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王芬;肖定华;沈守荣
自发性血气胸是胸外科的一种常见急诊疾病,有逐年上升趋势,外科治疗的比例亦随之增高[1].我科从1980年至2003年共收治自发性血气胸病人316例,其中手术治疗280例,占88.6%.现就其发病原因、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陈胜喜;龚伟;罗万俊;蒋海河;袁明道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缺氧、缺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As)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缺氧、缺糖来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用不同终浓度(20~100 ng/mL)的HGF处理星形胶质细胞,以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作为细胞损伤指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还原试验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缺氧缺糖引起LDH漏出率增高,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高.HGF处理后,LDH漏出率降低,细胞活力增高,同时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大效应剂量为60 ng/mL.结论: HGF对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贺芳;邬力祥;刘发益;曹莉;杨丽娟;周烜;赵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人体中轴骨关节系统、有高度遗传倾向的疾病.HLA-B27及多种基因参与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基础、易感基因定位的方法等的研究进展为其诊断、预防和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马海军;扈凤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辛化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EH)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EH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8例,单用贝那普利(10 mg/d),B组32例,等量贝那普利加辛化他汀(20 mg/d).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Ⅲ型前胶原末端肽(PⅢP),Ⅳ型前胶原末端肽(PⅣP)及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含量.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结构及舒缩功能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平均动脉压,PⅢP,PⅣP,TGFβ1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2组治疗后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VA)之比均有上升(P<0.01),而B组上升更明显(P<0.05),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PⅢP,PⅣP,TGFβ1下降和左室舒张功能改善以B组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EH患者在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同时,再联合使用辛化他汀,能明显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改善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
作者:张国刚;张赛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转移抑制蛋白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正相关(r=0.263,P=0.019),与5年无病生存率呈低度负相关(r=-0.255,P=0.024);nm23阳性表达率为57.50%(46/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负相关(r=-0.253,P=0.024),与5年无病生存率低度正相关(r=0.235,P=0.037).Survivin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和nm23蛋白的抑制转移作用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作者:毛杰;海健;舒衡平;邬玉辉;欧慧英;罗沙阳;王守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D147分子对成纤维细胞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产生和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浸润的可能作用.方法:将表达CD147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通过酶谱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MMP-9的表达;并运用体外浸润模型观察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浸润能力.结果:共同培养实验发现,随着黑色素瘤细胞数的增加,培养上清液中MMP-9的表达量逐渐增加,CD147抗体可抑制成纤维细胞产生MMP-9.当将成纤维细胞放入浸润模型下室底部培养时,黑色素瘤细胞的浸润数量显著增加;在浸润模型上室中加入CD147抗体可显著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重组基底膜浸润. 结论:表达于黑色素瘤细胞的CD147分子可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MMP-9进而在黑色素瘤细胞浸润中发挥作用.
作者:陈翔;田立红;谢红付;施为;冯浩;李吉;陈服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60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0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二尖瓣前瓣分裂的处理,58例缝合二尖瓣裂隙,2例行机械二尖瓣置换;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修补,53例采用心包片,7例采用绦纶补片;35例采用Kirklin法将冠状静脉窦口隔入左房,25例采用McGoon法将冠状静脉窦口隔入右房;同期处理合并的畸形.结果:共死亡2例,均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死亡率3.3%(2/60);采用Kirklin法和McGoon法手术的患者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8.00%(2/35),6.06%(2/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至5年,无晚期死亡,除1例3个月后复查出现二尖瓣中度返流外,余患者未出现轻度以上二尖瓣和/或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心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针对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合理的手术设计、术中细致操作、避免损伤传导组织以及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均可取得的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作者:龚启华;杨一峰;胡建国;尹邦良;赵天力;吴忠仕;杨进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是一个被广泛关注和使用的综合性强、功能齐全的检索系统.目前,SCI已成为高校综合势力评估的重要方面.向SCI源期刊投稿时应注意查找与自己稿件的专业方向相吻合的期刊,再根据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IF)选择适合自己稿件水平的期刊;尽量选择用英文撰写论文;重视参考文献的引用;注重论文格式的标准化.
作者:昌兰;彭敏宁;陈丽文;傅希文;郭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水平以及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2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68例非内异症妇女(对照组)血清中TNF-α和TNF-β的含量及49例手术前后两者水平的变化.结果:内异症组血清TNF-α和TNF-β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者表达量随病情加重有上升趋势(P<0.05).手术后Ⅲ~Ⅳ期患者血清中的TNF-α和Ⅰ~Ⅳ期患者血清TNF-β的含量随着内异灶的清除逐渐下降.结论:检测患者血清中TNF-α和TNF-β的含量,对术后随访、监测及手术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敏;何援利;彭冬先;刘木彪;陈燕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生率明显增加,宫颈癌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1].随着宫颈细胞学检查技术的提高,阴道镜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EEP)在CIN诊治中的广泛应用,有效阻断了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使宫颈癌发病率降低;并能发现早期宫颈癌,使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明显上升[2].笔者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124例阴道镜下一点或多点活检为CINⅡ,Ⅲ级和早期浸润癌不排除或浸润癌不排除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行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LEEP术治疗CIN及诊断宫颈癌的价值.
作者:邓新粮;肖松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细胞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GST)及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57例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GST活力并同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方法检测LRP表达.结果:AL患者细胞内GST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AL患者细胞内GST活力与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细胞百分数有一定相关性(r=0.30, P<0.05).初治组AL患者细胞内GST活力明显高于化疗后缓解(CR)组(P<0.01),化疗后难治复发组患者细胞内GST活力又明显上升,显著高于缓解组(P<0.01).化疗后17例AL患者LRP表达阳性,其中13例未缓解(NR), 20例LRP表达阴性,其中CR12例,LRP阳性组疗效显著差于阴性组(P<0.05),且LRP阳性组NR患者及LRP阴性组NR患者GST活力均明显增高.结论:AL患者细胞内GST活力增高与临床疗效及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增殖有关;同时检测AL患者GST活力与LRP表达对提高耐药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章忠明;谢兆霞;谭达人;黄程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妊娠史的关系,为生殖中心自然流产病例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指导. 方法:培养淋巴细胞,常规收获制片,G显带处理,必要时加做C带分析,对1 780例具有妊娠24周前自然流产史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共发现染色体异常57例,异常率为3.20%.其中平衡易位23例,罗氏易位14例,复杂易位3例,其它17例.流产1次、2次与流产3次及以上者,其染色体异常率频率分别为1.7%,2.3%和5.8%.结论:在自然流产病例的染色体异常中,染色体易位是主要类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随着自然流产次数的增加而有升高的趋势.流产3次以上群体中,染色体异常频率明显增加.
作者:钱卫平;谭玉梅;宋丹;谭跃球;卢光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为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高发于中国[1],尤以我国东南的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患病率高.鼻咽癌作为湖南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学研究备受重视,以往对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研究,并认为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密切[2,3].但是,其他非病毒危险因素与鼻咽癌的关联强度研究却较少,因此,笔者采用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世居湖南的鼻咽癌病人和对照组既往暴露于环境、遗传、生活行为诸因素的情况,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与鼻咽癌发生有关的非病毒影响因素,为鼻咽癌病因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浩;李硕颀;张磊;张静;戴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肝肾综合征(HRS)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同期住院的25例有HRS并发症和32例无HRS并发症的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血液中PAF,内毒素(LPS)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肌酐等指标,分析PAF,LPS水平与肝、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并发HRS的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PAF,LPS及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无HRS并发症的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血PAF与LPS,PTA,总胆红素及肌酐水平呈直线相关.结论:PAF与HRS形成有关;形成机制可能是通过PAF介导LPS所致;PAF水平对肝衰竭患者HRS的发生可能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谢德胜;谢玉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等比重与重比重局麻药在腰麻中临床应用的优缺点,为低位手术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拟行短时间(≤3 h)下腹部手术病例16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组(Ⅰ组,80例)和重比重组(H组,80例),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技术的针内针法经L2~3实施腰麻,均采用0.5%布比卡因3 mL,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注药后病人的反应、麻醉起效及消退时间、感觉阻滞的峰平面等.结果:2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2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相近.与I组相比,H组病例感觉阻滞达峰平面较I组快,且峰平面较I组高(阻滞节段数较多),感觉阻滞平面下降2节段的时间较I组短,伤口疼痛出现较I组早(P<0.01),运动阻滞消退较I组快(P<0.05),自解小便功能恢复较I组晚(P<0.01).结论:等比重局麻药较重比局麻药在腰麻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徐莉;郭曲练;鄢建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鼠成体心肌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定向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应用Percoll's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传2代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CD34,CD71和CD90的表达,然后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pEGFP-N3转染标记MSCs.将GFP标记的MSCs与新鲜分离的成体大鼠心肌细胞分别按接触、非接触(MILLICELLTM-HA半透膜分层培养)及心肌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1周后应用免疫荧光检测MSCs α-actin,desmin和cTnT的表达.结果:接触培养组中可见表达GFP的MSCs细胞同时表达α-actin,desmin和cTnT,而分层培养组及条件培养组中均未见α-actin,desmin和cTnT的表达.结论:大鼠成体心肌细胞与MSCs接触培养,可能诱导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
作者:王亭忠;马爱群;徐正云;蒋文慧;杜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七叶皂甙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七叶皂甙钠组.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但不闭塞大脑中动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检测再灌后不同时相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Bcl-2和 Caspase-3蛋白的动态表达.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内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七叶皂甙钠组脑缺血半暗带区Bcl-2蛋白表达上调,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叶皂甙钠组脑缺血半暗带区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受到抑制,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见七叶皂甙钠组各时相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组(P<0.01),且凋亡高峰时下降明显.结论:七叶皂甙钠可能通过上调Bcl-2表达,下调Caspase-3的表达,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范学军;郭科;肖波;资晓宏;宋治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性激素水平及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取电化学法检测98例SLE病人血清雌二醇(E2)、雌三醇(E3)、睾酮(T)、孕酮(Prog)和泌乳素(PRL),并与36例健康妇女作对照.结果:SLE病人组E2,E3,Prog和PR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5~34岁SLE病人E2,Prog,PRL水平较其它年龄组和对照组为高(均P<0.05),且活动期E2和PRL明显高于稳定期(P<0.05).结论:性激素与SL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蒋姣伏;柳永和;张传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奋乃静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实验,MTT实验,集落培养实验观察奋乃静对K56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 W-G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膜CD71分化抗原观察K562细胞功能变化三个方面评价奋乃静对K562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奋乃静可上调K562细胞膜CD71分化抗原的表达量,升高细胞内Hb含量,抑制 K562 细胞增殖并在形态上有趋向分化的改变.结论:奋乃静有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作用.
作者:袁琳波;何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黄芪-壳聚糖/聚乳酸、壳聚糖/聚乳酸多孔支架复合材料对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黏附、生长及分化的影响,寻找较合适的牙周骨组织工程复合物支架材料.方法:将诱导分化的犬BMSCs分别与黄芪-壳聚糖/聚乳酸、壳聚糖/聚乳酸支架体外培养.第5天取材,测定2种材料的吸附率,用扫描电镜观察超微结构,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型胶原,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的分泌情况.结果:BMSCs与2组材料均能形成良好贴附,黄芪-壳聚糖/聚乳酸复合材料上贴附的细胞吸附率、Ⅰ型胶原及骨钙素的分泌量高于壳聚糖/聚乳酸组.结论:黄芪-壳聚糖/聚乳酸能促进BMSCs生长、分化及基质分泌,是一应用前景良好的组织工程骨构建复合材料.
作者:许春姣;翦新春;彭解英;郭峰;黄柏英;熊成东;潘高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