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肝脏占位病变

张彤;罗红缨

关键词:超声, 经皮穿刺, 肝脏, 占位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经手术证实.结果35例患者中30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肝癌患者,5例为肝其他良性占位病变.30例肝癌患者中,入院临床诊断肝癌24例,其敏感度80.0%、特异度40.0%、准确度74.3%;入院后超声诊断肝癌26例,其敏感度86.7%、特异度80.0%、准确度85.7%;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诊断肝癌29例,其敏感度96.7%、特异度80.0%、准确度94.3%.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安全、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中EGFR、P21及C-myc的表达

    目的探讨EGFR、P21蛋白和C-myc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EGFR、P21蛋白和C-myc在肺癌组织及邻近正常组织中表达.结果EGFR表达率87.01%,与组织类型明显有关(P<0.001),P21表达率为51.94%,腺癌中表达率为85.71%,与其它类型间有显著差异(P<0.01);C-myc阳性表达率为51.94%,腺癌和其它类型间有明显差异(P<0.05).但未显示EGFR、P21蛋白和C-myc与分化程度的关系.结论EGFR、P21蛋白和C-myc在肺癌中均呈高表达,提示在肺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剑;夏和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媒体技术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和广泛,并大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计算机已成为有效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管理工具,它使教学模式、内容、方法、手段,甚至教学思想、教学理论都发生了一定的变革[1,2].目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为中心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在眼科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媒体信息呈现的优组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单调的形态知识趣味化,静态的教材动态化,复杂的知识条理化,使理论与实践、形态与机能、过程与结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操作、观察、分析和比较等教学活动中,与设疑引导相结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3,4].

    作者:何剑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吻合血管髂骨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2年~2004年,我中心采用吻合血管髂骨皮瓣移植术,为5例外伤后胫骨骨不连并骨外露的患者实施了髂骨皮瓣移植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魏玲;何湘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周围性肺部病变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周围性肺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2年6月~2005年1月周围性肺部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64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中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率96.9%,3例发生气胸,1例发生痰中带血.结论周围性肺部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创伤小、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的诊断方法.

    作者:黄玉晖;何炳文;李炽观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肝脏占位病变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经手术证实.结果35例患者中30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肝癌患者,5例为肝其他良性占位病变.30例肝癌患者中,入院临床诊断肝癌24例,其敏感度80.0%、特异度40.0%、准确度74.3%;入院后超声诊断肝癌26例,其敏感度86.7%、特异度80.0%、准确度85.7%;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诊断肝癌29例,其敏感度96.7%、特异度80.0%、准确度94.3%.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安全、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彤;罗红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医学实用性人才

    医学教育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特点[1],医学教育是实践性和经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医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

    作者:陈家玉;王晓萍;李晓明;陈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几丁糖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及促进TGF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椎板切除术后用几丁糖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及椎板修复的效果.方法以20只日本大耳白兔为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制作L4椎板损伤模型,A组硬膜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B组用几丁糖.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生化检查、TGF-β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几丁糖对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有明显的效果,且利于椎板缺损的修复.经RydeⅡ-Balazs粘连韧度评分,硬膜外胶原含量测定及Nussbaum组织学评分,B组显著优于A组(P<0.01).结论几丁糖能有效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及使骨引导因子在局部浓集利于骨缺损的修复.

    作者:徐秋香;陈立科;刘文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全营养混合液的临床应用

    我院在小儿科使用全营养混合液(TNA),我们随机抽查48例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革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KATP通道及其介导的信号途径

    KATP通道是由Noma于1983年在心肌细胞发现.在胰岛β细胞、骨骼肌细胞、血管与非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中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有广泛分布.KATP通道属于内向整流K+通道.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糖尿病、各种组织的缺血及预适应或缺血再灌注的细胞保护方面,而KATP通道还可能是组织缺血、缺氧保护的后效应公路.目前对胰岛β细胞和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上KATP通道研究较为深入.

    作者:张辉;方云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胎膜早破112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与难产关系密切,对胎膜早破患者应严密观察产科各项指标,以确保母婴安全.为此,对我院收治的122例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荣;肖玉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脊柱显微内镜手术取出巨大腰椎间盘1例

    脊柱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ecetomy,MED)是Foley和Smith在1997年介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由于结合了常规切开手术神经组织减压的可靠性和微创外科技术的长处成为脊柱外科中突破性进步.我院从2003年10月开始开展该技术,1例手术中取出巨大较完整的椎间盘组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维新;彭全友;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降低手术难度的效果.方法孕6~12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未产妇200例,随机等分两组,试验组宫颈旁多点注射2%利多卡因共5ml,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宫颈扩张程度、宫缩及出血量、疼痛程度等.结果试验组宫颈扩张增加、疼痛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宫缩及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可作为人工流产术中一种有效、简便、经济的扩张宫颈的方法.

    作者:李飞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抗坏血酸及L-半胱氨酸的同时快速测定法

    目的建立抗坏血酸与L-半胱氨酸的动力学吸光光度同时测定法.方法pH值在2~9时,抗坏血酸与L-半胱氨酸均可与Fe3+-邻菲咯啉混合液反应,生成Fe2_+邻菲咯啉有色配合物,但两者反应速度相差极大.根据这个原理,采用停流流动注射分析法.结果两者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mg·L-1和0~280mg·L-1,相应的检出限为1mg·L-1和16mg·L-1,抗坏血酸与L-半胱氨酸浓度分别为12.0mg·L-1和160.0mg·L-1时,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和0.6%,采样频率为30样·h-1.结论该法灵敏、快速、准确,选择性较高,且流路及设备简单,实用性强,抗坏血酸及L-半胱氨酸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可达95.2%和92.8%.

    作者:范国强;曾飒;谭辉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微创皮肾穿刺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微创皮肾穿刺术(MPCL)的护理.方法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未因护理而引起并发症.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身心护理及熟练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谭德玉;吴晓莲;曹美任;蔡立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提高孤独肾并结石梗阻的防治意识

    目的探讨27例孤独肾合并结石的处理效果.方法对208例孤独肾患者进行B超、KUB+IVP等检查,发现其中27例合并结石,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处理.结果27例中22例通过排石、ESWL、输尿管肾镜、手术等方式除去结石,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对孤独肾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增强其防治结石梗阻的意识,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陈新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预防川崎病(KD)动脉损害的疗效.方法对KD患者86例,A组应用单次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B组应用分次输注丙种球蛋白,C组单用阿斯匹林进行比较.结果A组病例12~24h退热达100%,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B、C组P<0.01.结论单次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佐以阿斯匹林是目前理想的方法,应在急性期尽早使用;

    作者:尹满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脏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告

    肝脏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non-Hodgkin's lymphoma oftheliver,PNHLL)指病变原发于肝脏,无肝脏外淋巴组织包括纵隔淋巴结和腹膜后淋巴结及骨髓侵犯的证据,临床上伴或不伴肝功能损害,有病理组织学结果得以确诊的淋巴瘤.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PNHLL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赵新华;李庆;蒋显勇;阳秀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3与椎间盘退变突出的关系

    腰椎间盘退变是下腰痛及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退变主要表现在细胞和基质成分的变化,其中基质成分的改变是椎间盘(intervertebrae disc,IVD)力学特征丧失的直接原因.目前研究认为其退变的实质就是椎间盘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及基质与细胞粘附功能消退导致的细胞凋亡[1].在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基质成分紊乱的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质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作为基质降解酶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先安;吕国华;李康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耳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多发病.其发病机理不明,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1].其主要特征是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发病率高,治疗困难.2002年1月~2004年11月我科对46例门诊患者,用地塞米松及α-糜蛋白酶行中耳腔冲洗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文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抗-HIV质控血清解冻后结果的稳定性观察

    ELISA测定抗-HⅣ必须用定值血清进行室内质控,定值血清的测定结果是否在控制范围内是判断本批检测数据可靠性的直接依据.市售抗-HIV定值血清常分装成0.5ml,-20℃冰冻密封保存.

    作者:王集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湘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