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忠;单红卫;杨兴易
世纪80年代早期,随着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等心脏神经内分泌激素的相继发现,BNP逐渐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现今BNP由于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1].
作者:刘凯东;李志忠;王强;黄林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急性氯化钡中毒迄今报道较少,近来笔者在处理大批人员中毒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收治了60例因食用误掺氯化钡的面条而中毒的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胜武;荣爱红;李保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急性大面积、次大面积、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治疗前后以及不同药物、不同给药方式之间血清转氨酶的变化.方法 将明确诊断为PTE的519例患者分为为大面积(54例)、次大面积(195例)、非大面积PTE(270例).大面积、次大面积PTE患者采用溶栓治疗,非大面积PTE患者采用抗凝治疗.按中心随机方法,溶栓药物分别应用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凝药物分别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结果 (1)大面积PTE患者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4±33)IU/L、(88±40)IU/L]明显高于次大面积PTE[(52±21)IU/L、(43±18)IU/L]、非大面积PTE[(38±13)IU/L、(35±11)IU/L](P<0.05);(2)非大面积PTE应用普通肝素患者治疗后7 d血清ALT(84±39)IU/L明显高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患者(67±26)IU/L,(P=0.045).(3)519例PTE患者45例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80 mmHg者、169例治疗前存在右心运动功能减弱者以及48例预后不良者中血清ALT升高者分别为17例(41.5%),76例(45.5%),26例(54.5%)(P=0.049,P=0.037,P=0.022).结论 (1)急性PTE患者可出现血清ALT、AST水平升高.(2)非大面积PTE患者应用抗凝治疗,普通肝素较低分子肝素更易引起血清转氨酶的升高.(3)血清ALT的升高与PTE患者的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右心运动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张蕴;杨媛华;庞宝森;王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MMP-9、TIMP-1在术后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24例房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婴幼儿.ELISA法测定血浆MMP-9和TIMP-1水平,RT-PCR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MMP-9 mRNA的相对量,免疫荧光观察CPB前和CPB结束时白细胞内MMP-9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CPB前、CPB结束时、CPB结束后1、3、6 h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呼吸指数(RI)、氧合参数(OI),分析MMP-9和MMP-9/TIMP-1比值与呼吸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CPB后1、3、6、24 h血浆MMP-9的水平与CPB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PB结束后3 h血浆MMP-9浓度达到高峰;(2)CPB后1、3、6、24 h血浆TIMP-1的浓度与CPB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PB结束后3 h血浆TIMP-1的浓度达到低值;(3)CPB后1、3、6、24 h血浆MMP-9/TIMP-1比值与CPB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PB结束后3 h达到大值;(4)CPB结束时、CPB结束后6、24 h外周血白细胞MMP-9mRNA的相对量与CPB前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CPB结束时、CPB后1、3、6 h AaDO2、RI与CPB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OI与CPB前相比则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婴幼儿体外循环心直视手术后外周血MMP-9血浆水平和MMP-9 mRNA转录水平明显增加,而血浆TIMP-1浓度明显下降,血浆MMP-9浓度和活性与婴幼儿体外循环心直视手术后急性肺损伤指标密切相关.外周血中MMP-9过度表达和MMP-9/TIMP-1比例失衡在婴儿体外循环手术后急性肺损伤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舒强;张向红;叶菁菁;施珊珊;石卓;沈红强;林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否具有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S)及保护肠屏障的作用.方法 SD大鼠56只,分正常组、NAC干预组(休克+NAC)和对照组(休克+生理盐水),后两组又分为休克复苏后1 h、3 h和6 h小组,每小组大鼠8只;动物实验前30 min尾静脉注入NAC 250 mg/kg或5%葡萄糖;颈动脉和颈静脉插管,通过放血使大鼠的平均动脉压降至40 mmHg,持续60 min后回输血和生理盐水使动物复苏,血压平稳后分别以各时点取血和回肠标本进行组织学、肠黏膜损伤度检查和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肠源性内毒素(LPS)测定.结果 (1)对照组: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明显受损,组织学检查主要为黏膜的水肿、灶性坏死、绒毛脱落及炎性细胞浸润,复苏后1 h、3h、6 h肠黏膜损伤指数分别达3.0、2.4、1.6;外周血及肠DAO活性、门静脉LPS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1 h、3 h和6 h组P均<0.05);D-LAC于复苏后1 h后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2)NAC干预组:肠黏膜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肠黏膜损伤指数分别为2.2、1.6、1.2;DAO活性、门静脉LPS及D-LAC均明显低于NAC非干预组(P<0.05),但部分仍高于正常组.结论 NAC可减轻鼠肠IRS,并可抑制由于肠黏膜损伤后的肠渗透性增加.
作者:蒋龙元;杨炼红;常建星;陈健文;黄子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肺动脉栓子、右心结构及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对2002年12月至2006年4月间经肺动脉CT或肺血管造影证实的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溶栓治疗,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4~30 h、1个月的肺动脉栓子、主肺动脉及其分支内径、右房室内径,右室前壁运动幅度、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三尖瓣返流、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结果 3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治疗24~30 h后右房室结构明显改善,表现为右房长径及横径、右室前后径及横径、主肺及右肺动脉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回缩(P<0.01),右室前壁运动幅度、右室射血分数有所增加(P<0.01),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个月后右房室大小、主肺及右肺动脉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前壁运动幅度及肺动脉收缩压等仍有恢复(P<0.05或P<0.01).5例患者主肺动脉和/或右、左肺动脉内检出栓子,溶栓后栓子逐渐消失.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动态、实时、无创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效果,尤对血栓的溶解、右房室结构、右室超负荷及肺动脉高压的变化有独到的价值.
作者:郭方明;夏爱君;唐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市民急救意识和对急救培训的需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不同地区的北京市民,共回收有效问卷3087份.结果 北京市民知道120电话用途的占97.67%;在发生意外事故后,能够迅速拨打急救电话的占31.00%;参加过急救培训的占12.93%;迫切希望参加培训的占59.31%;希望的急救培训形式为看电视学习.结论 北京地区急救培训已经取得一定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居民的急救培训力度和广度.急救培训需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需求,应用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工具,为广大居民提供可及性更高的急救培训.
作者:赵永春;张雁;李航;温新华;张进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受体拮抗剂(ur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URA)对损伤肺的影响.方法 健康SPF级Sprague Dawley(SD)大鼠49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抽取7只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A组);B、C两组各21只,二组所有大鼠用油酸复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模型,B组为模型对照组,C组在模型基础上加用URA为干预组.三组均于注射后3 h各抽动脉血作血气分析测定血氧分压,A组抽动脉血后全部活杀取肺,B、C两组分别于3(抽动脉血后)及12、24 h三个时间段各取7只活杀取肺,右肺称湿重后烘干,左肺立即以中性福尔马林固定作病理切片.结果 A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后无异常表现,B、C两组注射油酸后均出现呼吸急促、活动减少或不合群、紫绀等表现,与A组相比,B、C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P<0.05),肺湿/干(W/D)比值明显升高(P<0.05),但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活动能力改善较B组更快,肺组织病理符合急性肺损伤变化,随时间延长,炎症细胞、红细胞、肺水肿进行性加重,但C组红细胞渗出较B组有所减少.结论 尾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可能对急性肺损伤动物肺损害有保护作用.
作者:梁子敬;赖荣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直接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内毒素血症模型.1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①假手术组(S);②内毒素组(L);③PTX组(P).以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核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 内毒素组血清TNF-α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心肌组织中ICAM-1、NF-κB蛋白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也明显增强(P<0.01);予PTX干预后,血清TNF-α水平和心肌组织中ICAM-1、NF-κB蛋白水平与内毒素组比较明显减弱(P<0.01).结论 血清TNF-α及心肌组织中ICAM-1、NF-κB参与了内毒素所致心肌损伤,PTX可以下调TNF-α、ICAM-1及NF-κB,表达,减轻内毒素对心肌组织造成的损伤,保护心肌组织.
作者:祝伟;陈华文;吕青;万磊;周代星;郑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死亡率高达40%~60%[1-2].
作者:李宏松;刘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烫伤大鼠肝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变化规律,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烫伤后肝组织HMGB1表达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7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n=18)、烫伤组(n=30,烫伤后2 h腹腔给予林格液 3 ml)、丙酮酸乙酯(EP)治疗组(n=30,烫伤后2 h腹腔给予EP3 ml).3组动物分别于伤后第8、24、72 h时点活杀,留取肝组织检测其HMGB1基因/蛋白表达,留取血标本检测肝功能指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肝组织HMGB1基因/蛋白表达,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与假伤组比较,严重烫伤组大鼠肝组织HMGB1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同时血清AST和ALT水平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EP治疗组大鼠肝组织HMGB1表达显著下调,血清AST和ALT水平不同程度地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 HMGB1参与了烫伤大鼠的炎症反应过程,应用EP治疗可有效抑制烫伤后肝组织HMGB1的表达,并显著减轻烫伤延迟复苏所致肝功能障碍.
作者:王强;姚咏明;王文江;咸力明;窦科峰;盛志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 receptor blocker,ARB)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表达及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 通过冠状动脉结扎建立wistar大鼠M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n=9),安慰剂组(n=6),ACEI组[贝那普利10 mg/(kg·d)n=8],ARB组[依贝沙坦50 mg/(kg·d),n=8]和ACEI+ARB组[贝那普利10 mg/(kg·d)+依贝沙坦50 mg/kg·d,n=8),于术后8周处死大鼠,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胶原含量、分别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CTGF、PAI-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和Turkey'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安慰剂组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直径和E/A升高(均为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ACEI组、ARB组和ACEI+ARB组射血分数(P<0.01)和短轴缩短率(P<0.05)升高,左室舒张末直径和E/A降低(P<0.05).(2)与假手术组比较,安慰剂组的心室重量/体重和胶原总量显著升高(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ACEI组、ARB组和ACEI+ARB组重量/体重下降(P<0.05),胶原总量明显降低(P<0.01);与ACEI组比较,ARB组和ACEI+ARB组胶原总量降低更为显著(P<0.01).(3)与假手术组比较,安慰剂组TGFβ1、CTGF、PAI-1基因mRN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mRNA为0.69±0.07,0.60±0.07和0.61±0.06,P<0.01;蛋白为9.07±0.63,0.58±0.06,1.03±0.07,P<0.01),ACEI组,ARB组和ACEI+ARB组可降低这三种基因表达,联合用药较ACEI和ARB单药治疗更有效地降低mRNA基因表达;与ACEI组比较,ARB组和ACEI+ARB组降低蛋白表达更为显著.结论 在心肌纤维化过程中,CTGF和PAI-1对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起主要作用,贝那普利和依贝沙坦通过抑制此作用阻止纤维化发生.与单用贝那普利相比,依贝沙坦单独用药和二者联合应用对阻止心肌纤维化更有效.
作者:孔一慧;张蕾;张美;李为民;杨宝锋;刘玉冰;曹荣元;杨树森;薛竞宜;李宝馨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性评价在不同的肾功能状态下开始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重症患者预后和肾脏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 按照RIFLE标准将患者开始CRRT时的肾功能状态由轻到重进行分级,据此将患者分为三组:RIFLE-R(risk of renaldysfunction,R)F组、RIFLE-Ⅰ(Injury to the kidney,Ⅰ)组和RIFLE-F(failure of kidney function,F)组;统计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住院存活率以及三组存活者肾脏功能转化为RIFLE-L(loss of kidney function,L)和RIFLE-E(end-stage kidney disease,E)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的住院存活率依次是81.8%,71.4%和47.8%;RIFLE-F组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RIFLE-F组存活者转化为RIFLE-L+RIFLE-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 当ARF发展到RIFLE-F阶段时开始CRRT,其预后和存活者肾脏功能的转归均比较差;早期积极CRRT可以改善ARF重症患者的预后及其存活者肾脏功能的转归.
作者:李文雄;陈惠德;王小文;赵松;陈秀凯;郑悦;宋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高危静脉血栓患者炎性指标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关系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28例重症监护病房高危静脉血栓患者(实验组)和6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分别进行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应用肝素(5 000 U,每天3次,静脉注射)或低分子量肝素(100 U/kg,皮下注射),华发林(2~3 mg,口服),5 d前后检测上述指标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应用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或华发林后,上述指标显著性降低(P<0.05或<0.01).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高危静脉血栓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采用抗凝尤其是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度,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可作为抗凝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春亭;任宏生;张继承;孟玫;于冬青;蒋进皎;靳长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对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取健康纯种新西兰兔16只,随机分为二组.A组(实验组):缺血5 h后再灌注前5 min,颈外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甲强龙)30 mg/kg;B组(对照组):再灌注前注射生理盐水10 ml.分别于缺血前、缺血5 h、再灌注2 h、再灌注4 h测定血浆SOD及MDA含量及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5只兔子缺血-再灌注2 h后出现呼吸困难,而实验组无.实验组再灌注2 h、4 h MDA值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S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再灌注2、4 h较缺血5 h SOD值低、MDA值高(P<0.05).组织染色、HE染色、电镜透射结果显示,按缺血5 h、实验组再灌注4h、对照组再灌注4 h顺序,组织损伤程度渐渐加重.实验组再灌注4 h,肌纤维有水肿变性,但无明显断裂,无核溶解固缩等,局部区域有少量的白细胞浸润;对照组再灌注4 h一些区域肌纤维广泛断裂,细胞核部分溶解呈空泡状,断裂的肌纤维间有大量的白细胞浸润,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内皮有白细胞黏附.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抗中性粒细胞介导作用有关.
作者:张永民;杨迪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Whipple手术是治疗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十二指肠癌等恶性肿瘤的经典术式.其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作者:高顺良;陈健;王涌;吴育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我国近年来卫生部门和政府部门一直研究的问题之一[1].集体食物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因其突发性强,患者数量多,人力不足,时间紧迫等使急救的程序比较混乱,医护配合不利,直接影响救治效果.
作者:冯海珊;刘代娣;刘亚黎;叶剑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对肺泡上皮主动清除液体的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 48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法分成6个组[正常对照组、多巴酚丁胺组、阿米洛利(特异性钠通道阻滞剂)组、多巴酚丁胺+阿米洛利组、多巴酚丁胺+阿替洛尔(高度选择性(1-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组、多巴酚丁胺+ICI 118,551(高度选择性(2-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组].单核素示踪技术测定肺泡液体清除率(AF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肺泡上皮钠通道(α、β、γ-rENaC)mRNA表达.结果 (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效应显著增加AFC:多巴酚丁胺组、多巴酚丁胺+阿替洛尔组AFC分别为(26.6±1.6)%和(25.0±4.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0±3.9)%]和多巴酚丁胺+ICI 118,551组[(21.0±4.8)%](P<0.05).多巴酚丁胺组AFC与多巴酚丁胺+阿替洛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AFC与多巴酚丁胺+ICI118,55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阿米洛利敏感钠通道显著影响肺泡液体清除:阿米洛利组AFC为(6.0±2.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多巴酚丁胺通过非阿米洛利敏感钠通道途径增加肺泡液体清除:多巴酚丁胺+阿米洛利组AFC为(10.0±2.3)%,显著高于阿米洛利组(P<0.05).(4)多巴酚丁胺上调γ-rENaC表达:多巴酚丁胺组、多巴酚丁胺+阿替洛尔组的γ-rENaC mRNA表达分别为(0.90±0.19)和(0.90±0.0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69±0.09)和多巴酚丁胺+ICI 118,551组(0.68±0.06)(P均<0.05).多巴酚丁胺组γ-rENaC mRNA表达与多巴酚丁胺+阿替洛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γ-rENaC mRNA表达与多巴酚丁胺+ICI 118,55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α、γ-rENaC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阿米洛利抑制多巴酚丁胺上调γ-rENaC表达:多巴酚丁胺+阿米洛利组γ-rENaC mRNA表达为(0.70±0.14),显著低于多巴酚丁胺组和多巴酚丁胺+阿替洛尔组(P均<0.05).结论 β2-肾上腺素能激动效应增加肺泡液体清除,其机制除与上调肺泡上皮β-rENaC表达有关外,还可能与刺激非阿米洛利敏感钠通道途径有关.
作者:孙辉明;邱海波;杨毅;庄育刚;陈彦;陈永铭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哈弗氏系统改建的实验研究,探索一种新的能更好地促进骨损伤尽快修复的引导组织再生性生物膜材料.方法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胫骨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及下颌角前切迹处形成急性骨创,实验侧骨创处覆盖海藻酸钙膜,对照侧覆盖胶元膜或不覆盖膜材料,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颌骨与胫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TGF-β与VEGF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并计量观察.结果 术后6周内实验组哈弗氏管比对照侧出现早而多,骨再生快;前者异物巨噬细胞反应程度轻,后者反应程度重;术后4周内实验侧TGF-β与VEG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具有时空性.结论 哈弗氏系统的改建和骨诱导因子的含量与生物膜材料引导组织再生的能力和效果直接相关.
作者:何虹;黄剑奇;平飞云;HITIWAN Teparat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手指脱套伤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特别是拇指末节损伤[1],以往多采用截指或皮管成形术治疗,但外观和功能均不令人满意.自2001年6月至2003年8月,本科应用邻指两块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19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雨露;严威;尤涛;周荣博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