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杜燕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 脑外科,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研究和讨论在脑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方式.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内所接诊的所有脑外科病人中挑选出86名患者作为本次重点研究人员,根据单双数方法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3名病人.与此同时挑选38名在我院任职脑外科护士工作人员同样参与本次研究.实施人性化管理方式,并比较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前后的满意度,同时比较分析两组病人在接受护理之后所给出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所有病人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显然要比对照组高很多,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进行干预治疗时候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也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在脑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病人和护理工作人员来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抗感染联合消痰止嗽饮治疗小儿咳嗽的效果以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抗感染治疗联合消痰止嗽饮治疗对咳嗽患儿疗效,并探讨联合疗法对患儿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将80例咳嗽患儿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抗感染治疗,给予实验组患儿消痰止嗽饮联合抗感染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低于实验组(95.00%),P<0.05.治疗前,两组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均较差,P>0.05.治疗后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咳嗽患儿治疗中,消痰止嗽饮与抗感染治疗疗效提高,对患儿免疫功能改善作用较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惠正刚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中,分析融入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一段时间内来我院耳鼻喉内窥镜进行检查的病人146名,将这些病人分为参照组73人,观察组73人.其中参照组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观察组的病人在常规护理工作中加入人文关怀的理念.结果:两组病人的SDS、SAS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两项评分全都低于另一组;另外,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等全都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将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与护理理念加入到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护理中,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还能提高护理的效果.

    作者:黄玉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自我执行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脑卒中尿失禁患者自我执行力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实施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照组与传统出院健康指导,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执行能力.结果 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执行力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执行能力.

    作者:邓凤;蒋晓黎;孟倩;张晓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脑梗死及冠心病房颤的护理体会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脑组织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脑组织局部缺氧坏死,主要是由颅部内、外动脉出现闭塞性的病变,由此动脉侧支循环不畅导致的 [1].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形成的动脉粥样斑块,使心肌出现急慢性的缺血,从而引发心房的重构,导致心房的纤维结构被破坏,终发生心房颤动,心房颤动促使心房率加快,使心房重构更加严重,心房颤动由此继续发生,使得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被严重损伤 [2].

    作者:费网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目标监测

    目前外科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经常可见,采用相应的措施对其控制是极其必要的.在对腰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的条件下,针对感染风险高,手术风险指数高,切口感染,手术时间长等进行了实时监测.此外,根据卫生部要求,针对腰间盘突出手术切口部位进行了严格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定,并进行了相应的措施,通过检测腰间盘突出手术切口部位,不断对干预措施进行调整,从而降低时手术切口感染率.

    作者:冷应蓉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心理护理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观察随机选取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宫外孕患者94例,将其依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平均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了心理护理,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两组评分结果经计算具备可比性(P<0.05);同时经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高,经统计学计算两组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宫外孕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及时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使临床护理工作得到患者的认可及满意.

    作者:余占群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改进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救中应用改进护理流程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改进护理流程的有39例,设为改进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有36例,设为常规组.对比两组死亡率、两组存活患者急救各环节耗时.结果 改进组死亡率远低于常规组(P<0.05),接诊到分流耗时、接诊到会诊到达耗时、接诊到确诊耗时、接诊到冠脉再灌注耗时远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ACS急救中应用改进护理流程可减少死亡、缩短急救各环节耗时.

    作者:王敏;刘沿界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医学也在迅速发展.在医学领域,当今为热点的话题就是医患关系的紧张,正是由于医患关系的复杂,再加上急诊科科室所面临的病人多为情况错综复杂、病种多样化,范围较广.那么这就对我们急诊护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也说明针对护理风险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将就急诊科中护理风险的管理问题进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

    作者:卢盼婷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全自动连续换血中的护理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全自动连续换血中的临床护理.方法 临床纳入2016.05~2018.05本院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4例.均行外周动静脉全自动连续换血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换血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在换血时间、重新置管率、换出血量等指标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动静脉全自动连续换血可有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期间通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缩短换血时间,降低重新置管率,改善换血相关指标,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罗静;刘晓霞;杜春菊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项目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卒中未发生肺炎患者,将其设为参照组,同期的50例卒中发生肺炎患者设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在入院当天与发病第7天,其体内的C反应蛋白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诊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敏;曾国利;李瑜珩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及防范研究

    急危重症,具有着发病急、危险系数较大等临床症状特征,临床护理风险性相对较大.倘若护理不当,不仅会增加致命几率,还会错失佳地救治时机.为能够降低患有急危重症病患的护理操作风险,本文综合分析了急危重症,并深度了解急危重症病患护理风险因素,构思出了急危重症病患护理风险若干防范措施.从而能够通过这些护理防范措施的科学应用,尽可能地降低急危重症病患护理期间的风险系数,提高护理质量,为临床治疗赢得更多的时间,让病患的各项生命体征可尽早恢复至正常状态.

    作者:邹志胜;谢艳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护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辩证施护效果.方法: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原发行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辨证组行中医辨证施护,对比效果.结果:辨证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中医辨证施护,可根据原发性高血压证型差异予以针对护理,对于控制患者血压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进银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心理支持在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外科伤口治疗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体会.方法:抽取我院外科门诊于2018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单纯性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差异,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焦虑(t=7.06)、抑郁评分(t=7.59)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t=7.33)、疼痛评分(t=6.9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外科伤口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刘瑾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延续护理在体检肿瘤指标阳性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在体检肿瘤指标阳性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于我院进行体检且首次发现肿瘤阳性指标的患者共计106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复诊率为96.23%,较对照组的77.36%更高(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中有7例患者确诊为恶性肿瘤,确诊率为13.21%,对照组中有2例确诊为恶性肿瘤,确诊率为3.77.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发现观察组的(15.13±2.7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4±1.78)分(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发现观察组的(35.08±2.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6.56±1.52)分(P<0.05).研究发现,影响复诊的原因主要有行动不便、健康宣教不到位及患者对检查抵触等.结论:体检中肿瘤指标阳性老年人接受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复查率,对于恶性肿瘤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同时,也能够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蒋玉琴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采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氧驱雾化吸入治疗的16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专业组,每组选取82例研究对象.常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专业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本研究将通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采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比较,专业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专业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在我院儿科采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且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JCI标准下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探索

    JCI评审的目标是运用国际公认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实施评审,促进医疗机构质量管理持续改进,JCI 所提倡的质量标准对于改进药剂科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切实履行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廖圆月;曾纪荣;肖林林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间赴医院就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例建立的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前43例为对照组,后4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有效提高,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的7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其以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与护理,研究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评判标准:各项临床症状、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张靖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浅析ICU护理中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目的 风险管理在的 ICU 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方法 将 2017 年 1—5 月,我院外科 ICU进行治疗的病患68例,分为对照组与风险护理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风险护理组采取风险管理护理.将两组的护理水平;护理风险率;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之后,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风险护理组为97.06%;对照组为 88.24%.风险事件发生率:风险护理组为 2 例,对照组为 6 例.护理质量各项目的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对 ICU 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实验可知,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率、提高护理水平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程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