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流感冲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翟淮敏;王强;鲍燕燕;谢学渊;王丹彤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流感冲剂, 金银花, 野菊花
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感冒冲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外标法,用YMP色谱柱(4.6mm×20mm),甲醇-水-冰乙酸(109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8nm.结果绿原酸的检测线性范围为5.00~80.0μg@ml-1(r=0.9991).样品的加样回收率为104.0%(RSD=2.26%).结论该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测定流感冲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中国新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溶核疗效.方法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侧隐窝注射胶原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6例随访6-8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者40例,不能从事某些工作或娱乐受限6例.结论行侧隐窝注射胶原酶可溶解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良好办法.

    作者:李泉;刘琴湘;邵兵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妥布霉素对眼部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考察妥布霉素对眼部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妥布霉素、诺氟沙星、洁霉素、氯霉素四种滴眼液的小抑菌浓度.结果妥布霉素对微球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洛菲氏不动杆菌的活性强,MIC50值为0.125-1μg/ml,对类白喉杆菌、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金葡球菌、表皮葡球菌活性较强,MIC50值为2-4μg/ml,对绿脓杆菌作用较差.结论妥布霉素对大多数试验菌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作者:林彩;臧雷;贺俊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规范医院信息工程项目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本文针对医院信息化在建工程项目科技含量高、涉及范围广、投资风险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加强和规范在建项目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作者:李华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体外循环下法乐氏四联症矫治手术的配合

    法乐氏四联症为一严重的复合性先天性心脏病,四联症的四种畸形是: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及右心室肥厚.

    作者:刘惠琼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住院精神病人的康复健康指导

    住院精神病人的康复健康教育是精神科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疗效缩短治疗周期和降低疾病复发率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在精神科工作期间为病人做出的健康指导及效果,总结出几点体会.

    作者:何秀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透视下调整锁骨下静脉留置管误入颈内静脉20例经验总结

    我科自1995年-2002年12月行锁骨下静脉留置管376例,误入颈内静脉20例,占留置管总数的5.3%,我们在X线透视引导下调整锁骨下静脉留置管,成功17例,失败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亚贞;刘利平;冯淑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脂肝平颗粒对脂肪肝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观察脂肝平颗粒不同脂肪肝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用乙硫氨酸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脂肝平颗粒对血脂代谢、肝内脂代谢、肝组织改变等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脂肝平颗粒可使乙硫氨酸大鼠血CHO、TG显著升高、肝内TG、Gn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变性和颗粒变性显著改善.可使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CHO、TG、LDL显著降低,HDL显著升高,肝内TG、Gn含量显著降低,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肪变性、颗粒变性、纤维组织增生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其药物高、中、低剂量之间的药效作用强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闵祥花;孙蓉;王平;吕丽莉;张希林;龚彦胜;孟旻;郭继东;任海勇;张作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三种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3种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达克宁栓与20%硼砂甘油联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经成本-效果分析,此方案佳.结论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节省卫生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丽华;杜健佳;宁亚茹;滕延平;吴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辨证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6例浅析)

    为探讨我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骨盆牵引、手法复位、中药辨证施治综合治疗356例,疗效分析,对病程短、体质好、初发者及左侧型或右侧型突出症效果好.在临床上采用骨盆牵引要注意个体差异及耐受力,手法复位对局部的舒筋活络、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促进炎症与水肿吸收,纠正偏歪的棘突,恢复脊柱内、外平衡起关键性作用,中药辨证施治是必不可少的.临床采用综合施治是合理措施.

    作者:罗小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不寐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不寐,又称失眠,是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营养失调以及精神状态长期处于紧张而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轻者难以入寐或易醒、早醒、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眠,本病即可单独出现,亦可伴有心悸、健忘、头昏头晕及躯体不适等,更严重可发展为情绪异常,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结合我科不寐患者施护如下:

    作者:何菊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麝香风湿油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制定麝香风湿油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对制剂中的薄荷油、丁香罗勒油、肉桂油进行了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结果各味药材在各自的条件下均能获得很好的分离,且阴性无干扰.结论建立了薄荷油、丁香罗勒油、肉桂油的薄层鉴别方法,且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麝香风湿油的质量标准.

    作者:徐洪水;宋友昕;郑海华;吕武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硫膏剂的复方制剂及临床应用

    硫磺软膏、乳膏是皮肤科常用药品,由于疗效较好,价格低廉等优点,深受好评.它具有拟制皮脂分泌、止痒和角质促成等作用,主要用于脂溢性皮炎、痤疮、单纯糠疹等皮肤疾患,但是由于硫磺膏剂单独使用时,对皮肤刺激性大、效果不明显等缺点,这些年硫膏剂的复方制剂有了进一步发展,本文在此作一概括.

    作者:祝红宇;王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姜及其炮制品的临床应用

    姜及其炮制品有生姜、姜皮、姜汁、煨姜、干姜、炮姜、姜炭等,本人发现有的中药调剂人员用干姜代替生姜、炮姜调配使用的现象,因为生姜、干姜、炮姜三者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有所不同,故三者混用影响了方剂的临床疗效,为了引起大家在调配中药方剂工作中的重视,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就姜及其炮制品的临床应用等作一介绍.

    作者:刘汉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体会

    通过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这类病人症状多以对自身淡漠、行为紊乱、冲动、人格解体、虚无妄想为主要表现,病情易波动且相对难以控制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药物副反应的发生同时对病人认知功能改善、社会技能恢复也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龚世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未明,以多系统或多器官病变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潘桂琼;唐灵芝;白昆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医院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作者:杨建华;张瑞文;刘树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肌束分离法培养高纯度肌肉卫星细胞

    目的改进分离培养肌肉卫星细胞的方法.方法选择兔前肢三头肌通过胶原酶消化、提纯肌束,再用胰蛋白酶消化肌束上的卫星细胞.在含有200ml/L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使用骨骼肌肌动蛋白抗体和肌球蛋白抗体进行鉴定.结果使用本技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肌肉卫星细胞(>0.99),骨骼肌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可以用于卫星细胞的鉴定.结论使用分离纯化肌束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成纤维细胞的污染,从而得到高纯度卫星细胞,方法简单,可以用于今后的研究工作.

    作者:杨成;周树夏;杨耀武;刘彦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正交设计优化中药浸膏片制粒工艺

    目的优化片剂成型工艺中关键环节-制粒工艺.方法以佳制剂处方为基础,采用正交设计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对高速搅拌湿法制粒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佳制剂工艺为:切桨快速档、搅桨慢速档,搅拌时间4min,润湿剂加入42ml.结论该工艺合理,片剂成型性好.

    作者:郭建鹏;崔京浩;金在久;全姬善;关志宇;李成;李水林;李凤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医用胶闭合手术创口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医用胶闭合创口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6例应用于医用胶闭(粘)合手术创口的病人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6例多种手术切口均能一期愈合,无须拆线,无不良反应,术后随访明确较传统缝线闭合伤口疤痕,无针眼疤痕.结论医用胶闭(粘)合手术创口是安全、实用、可靠、效果好的新材料.

    作者:余焕豪;李婵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渗极化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讨应用高渗极化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高渗极化液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滴注常规浓度极化液,治疗组滴注高渗极化液.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84.2%),有效3例(7.9%),总有效率(92.2.1%);对照组显效12例(31.6%),有效16例(42.1%),总有效率(73.7%).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渗极化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潘华明;林泉根;赖济环;黎巨成;高彩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国新医药杂志

中国新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