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杨琼;董建华;雷科锋;张静霞
大鼠是开展心肺复苏实验研究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在Pubmed查到用大鼠开展心肺复苏研究的文献有几百篇,其中采用大鼠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模型的不足一半,国内用大鼠室颤模型的更少,其主要原因是用有创方法建立大鼠室颤模型有一定难度.
作者:陈蒙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例证急诊危重度指数(ESI)在儿科急诊室的应用.方法 通过收集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国际部急诊21 904人次患儿的ESI分级资料,应用x2检验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医生和护士的分诊结果.结果 ESI容易掌握,护士分诊结果与医生矫正分诊结果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ESI分诊系统适合儿科急诊分诊,能够迅速分检危重病例,有效利用临床资源.
作者:王雷;周红;朱景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了C反应蛋白(CRP)对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s)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CRP对肺血管疾病的可能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PASMCs,以不同质量浓度的CRP(5~200μg/mL)刺激不同时间(0,3,6,9,12,18,24 h).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以非变性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方法进行分析.IL-6 mRNA和蛋白水平以Real-time PCR和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CRP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hPASMCs IL-6的合成.与对照组相比,CRP 200 μg/mL使IL-6的合成增加2.8倍.CRP显著诱导NF-κB在bPASMCs的激活.CRP对hPASMCs的促炎作用受到细胞表面FCγⅡa受体特异性抗体的抑制.结论 CRP促进体外培养的hPASMCs对IL-6的表达,这一作用是通过细胞表而FcγⅡa受体亚型和NF-κB的核内转位激活而介导的.提示CRP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侯玲;周进科;李洁;郑华;卢长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一系列人工呼吸循环支持措施,包括胸外按压、除颤、人工辅助通气等.这些必要的、可能挽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也存在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的风险.现有研究显示,心肺复苏相关性损伤的总发生率在21%~65%之间[1],多位于颈胸部[2].
作者:娄爽;张劲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以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呼吸衰竭,它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MODS在肺脏的表现,有报道近80%的MODS患者合并ALI/ARDS.
作者:刘志;刘晓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 se,KD)是儿童常见血管炎综合征,免疫反应异常是重要的致病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锌依赖内肽酶家族中的一员,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它分解细胞外基质,是降解Ⅳ型胶原的主要成员之一.
作者:韦翊;徐婷;赵仕勇;王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后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肌细胞内物质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肌痛、肢体无力、茶色尿,常并发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严重时危及生命.据报道,RM患者中有10%~50%发生急性肾衰竭[1],而其中病死率达7%~80%.
作者:张琴;王杰赞;黄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症,适时进行阑尾切除术是较佳的治疗方法.然而,在急诊外科遇到的急性阑尾炎由于特殊原因,不能立即手术者不是少数.
作者:宋小兵;赵剡;杨奇盛;潘正启;王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汽车日益普及和农村儿童快速进入城市,但这些儿童缺乏对安全的警惕性,常常导致意外的发生[1].主要的原因包括车祸、高处坠落伤等,由于这些损伤常为高能量碰撞,导致骨盆骨折在内的多发性脏器损伤.
作者:赵国强;朱建;陈建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呼吸系统弹性阻力(respiratory system elasticity resistance,Ers)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患者肺复张过程中氧合的影响.方法 收集1999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关于在肺复张对不同Ers急性肺损伤患者氧合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前瞻观察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对于肺复张对Ers≥33.3 cmH2O/L(1 cmH2O=0.098 kPa)和Ers<33.3 cmH2O/L(1 mmHg=0.133 kPa)的ALI患者氧合影响作Meta评价.结果 共28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文献共20篇,共纳人患者共395人,结果提示肺复张对高Ers患者氧合改善为(51.97±8.89)mmHg,血压下降(4.33±1.32)mmHg;对低Ers患者氧合改善为(35.13±10.33)mHg,血压下降(0.22±1.03)mmHg,肺复张对两组患者之间氧合改善和血压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复张能够改善ALI患者的氧合,对高Ers的ALI患者氧合改善更为明显;但对高Ers的患者循环影响更为明显.
作者:潘纯;黄英姿;郭凤梅;金辉;刘松桥;杨毅;邱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指脂肪颗粒阻塞血管腔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无头部外伤的脑部症状和皮肤黏膜出血点.
作者:李亚华;陈刚;赵瑞贞;董运芳;郝建东;陈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再插管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1995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关于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进行呼吸支持和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拔管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呼吸辅助治疗患者的再插管率和病死率行Meta评价.结果 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其中拔管后无创正压通气组(治疗组)患者381例,拔管后常规氧疗组(对照组)患者37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8.6%(62/334)vs.21.6%(72/333)(P=0.34),再插管率分别为30.2%(115/381)vs.33.5%(127/379)(P=0.27).与常规氧疗相比,拔管后无创正压通气不能降低患者再插管率,也不能改善患者预后.对拔管后即开始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12.2%(22/181)vs.23.9%(44/184),P=0.004],再插管率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32/228)vs.20.4%(47/230),P=0.07].结论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早期行无创正压通气有助于减少患者再插管率,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郭凤梅;刘松桥;杨从山;杨毅;邱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20世纪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术迅速发展,21世纪CPR研究成果显著,发达国家和地区自主循环恢复率已经接近或达到50%.但复苏后患儿的存活出院率仍低,主要由于脑损害和脑死亡.故改进脑复苏技术、减轻脑损害、恢复脑功能成为复苏学研究重点.脑功能动态评价有助于评判新技术和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和社会意义.
作者:王晓晖;钱素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的急性常见病,采用手术或药物治疗尚有争议[1-2].笔者分析自1994年6月至2008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205例患者的治疗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旭;李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血必净与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疾病预后的影响,以指导脓毒症的治疗.方法 将89例经随访取得有效数据的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血必净组(A组)、LMWH组(B组)和常规组(C组).C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及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和LMWH联合治疗.3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检测凝血指标,记录APACHE Ⅱ评分,随访统计住院天数及28 d病死率.统计分析采用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q检验、x2检验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A组各凝血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其余2组有部分凝血指标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经组间比较,A组各凝血指标较其他2组改善明显(P<0.05),B组与C组比较,只有部分指标改善(P<0.05).②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组及B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经组间比较,A组与B组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分别与C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③3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3组28 d病死率比较,A组及B组较C组28 d病死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必净可明显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低分子肝素只能改善部分凝血指标;二者均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赵森伟;柴艳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2的动态表达及血必净干预.方法 温州医学院生命科学院实验室,清洁级SD大鼠11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10)、创伤弧菌脓毒症组(B组,n=50,采用大鼠左下肢皮下注射创伤弧菌悬液制作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模型)及血必净干预组(C组,n=50,感染后0.5 h腹腔注射血必净4 mL/kg).B、C组大鼠于染菌后1,6,12,24,48 h麻醉后活杀,留取右肺标本.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肺通透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肺MMP-2/9,TIMP-1/2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肺MMP-2/9和TIMP-1/2的表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LSD-t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和C组肺通透性显著高于A组,C组显著低于B组.B组和C组MMP-2/9,TIMP-1/2mRNA显著升高,B组分别于6 h(0.344±0.108),6 h(1.230±0.377),12 h(0.523±0.098),12 h(0.280±0.070)达高峰(P<0.05),C组分别于12 h(0.256±0.074),6 h(0.968±0.225),12 h(0.746±0.316),12 h(0.356±0.035)达高峰(P<0.05),C组MMP-2/9mRNA升高趋势显著低于B组(P<0.05),TIMP-1/2mRNA显著高于B组(P<0.05).B组和C组MMP-2/9,TIMP-1/2蛋白也升高,B组分别于12 h(0.692±0.191),12 h(0.061±0.017),24 h(1384.42±91),24 h(41.04±3.60)达高峰(P<0.05);C组分别于24 h(0.217±0.065),12 h(0.045±0.013),24 h(1617.22±103),24 h(47.66±3.58)达高峰(P<0.05);C组MMP-2/9蛋白升高趋势低于B组(P<0.05),TIMP-1/2蛋白早期与B组差别不大,后期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MMP/TIMP比例失衡是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损伤机制之一,血必净可促进MMP/TIMP比例恢复平衡,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琦;左和平;汤鲁明;李忠旺;卢中秋;洪广亮;邱俏檬;梁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1966-2010年ECMO治疗成人ARDS的英文和中文临床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对ECMO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研究,随机效应模型显示ECMO不降低成人重症ARDS患者病死率[RR=0.95(95%CI:0.76-1.18),P=0.64],但按发表时间的累积Meta分析显示ECMO呈现保护性效应;与以往临床研究相比,近一项观察性临床研究显示ECMO明显降低甲型H1N1流感导致的重症ARDS患者病死率.结论 现有研究尚不能证实ECMO能改善成人ARDS患者预后,但对于病因可逆的重症ARDS患者早期应用ECMO可取得较好临床效益.
作者:刘松桥;金辉;黄英姿;郭凤梅;刘玲;杨丛山;杨毅;邱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肾缺血性损伤后,缺氧诱导microRNAs及VEGF-NOTCH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探讨肾缺血损伤后血管新生的可能调控途径.方法 选择雄性Balb/c小鼠20只,采用夹闭双侧肾蒂方法制备急性缺血肾损伤模型,假手术组设为对照组.通过观察缺血恢复后24 h小鼠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确定模型成功.实时定量RT-PCR检测缺血恢复后4 h,24 h时缺氧诱导miRNA-210,miRNA-92a,VEGF,Flk-1及Notch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缺血恢复后24 h,72 h时Flk-1蛋白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1表达,判断缺血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状况.结果 肾缺血恢复24 h小鼠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大量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坏死,肾小管管腔扩张,见上皮细胞碎片和管型,表明成功建立肾缺血损伤模型.肾缺血恢复4 h,24 h后,与正常组比较,肾组织miRNA-210上调倍数分别为(2.02±0.29),(5.58±0.16);miRNA-92a的表达上调倍数分别为(3.23±0.74),(1.53±0.33),P<0.05;VEGF,Flk-1及Notch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缺血恢复后24 h,72 h时,Flk-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结论 肾缺血性损伤后可出现代偿性血管新生,且缺氧诱导miRNA如miRNA-92a,miRNA-210表达上调,与血管新生相关的信号分子VEGF及Notch1表达均升高,提示miRNA/VEGF-Notch1可能是肾缺血性损伤后血管新生的主要调控通路,从而为探讨缺血性损伤后血管新生的机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芬;吴珏;娄远蕾;阮琼芳;李勇;崔苏萍;汪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甲亢危象是医疗重症之一,发病率低,约0.8%,女性多于男性,发病期间可伴有一种或多种器官功能衰竭,致死率高达20%.甲亢危象临床表现多样,包括高热、心动过速、腹泻、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昏迷以及其它各种中枢神经症状.该病的早期诊断,诱因的正确认识,对于抢救措施的及时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可望;杨琼;董建华;雷科锋;张静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急诊医学领域中前沿、紧急的救命环节,急救医疗质量直接决定了伤病员抢救的成功率、伤残率、病死率等,同时也反映了该地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能力[2].
作者:孙保华;钱欣;林祥娟;陈媚;王晓萍;陈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