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唐光明;何俊;姜虹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美吡达, 阿卡波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HbA1c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对经饮食治疗2周血糖仍不能控制者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个月的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服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空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到良好控制,且未发现低血糖.结论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中国新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苏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GCS5-8分患者82例每天应用苏诺(盐酸纳洛酮)2mg-4mg,以83例同等伤情病例未用苏诺者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颅内压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早期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伤后5天、10天意识转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可以减轻脑水肿,缩短昏迷时间,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金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黄芩有效成份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黄芩的多种有效成份,黄酮类化合物尤其是黄芩甙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黄芩有效成份扩张血管及降压、改善心肌缺氧、抗心律失常、为黄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虹;范春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预扩张置入法与直接置入法置入支架对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b/CD18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预扩张置入法与直接置入法置入支架术前、术后冠状静脉窦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的变化.方法4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预扩张后置入支架组(IDS组,22例)和直接支架置入组(DS组,21例),于术前、术后即刻(支架置入完成起算)、术后30min、60min、3h、6h采集6个时间点冠状窦(CS)血,用FCM(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水平.结果IDS组与DS组术前及术后即刻,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30min、60min CD11b/CD18的表达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IDS组显著高于DS组(P<0.05).至术后3h及6h两时间点,此两种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预扩张后再置入支架与直接支架置入均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预扩张后再置入支架导致比直接支架置入更大的局部炎症损伤.

    作者:秦涛;李虎;侯丽宏;贾国良;郭文怡;吕安林;曹云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合理使用大输液

    目前,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普及,不但在大医院,就是在农村小诊所,有病输液也是越来越常见了,这一方面说明输液在临床使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存在滥用输液的现象和趋势.

    作者:姜洪涛;车晶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黄芪和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60例

    目的探讨黄芪和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120例脑梗塞随机分为治疗组(用黄芪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黄芪和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应用对脑梗塞有益气活血通脉的作用.

    作者:冀秀萍;张烨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疗保险管理体制的弊端与对策

    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了医疗保险改革工作.但在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方面,一些地方出现了诸候分封割据,职能未能统一局面,认真分析研究这一问题,并探讨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对推动医疗保险工作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永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法莫替丁肠道吸收及薄荷醇对其吸收促进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法莫替丁在肠道吸收中的量效关系及薄荷醇对其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大鼠肠段回流实验,通过回流药液在肠道中循环前后量的变化,计算出不同浓度法莫替丁肠道吸收的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比较不同浓度薄荷醇对法莫替丁肠道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回流药液的浓度对吸收有明显影响,随回流药液浓度的增大其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也不断增大,但当回流药液的浓度增大到一定量时,吸收百分率的变化开始不明显;不同浓度的薄荷醇对同一浓度回流药液的累积吸收量和吸收百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法莫替丁在肠道吸收中呈现量效关系,薄荷醇对法莫替丁肠吸收有促进作用.

    作者:许卫铭;王晖;吴铁;冯小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附12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即MSCT)表现特征,评价MS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12例可疑肺动脉栓塞病人,男性8例,女性4例,均采用先MSCT平扫,然后增强扫描.结果12例中平扫westermark征(韦斯克马克征)3例,梗死灶5例,胸膜肥厚4例,少量胸腔积液3例,肺动脉高压1例,增强扫描后见肺动脉主干及肺动脉分支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和肺动脉的断面细小.结论MSCT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一种无创性的有效诊断手段.

    作者:王金良;石玉铸;刘逵;王克刚;张自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索非那定中7种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测定非索非那定中7种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HP5890II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DB-5(30m×0.25nm)石英毛细管柱.结果连续进样5针,精密度RSD均小于2.0%,峰面积与浓度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低检测限均在5ng以下,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方法稳定、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非索非那定中此7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作者:张雷;胡琳;车慧;刘玉波;李仙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携带Gd-DTPA的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 在兔肝脏MR增强影像研究

    目的研究携带Gd-DTPA的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在兔肝脏MR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方法制备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用其包裹Gd-DTPA,对其粒径、包封率进行测定,IFvs用0.9%生理盐水稀释一倍后经静脉注射入兔耳静脉内(n=10),分不同时段(2、15、30、60、90分钟and 5小时)用MR(1.5T)检测肝脏、肌肉信号强度,并设立空白对照组(n=10)及游离Gd-DTPA对照组(n=10),同等条件下行MR检测肝脏、肌肉信号强度.结果IFvs脂质体粒径1-3um,其中3um占50%左右.包封率为69%±5.4%,远高于其它类型脂质体,静脉注射兔静脉后肝实质MR信号强度早期(2分钟)轻度降低,15-30分钟后明显增加,1小时后肝实质仍保持高信号强度,与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90分钟后信号强度有所减低,5小时后肝实质信号强度恢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肌肉信号强度各时段均无明显增加.结论携带Gd-DTPA的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是一种有效的肝实质特异性造影剂,它不但能明显强化肝组织,还能延长肝脏强化时间,利于优化MR检查.

    作者:薛跃辉;黄学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甘露聚糖肽与顺铂联合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观察甘露聚糖肽(力尔凡)与顺铂联合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恶性胸水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胸腔引流后注射甘露聚糖肽(力尔凡)30mg,顺铂60~80mg,B组引流胸水后注射顺铂60~80mg.每周1次.治疗中定期填写生活质量表(QOL)及毒副反应观察表.结果A组胸水控制有效率CR+PR 83.9%(26/31);B组胸水控制有效率CR+PR 48.3%(14/29).A组优于B组P<0.01.A组Karnofsky标准评分上升率87.1%(27/31),对照组51.7%(15/29).A组在改善生活质量上优于B组,P<0.01.A组的毒副反应和B组相似.结论甘露聚糖肽(力尔凡)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恶性胸水疗效较满意,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肖天林;陈怀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几种消毒液对口腔器械消毒效果分析

    口腔器械使用频率高,易污染,部分器械不耐高温不耐腐蚀,目前许多口腔科及个体诊所仍普遍采用消毒液浸泡法进行器械消毒.

    作者:孙文秀;张贵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WF和ET-1水平的影响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浆vWF和ET-1水平的变化,评价噻唑烷二酮类(TZD)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血浆vWF及ET-1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51例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患者,男23例,女28例,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胰岛素、HOMA-IR(胰岛素抵抗稳定模式评估法)等的变化,同时也观察了代表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的血浆vWF和ET-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结束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显示吡格列酮治疗后,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空腹胰岛素及HOMA-IR较治疗前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1),血浆vWF及ET-1水平服药后减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们实验结果显示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减低血压、血糖的同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WF及ET-1水平,提示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铁迎;章冬梅;吕秀芹;刘月欣;刘俊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胍丁胺对N-甲基-D-天冬氨酸处理的PC12细胞内单胺水平的影响

    目的胍丁胺(AG)是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近年证明它是一种新型神经递质或调质.我们前期证实,AG在多种动物模型上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的LC-ECD)检测单胺水平.结果以N-甲基-D-天冬氨酸(NMDA)200μmol·L-1处理PC12细胞24 h,发现胞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水平均显著降低,这与抑郁症病人脑内单胺水平低下是一致的.若同时给予经典三环类抗抑郁剂去甲丙米嗪(DIM)1,5μmol·L-1或AG 1,10μmol·L-1可逆转上述改变,显著提高NE,E,DA水平,而对5-HT水平无影响.结论提高脑内NE,E,DA等单胺水平可能是AG抗抑郁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王伊文;刘艳芹;王恒林;王永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对经饮食治疗2周血糖仍不能控制者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3个月的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服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空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到良好控制,且未发现低血糖.结论小剂量美吡达与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唐光明;何俊;姜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奥(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为治疗组静滴丹奥80mg,30例为对照组静滴血栓通5ml,每天1次,持续2周.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做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丹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及生活能力等级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下降(P<0.01),而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奥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林金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8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DCM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方法.对照治疗组加用温阳强心汤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脏重构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CM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刘吉祥;张金艳;冯丽娟;曹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刺五加注射液加消心痛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74例临床分析

    我科从1997年-2002年运用刺五加注射液加消心痛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7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云松;何朝晖;于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发挥工会优势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发挥工会的优势,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开好职代会,实行民主管理,反映职工心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是搞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作者:洪家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

    神经细胞内的Ca2+与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电活动和脑的高级功能密切相关,对神经细胞生长、溃变及再生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严立辉;李淑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新医药杂志

中国新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