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阴虚证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测定

石林阶;陈昌华;欧阳取长;沈勇灵;石婧

关键词:肝阴虚证, 甲状腺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促甲状腺激素
摘要:用放射免疫法对辨证属肝阴虚证的27例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肝阴虚证患者血清T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rT3/T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P<0.05).提示肝阴虚证患者均存在低T3综合征的共同病理基础.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菖龙丹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观察

    运用菖龙丹治疗老年期痴呆(SD)患者35例(治疗组),同时用脑复康治疗SD患者21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57.1%)(P<0.05);治疗组MMSE、HDS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ADL量表得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患者各量表得分、血浆SOD及LPO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菖龙丹对SD患者的疗效优于脑复康.

    作者:张秋雁;周小青;谭达全;苏剑锋;邓冰湘;贺泽龙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通窍逐瘀汤合西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采用中药通窍逐瘀汤合西药治疗急性脑出血20例,基本痊愈率45%,总有效率90%;对照组20例,基本痊愈率15%;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通窍逐瘀汤能促进颅内血肿吸收,加速神经功能恢复,对治疗急性脑出血有明显疗效.

    作者:董克礼;宋炜熙;吴岳;徐琳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临床较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好发颜面、手背、前臂、颈部等皮肤暴露部位,其症状特点为帽针头至绿豆、甚至扁豆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的无炎症性的稍高出皮面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呈正常皮色或浅褐色,境界清楚,皮疹数目不等,散在分布或簇聚成群.笔者1997年3月~1999年3月分别采用单纯斯奇康肌注、单纯中药内服外洗及中药内服外洗加穴位注射斯奇康治疗扁平疣68例,结果显示中药内服外洗加穴位注射斯奇康治疗组效果显著,疗程短,疗效稳定,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凤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健运冲剂治疗小儿脾虚泄泻及促模型大鼠受损肠粘膜修复的研究

    将100例脾虚泄泻患儿随机分两组,健运冲剂组(治疗组)60例,参苓白术散组(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77.5%,痊愈率分别为60.0%、32.5%(分别P<0.05,P<0.01).健运冲剂能促进患儿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患儿贫血状况及低蛋白血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健运冲剂能明显修复脾虚泄泻模型大鼠受损肠粘膜的超微结构,其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孟清;欧正武;吴明贞;王建玲;朱晔;袁启福;胡宏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脑力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采用改良Pulsinelli 4条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VD)大鼠动物模型,用Y型迷宫法定量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计量病理光学显微镜观测其双侧海马CA 1区神经元数目.结果表明,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P<0.01);治疗组双侧海马CA 1区神经元存活数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说明脑力康对VD大鼠学习和记忆障碍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其海马神经元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建宗;张珊红;黄青松;谢永宏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银花连翘汤治疗急性陷窝性扁桃体炎43例

    急性陷窝性扁桃体炎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笔者自1995年3月至1996年3月,以银花连翘汤治疗本病4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欣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益母归芩汤加减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观察

    产后恶露不绝是指由于产时耗伤气血,劳伤经脉,或产后感染热邪而致气血运行失常,产后3周以上仍有阴道出血者.笔者对113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卫辉;王炎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清肝利湿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实验研究

    采用胆总管部分狭窄及胆囊内注入大肠杆菌的方法制备胆囊炎胆结石动物模型,研究清肝利湿汤的治疗作用.69只健康清洁家兔随机分为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手术造模,每日分别插胃管饲以清肝利湿汤、龙胆泻肝汤及凉开水,监测体温,15 d后采血检测各指标,结果示清肝利湿汤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及胆结石成石率,升高血浆中β-EP、SOD,显著降低血浆中SP、MDA及血清中TNF-α、γ-GT、AKP、T-BIL、D-BIL等指标,明显减轻肝脏病理损害,说明清肝利湿汤具有利胆、清热镇痛、防石消石、抗炎抗菌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

    作者:田永立;李家邦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肝阴虚证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测定

    用放射免疫法对辨证属肝阴虚证的27例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肝阴虚证患者血清T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rT3/T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P<0.05).提示肝阴虚证患者均存在低T3综合征的共同病理基础.

    作者:石林阶;陈昌华;欧阳取长;沈勇灵;石婧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不同煎煮方法对诃子中鞣质含量的影响

    采用干酪素法测定诃子煎出液中鞣质含量,比较不同的煎煮方法对诃子鞣质煎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鞣质含量随着热水浸泡温度的升高、煎煮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

    作者:陈娟;刘绍贵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新收油工艺的探讨

    探讨了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改进的方法、原理及作用,实验表明:挥发油得量平均提高了46.8%,新工艺增收的挥发油和旧工艺所收挥发油的组分一致,只是个别成分含量略有不同.新工艺值得在医院制剂室推广.

    作者:陈晓蕾;袁劲松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从<金匮要略>看张仲景的辨病论治思想

    从疾病病种的确定、辨病治疗的内容、病症概念及疾病分类等方面入手,分析论证了张仲景的辨病论治思想,认为其非常重视辨病论治,制定了许多治病的有效方法,对疾病的分类达到了概念清楚、层次分明、纲目合理、标准统一的极高的水平.

    作者:朱文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黄花倒水莲对高脂血症患者高、低密度脂蛋白等的影响

    运用黄花倒水莲口服液(PAD)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以诺衡为对照,观察其对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LDL-C、TC-HDL-C/HDL-C等均有明显下降,HDL-C则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对照组有3例出现肝功能损害.结论:PAD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有确切的调脂作用,其疗效与诺衡相当,且有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接受等特点.

    作者:陈新宇;黄胜光;杨春华;李钟文;谢小兵;范金茹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天龙复步汤为主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用天龙复步汤配合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52例急性脑血栓形成,并与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中风病计分分值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作者:肖正文;唐晨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浅谈肿瘤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疾病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通过日常饮食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

    作者:谭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菊藻丸对免疫抑制小鼠天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为了探讨菊藻丸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观察了菊藻丸对免疫抑制小鼠天然杀伤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藻丸可降低环磷酰胺对小鼠天然杀伤细胞的抑制率,提示菊藻丸可能是通过提高或保护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杨志波;欧阳恒;罗文辉;肖毅良;向丽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肺出血型钩体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误诊原因分析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中医为暑伤肺络型稻瘟病)早期因临床及X线表现酷似Ⅱ、Ⅲ型肺结核(中医称肺痨),容易导致误诊.我院1995年1月至1998年5月共收治肺出血型钩体病8例,入院前均被误诊为肺结核,现将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邓红霞;刘建和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仙蝥抗癌片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为观察连续重复给予仙蝥抗癌片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确定无毒反应剂量,评价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对大鼠灌胃仙蝥抗癌片连续3个月,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1.0 g、2.0 g、6.0 g(生药)/kg,灌胃药物体积均为2 ml/100 g体重.结果:实验期间无一动物死亡,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内脏脏器重量及病理学检查均无毒性变化,但大剂量组动物体重较其他组为小.表明仙蝥抗癌片以相当于人等效剂量的4、8、24倍给大鼠灌胃给药,小剂量口服长期用药安全,而大、中剂量用药则呈现一定的毒副作用.

    作者:曾柏荣;李书成;张志芳;谭元生;胡宏;谢春娥;陈孟溪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王清任逐瘀3方临床应用述评

    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和膈下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根据其对人体部位的划分及对气血理论的认识所创立的著名方剂.由于行之有效,加之其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杂症,故成为临床应用频率较高的方剂,远远超出王氏运用经验.本文就建国以来王氏逐瘀3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葛金文;陈大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伤痛外搽灵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为研究开发跌打损伤新药--伤痛外搽灵酊剂,以正红花油为阳性对照,采用外涂法给药,对其进行了镇痛(扭体法与热板法)抗炎(鼠耳肿胀与足跖肿胀)作用等药效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伤痛外搽灵对小鼠实验性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和蛋清所致炎性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蒋孟良;易延逵;陈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