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晖;何炳文;李炽观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和广泛,并大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计算机已成为有效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管理工具,它使教学模式、内容、方法、手段,甚至教学思想、教学理论都发生了一定的变革[1,2].目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为中心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在眼科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媒体信息呈现的优组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单调的形态知识趣味化,静态的教材动态化,复杂的知识条理化,使理论与实践、形态与机能、过程与结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操作、观察、分析和比较等教学活动中,与设疑引导相结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3,4].
作者:何剑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血液标本的采集占用了护理人员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故优化血液标本采集的佳时间段对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操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因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等而从足跟采血的203例新生儿在不同时间段采集足跟血的难易程度,探索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佳时间段,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江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ELISA测定抗-HⅣ必须用定值血清进行室内质控,定值血清的测定结果是否在控制范围内是判断本批检测数据可靠性的直接依据.市售抗-HIV定值血清常分装成0.5ml,-20℃冰冻密封保存.
作者:王集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较大剂量的纳洛酮对大面积烧伤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大面积烧伤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在扩容、纠正酸中毒等同时,纳洛酮组给予总量4.8mg的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则不用.结果纳洛酮组患者休克症状及体征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较大剂量的纳洛酮对抢救大面积烧伤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许喜生;蒋丽萍;胡永才;欧阳才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变化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法检测71例健康对照者、48例前列腺炎患者、1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59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PSA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PSA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01);前列腺增生组部分病人血清PSA浓度升高,但局限在一定范围,一般不超过10.0ng/ml;前列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在正常范围(<4.0ng/ml).结论PSA是筛查前列腺癌的灵敏的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前列腺疾病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蒋显勇;刘忠元;易艳军;陈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TEN抑癌基因表达和ER、PR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80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及ER、PR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TEN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淋巴结无癌转移组(P<0.01).PTEN蛋白分别和ER、PR在80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0.05).结论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与ER、PR表达失衡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吴元清;魏启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注丙种球蛋白和丽科伟联合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和丽科伟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另加用病毒唑抗病毒治疗;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本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和丽科伟联合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安全,疗效好.
作者:李莲新;侯彬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抗坏血酸与L-半胱氨酸的动力学吸光光度同时测定法.方法pH值在2~9时,抗坏血酸与L-半胱氨酸均可与Fe3+-邻菲咯啉混合液反应,生成Fe2_+邻菲咯啉有色配合物,但两者反应速度相差极大.根据这个原理,采用停流流动注射分析法.结果两者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mg·L-1和0~280mg·L-1,相应的检出限为1mg·L-1和16mg·L-1,抗坏血酸与L-半胱氨酸浓度分别为12.0mg·L-1和160.0mg·L-1时,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和0.6%,采样频率为30样·h-1.结论该法灵敏、快速、准确,选择性较高,且流路及设备简单,实用性强,抗坏血酸及L-半胱氨酸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可达95.2%和92.8%.
作者:范国强;曾飒;谭辉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科自1997年7月~2004年9月,采用钢丝张力带法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6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雷飞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人工破膜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宫内妊娠16~24周引产者,在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的基础上,配合人工破膜的方法.结果36例全部引产成功,服完米索到胎儿排出平均时间为3.9小时.结论药物引产配合人工破膜的方法可提高引产成功率及缩短引产时间.
作者:罗利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脊柱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ecetomy,MED)是Foley和Smith在1997年介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由于结合了常规切开手术神经组织减压的可靠性和微创外科技术的长处成为脊柱外科中突破性进步.我院从2003年10月开始开展该技术,1例手术中取出巨大较完整的椎间盘组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维新;彭全友;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肝脏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non-Hodgkin's lymphoma oftheliver,PNHLL)指病变原发于肝脏,无肝脏外淋巴组织包括纵隔淋巴结和腹膜后淋巴结及骨髓侵犯的证据,临床上伴或不伴肝功能损害,有病理组织学结果得以确诊的淋巴瘤.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PNHLL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赵新华;李庆;蒋显勇;阳秀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腹膜透析(P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替代疗法.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诞生,在慢性肾衰的透析疗法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其特点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实际治疗费用低.Jassal SV等报道老年病人占腹膜透析的40%以上[1],故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护理要引起特别重视.
作者:李霞;李家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9月~2005年3月收治的30例(36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均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结果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6月无复发.结论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式简单、创伤微小、安全、美观且疗效可靠.
作者:方力;胡雄强;李志红;卢衡凭;谢海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5例胸腰椎结核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15例中经平均15个月随访,优9例,良5例,差1例,手术前后凸矫正度27.50±1.10,所有患者植骨完全融合.结论在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后,一期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是一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文军;刘社廷;刘晓岚;兰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腰椎间盘退变是下腰痛及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退变主要表现在细胞和基质成分的变化,其中基质成分的改变是椎间盘(intervertebrae disc,IVD)力学特征丧失的直接原因.目前研究认为其退变的实质就是椎间盘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及基质与细胞粘附功能消退导致的细胞凋亡[1].在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基质成分紊乱的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质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作为基质降解酶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先安;吕国华;李康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KATP通道是由Noma于1983年在心肌细胞发现.在胰岛β细胞、骨骼肌细胞、血管与非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中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有广泛分布.KATP通道属于内向整流K+通道.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糖尿病、各种组织的缺血及预适应或缺血再灌注的细胞保护方面,而KATP通道还可能是组织缺血、缺氧保护的后效应公路.目前对胰岛β细胞和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上KATP通道研究较为深入.
作者:张辉;方云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Brugaba综合征的提出[1],特发性心室颤动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病症而被重视,心电图Osborn波及临床意义倍受关注.J波是ORS波与ST段早部位之间的一个十分缓慢的波,Osborn是J波的另一个名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此波称为Osborn波.
作者:欧阳相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正逐步在泌尿外科临床得到重视和普及.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而轻,有效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因此,围手术期护理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比较也有所侧重.2002年元月~2004年元月,我们对43例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病人和38例肾切开取石手术病人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长宽;邝丁梅;肖和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经手术证实.结果35例患者中30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肝癌患者,5例为肝其他良性占位病变.30例肝癌患者中,入院临床诊断肝癌24例,其敏感度80.0%、特异度40.0%、准确度74.3%;入院后超声诊断肝癌26例,其敏感度86.7%、特异度80.0%、准确度85.7%;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诊断肝癌29例,其敏感度96.7%、特异度80.0%、准确度94.3%.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安全、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彤;罗红缨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