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英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里的一个专业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国外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对护理业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跟上及适应现代护理医学突飞猛进的新形势,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详细探讨应用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住院部在2015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平均分配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实验组患者联合用舒适护理方法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下临床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38/48).两组间数据经对比检验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对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有重要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广泛应用.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广大妇女易于接受的节育器具,我国占世界使用IUD避孕总人数的80%,是世界上使用IUD多的国家.部分妇女使用IUD后副作用多、IUD下移、脱落、带器妊娠等.护理人员应掌握IUD的副作用、下移原因等更好的为广大育龄妇女服务.
作者:李奇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间的伙伴关系.方法:应用DSM-Ⅳ-TR破坏性行为障碍诊断量表中的对立违抗性障碍量表对山东省威海市某小学一至五年级在校学生732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儿童ODD总阳性检出率为7.40%.ODD儿童伙伴关系差.结论:ODD儿童伙伴关系不良,社会功能受损.
作者:邹芙蓉;王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46例白血病患儿,均采用PICC导管行静脉输液,分析其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并总结相对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6例患儿均置管成功,静脉炎总发生率为13.0%,显著高于血栓性堵管、导管漂移及败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平均留置(136±2.5)d,其中95.6%患儿完成输液计划.结论:PICC置管技术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合理高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PICC并发症发生.
作者:钟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行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通常的护理方案,试验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进行患者术后的干预.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伤口的愈合不全、尿路感染、局灶的炎症等不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别,P<0.05;患者术后心理障碍比较,对照组患者出现少言、焦虑、悲伤的人数均多于试验组,差别可见,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蕙;丁娇;赵明月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以胰腺实质出血,坏死为特征的疾病.是一种病因复杂,并发症多,常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故手术难度大,护理难度大,是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之一,虽然目前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抢救措施之一,但是患者术后的管道护理同样是个重要的环节.引流管的固定,通畅情况,引流液的性质,颜色这些都是与我们护士仔细,认真观察分不开的.同时并做详细记录,为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有助于医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俗话说的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从而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治疗本病的治愈率.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我院近两年来共手术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8例,并进行了电话随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患者术后在护理的过程中的各种管道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韩妩媚;徐金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或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同时也是临床一线重要的支持和保障的重要部门之一,为全院各临床科室提供所需的无菌物品,是供应室各环节的工作及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与临床工作人员有着比较多的接触,而由此产生的各种误会或矛盾则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导致对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求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临床科室间的了解与沟通,协调与帮助外,还要注意针对一些常见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在工作中多年的观察,总结出了消毒供应室与临床各科室配合中的常见问题,分析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避免矛盾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张有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医药有着独特的系统理论体系思辨模式和诊疗方法,通过对患者四诊信息的采集,分析,归纳与综合,终诊断为某一证候.规范症候可以准确在疾病发生治疗的过程中以一组相关的症状表现出来,不同程度的揭示病位、病因、病机、病性.中医气血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辨证体系,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病人气血辨证的准确与否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八纲辨证的准确性.而传统意义上的疾病诊断过程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对于中医气血辩证推理机制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康艳;余江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查找污染来源,分析调查处置过程,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可疑食品及病人样本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对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检出病原菌菌株进行分子分型,运用BioNumerics V6.6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1例病人样本和2份可疑食品皮蛋中共分离得到3株鼠伤寒沙门菌菌株,经XbaI酶酶切后,PFGE图谱完全一致.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该起疫情是由于进食被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皮蛋感染所致的食源性疾病疫情.
作者:余军;何雪连;蒋双;陈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6.0%,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措施能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吴奉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脑外科监护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研究,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进行加强,提高护理人员临床的应变能力以及风险意识等,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护理方式.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患者躁动的发生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各情况的发生率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护理前有26例患者出现鼻饲管滑脱的情况,经过护理,降低到18例;有30例患者出现尿管滑脱的情况,经过护理,降低到18例;有18例患者出现坠床的情况,经过护理,降低到14例,有46例患者存在皮肤伤,经过护理,降低到38例.结论:对于脑外科监护患者出现躁动情况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据此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明显见降低患者躁动发生的几率,由此而降低由于躁动而导致的诸多不良影响,在临床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方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自然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加速全球变化的驱动之下,传染性疾病的出现以及传播模式也出现发生改变,自然因素特别是气候变化将影响大部分传染性疾病的暴发以及传播.气温、湿度、降水以及光照等相关要求也会成为其传播媒介,进而改变传染性疾病发生以及传播.快速城市化伴随着城市周围传染性疾病的高风险将改变传染性疾病以及其导致死亡的模式.
作者:王上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7月间接收的24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将护理前后的结果对比.结果:护理健康教育后有208例患者对疾病认识正确,占总数的83.9%高于护理前的28.2%,有248例患者会按时进食,占总数的100%高于护理前的83.1%,有163例患者会定时自测血糖,占总数的65.7%高于护理前的33.1%,有201例患者会严格用药,占总数的81%高于护理前的48.4%;护理前后各项情况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病情的认识,严格控制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故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李言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培哚普利药物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医学界内的广泛肯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患者的血压,对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产生了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是,高血压能够导致的并发症较多,并且培哚普利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动力学、药物副作用都需要深入研究,不仅要健全治疗体系,还应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保障.通过对培哚普利药物治疗展开研究,获得了较多的资料和信息,明确和清晰了该药物对患者的作用方式,对后续的药物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作者:王文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外科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51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后有针对性地加强患肢护理,观察提供有益的治疗调整信息以及注重基础疾病相关护理指导等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手术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下肢缺血显著改善27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下肢动脉闭塞症除采用恰当外科治疗手段治疗之外,采用适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健康教育,分析患者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尿病基础知识,血糖正常值和异常指标注意事项的知晓率提高显著(P<0.01),对糖尿病的相关行为也有所改善,尤其是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和主动测血糖方面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患者对相关健康行为实施的自觉性,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李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整体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门诊部2015年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严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57.14%,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整体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良好,可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赵小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结合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讨论防控医院感染的方法,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控、分析.结果:使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得到提高,使医院感染率的发生率得到一定的控制.结论:实施医院感染的管理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能够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张洪梅;关毅;张美航;白璐;吴磊;侯印丽;张博;李佳;安海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B超在产科临床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价值,提高产科胎儿异常状况的诊断率.方法:在2013年10月到2016年2月期间选取3,000例在我院内进行B超检查的孕妇,检查过程中孕妇需要提前排尽尿液,并且将腹部充分暴露,患者采取仰卧位进行B超检查,可以随着检查要求改变体位,用探头对孕妇腹部进行纵断、横断等多角度扫查,回顾分析孕妇分娩后胎儿的异常状态与B超检查结果的对比结果.结果:3000例孕妇在经过B超检查之后,检查结果显示胎儿异常的有25例,分娩以后诊断胎儿异常的孕妇有26例,1例误诊,说明B超检查结果准确率可达96.1%.结论:在孕妇受孕期间胎儿是否异常的诊断比较困难,而通过B超检查可以判断胎儿是否发育正常,尽早的发现不正常的胎儿,并且为了避免孕妇产下死胎、畸胎等应让孕妇及时的终止妊娠,是临床上诊断胎儿异常状况的首选方法.
作者:徐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