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卫辉;王炎秋
运用菖龙丹治疗老年期痴呆(SD)患者35例(治疗组),同时用脑复康治疗SD患者21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57.1%)(P<0.05);治疗组MMSE、HDS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ADL量表得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患者各量表得分、血浆SOD及LPO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菖龙丹对SD患者的疗效优于脑复康.
作者:张秋雁;周小青;谭达全;苏剑锋;邓冰湘;贺泽龙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从疾病病种的确定、辨病治疗的内容、病症概念及疾病分类等方面入手,分析论证了张仲景的辨病论治思想,认为其非常重视辨病论治,制定了许多治病的有效方法,对疾病的分类达到了概念清楚、层次分明、纲目合理、标准统一的极高的水平.
作者:朱文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用放射免疫法对辨证属肝阴虚证的27例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肝阴虚证患者血清T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rT3/T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P<0.05).提示肝阴虚证患者均存在低T3综合征的共同病理基础.
作者:石林阶;陈昌华;欧阳取长;沈勇灵;石婧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研究开发跌打损伤新药--伤痛外搽灵酊剂,以正红花油为阳性对照,采用外涂法给药,对其进行了镇痛(扭体法与热板法)抗炎(鼠耳肿胀与足跖肿胀)作用等药效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伤痛外搽灵对小鼠实验性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和蛋清所致炎性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蒋孟良;易延逵;陈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对元代蒙古族医学家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其在药膳、食疗和营养学方面的贡献,认为其对药膳食疗和营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周一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运用自拟温肾降浊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2例,与中成药尿毒清颗粒剂组21例作对照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组在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陈彤;杨春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改良Pulsinelli 4条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VD)大鼠动物模型,用Y型迷宫法定量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计量病理光学显微镜观测其双侧海马CA 1区神经元数目.结果表明,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P<0.01);治疗组双侧海马CA 1区神经元存活数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说明脑力康对VD大鼠学习和记忆障碍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其海马神经元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建宗;张珊红;黄青松;谢永宏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探讨了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改进的方法、原理及作用,实验表明:挥发油得量平均提高了46.8%,新工艺增收的挥发油和旧工艺所收挥发油的组分一致,只是个别成分含量略有不同.新工艺值得在医院制剂室推广.
作者:陈晓蕾;袁劲松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研究茶多酚与口含片制剂辅料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漫反射光谱(DRS)法比较辅料、平衡样品、对照样品的漫反射光谱.结果:茶多酚与甘露醇,阿拉伯胶(经热处理)、HPMC、硬脂酸、滑石粉(酸处理)、硫酸钡无明显相互作用;而与β.CD、硬脂酸镁、阿拉伯胶(未经热处理)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结论:甘露醇、阿拉伯胶(经热处理)、HMPC、硬脂酸、滑石粉(酸处理)可用作口含片的辅料.
作者:魏毅;罗杰英;王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浮针疗法是用浮针在病痛周围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针刺的新方法.用该疗法合并推拿治疗15例肩峰下滑囊炎,并与传统针灸方法相比较.结果发现在止痛效果上浮针疗法优于传统针刺疗法,浮针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3.33%,传统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0%.提示浮针疗法合并推拿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符仲华;黄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用天龙复步汤配合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52例急性脑血栓形成,并与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中风病计分分值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作者:肖正文;唐晨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中药通窍逐瘀汤合西药治疗急性脑出血20例,基本痊愈率45%,总有效率90%;对照组20例,基本痊愈率15%;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通窍逐瘀汤能促进颅内血肿吸收,加速神经功能恢复,对治疗急性脑出血有明显疗效.
作者:董克礼;宋炜熙;吴岳;徐琳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干酪素法测定诃子煎出液中鞣质含量,比较不同的煎煮方法对诃子鞣质煎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鞣质含量随着热水浸泡温度的升高、煎煮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
作者:陈娟;刘绍贵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疾病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通过日常饮食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
作者:谭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五十二病方>是一部具有浓厚江南地方色彩的古方书.该书对南方多见的蛇伤收方较多,计14方,居该书诸病的第7位.其中治(蝮蛇类)咬伤12方,说明该书对此种蛇伤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书蛇伤方药加以探讨,从而寻找蛇伤治疗的源头,展示当时蛇伤治疗状况,为研究蛇伤治疗史做一些初步的工作.
作者:谈宇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观察连续重复给予仙蝥抗癌片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确定无毒反应剂量,评价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对大鼠灌胃仙蝥抗癌片连续3个月,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1.0 g、2.0 g、6.0 g(生药)/kg,灌胃药物体积均为2 ml/100 g体重.结果:实验期间无一动物死亡,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内脏脏器重量及病理学检查均无毒性变化,但大剂量组动物体重较其他组为小.表明仙蝥抗癌片以相当于人等效剂量的4、8、24倍给大鼠灌胃给药,小剂量口服长期用药安全,而大、中剂量用药则呈现一定的毒副作用.
作者:曾柏荣;李书成;张志芳;谭元生;胡宏;谢春娥;陈孟溪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以月经前后或经期小腹疼痛为主要表现,患者以青少年女性为多.笔者自1996年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患者1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瑛;龙敏利;唐志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扁平疣是临床较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好发颜面、手背、前臂、颈部等皮肤暴露部位,其症状特点为帽针头至绿豆、甚至扁豆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的无炎症性的稍高出皮面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呈正常皮色或浅褐色,境界清楚,皮疹数目不等,散在分布或簇聚成群.笔者1997年3月~1999年3月分别采用单纯斯奇康肌注、单纯中药内服外洗及中药内服外洗加穴位注射斯奇康治疗扁平疣68例,结果显示中药内服外洗加穴位注射斯奇康治疗组效果显著,疗程短,疗效稳定,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凤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回顾分析148例异位妊娠临床资料结果,有人流术史者87例,占58.8%.这与人流术后生殖道感染机会增加及手术干扰了卵巢正常功能有关.中医认为人流手术中金刃器具直接损伤冲任,致冲任虚弱,或术后摄生不慎,感受风寒致瘀血内结,气血不畅,均可使孕卵运行受阻,滞于宫外.因此,积极避孕,减少人流术是间接减少异位妊娠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正望;刘淑余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测定藤茶中杨梅素的含量,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结果:藤茶中杨梅素的含量为1.72%~1.78%.回收率为98.5%,RDS为2.4%.说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藤茶质量的方法.
作者:何桂霞;裴刚;冯映冰;何定波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