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智;翟莹莹;谢斌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以患者手术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69例行分期手术,作为对照组,71例行一期手术,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实施一期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早康复,且可减少经济负担,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作者:姚传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肿瘤专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在肿瘤专科护理带教过程中,对所有人员均实行整体护理措施,包括:营造好的教学环境、做好操作训练、强化基础护理、培养沟通互动方法、丰富带教方法等.结果:在肿瘤专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整理护理能够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使学生在护理工作中能够掌握高超的护理技术,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态度和蔼,使自己的仪容仪表更加整洁,了解整体护理工作的知识与技术,强化自身的素质水平.结论:在肿瘤专科护理带教中实施整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王笑荷;王嵩;朱效文;郭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于我院进行剖宫产的80例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为进行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良好,试验组为进行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对两组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切口方式和胎膜早破)优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和失血量都是影响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
作者:孙丽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膀胱肿瘤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Cx26及Cx43表达情况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8月~2016年10月治疗的35例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中Cx43和Cx26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与35例非肿瘤患者膀胱上皮组织中Cx43和Cx26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Cx43和Cx26表达的变化与膀胱癌之间的联系及其意义.结果 Cx26和Cx43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非肿瘤患者膀胱上皮组织低,差异显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x26级Cx43的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Cx26及Cx43表达异常与膀胱肿瘤病变有相关性,且其表达会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有望通过改善Cx26及Cx43的转录与表达实现对膀胱肿瘤的逆转治疗,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作者:郭利;迟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止喘润肺汤联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气雾剂治疗哮喘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哮喘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气雾剂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止喘润肺汤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FEFV1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患者为10例,显效为13例,2例患者无效.对照组显效患者为11例,有效为7例.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72.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FEV1指标(4.67±0.15)%显著高于对照组FEV1指标为(3.25±0.1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止喘润肺汤联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气雾剂治疗哮喘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李启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30例,对照组行玻璃体切除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白内障手术治疗,并将2组患者经治疗的视力恢复情况、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的网膜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视力为(0.78±0.39),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亦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许光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某社区为试点研究现场,实施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调查儿童的保健服务质量、家长满意度等.结果:提高了预防知识和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及正确的养育知识等.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结论: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引入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保健服务质量,提升儿童家属的满意度,对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丽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1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行以常规急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急救治疗基础上加行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心率、血压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组这两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5.3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17.86%).结论: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可明显改善心率及血压,同时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俞彩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共90例输尿管狭窄的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的效果和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90例患者当中通过治疗共有88例患者治疗成功,治愈率为(97.77%)2例患者手术不成功.在治疗后3个月复查时并未发现狭窄处有变化.结论:对于输尿管狭窄的患者进行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也比较少,安全性高,因此十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孟西 刊期: 2017年第26期
脊膜瘤是椎管内肿瘤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多发于50岁~70岁之间, 75%~85%发生于女性,绝大多数脊膜瘤为硬脊膜内生长,少数跨硬脊膜生长或完全位于硬脊膜外 [1],其在椎管内的占位可引起严重的脊髓、神经根受压症状,重者会导致截瘫,该病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治愈率较高.现报道一例颈椎椎管内脊膜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郭列飞;谌乐乐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医院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患者(46例)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乙组和甲组两组,甲组应用超声诊断,乙组应用X线诊断,总结分析两组软组织病变、骨侵蚀等检出情况.结果:1.软组织病变的检出率为甲组(91.30%)、乙组率(2.17%),乙组率明显小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6.798,P=0.000).2.骨侵蚀的检出率甲组(47.10%)、乙组(16.67%),乙组明显小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857,P=0.000).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超声诊断的价值要高于X线诊断,超声检出软组织病变、骨侵蚀的概率较高.
作者:郝丽宁;刘晓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分析丁苯酞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0月-2017年8月接收治疗的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4例,随机分两组:一组为治疗组(17例),均采用丁苯酞治疗;一组为对照组(17例),均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TG和FIB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TG和FIB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G和FI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但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也较高,是临床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陈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尿毒症患者合并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10例12处骨折的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案.在手术前后都对患者进行了规律性透析,每周进行三次,在术中对患者血容量变化进行密切监视,术后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处理.结果:没有出现死亡病例,骨折均得到愈合,切口延期拆线愈合,相比较正常人的愈合时间要长一些,长的愈合时间为两年.其中,有一例患者使用头孢唑肟后出现烦躁不配合治疗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人工关节脱位,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停药,对其进行牵引复位,增加透析次数等,未再出现上述现象.结论:对尿毒症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规律性透析以及合理的手术处理,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雷雪平;杨晓虹;李培贵;蔡震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妈咪爱散剂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6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口服肝酶诱导剂及蓝光照射12-24小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咪爱散剂口服,观察期6天.结果 观察组胆红素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和黄疸退尽平均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结论 妈咪爱用于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吐尔逊·阿西木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在复杂眼外伤治疗中结合硅油填充与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2016年10月份到2017年10月份在我院治疗的80例复杂眼外伤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划分成两个组,单治组和结合组均是40例,单治组采用玻璃体切除并填充硅油治疗,结合组结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结合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单治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的意义;结合组治疗有效率95.0%(38/40),明显比单治组77.5%(31/40)高,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复杂眼外伤治疗中结合硅油填充与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视力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应用.
作者:肖旗彬;何燕;石韵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CT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具有分辨率高、诊断率较准确等优点.为全面了解胆总管结石中CT诊断的应用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于我院行CT检查的5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早期治疗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苏劲涛;张守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热敏灸乳根穴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乳根穴为主穴,配之期门穴,达到敏消量足的饱和灸量,每日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 d,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乳腺纤维腺瘤大小的变化,及患者经前乳胀的症状改善.结果:经过治疗后乳腺纤维腺瘤瘤较前缩小,经前乳胀的不适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热敏灸根穴可有效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改善经前乳胀的不适症状.该疗法简便廉价,无创无痛,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瑶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差异.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组.对照组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指标和功能恢复率、再出血、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更好改善功能,加速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冉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产科弥散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凝血检验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对象主要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诊的64例产妇,其中32例产科DIC患者作为观察组,32例健康体检产妇作为对照组.在对两组产妇进行凝血检查后,对两组产妇的血小板数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原酶时间等进行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两组产妇的凝血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观察组的血小板数量、纤维蛋原白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要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DIC患者进行凝血检验,能更加准确的预测出其病情发展趋势及临床归转,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爱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在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12例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到两组,常规治疗组56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治疗组56例患者则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率(57.14%)和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显著率(35.71%)和总有效率(78.57%),同时,研究治疗组中仅出现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无效率仅为3.57%,而常规治疗组中出现1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无效率高达21.43%.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外固定支架应用于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坤见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