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王敏

关键词:抗生素, 呼吸内科, 感染治疗, 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在护理内科感染中应用不同种类抗生素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抗生素的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感染患者共105例当作研究对象,把相关患者分成三组,每组35例患者,A组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头孢挫亏进行治疗,C组患者使用头孢西丁进行治疗,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抗生素治疗的效果.结果:和B组、C组患者相比较,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较高,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和C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和病菌清除率等方面效果优越性较强,P<0.05.统计各组治疗费用,C组患者治疗费用高,A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低,各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应用抗生素可以把头孢哌酮舒巴坦当作主要药物,有着良好的效果,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治疗负担,有着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朱南孙促排卵助孕方联合针灸治疗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40例

    目的 运用针刺冲任二脉穴位加口服朱南孙促排卵助孕方,再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0单位治疗方法,观察针药联合在妇科促排卵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40例患者按先后顺序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 针药结合治疗组的受孕率明显提高.结论 补肾助孕中药在加速卵泡的发育成熟及排出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联合针灸受孕率大大增高.

    作者:肖佩;付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浅谈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医院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患者(46例)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乙组和甲组两组,甲组应用超声诊断,乙组应用X线诊断,总结分析两组软组织病变、骨侵蚀等检出情况.结果:1.软组织病变的检出率为甲组(91.30%)、乙组率(2.17%),乙组率明显小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6.798,P=0.000).2.骨侵蚀的检出率甲组(47.10%)、乙组(16.67%),乙组明显小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857,P=0.000).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超声诊断的价值要高于X线诊断,超声检出软组织病变、骨侵蚀的概率较高.

    作者:郝丽宁;刘晓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温肾活血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调理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已成为治疗女性不孕症的重要方法,且越来越倾向年轻化,但成功率仍然不高,付志红教授认为从中医角度辨证以气虚血瘀为主,治疗上主张温肾活血方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徐佳;付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基于患者角度浅谈北京市公立医院全面推行的增收医事服务费制度

    2017年4月8日,医药分开在北京市3600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其中挂号费及药品加成费用被取消,转而收取医事服务费.对选取的北京市某家三级公立医院调查发现,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大多数都支持现行的医事服务费制度.而在对对此项改革不满意的患者的特别关注下,发现目前的医事服务费制度仍存在未能有效实现分级就诊的问题,同时也有一部分患者表示诊疗费用不减反增.

    作者:张家诚;杨云博;卓泽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跟腱炎继发自发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跟腱炎继发自发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跟腱炎继发自发性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钙化块切除、跟骨后上角截骨等手术方法,并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经过治疗后,依据Arner-lindholm评分,患者均为优良,优良率为100%;依据VAS评分,术后随访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手术治疗跟腱炎继发自发性跟腱断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晓亮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专人健康宣教联合微信平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专人健康宣教联合微信平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能独立使用微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由非专人在透析期间进行口头宣教,并发放宣教手册给患者自行阅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专人健康宣教模式,并利用微平台推送宣教知识及疑惑解答.两组均予为期3个月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宣教前后体质量的变化和液体摄入的依从性,以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宣教3月后观察组体质量增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人健康宣教联合微信平台能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

    作者:王志会;李正胜;谢娟;卢晶晶;谭学惠;任墨樱;赵清琼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差异分析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差异.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组.对照组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指标和功能恢复率、再出血、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更好改善功能,加速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冉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酯序贯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肺部感染使用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酯序贯治疗(SAT)效果.方法:选取院内2015.3~2016.3期间确诊的老年肺部感染病人80例,采用随机分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病人予以静滴头抱曲松(1.0g,qd);40例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等到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头抱吠辛脂(0.5g,bid,7-14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在进行头孢呋辛酯SAT治疗后,观察组病人明显比对照组病人的CPIS评分少(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抗生素费用、治疗费及总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所需费用明显高于试验组病人.结论:对老年肺部感染使用头孢呋辛酯SAT后有更优越的经济学特性人均总费用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其治疗效果明显比使用头孢曲松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暨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一种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目的:研究一种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方法:该注射液是由盐酸丁卡因、注射用氯化钠、注射用水按照一定比例和方法配制而成.结果:采用本处方能够制得合格的产品.结论:本方法合理且制备简单,所制得注射液性质稳定临床应用简便,疗效确切,适宜于医院制剂或制药机构批量生产.

    作者:郭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利用局解使用后标本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的探索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学生熟练掌握解剖学知识是医学教育的基础与医学发展的保证.但是解剖学体系庞杂,专业性强,医学名词数量多,使得解剖学的学习显得十分枯燥.对学生来说,解剖学知识的扎实程度,对后续相关学科及临床技能的学习和实践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而第二课堂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高校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创新意识、激发潜能、人格塑造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使解剖学资源得到了高度利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还有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思维能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作者:向平;孙建永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38例依据术前病史、临床检验和诊断等进行分级,其中A级29例,B级9例,依据不同级别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平均手术时间为(2.62±0.75)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85±125)ml,超过1000ml占比15.79%;共发生术后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3.15%.结论: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损坏越严重,手术难度越大,但若加强术前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则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促使患者痊愈.

    作者:次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悖荠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改善作用

    目的 了解悖荠浓缩液中不同组分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选取25只正常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组、悖荠组),每组均为5只,比较治疗前后五组小鼠体内各项生化指标含量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五组小鼠比较,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显著;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组、悖荠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辛伐他汀组、依折麦布组、悖荠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悖荠中的有效成分对糖尿病小鼠进行治疗,其药物组分中辛伐他汀、依折麦布降糖和调脂作用明显.

    作者:沙丽娟;刘美君;赵文雯;万建明;王忠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间隙连接蛋白Cx43和Cx26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研究膀胱肿瘤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Cx26及Cx43表达情况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8月~2016年10月治疗的35例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中Cx43和Cx26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与35例非肿瘤患者膀胱上皮组织中Cx43和Cx26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Cx43和Cx26表达的变化与膀胱癌之间的联系及其意义.结果 Cx26和Cx43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非肿瘤患者膀胱上皮组织低,差异显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x26级Cx43的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Cx26及Cx43表达异常与膀胱肿瘤病变有相关性,且其表达会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有望通过改善Cx26及Cx43的转录与表达实现对膀胱肿瘤的逆转治疗,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作者:郭利;迟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探究儿童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目的 有效提升儿童的用药合理性.方法 探讨儿童合理用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指导性建议和解决措施.结果 目前我国儿童用药的存在剂型少、药品说明不完整、品种少以及规格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的产生.结论 对儿童用药要将强监管,包括药物的剂型、生产、品种以及开发等多个方面,并对药物信息逐渐完善,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与有效性.

    作者:卢熙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长蛇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目的:观察长蛇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确诊的80例类风湿型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运用长蛇灸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蛇灸配合独活寄生汤具有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且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彭炼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关于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临床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意图对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在临床中的使用作用进行剖析和总结.

    作者:张珊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在胰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胰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同期选择100例非原发性胰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均检测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检测效果.结果:实验组原发性胰腺癌患者AFP指标,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疾病患者(P<0.05);慢性胰腺病、消化道肿瘤、继发性胰腺癌以及其他胰腺脏疾病患者相比血清AFP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一甲胎蛋白检测(P<0.05);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检测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甲胎蛋白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效果理想,且检测过程中联合甲胎蛋白能够提高患者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亚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在护理内科感染中应用不同种类抗生素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抗生素的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感染患者共105例当作研究对象,把相关患者分成三组,每组35例患者,A组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头孢挫亏进行治疗,C组患者使用头孢西丁进行治疗,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抗生素治疗的效果.结果:和B组、C组患者相比较,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较高,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和C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和病菌清除率等方面效果优越性较强,P<0.05.统计各组治疗费用,C组患者治疗费用高,A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低,各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应用抗生素可以把头孢哌酮舒巴坦当作主要药物,有着良好的效果,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治疗负担,有着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老年Ⅰ期肺癌的不良反应和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对老年Ⅰ期肺癌使用立体定向放疗的不良反应和具体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老年Ⅰ期肺癌病人4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23例每组,1组为对照组,使用化疗;2组为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立体定向放疗.对比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86.96%和82.6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69.57%好43.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疗对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任何影响,但能显著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杨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且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为分析对象,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胃肠道疾病所致恶心呕吐是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与其他恶心呕吐发生原因所占比例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7.0%,其中显效率高达60.0%,与无效率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当准确掌握恶心临床特征及其发生原因,接诊之后,应当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等情况,并且依据其实际情况准确的判断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提升患者疗效,确保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作者:严荣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