(7.00±0.41)mm;对照组分别为(5.50±0.29),(5.00±0.41),(4.75±0.48)和(6.75±0.48) mm.试验组的区组1~4彩色B超弹性成像下平均组织应变比分别为6.10±0.22,6.10±0.17,5.10±0.16和6.90±0.19;对照组分别为8.00±0.25,10.60±0.29,11.30±0.16和8.90±0.33.试验组在瘢痕长横径、彩色B超弹性成像下瘢痕程度的测量均值小于或轻于对照组,在大尿流率改善程度及尿道窄内径的检测上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尿道狭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定期局部注射维拉帕米可有效抑制手术患者术后尿道瘢痕的过度增生,并减缓其拔除导尿管后尿道腔再狭窄的趋势.
作者:薛睿智;廖锦堂;田婷;唐正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评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腹部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扫描不同能级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ing,VMI+)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得出佳重建参数,提高IBD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6月确诊为IBD的32名患者腹部DECT扫描图像进行线性融合(M_0.6)、VMI+、传统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ing,VMI)重建,虚拟能级为40~100 keV,间隔为10 keV.以病变肠段部位的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作为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由3名放射科医生对总体图像质量、锐利度、病变轮廓、噪声4个方面进行双盲评估.结果:客观图像质量评价佳重建参数为40 keV VMI+(SNR 8.28±2.34;CNR 5.10±2.10),优于线性融合图像(SNR5.82±1.44;CNR 1.53±0.86)和传统VMI (P<0.01).主观图像质量评价中,50 keV VMI+总体图像质量(均值4.80)高于其他图像(P<0.01),40和50 keV VMI+锐利度高(均值分别为4.14和4.25,P=0.415),40 keV VMI+显示病变轮廓能力评分高于其他图像(均值4.52,P<0.01).100 keV VMI+和100 keV VMI噪声低(均值分别为4.58和4.40,p≥0.11).结论:相比于线性融合和传统VMI重建,低能级VMI+可显著提高IBD病变部位的腹部DECT扫描图像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
作者:杨海涛;吴雄;蒋博;邓凯;孙剑宁;梅习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细胞数量及关键转录因子Foxp3mRNA的影响.方法:1)收集初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健康对照者和经MTX治疗8周后疗效显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入组,抽取外周抗凝静脉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dear cell,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Treg细胞数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法检测PBMC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2)将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连续外用在BALB/c小鼠背部,观察6d,每天拍照记录小鼠皮损变化,根据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进行评分,将小鼠皮损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3)在IMQ秀导中期(第3天)使用不同剂量MTX(38.5和77.0 nmol/L)进行小鼠腹腔内注射1次,同时设置PBS组和阴性对照组,肉眼观察各组皮损外观并用HE染色方法观察皮损组织病理改变,观察6d;随后采用FCM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数量,qRT-PC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Foxp3 mRN表达水平.结果:1)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PBMC中Treg细胞数量及Foxp3mRNA表达水平比健康对照者明显降低(P<0.05);用MTX治疗8周后疗效显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Fox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2)由IMQ诱导的BALB/c小鼠表现出银屑病样的皮损外观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其脾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数量下降(P<0.01),Foxp3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3)使用不同剂量MTX于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其银屑病样皮炎的皮损外观、逆转病理改变,小鼠脾淋巴细胞Treg细胞数量部分逆转,Foxp3 mRN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MTX可以通过调控Treg细胞数量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来治疗银屑病.
作者:匡叶红;张衡;朱武;吴丽莎;陈旺青;鲁艳;覃群师;贾学昆;廖立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湖南省泌尿系结石种类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泌尿系结石防治策略.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 849例来自湖南省14个州市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结石成分.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结石种类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所有结石分为6类,男性中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分别占84.1%和7.7%;女性中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分别占78.4%和4.2%,男性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所占比例高于女性(P<0.05).年龄越大尿酸结石所占比例越高(<18岁为0.0%;18~<41岁为1.6%;41~<66岁为6.6%;≥66岁为12.4%).不同BMI结石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有尿路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对结石种类构成无明显影响(P>0.05).尿液pH值呈正常、酸性、碱性的患者尿酸结石比例分别为0.3%,13.8%和10.3%,尿液呈酸性患者中尿酸结石比例较高.肌酐升高患者中含尿酸结石的比例高于肌酐正常患者(12.1% vs 4.5%,P<0.05).结论:老年患者、尿液呈酸性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较易发生尿酸结石,而改变尿液pH可能是防治湖南省泌尿系结石的重要策略.
作者:薛娟;王诚悦;蒋志强;谭靖;刘丹;陈兵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自噬在体内对于维持血管正常功能和结构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受到应激刺激时,自噬水平增加,进一步促进细胞存活、表型转化及减轻钙化,从而避免增殖性血管疾病的发生,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起保护作用.相反,平滑肌自噬水平降低可促使细胞衰老,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和结构改变,参与血管老化的进展.然而,自噬过度激活会损伤平滑肌细胞内正常的蛋白质和重要细胞器,甚至引发自噬性细胞死亡,加速血管疾病的进程.因此,充分利用自噬有利的一面,精确调控自噬或将成为治疗血管疾病的一种崭新方式.
作者:台适;周琴;郭亚男;周胜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连续腰丛阻滞(continuous lumbar plexus block,CLPB)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连续腰丛阻滞(continuous lumbar plexus block,CLPB)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L)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CPLB组气管插管前行腰丛阻滞,术后行CLPB镇痛;PCIA组术后行PCIA.记录术后12,24及48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于术前1d(D0)以及术后1(D1),3(D3),7(D7)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并记录POCD发生情况;D0,D1,D3及D7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浓度;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LPB组术后12,24及48 hVAS评分明显低与PCIA组(P<0.05);与PCIA组相比,CLPB组于D1,D3时MMSE评分明显增高(P<0.05),POCD的发生率降低(P<0.05).CLPB组D1,D3时组S-100β浓度明显低于PCI组(P<0.05).结论:CLPB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抑制S-100β的产生,降低早期POCD的发生.
作者:李静;董补怀;蔡文博;王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RNA编辑(尤其是A-to-I RNA编辑)是哺乳动物常见的转录后修饰方式.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adenosinedeaminase acting on RNA,ADAR)是A-to-I编辑的关键蛋白,它通过脱氨基作用使双链RNA中的腺苷基团转化为肌酐基团,从而导致核苷酸序列改变.目前已发现的ADARs共有3类(ADAR1,ADAR2,ADAR3),它们的异常与众多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如病毒感染、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
作者:陈柯竹;麻茹则;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1939年4月,湘雅在石硐坡建临时校舍,竣工后迁入授课,该地从此叫湘雅村.是年7月2日,湘雅举行贵阳临时校舍落成仪式.学校虽流落异乡,已站稳脚跟,初具规模.1940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决定湘雅医学院由私立改国立时,当然会考虑院长一职的人选.据湖南省档案馆的馆藏记载:1940年6月16日,张孝骞院长特意致函部长陈立夫,陈述湘雅的沿革、人事的变迁,就学院国立后的院长人选,力推了湘雅第4届毕业的校友姚克方、首届毕业的校友肖元定、汤飞凡等3人.尽管如此,部里终还是定了由张孝骞继任院长.
作者:黄珊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曾一度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噪音”,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其能调节基因表达,参与人类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LncRNA可分别与蛋白、DNA和RNA相互作用,通过表观修饰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调节以及充当生物媒介等方面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近年来随着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以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严重影响,科学家们也试图进一步从非编码RNA领域来探索肥胖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多的lncRNA被证实参与对脂肪组织(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成脂、发育以及能量代谢的调控.
作者:唐浩能;陈雅茹;周后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关节骨赘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该横断面研究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共纳入8 334名受试者.使用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Osteoarthritis Research Society International,OARSI)的标准对骨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骨赘患病定义为至少一侧膝关节的骨赘评分≥1分.根据RDW水平的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4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计算RDW各水平组与低水平组之间膝关节骨赘患病率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并使用每个四分位间距中RDW水平的中值变量进行线性趋势检验.结果:第1四分位间距(quartile 1,Q1)组,RDW≤9.78;第2四分位间距(quartile 2,Q2)组,9.78<RDW≤10.70,第3四分位间距(quartile 3,Q3)组,10.70<RDW≤13.10,第4四分位间距(quartile4,Q4)组,RDW>13.10.多因素校正后的结果显示,Q2,C3,Q4组人群骨赘患病率OR(95% CI)分别为1.38(1.06~1.79),1.27(0.97~1.66),1.50(1.15~1.94).RDW水平与膝关节骨赘患病风险呈正相关(P=0.019).结论:膝关节骨赘患病风险随RDW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作者:吴紫莺;李嘉添;李潇骁;谢东兴;王伊伦;谭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医治提供基因组学证据.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的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检索得到12例T2DM患儿和24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基因芯片数据集,利用R语言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GenCLiP 2.0,STRING及Cytoscape等软件分析两组差异表达基因有关的生物学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信号通路、基因-通路相互作用、关键基因的表达状况和预测价值评价.结果:共筛选出7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有58个(73.42%),表达下调的有21个(26.58%),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防御反应、对外刺激反应、炎症应答等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主要参与利什曼病、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IL-1β)、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和IL-8是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典型子网络的3个重要链接节点;JUN和IL-1β基因是关键基因,其均与1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有关;T2DM患儿外周血的JUN基因表达下降,IL-1β基因表达升高;JUN和IL-1β基因对儿童T2DM均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预测价值.结论:T2DM患儿外周血的基因表达谱发生了明显改变,JUN和IL-1β基因与儿童T2DM关系密切,IL-1β基因表达水平对儿童T2DM的预测效果较好.
作者:贾利利;张荣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ro)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成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不同体积浓度的Andro溶液作用于HUVECs,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半数致死量(IC50)的Andro溶液作用于HUVECs,采用Matrigel胶使HUVECs成管,通过计算成管率来评估Andro溶液对HUVECs成管能力的影响.此外,将A549细胞分泌物与Andro溶液同时处理HUVECs,检测其成管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Andro溶液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Andro溶液可抑制HUVECs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Andro溶液对HUVECs的IC50为20 μmol/L.选取20 μmol/L的Andro溶液作用于HUVECs 24 h,发现Andro溶液显著抑制HUVECs的成管能力.另外,A549细胞分泌物促进HUVECs成管作用,而Andro溶液拮抗肿瘤细胞分泌物对HUVECs成管的促进作用,降低MMP-9的表达.结论:Andro能够抑制HUVECs成管,而且能够拮抗肿瘤细胞分泌物对HUVECs成管的促进作用,从而抑制血管新生.
作者:郭晓兰;赵茂州;林玉茵;陈文生;王诗雯;戴建威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