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玉;张天剑;赵金
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我们以健脾燥湿法治疗肺系疾病引起舌苔厚腻2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在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时对电解质及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2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146次,观察治疗前后血清K+、Na+、Cl-、Ca2+和外周血WBC、RBC、PLT的变化情况.结果血浆置换治疗后因为缓冲液和治疗中补充钙剂,Na+、Ca2+浓度升高(P<0.05),而K+、Cl-和外周血WBC、RBC、PLT水平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E治疗不影响外周血象,内环境基本保持稳定.
作者:李淮;符政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一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方法组成专门的质控小组,按照上海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制订的质控督查内容评分表(供区县卫生局院内感染质控小组使用)对区属的7家一级医院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这些医院在组织管理方面基本达标,但所有医院都没有专职人员配备,大多数由护理部主任或护士长兼职.兼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新职工培训都做得比较好,医院感染知识考核成绩比较理想,但个别医院对普通职工的培训有所忽视.消毒隔离基本达标,但病区洗手设备只有16.7%(1/6)家医院达标,检验科无菌操作达标不多.所有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均超标为8%~22%,66.7%(5/6)家医院的抗菌素使用率均超标;标本送检率为0,医院感染漏报率和监测数据反馈均无数据记载.结论对一级医院的医院感染需要指导和质控,提高一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作者:叶古祥;施咪娜;王继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病人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后囊混浊及眼底变化对视力的影响.方法对63例(78只眼)糖尿病病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晶体后囊及眼底改变进行观察.结果术后1~3mo视力≥0.5有60只眼(76.90%),术后12~18mo视力≥0.5有44只眼,占51.28%,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后囊混浊9只眼,占11.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5只眼,占57.69%.结论后囊混浊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可影响视力,而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张剑中;吴萍;朱培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禽流感与人禽流感2005年2月朝鲜暴发禽流感,至3月15日,已有数千只家禽死亡.3月下旬,平壤地区的两家养鸡场暴发禽流感,政府已焚烧数万只病鸡,但没有工作人员被感染.根据对染病家禽标本的检验结果,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于4月5日指出,与东南亚流行的禽流感不同,朝鲜暴发的禽流感的病原可能是H7型禽流感病毒.
作者:张占卿;卢洪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国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V/AIDS的疗效.方法对9例HIV/AIDS病人应用国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HAART(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治疗,观察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随访1a.结果9例血浆病毒载量在治疗后6mo和12mo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5/9病人在治疗后6mo、12mo病毒载量均降至500copies/mL以下;CD4+、CD8+、CD3+、NK细胞在治疗后6mo、12mo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在前半年更显著;HAART治疗对体液免疫无明显影响.结论国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使细胞免疫功能重建.
作者:张仁芳;孙洪清;刘惜年;骆成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病毒清除的影响.方法统计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男性与女性病人之间血清病毒清除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男性与女性病人之间年龄、病程及外周血免疫细胞绝对计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年龄与病程、血清病毒水平及外周血免疫细胞绝对计数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性别、年龄及外周血免疫细胞对血清病毒清除的影响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男性病人HBsAg转阴率为23.21%,女性病人HBsAg转阴率为53.57%;男性与女性病人之间HBsAg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男性病人HBeAg转阴率为44.64%,女性病人HBeAg转阴率为71.43%;男性与女性之间病人HBeAg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P=0.020).男性病人HBV DNA转阴率为44.64%,女性病人HBV DNA阴转率为50.00%;男性与女性病人之间HBVDNA转阴率无显著性差异(P=0.643).男性与女性病人之间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男性与女性病人之间单核细胞、淋巴细胞、CD19+淋巴细胞、CD56+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CD4+/CD8+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病人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显著低于女性病人(P=0.014,P=0.036).年龄与病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0);年龄与血清HBsAg、HBeAg及HBVDNA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01,P=0.002,P=0.015).病程与血清HBsAg、HBV DNA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血清HBeAg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05).根据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的结果,男性病人HBsAg和HBeAg转阴的机会显著小于女性病人(OR=6.654,P=0.002和OR=3.784,P=0.016).结论性别为影响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病毒清除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机制可能是男性病人清除HBV的免疫应答相对较弱.
作者:张占卿;董平;张建良;王冯滨;巫善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危重病人抢救、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及方法进行介绍.方法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慢性呼吸衰竭者、4例脊椎损伤高位截瘫致呼吸困难痰液阻塞者、17例困难气管插管病人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结果26例全部顺利完成鼻气管插管,成功率10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危重病人及困难气管插管中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金惠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ET-1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与肝硬化病人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ET-1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2例肝硬化病人、28例慢性肝炎与对照组血清ET-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ET-1血清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病人血清ET-1水平随着Child-Pugh分级及纤维化程度增加而增高,并与食管静脉曲张明显相关.结论ET-1可能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ET-1拮抗剂为肝硬化新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刘玉杰;张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病人病毒复制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模式及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18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80例、中度70例、重度30例)病人血清HBVDNA含量采用荧光标记(AmpliSensor)定量PCR方法检测,HBVM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血清HBV DNA含量与HBVM模式有关,血清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106.35±1.84)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104.73±1.88)(P<0.01),慢乙肝轻度、中度病人HBVDNA含量(105.58±1.92,106.27±2.05)与慢乙肝重度病人HBVDNA含量(105.73±1.90)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HBV DNA水平病人的TBil、ALT、AST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HBeAg的存在影响HBV DNA的水平变化,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病人血清HBV DNA基因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同时血清HBV DNA含量与TBil、ALT、AST水平无明显关系.
作者:许青田;李蒙军;胡继伟;崔中锋;刘春礼;武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扬州市六类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状况、流行特征及耐药性,以有效控制沙门氏菌危害.方法从市场及宾馆饭店采集875份生肉制品、熟食、水产品等六类食品检测沙门氏菌并作定量计数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菌株20株,检出率为2.29%,其中生肉制品检出率为6.81%,生牛奶检出率为2.34%,熟食、蔬菜、水产品及鲜鸡蛋未检出.定量计数沙门氏菌含量高达150cfu/g,常见的沙门氏菌为德尔比沙门氏菌.对21种抗生素有12种抗生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结论本市六种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沙门氏菌污染,以生肉制品污染率高,其次为生牛奶.沙门氏菌耐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尤其是生肉制品卫生管理,控制动物饲料亚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对防止耐药菌株、控制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很有必要.
作者:巢国祥;徐勤;李禾;胡建平;周丽萍;马锋;朱炳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病人嗜麦芽寡氧单胞菌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5例确诊为慢性鼻窦炎的病人,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采集脓液标本,作细菌的普通及厌氧培养,筛选具有临床意义的细菌作鉴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药敏纸片扩散法作抗生素耐药试验.结果在615份窦道脓液标本中共分离出有临床意义的细菌4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2株,占35.4%.在162株革兰阴性菌中,有24株嗜麦芽寡氧单胞菌,所占比例为14.8%;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中介率分别为50.0%、12.5%;耐药率分别为50.0%、37.5%;对所监测的其他11种抗生素耐药率均为100%.结论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仅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敏感性相对高的抗生素.临床一旦发现该菌感染,应及时根据药敏报告调整用药.
作者:张国华;彭燕;黄田海;刘富春;徐永涛;钟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干预作用.方法胃镜活检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78例(男41例,女37例,男女比例1.11:1).随机分为两组:塞来昔布组(接受塞来昔布0.2,1次/d,po)和空白对照组(不接受特异性治疗),疗程均为6mo.治疗前,治疗3mo及疗程结束各行胃镜检查1次.活检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ox-2的表达.结果治疗3mo时,塞来昔布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胃粘膜萎缩程度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塞来昔布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且胃粘膜萎缩程度有所减轻,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塞来昔布可以明显抑制胃粘膜cox-2蛋白的表达,提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作者:林万隆;杨占凤;施玉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HBsAg感染病人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病人及正常人的IL-6、TNF-α检测,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IL-6和TNF-α在乙肝各组中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在各组中IL-6水平与TNF有显著相关性,携带者组r=0.33,慢性乙肝组r=0.37,正常对照组r=0.41,并且还发现在乙肝组中IL6、TNF-α与ALT和胆红素有密切联系(P<0.05).结论IL-6、TNF=α在肝细胞炎症发生发展中连同其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国辉;杨冀衡;陆泽元;陆学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近期34例伤寒病人误诊原因.方法对病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期伤寒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给临床早期诊治带来困难;喹诺酮类及头孢类疗效确切.结论提高对不典型伤寒认识,对临床上不典型伤寒病人应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显著降低再燃和复发率.
作者:陈一东;李仲明;肖文海;叶丰;周晓琳;冯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感染者阴道加德纳菌(GV)感染状况.方法2004年2月至6月收集142例女性阴道拭子进行常见病原菌检测分析.结果142例女性生殖道感染者中77例GV阳性(54.2%),1个GV套式PCR产物测得DNA序列与GenBank已登录的一致(登录号L08167).77例女性GV阳性者中12例合并滴虫阳性,3例合并念珠菌阳性,1例合并NG阳性,1例合并HPV阳性.65例女性GV阴性者中9例合并念珠菌阳性,4例合并滴虫阳性.结论阴道加德纳菌是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菌.
作者:朱其荪;马少华;窦平;王昕;贾盛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以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临床分离的64株铜绿假单胞菌和3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上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在临床各科室中以ICU的检出率高.铜绿假单胞菌除了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1.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介于30%~40%之间外(分别为31.3%、34.4%、35.9%),其余均在6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较为敏感(89.5%),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70%以上.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的感染好根据药敏报告所提示的结果选择抗生素.
作者:邓健康;郭晓兰;江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病人手术后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曲马多的佳剂量.方法硬膜外麻醉后,以曲马多的不同剂量随机分为:A组(曲马多400mg)、B组(曲马多600mg)、C组(曲马多800mg).三组均加入0.15%布比卡因及5mg氟哌利多,并用0.9%NaCl稀释至100mL注入PCA泵,术毕以负荷量+持续剂量+PCA.负荷量0~5mL、持续剂量1.5mL/h、PCA每次1.5mL、锁定时间15min.手术结束,即开启PCA泵.结果术后6、12、24、48hVAS结果,B、C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B、C两组镇痛效果相似(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3例)明显高于A(0例)、B(1例)两组.结论采用曲马多对高龄手术病人行PCEA,镇痛疗效肯定,剂量选择在600mg,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王宜玉;张天剑;赵金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