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立;李家邦
采用乳香提取物(鲍威勒口服液)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56例,结果完全缓解率(CR)89.3%,总缓解率94.6%,明显高于单用化疗药物的对照组(P<0.01),且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生存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作者:齐振华;谭柏林;钟美佐;唐果成;柳昕;李卫红;陈方平;徐雅靖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对元代蒙古族医学家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其在药膳、食疗和营养学方面的贡献,认为其对药膳食疗和营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周一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以月经前后或经期小腹疼痛为主要表现,患者以青少年女性为多.笔者自1996年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患者1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瑛;龙敏利;唐志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改良Pulsinelli 4条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VD)大鼠动物模型,用Y型迷宫法定量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计量病理光学显微镜观测其双侧海马CA 1区神经元数目.结果表明,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P<0.01);治疗组双侧海马CA 1区神经元存活数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说明脑力康对VD大鼠学习和记忆障碍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其海马神经元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建宗;张珊红;黄青松;谢永宏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更年安泰颗粒剂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选择更年期综合征病人30例,按照自身对照原则,服用更年安泰颗粒剂1个月,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性腺轴激素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体内β-内啡呔(β-EP)升高及催乳素水平(PRL)降低(P<0.05),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同时,临床治疗显效16例, 好转12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3.3%, 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40.0%.推测更年安泰对性腺轴影响较少,主要影响神经递质如β-内啡呔水平,同时对催乳素分泌也有影响.
作者:谌兵来;唐发清;易红;陈翔英;胡随瑜;金益强;曾文洁;张志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了探讨菊藻丸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观察了菊藻丸对免疫抑制小鼠天然杀伤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藻丸可降低环磷酰胺对小鼠天然杀伤细胞的抑制率,提示菊藻丸可能是通过提高或保护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杨志波;欧阳恒;罗文辉;肖毅良;向丽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运用自拟温肾降浊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2例,与中成药尿毒清颗粒剂组21例作对照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组在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陈彤;杨春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和膈下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根据其对人体部位的划分及对气血理论的认识所创立的著名方剂.由于行之有效,加之其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杂症,故成为临床应用频率较高的方剂,远远超出王氏运用经验.本文就建国以来王氏逐瘀3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葛金文;陈大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胆总管部分狭窄及胆囊内注入大肠杆菌的方法制备胆囊炎胆结石动物模型,研究清肝利湿汤的治疗作用.69只健康清洁家兔随机分为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手术造模,每日分别插胃管饲以清肝利湿汤、龙胆泻肝汤及凉开水,监测体温,15 d后采血检测各指标,结果示清肝利湿汤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及胆结石成石率,升高血浆中β-EP、SOD,显著降低血浆中SP、MDA及血清中TNF-α、γ-GT、AKP、T-BIL、D-BIL等指标,明显减轻肝脏病理损害,说明清肝利湿汤具有利胆、清热镇痛、防石消石、抗炎抗菌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
作者:田永立;李家邦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研究茶多酚与口含片制剂辅料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漫反射光谱(DRS)法比较辅料、平衡样品、对照样品的漫反射光谱.结果:茶多酚与甘露醇,阿拉伯胶(经热处理)、HPMC、硬脂酸、滑石粉(酸处理)、硫酸钡无明显相互作用;而与β.CD、硬脂酸镁、阿拉伯胶(未经热处理)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结论:甘露醇、阿拉伯胶(经热处理)、HMPC、硬脂酸、滑石粉(酸处理)可用作口含片的辅料.
作者:魏毅;罗杰英;王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产后恶露不绝是指由于产时耗伤气血,劳伤经脉,或产后感染热邪而致气血运行失常,产后3周以上仍有阴道出血者.笔者对113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卫辉;王炎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浮针疗法是用浮针在病痛周围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针刺的新方法.用该疗法合并推拿治疗15例肩峰下滑囊炎,并与传统针灸方法相比较.结果发现在止痛效果上浮针疗法优于传统针刺疗法,浮针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3.33%,传统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0%.提示浮针疗法合并推拿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符仲华;黄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疾病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合理搭配膳食或在食物中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可口的菜肴,通过日常饮食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
作者:谭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探讨了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改进的方法、原理及作用,实验表明:挥发油得量平均提高了46.8%,新工艺增收的挥发油和旧工艺所收挥发油的组分一致,只是个别成分含量略有不同.新工艺值得在医院制剂室推广.
作者:陈晓蕾;袁劲松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观察连续重复给予仙蝥抗癌片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确定无毒反应剂量,评价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对大鼠灌胃仙蝥抗癌片连续3个月,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1.0 g、2.0 g、6.0 g(生药)/kg,灌胃药物体积均为2 ml/100 g体重.结果:实验期间无一动物死亡,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内脏脏器重量及病理学检查均无毒性变化,但大剂量组动物体重较其他组为小.表明仙蝥抗癌片以相当于人等效剂量的4、8、24倍给大鼠灌胃给药,小剂量口服长期用药安全,而大、中剂量用药则呈现一定的毒副作用.
作者:曾柏荣;李书成;张志芳;谭元生;胡宏;谢春娥;陈孟溪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用放射免疫法对辨证属肝阴虚证的27例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肝阴虚证患者血清T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rT3/T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P<0.05).提示肝阴虚证患者均存在低T3综合征的共同病理基础.
作者:石林阶;陈昌华;欧阳取长;沈勇灵;石婧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测定藤茶中杨梅素的含量,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结果:藤茶中杨梅素的含量为1.72%~1.78%.回收率为98.5%,RDS为2.4%.说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控制藤茶质量的方法.
作者:何桂霞;裴刚;冯映冰;何定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中药通窍逐瘀汤合西药治疗急性脑出血20例,基本痊愈率45%,总有效率90%;对照组20例,基本痊愈率15%;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通窍逐瘀汤能促进颅内血肿吸收,加速神经功能恢复,对治疗急性脑出血有明显疗效.
作者:董克礼;宋炜熙;吴岳;徐琳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干酪素法测定诃子煎出液中鞣质含量,比较不同的煎煮方法对诃子鞣质煎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鞣质含量随着热水浸泡温度的升高、煎煮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
作者:陈娟;刘绍贵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将100例脾虚泄泻患儿随机分两组,健运冲剂组(治疗组)60例,参苓白术散组(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77.5%,痊愈率分别为60.0%、32.5%(分别P<0.05,P<0.01).健运冲剂能促进患儿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患儿贫血状况及低蛋白血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健运冲剂能明显修复脾虚泄泻模型大鼠受损肠粘膜的超微结构,其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孟清;欧正武;吴明贞;王建玲;朱晔;袁启福;胡宏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