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何秋锋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观察组转开腹手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仅1例患者转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对照组出现1例术中胆管壁撕裂、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病人把握好手术指征,掌握正确的手术方法,正确的判断和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是可以采用LC治疗的。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产褥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深析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产褥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在社会上收治的40例产褥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褥感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杰;纪文君;王玉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临床治疗的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标准化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标准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Mann-Whitnley神经缺损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14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1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5.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咸玉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2例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我院两例误诊病例,并复习了国内关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文献。结果:本病就诊时有慢性咳嗽者居多,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加但无其他器质性改变。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好转后,反复发作。误诊原因主要是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对病史缺乏全面分析,基层医院缺少特异性检查手段。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易误诊误治,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降低误诊率。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康复的进程。

    作者:黄丽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浅析。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并按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95.35±1.20)分亦高于对照组(82.33±1.23)分,且比较的结果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控制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获得患者的满意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脑脊液漏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后纵韧带骨症化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的原因。外科治疗常用手术方式有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1]。颈椎后路手术常见方式有椎板切除术、椎管扩大成形术以及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虽然手术效果明确,但是是通过间接方式对椎管进行减压。由于脊髓齿状韧带、神经根以及神经根袖的锚定效应,颈椎前路手术通过直接减压可以获得更好的减压效果。很多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硬膜骨化并且与后纵韧带融合,使得在手术切除骨化组织的过程中增加了脑脊液漏以及神经根的损伤的机会。

    作者:赵建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面神经颅外分支标本的制作方法

    目的: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和学习面神经颅外分支走行及分布,依据相关解剖学资料制作面神经颅外分支标本。方法首先选取成人头面部标本一件,先暴露面神经主干,然后顺着主干分离颅外分支,后追踪各分支。结果面神经出腮腺后呈放射状发出颞支(2支)、颧支(2支)、颊支(3支)、下颌缘支(1支)和颈支(1支)5组分支。结论面神经颅外分支较多,分布范围较广,面神经颅外标本帮助学生建立立体观念,使学生一目了然,解决学生学习面神经颅外分支难的问题,帮助临床医学生理解腮腺切除术和面瘫等临床问题。

    作者:向平;李兵;马森;徐四元;伏辉;刘万胜;漆光平;孙建永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呼吸道传染性病原体的联合检测

    目的:呼吸道传染性病原体的联合检测。方法:选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常见呼吸道传染性病原体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其保守序列标准盘,设计相应的多重荧光PCR体系作为标记物对上述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180例样本进行监测,该检测平台的敏感性为92.68%,特异性为85.6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多种呼吸道传染性病原体联合监测平台多通道荧光PCR技术,不仅操作简单、准确率高,而且成本较低,技术要求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邸红芹;徐美丽;王晓玲;杨庆志;范海霞;王亮;张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职高专医学生动物实验技能现状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动物实验技能教学是外科临床基本技能学习的重要媒介,是训练学生更好的掌握手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不可替代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动物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现代医学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1]。进一步说,具有设计性的、目的性的和综合性的动物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手术整体意识,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手术基本技能具有传统技能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2]。较本科以上医学院校,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核心任务是向社会输入应用型人才。但在大部分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外科实验教学中的动物实验环节的设定不是很规范,缺乏正规的模式和严谨的态度。本研究在于研究找出动物实验和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基本操作能力培养的关联性。促使相关部门认识到正规的、综合的、有设计的、有针对性的动物实验在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外科人才任务中的地位,进而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作者:司金春;陈润都;崔月;豆海龙;冯文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肝血管瘤1例护理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发病率在0.35%-2.00%之间[1],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为多。瘤体较小时无任何临床症状,增大后主要表现为肝大或压迫胃、十二指肠等邻近器官,引起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腹痛等症状。2016年2月我科收治1例妊娠合并肝血管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任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在妊高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硫酸镁与硝苯地平对妊高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镁+硝苯地平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71%,观察组为88.24%,对照组妊高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及观察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谈口腔修复的治疗与注意事项

    牙齿缺失后应及时镶牙。牙齿缺失后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及美观。及时修复缺牙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汪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及规范化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关节腔尿酸盐浓度的急剧变化,导致尿酸盐微晶体的形成,滑膜内皮细胞的活化,促使单核巨噬细胞的黏附和渗出,吞噬尿酸盐微晶体后分泌炎性因子诱发。

    作者:宋亚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推拿配合穴位敷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深入探讨推拿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推拿治疗,观察组加入穴位敷贴。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行推拿联合穴位敷贴具有较好的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冯建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观察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脓)肿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微波前庭大腺造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观察组采用中药煎汤熏蒸后坐浴,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结合治疗后,其疼痛缓解、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2%和64%,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对伤口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庞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ICU患者压疮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ICU患者压疮预防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30例ICU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循证护理,分析患者的护理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循证护理后,无新发压疮,原有压疮得到控制并治愈。结论:ICU患者在压疮预防中可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和控制压疮的发展,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肖池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心血管疾病的社区教育与宣传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也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其中,60%的患者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所以我们除了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外,更重要的在于要让人们认识发病的因索及预防措施。本文通过讨论心血管疾病的社区教育来加深对其的认识。

    作者:傅荣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有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医院MHD的肾衰竭病人共有10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人,将其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查与比较两组的CRP、IL-6以及TNF-á,然后检查与分析研究组的患者的SCr、BUN、Hb、TRF、Alb以及HCO 3-等各个指标。然后将研究组的患者按照其是否服用ACEI/ARB而分为服药组以及未服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RP、IL-6以及TNF-á的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RP是(8.90±5.39)mg/L,对照组是(0.79±0.13)mg/L,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IL-6是(11.35±4.88)pg/ml ,对照组是(1.68±0.39)pg/ml,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TNF-á是(31.22±10.77)pg/ml ,对照组是(10.55±2.95)pg/ml,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患者的CRP和IL-6、TNF-á、BUN、SCr以及透析龄都为正相关,而和Alb、TRF以及HCO 3–都为负相关,而和Hb以及年龄没有关系。服药组的CRP是(0.48±0.11) mg/L,未服药组的CRP是(12.02±5.51)mg/L,差异显著;服药组的IL-6是(8.76±3.41)pg/ml ,未服药组的IL-6是(13.36±5.71)pg/ml;服药组的TNF-á是(27.20±10.38)pg/ml ,未服药组的TNF-á是(39.17±14.16)pg/ml,差异显著。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有微炎症的状态,而其CRP指标能够较好的描述了这一状态,其和病人的透析龄以及HCO 3-相关。

    作者:付莹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月经失调患者160例,分为A、B、C、D四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四组患者100mg/d、200mg/d、300mg/d、400mg/d孕激素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四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B、C、D四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A、B、C、D四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分别为95.0%,97.5%,95.0%,92.5%,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B、C、D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远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临床疗效作用不显著,且随着剂量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提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选择小剂量治疗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聂亚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我院门诊肺结核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对我院门诊肺结核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使我院肺结核病患者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方法:200例门诊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各为100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自愿原则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行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实行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结果:实验组肺结核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参与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后的肺结核患者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家属未被传染。结论: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模式优于一般的健康教育,同时能提高门诊肺结核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兴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