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饲法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神玉翠

关键词:鼻饲插管, 技术方法, 并发症
摘要:对于昏迷病人,或因消化道疾病如肿瘤、食道狭窄,颅脑损伤等不能经口进食者,通过鼻饲法供给食物和药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满足对营养和治疗的需要,促进康复.为了更好地提高鼻饲法护理,缩短康复周期,本文针对鼻饲法护理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详细的处理策略.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有效沟通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摸球法将118例患者分成沟通组和常规组.采用常规安全目标管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安全目标管理.在常规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沟通组患者实施有效沟通.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手术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7%,对手术室安全目标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9%,与沟通组患者的11.9%和79.7%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有效沟通应用于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徐新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饮食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增加实施饮食干预,干预后20d对2组患者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定.结果:干预组生活质量总分为(73.3±8.5)分,对照组为(53.5±6.4)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在情绪角色、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等维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乙肝患者通过饮食调护,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陶艳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相关护理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式和手段,会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系列不利于治疗有效进行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这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心理或者生理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效果.因此,针对手术患者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障碍或问题,医护人员要进行正确引导,缓解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手术有效进行.本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分析了手术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整理;第二个方面主要针对手术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护理措施;第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作者:黄琼;项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社区分级管理对糖尿病足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治疗中,社区分级管理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服务中心接诊DF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42例行社区分级管理,观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糖尿病足治疗中,通过实施社区分级管理在提高治疗效果中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陆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匹多莫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列入临床观察范围,依照家长的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50例,均遵照GINA方案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匹多莫德口服.期间两组均每日观察并记录日、夜间症状、是否需要缓解药物、活动是否受限、病情是否加重及PEF值.观察满6个月时进行哮喘控制水平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30例,部分控制34例,未控制6例,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18例,部分控制20例,未控制12例,总有效率76.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匹多莫德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和预防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有效的护理和护理.方法:在医疗实践中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达到佳的护理和预防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患儿早日康复.结论: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病因预后受诸多因素影响,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和对家人指导,改善患儿预后,减少易感因素,并让家人拥有健康的理念和行为,重点放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上.

    作者:张秀娟;李红;姚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梗塞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脑梗塞病人的心理特点、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身体指标恢复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综合护理对脑梗塞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患者的神经系统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思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干预的应用及分析

    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干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风险防范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总有效率为78.9%,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总有效率为94.7%,组间比较(x2=4.146,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4±2.6)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5.3±2.2)分,组间比较(T=8.869,P<0.05).结论:风险防范干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效果,促进了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小儿感冒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小儿感冒应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感冒患儿133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65例)和实验组(68例),对分别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和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2.65%VS 73.85%],鼻塞通畅率、食欲减退率、咳嗽减轻率以及大便通畅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91.18%、4.41%、92.65%、95.59%VS 72.31%、23.08%、75.38%、76.92%],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感冒应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以及促进患儿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忠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医推拿结合中药外敷法治疗乳痈

    乳痈,病名.《肘后救卒方》又名妬乳、乳毒、吹妳、吹乳、内吹、外吹、乳根痈、乳疯等.痈肿之发于乳房者.指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以致结脓成痈的急性化脓性病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的产妇,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发病多在产后2~4周,未分娩时、非哺乳期或妊娠后期也可偶见.

    作者:王艳丽;岳雅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61例血液透析的护理探索研究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共61份,将患者依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予以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5.16%.且观察组患者的无效率及死亡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针对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当选用切实可靠的护理方法,并且重视对患者心理的积极引导,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应当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岳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子痫发生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科学、全面的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及预防意识,改善焦虑心理,提高分娩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母婴平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裴淑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对于便秘的预防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5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和便秘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促进其排便的改善,具有十分显著的便秘预防效果,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袁雪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宫外孕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宫外孕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均优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7.8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09%.结论:宫外孕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海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管道护理和心理护理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以胰腺实质出血,坏死为特征的疾病.是一种病因复杂,并发症多,常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故手术难度大,护理难度大,是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之一,虽然目前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抢救措施之一,但是患者术后的管道护理同样是个重要的环节.引流管的固定,通畅情况,引流液的性质,颜色这些都是与我们护士仔细,认真观察分不开的.同时并做详细记录,为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有助于医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俗话说的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从而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治疗本病的治愈率.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我院近两年来共手术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8例,并进行了电话随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患者术后在护理的过程中的各种管道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韩妩媚;徐金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5例,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两组持续护理六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乙组患者护理肢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85.5%)明显高于甲组患者(5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67.4±11.8)高于甲组评分(49.8±9.2),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认知、语言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而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玉清;朱彤;李秀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131I与131I联合保肝药物治疗Graves甲亢合并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131I与131I联合保肝药物治疗Graves甲亢合并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Graves甲亢合并肝损害的患者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131I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保肝药物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联合保肝药物治疗Graves甲亢合并肝损害的效果明显,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周志宇;陈玉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外科监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对脑外科监护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研究,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进行加强,提高护理人员临床的应变能力以及风险意识等,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护理方式.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患者躁动的发生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各情况的发生率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护理前有26例患者出现鼻饲管滑脱的情况,经过护理,降低到18例;有30例患者出现尿管滑脱的情况,经过护理,降低到18例;有18例患者出现坠床的情况,经过护理,降低到14例,有46例患者存在皮肤伤,经过护理,降低到38例.结论:对于脑外科监护患者出现躁动情况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据此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明显见降低患者躁动发生的几率,由此而降低由于躁动而导致的诸多不良影响,在临床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方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行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行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通常的护理方案,试验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进行患者术后的干预.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伤口的愈合不全、尿路感染、局灶的炎症等不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别,P<0.05;患者术后心理障碍比较,对照组患者出现少言、焦虑、悲伤的人数均多于试验组,差别可见,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蕙;丁娇;赵明月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外敷复方龙血竭散对于骨折急性充血期患者使用哌替啶计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骨折急性充血期的患者当中外敷复方龙血竭散的效果并研究其对于患者使用哌替啶剂量上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所收治的出于急性创伤后的骨折急性充血期患者200名,对实验组患者使用外敷复方龙血竭散+注射哌替啶的治疗措施,对对照组患者使用注射哌替啶的治疗措施,随后对两组患者的哌替啶的使用量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哌替啶的使用量要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充血期的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使用外敷复方龙血竭散是一种有效的阵痛治疗手段.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