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ussell-Taylor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倪江东;谭进;董忠根;许焕学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外科, 手术
摘要:目的:评价Russell-Taylor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Russell-Taylor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其中19例采用顺行髓内钉,7例采用逆行髓内钉.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6~24个月),全部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7个月(3~8个月),肩关节功能优18例,良5例,一般3例.肘关节功能优23例,良3例,1例病人出现近端交锁螺钉的肩关节撞击症状.无感染及医源性骨折和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Russell-Taylor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包炎患者心包切除术后的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心包炎心包切除术后的病因诊断,以提高心包炎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行心包切除术并有病理检查结果的心包炎临床与病理资料. 结果:结核性14例(26.9%),癌性4例(7.7%),非特异性改变34例,其中2例为创伤性、1例为放射性,其他31例(59.7%)原因不能确定.与非特异性组比较,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的病程较短(P<0.01),有发热、急性心包炎、中至大量心包积液和心脏压塞病史者较多(P<0.05~0.01);4例癌性心包炎均表现为顽固性渗液性心包炎.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病例病因不明,在已知的病因中,以结核多见;顽固性心包渗液多见于恶性肿瘤.

    作者:李志成;李向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辅助化疗诱导大肠癌凋亡caspase-3活性的研究

    目的:对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5-氟脲嘧啶(5-Fu)和甲酰四氢乙酸钙(CF)方案的新辅助化疗进行研究,以了解该方案的化疗作用机制.方法:2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静脉滴入HCPT100 mg/d,5-Fu 500 mg/d,CF200 mg/d,共5 d,一周期.术中取大肠癌组织标本,应用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比色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与术前结肠镜下取得的该组癌组织及同期术中取得14例未化疗患者的正常肠黏膜组织作比较.结果:①术前应用化疗组在光镜下可见到明显的细胞凋亡改变;②术前应用化疗组的caspase-3活性较未化疗及正常肠黏膜组的明显增高(P<0.05);③术前化疗诱导后,肿瘤细胞caspase-3活性改变与肿瘤的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结论:术前应用HCPT联合5-Fu和CF方案可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caspase-3参与了这一细胞凋亡过程,且caspase-3的活性改变与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

    作者:陈子华;冯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沙眼衣原体感染诱导Hela细胞分泌IL-8和IL-10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对上皮细胞系Hela细胞产生IL-8和IL-10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和ELISA法,对感染CT的Hela 细胞上清进行IL-8和IL-10检测.结果:CT感染的Hela细胞IL-8和IL-10分泌量随感染剂量增加而增高;感染24 h后,IL-8和IL-10开始显著增加,72 h达高峰,以后开始下降,虽然热灭活CT(HI-CT)也能诱导IL-8和IL-10表达,但诱导水平显著低于感染组.结论:CT感染能诱导Hela细胞大量分泌IL-8和IL-10,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此种作用可能与CT入侵、细胞内复制有关.

    作者:余俊龙;余平;李立新;文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七氟醚和缺氧预适应诱导乳鼠心肌细胞HSP70表达的改变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适应和缺氧预适应对乳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方法:第2代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A/R组)、缺氧预适应组(IP组)和七氟醚预适应组(S组),每组均缺氧2 h,复氧48 h.分别取复氧0,1,12,24,36和48h的细胞,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70表达并进行图象分析.结果:在各个时间点,S组和IP组间的HSP70表达均显著高于A/R组和C组(P<0.01),A/R组的HSP70表达略高于C组,S组和IP组间的HSP70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S组和IP组间的HSP70表达从1 h开始增加,24 h表达强,与1 h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和缺氧预处理均可诱导乳鼠心肌细胞HSP70在延迟相呈高表达,提示HSP70参与了七氟醚预适应和缺氧预适应的延迟保护相.

    作者:唐英;王泉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Bcl-2和Bax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

    目的:研究凋亡调节蛋白Bcl-2和Bax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6例子宫腺肌病的正位和异位子宫内膜、12例卵巢内异症的异位内膜及17例正常子宫内膜中Bcl-2和Bax的免疫定位和染色强度.结果:①在正常和正位子宫内膜中,Bcl-2或Bax表达相同(P>0.05),主要见于腺上皮细胞,具有明显周期性变化.②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Bcl-2或Bax均持续表达,无周期性变化.③卵巢内异症的异位内膜,Bcl-2和Bax极少表达.结论:①Bcl-2或Bax在正常和正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参与月经周期调节;②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Bcl-2持续存在,使之得以长期增殖而发病,为研究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防治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③卵巢内异症极少表达Bcl-2可能是促成凋亡形成,引起巧克力囊肿的原因.

    作者:黄凤英;林秋华;方小玲;张志胜;王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鼻咽上皮细胞CYP 2E1 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比较正常人胚鼻咽上皮(HENE)细胞、二亚硝基哌嗪转化的人胚鼻咽上皮(HENE)所建的细胞系(7 429)、鼻咽癌细胞系(HNE1)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mRNA表达序列,探讨CYP2E1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作用特点.方法:采用RT-PCR方法和DNA重组技术从HENE,7 429,HNE13种细胞系中克隆的CYP2E1cDNA片段,测序并分析其结构改变特征.结果:①与HENE-2E1比较,7 429-2E1存在846位(A→T)、901位(A→G)两个点突变;HNE1-2E1存在901位(A→G)一个点突变.②与成人肝来源的 CYP2E1 CDs 序列(GenBank号为J02843)比较,发现HNE1-2E1序列与其完全匹配;HENE-2E1序列存在901位(G→A)点突变.但上述突变对应部位氨基酸序列并无改变.结论:鼻咽癌发生过程中CYP2E1基因cDNA序列仅存在少数无义突变,表现出其高度保守性.

    作者:侯德富;贺智敏;杨芳;陈主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噬血细胞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噬血细胞综合征(H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13例H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及转归.结果:1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如乳酸脱氢酶及胆红素增高;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以及顽固性低钠血症.检测5例患者的甘油三酯及铁蛋白,其浓度明显增高.使用H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富集涂片作瑞-姬氏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发现成熟单核样组织细胞形态和吞噬血小板现象.本组感染相关HS患者死亡一例(1/6,16.6%);非感染相关HS死亡4例(4/5,80%).结论:HS尤非感染相关HS预后凶险,顽固性低钠血症可能是HS较早期病变特点.多次动态观察外周血及骨髓中噬血细胞数量变化以及行外周血白细胞富集涂片检查有利于HS的诊断.

    作者:申建凯;张广森;裴敏飞;肖乐;郑文莉;徐运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液病受血者抗-HCV检测

    目的:观测血液病受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抗-HCV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液病受血者抗-HCV.观测输血前血液病受血者176例,输血后追踪观察6~12月完成复查95例;并设对照组417例.结果:血液病受血者输血前抗-HCV阳性率(5.68%,10/176)明显高于对照组(0.72%,3/417;P<0.01)和普外科患者(2.23%,21/942;P<0.05).输血后无新感染病例发生.结论:血液病患者输血前HCV感染值得关注,开展输血前抗-HCV检测是必要的.

    作者:刘竞;蒋铁斌;文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术的改进及并发症原因分析

    心脏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而大鼠异位心脏移植则可广泛用于器官保存、移植免疫、移植病理等多方面基础研究.作者从1999年5月~2001年1月共对178只大鼠进行异位心脏移植,在Ono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手术方法的改进,并分析了并发症原因,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作者:张明奎;胡建国;杨进福;尹邦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黄芪对TGF-β1致人腹膜间皮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对腹膜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作体外培养,在第三代,将细胞转板至细胞融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F12),TGF-β1组(F12+ TGF-β1 5 ng/ml), TGF-β1加黄芪1组(F12加TGF-β1加黄芪,黄芪终浓度为100 μg/ml,TGF-β1加黄芪2组(F12加TGF-β1加黄芪,黄芪终浓度为1 mg/ml),分别在24,48 h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纤维连接蛋白(FN)和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的含量;FN mRNA,PAI-1 mRN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mRNA的表达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① HPMC表达FN,PAI-1和bFGF;②HPMC在5 ng/ml TGF-β1刺激下分泌FN及PAI-1明显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 HPMC在TGF-β1和不同浓度的黄芪刺激后,在24 h内可使FN及PAI-1减少,尤其是PAI-1与TGF-β1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HPMC经TGF-β1作用12 h后,FN mRNA,PAI-1 mRNA和bFGF mRNA半定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表达量分别上调18.54%,8.6%和66.9%,HPMC经100 μg/ml和1 mg/ml黄芪作用12 h后FN,PAI-1和bFGF mRNA的表达与TGF-β1组比较均下调,其结果分别为5.3%,1.3%,3.8%和5.4%,74.3%,23.7%.结论:TGF-β1可促进HPMC合成与分泌细胞外基质,黄芪可部分抵消TGF-β1致HPMC合成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作者:刘映红;刘伏友;段绍斌;肖平;袁芳;彭佑铭;成枚初;夏家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咀嚼槟榔习惯与牙体磨损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长期咀嚼槟榔与牙体磨损的关系.方法:对长期咀嚼槟榔的64例患者的咀嚼槟榔时间、频率及其牙体牙合面磨损、曲面体层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后牙牙合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且咀嚼槟榔时间越长,牙合面磨损越严重(P<0.01);咀嚼频率越高,牙合面磨损加重(P<0.01),磨损严重者可伴根尖周炎症及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结论:长期咀嚼槟榔可导致牙体牙合面不同程度磨损.

    作者:尹晓敏;彭解英;高义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我院自1988年9月~2001年7月共收治19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均有病理学证实.主要症状多为鼻塞和涕血、鼻衄.19例均手术治疗,手术加放疗6例,手术加放疗加化疗2例,手术加化疗3例.结果:19例中至今生存7例,分别已生存8月~13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7%,42.85%,30.76%.结论: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手术加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魏瑞;蒋卫红;申良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对肺组织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PS)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血清成年大鼠肺组织培养,液体闪烁计数测定肺组织[3H]胆碱掺入量,化学定磷法及薄层层析法测定总磷脂(TPL)及磷脂酰胆碱(PC).结果:参附注射液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肺组织[3H]胆碱的掺入,并提高肺组织总磷脂、PC的含量及PC/TPL比值,该效应可被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和钙调蛋白抑制剂W7阻断.人参总皂甙及单体Rb1,Rg1均可促进[3H]胆碱的掺入.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促进PS的合成,其效应有赖于PKC及钙调蛋白的介导,人参皂甙是参附注射液促PS合成的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罗自强;冯丹丹;岳少杰;张长青;孙秀泓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监测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目的: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2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2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P<0.01).其中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P<0.05),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P>0.05).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P<0.05).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大累积剂量为200 mg/m2 )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P>0.05).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60%,且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段华新;梁昌华;邓豪余;李新辉;胡硕;戴幼艺;杨喜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Nd:YAG激光和微波治疗鼻出血的疗效分析

    鼻出血较常发生,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效果不一.选择较好的止血治疗方法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十余年门诊治疗1 258例鼻出血患者的经验,对327例患者分别采用连续Nd:YAG激光,脉冲Nd:YAG激光及微波治疗的疗效进行追踪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湘晖;赵素萍;冯永;肖健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足月妊娠合并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一例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在临床上非常少见,其病因不明,部分病人在妊娠时得以发现[1].足月妊娠合并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罕见,2002年11月我院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健;丁依玲;朱付凡;皮丕湘;夏晓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荧光多重PCR对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α地中海贫血诊断方法.方法:应用荧光引物对正常人和患者进行多重PCR,同时扩增α1和α2珠蛋白基因和内对照β肌动蛋白(β-actin),用Perkin Elmer ABI PRISMTM377 DNA Sequencer自动分析结果,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用连锁分析的方法PCR扩增同一批模板α2珠蛋白基因上游的(CA)n,跑变性胶并将结果与前一种方法对照.结果:荧光多重PCR自动分析和扩增(CA)n连锁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结果判断容易.结论:荧光多重PCR法灵敏、简便,单管内就能完成,适合运用于α地中海贫血的快速诊断,并有可能运用于移植前诊断和母体外周血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产前诊断.

    作者:文曙;邬玲仟;李崎;潘乾;龙志高;夏家辉;夏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期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对 9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治疗.结果:91例脊柱结核患者平均随访13月均治愈,无局部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7月,后突矫正角度20°, 治疗优良率达95.5% . 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前路内固定是安全和有效的,并在重建脊柱稳定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畅;刘伟东;马泽民;康意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A1a98Val变异与中国汉族迟发型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基因外显子1 Ala98Val变异是否与中国汉族迟发型2型糖尿病相关.方法:选择中国汉族150例迟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及155例正常对照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SSCP)及直接测序法检测Ala98Val变异.结果:受检者均不存在Ala98Val变异.结论:Ala98Val变异不是引起中国汉族迟发型2型糖尿病的重要遗传因素.

    作者:邓昊;唐炜立;刘征;夏家辉;唐北沙;胡正茂;周智广;邓汉湘;夏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制作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并讨论模型制作中的有关问题.方法:健康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8),假手术组(n=8)和HIBD模型组(n=19),采用经典Rice法制作新生大鼠HIBD模型,于14日龄处死,观察HIBD后大鼠体重增长情况,左、右脑重比值变化,行为能力表现,以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①HIBD模型组体重增长明显慢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 <0.01).②HIBD组制成模型后全部发生行为异常改变,63.16%翻身不能,89.47%自发或夹尾左旋,抽搐占47.37%.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见行为异常表现.③HIBD模型组左/右脑重比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④肉眼观察HIBD组左脑萎缩者占84.21%,出现软化灶占31.58%,液化灶52.63%,形成空洞脑者占15.79%;HE染色可见左侧大脑半球神经元损伤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左、右脑无明显异常.结论:本方法制作新生大鼠HIBD模型成功,该模型价格相对低廉、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易于制作,值得进一步推广.模型制作中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6~37℃.

    作者:刘丽旭;杨于嘉;贾延劼;汪薇;彭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