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李红;姚瑶
中药学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中药调剂中药鉴定合理用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目前开设实验课程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性实验偏少,通过中药学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验能力.
作者:廖梅香;金奇;余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查找污染来源,分析调查处置过程,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可疑食品及病人样本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对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检出病原菌菌株进行分子分型,运用BioNumerics V6.6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1例病人样本和2份可疑食品皮蛋中共分离得到3株鼠伤寒沙门菌菌株,经XbaI酶酶切后,PFGE图谱完全一致.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该起疫情是由于进食被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皮蛋感染所致的食源性疾病疫情.
作者:余军;何雪连;蒋双;陈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估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患者临床护理中,对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及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妇产科接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60例,按入院顺序排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优质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7.85,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27±3.2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3.84,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妊娠结局,具备于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意义及价值.
作者:张智鑫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列入临床观察范围,依照家长的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50例,均遵照GINA方案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匹多莫德口服.期间两组均每日观察并记录日、夜间症状、是否需要缓解药物、活动是否受限、病情是否加重及PEF值.观察满6个月时进行哮喘控制水平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30例,部分控制34例,未控制6例,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18例,部分控制20例,未控制12例,总有效率76.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匹多莫德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小儿感冒应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感冒患儿133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65例)和实验组(68例),对分别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和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2.65%VS 73.85%],鼻塞通畅率、食欲减退率、咳嗽减轻率以及大便通畅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91.18%、4.41%、92.65%、95.59%VS 72.31%、23.08%、75.38%、76.92%],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感冒应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以及促进患儿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忠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食管癌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负面情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分别为14%、4%、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数据,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食管癌的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冶为霞;马志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析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给予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4.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接瓶次数、记录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郭红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针对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并且针对不同病情的病人进行分类探讨,从而给病人争取更多的抢救机会.方法:通过对某医院的调查显示得知从2014年5月年到2015年5月当中的200例骨科病人,对这200例病人进行随机对半两组分组处理,可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即预见性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对传统护理组使用传统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而对预见性护理组则是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方式.统计两组骨科病人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治疗满意度情况.后,对比数据发现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7.22%,相对于传统护理组的18.72%来说要小得多.实验组中骨科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8.3%,相对于传统护理组的82.7%来说也要好得多.所以说对骨科病人进行必要的预见性治疗方法处理,不能有助于骨科病人的身体治疗恢复,也能够提高医院在病人严重的满意度,从而降低护理纠纷问题的出现率.这对于医院来说也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当中十分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陶恩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患者部分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期间与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自愿试验者36例,常规晨血检验后分别静脉滴注维生素C、体外加入维生素C试验,再行采血检验,对其维生素C使用前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GLU)以及尿酸(U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维生素C使用后26例试验者的体内外试验的检验结果均较使用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试验的检验结果在维生素C使用后的30min逐渐恢复,并在120min后恢复正常,与使用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会对部分检验项目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使检验结果降低.
作者:王雨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方法:从护理人员、管理者、病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增强安全意识后,护理安全问题受到大家的重视.结论:只有人人参与管理,实现真正的安全护理,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吕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角度探讨做好细节护理对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及预后进行观察.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术后重点监测生命体征、腹部情况及并发症的观察,出院指导等.通过护理服务过程的策划和管理,护理服务质量检查等程序的控制.使患者在及时、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得到满意的护理服务.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出现少数的并发症经过积极、认真护理后,患者病情得到很快恢复,痊愈出院.结论: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能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珂颖;付佳;蔡荣杰;张丽;张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到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达100%,相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低血压、脊髓损伤与神经损伤、压疮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好,能够提升护理效果,且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
作者:肖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龋齿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许多家长认为与孩子缺钙有关,一味补充钙剂.
作者:戴淑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女性,5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长期自服吲达帕胺片.因意识障碍1小时于2016-03-02,16:00入院,查体:BP90/60mmHg浅昏迷状态,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大小,角膜反射、光反射正常.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肌腱反射减弱,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下肢病理征阴性.压眶反射,患者右手有抵挡动作.
作者:邵名兰;杜云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抗生素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应用抗生素的患者36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的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临床中常规使用抗生素,实验组在药学干预下应用抗生素,观察、分析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处方比例、院内感染率、使用强度和抗生素所占总费用的比例上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对抗生素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明显的降低了抗生素的使用率,减少了所占的住院费用比例,此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先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是儿科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基本操作,是衡量儿科护士技术操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应用不同的穿刺定位方法进行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芳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理念的运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儿科手术的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3)和研究组(n=45),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安全管理理念,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81.8%,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5.6%,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x2=3.903,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为15%(5/33),研究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为2%(1/45),两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比较(x2=4.482,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理念,可以提高整体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金匮肾气丸首见于《金匮要略》,其功效主要是补肾气;随着命门学说的发展,金匮肾气丸的应用也有所扩展,变成补肾阳的代表方.肾气丸的临床应用广泛,主治因肾气不足或肾阳虚而导致的诸多病证.
作者:吴建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先天性胆囊缺如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和讨论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有症状病例与其他胆道疾病的鉴别困难,误诊率高.结论:先天性胆囊缺如为临床罕见病,发病率很低,有症状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检查以明确诊断的方法有限,一般只能在手术探查中确诊.对可疑病例需反复多次借助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王彬;李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的重要价值.方法:基于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210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仅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和饮食宣传教育,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详细的饮食护理指导,后观察两组间在血压和血糖达标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经过12个月的跟踪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血压和血糖的达标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在0.05水平上显著.结论:在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重点加强对于饮食护理的指导和监督是极为必要的,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飞;邢有振;黄淑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