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姜黄素抗氧化作用人体试食研究

胡春生;陈炜林;易传祝;聂焱

关键词:姜黄素, 人体试食, 安全性, 抗氧化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体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抗氧化功能人体试食试验检验方法,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对照设计方法,受试者服用以姜黄素为功效成分的某胶囊158 d后,进行相关安全性指标及功效指标测定.结果 试食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试食后试食组血清SOD、GSH-Px活力分别较试验前提高5.50%、6.95%,血清MDA降低1.07%.试食组试验后血清SOD活力与试验前及对照组试验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姜黄素对人体安全且具有抗氧化作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再造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再造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醒脑再造胶囊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都可喜和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量表积分值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HDS、AD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MMSE、HDS量表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ADS量表评分改善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醒脑再造胶囊可有效改善VD患者的智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灿;钟炳武;何明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案例教学法在本科生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临床带教,在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医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随着医学院校的扩招,本科生数量增加,为提高本科生在骨科临床带教的质量,我们引入了在国内外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邓博;姚共和;卢敏;谢心军;杨少峰;余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48例肛瘘患者挂线疗法的护理

    肛瘘又称肛漏、肛管直肠瘘,是肛管直肠与皮肤间的异常瘘管,多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后遗留的慢性感染性通道,是一种较常见的肛门疾患,约占肛门病变的20%以上.2005年9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肛瘘患者148例,采用手术挂线疗法后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磺啶冰黄片中胆红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磺碇冰黄片中胆红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kma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氯仿-甲醇-2%二乙胺水溶液(80:19:1),检测波长:450nm,流速:1 mL/min,柱温:45℃.结果 胆红素在一定色谱条件下能完全分离,在0.62~1.85μg/ml浓度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Y=5 165 741X-61 229,γ=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9.2%;RSD为1.1%(n=9).结论 本方法测定磺碇冰黄片中胆红素的含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

    作者:杨跃龙;覃薛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科治法举要

    女性在脏器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等,因此,在病理表现上有经、带、胎、产和杂病诸方面.正是女性生理、病理上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治疗方法的特殊性.

    作者:龙玲;尤昭玲;文乐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再论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

    如何加快中医药的发展,使之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就中医学而言,应当明确一个基本的观点--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有关这一论题,本人曾在《中医药导报》2005年第1期发过一篇文章予以论证,仍感意犹未尽,故再就本题进行阐发.

    作者:熊继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黄芩减压蒸软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黄芩减压蒸软化工艺.方法 以黄芩苷含量及饮片外观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芩减压蒸的佳工艺.结果 佳工艺为真空度-0.08 MPa,温度100℃,时间20 min.结论 为黄芩软化工艺提供客观的量化指标.

    作者:廖建萍;蒋孟良;阎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肾炎四味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探讨肾炎四味胶囊中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溶液(47∶53∶0.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结果 黄芩苷在进样量为0.199 2-0.996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黄芩苷的回收率为98.40%,RSD为1.78%;3批肾炎四味胶囊平均含黄芩苷25.4 mg/粒,RSD=0.99%.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肾炎四味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唐莹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中医治法对脑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DNA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海马线粒体DNA含量改变及不同中医治法的干预作用,探讨中医佳治法及方药.方法 用Ⅶ型胶原酶于脑内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脑海马mtDNA水平.结果 14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mtDNA水平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中医治法后,在第1天平肝熄风汤与大承气汤组的mtDNA含量较模型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3、7天,风、火、痰、瘀同治与分治各组的mtDNA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以风、火、痰、瘀同治(平肝熄风汤)组mtDNA又明显高于风、火、痰、瘀分治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模型组和各中药干预组大鼠于造模后4 h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第7天仍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不同中医治法治疗后于第1、3、7天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第3、7天平肝熄风汤组积分又比风、火、痰、瘀分治各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脑出血后海马线粒体内DNA含量下降,而采用不同中医治法均能阻止mtDNA水平下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但以风火痰瘀同治之平肝熄风汤效果为明显.

    作者:张雨星;梁清华;谭勇;陈疆;熊新贵;萧梅芳;曾年菊;范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国产球囊导管制作大鼠主动脉损伤血管内膜增生模型及特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国产2.0 F球囊导管取代进口球囊导管致大鼠主动脉损伤血管内膜增生模型的特点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国产2.0 F球囊导管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模型,分别采用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血管内皮剥脱后内膜增生情况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标志基因SM-肌动蛋白(SMα-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Ⅰ型胶原(collagenI)的表达活性.结果 采用国产球囊导管反复3次剥脱大鼠胸腹主动脉,与假手术组作比较,术后7 d模型组血管内膜增生不明显,SMα-actin及PCNA表达也均不明显;术后14 d内膜增生较明显,SMα-actin及PCNA表达均明显增强;术后21 d内膜呈进行性弥漫性增生,SMα-actin表达仍明显增高,但PCNA表达不明显.模型组7、14、21 d collagen Ⅰ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国产2.0 F球囊导管致大鼠主动脉损伤后,术后14~21 d出现明显的血管内膜增生引起血管再狭窄,其内膜增生主要是由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所致.表明国产2.0 F球囊导管损伤血管后可取得与进口2F Fogarty球囊导管同样的效果.

    作者:吴露;张伟;邓常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对糖尿病肾病(DN)氮质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1~2次/d,对照组服用尿毒清颗粒,1~2次/d,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糖代谢、血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UAE(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除了对糖代谢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以治疗组疗效占优(P<0.05).结论 中药灌肠能治疗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患者.

    作者:季聚良;陈大舜;武西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抗乳增片对乳腺增生模型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抗乳增片对乳腺增生模型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的方法造成家免乳腺增生模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抗乳增片治疗组的血清MDA水平较低(P<0.05),SOD活性较高(P<0.05);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抗乳增片能有效的降低家兔血液黏度并提高血清SOD活性,这可能是其能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主要机制.

    作者:周会;龙子江;陈明;王靓;卞海;崔东梅;余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明片对兔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复明片对兔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有色家兔96只设正常对照组(A组),制作视网膜脱离模型后分模型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复明片组(D组).并于造模后7、14、21 d分别取视网膜组织制备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兔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表达.结果 脱离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PCNA阳性细胞表达均呈上升趋势,7d后开始下降,且复明片组相较其余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明片通过恢复视网膜色素上皮与神经上皮之间的接触,阻止RPE的增殖即PCNA的表达.

    作者:刘娉;彭清华;李建超;彭抿;吴大力;张波涛;杨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科治法的形成与发展

    治法是指临床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是临证运用成方和创制新方的依据,对选方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尤昭玲;魏飞跃;文乐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甘草与乌头液对小鼠乌头毒量药动学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甘草与乌头合煎对小鼠毒量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乌头煎液、甘草与乌头合煎液给小鼠腹腔注射,用小鼠急性死亡率法求得LD50和药动学参数.结果 乌头煎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5.27 g/kg,甘草与乌头合煎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K50为9.36 g/kg,乌头煎液、甘草与乌头合煎液小鼠腹腔注射体内均属一级动力学消除,呈一室开放模型,表观半衰期分别为1.18、0.92 h.结论 甘草与乌头合煎对乌头小鼠毒量药动学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能使其消除半衰期缩短,提示甘草与乌头合煎能加快乌头体内消除,可能降低乌头的毒性.

    作者:黄洁;谭牛仔;贺龙刚;田育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白藜芦醇甲基化衍生物对兔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及血清NO和iNOS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甲基化衍生物(BTM)对兔骨关节炎(OA)模型关节液及血清中NO和iNOS水平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和BTM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阳性组、BTM组用Hulth法复制出实验性骨关节炎模型,术后8周造模成功.正常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2 mL/kg、阳性组用双醋瑞因4.6 mg/kg、BTM组用BTM高剂量120 mg/kg、中剂量60 mg/kg、低剂量30 mg/kg灌胃,连续用药4周后处死兔并切取股骨内髁软骨作光镜观察,测定骨关节液和血清中NO、iNOS含量.结果 光镜下模型组兔关节软骨呈明显退行性变,BTM组较模型组有显著修复作用.BTM组关节液和血清中NO、iNOS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阳性组和BTM组关节液和血清中NO、iNO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TM能够降低骨关节炎模型兔关节液及血清中的NO和iNOS的水平,抑制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童敏;高戈;高洁生;向大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姜黄素抗氧化作用人体试食研究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体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抗氧化功能人体试食试验检验方法,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对照设计方法,受试者服用以姜黄素为功效成分的某胶囊158 d后,进行相关安全性指标及功效指标测定.结果 试食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试食后试食组血清SOD、GSH-Px活力分别较试验前提高5.50%、6.95%,血清MDA降低1.07%.试食组试验后血清SOD活力与试验前及对照组试验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姜黄素对人体安全且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胡春生;陈炜林;易传祝;聂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糖尿病湿热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的探讨——1 000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湿热证与非湿热证临床病证特点与差异.方法 对1 000份糖尿病住院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湿热证与非湿证的发生率及病证特点.结果 湿热证发生率为30.7%.与非湿热组比较,糖尿病湿热组具有如下特征:女性发生率高,年龄偏大,心脏病、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及脑梗死并发症患病率增高,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坏疽及胆石症、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多,气阴两虚型发生率高,胆、大肠、膀胱病位出现频次高,湿热、毒邪因子显著,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而风阳、水、火因子则以非湿热组为高(P<0.05,P<0.01).结论 糖尿病湿热证发生率较高,并具有独特的病证特点.

    作者:李赛美;李易崇;李伟华;王志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科门诊5000例患者病种与年龄分布特征

    目的 了解妇科门诊初诊患者的病种和年龄分布,旨在为中医妇科学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普通门诊初诊病人5 0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率从高到低按病种依次为妇科炎症,生殖内分泌疾病,不孕症,妇科肿瘤,乳腺疾病,性传播疾病;按年龄依次为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11~20岁组,51~60岁组,61岁以上组.结论 5 000例就诊患者中,病种以妇科炎症及生殖内分泌疾病为多,年龄以育龄期妇女21~50岁为多.就诊以月经不调和妇科血证居多,是中医药治疗充分发挥特色的优势所在,并提供了研究方向和目标.

    作者:周芳;杨正望;陈俞儒;蒋国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科立法组方的思路

    众所周知,妇产科治病用药,首先必须立足于妇女生理、病理特点,确立治疗方法,然后依法处方遣药.立法是否正确,处方用药是否恰当,是保证疗效的根本.因此,探讨妇产科立法组方依据及思路对临证不无裨益.

    作者:文乐兮;尤昭玲;龙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