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岩;高瑞敏;康玲玲;徐建锋;岳华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实施手术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8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手术室推广使用.
作者:程晓庆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整体护理在系统性硬皮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基础数据为2016年2月-2018年10月3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分组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两组采用相同例数进行分组,每组均为15例,对照组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概率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后整体的关节功能得到恢复,皮肤硬度和吞咽功能得到改善,皮肤硬度得到恢复,P<0.05.结论:系统性硬皮病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系统化整体护理各项措施,可对患者的治疗进行配合,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维持治疗整体过程的稳定性.
作者:李赛银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小儿脑瘫护理中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儿人采用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智力发育情况及运动发育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MDI、PDI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MDI(89.74±9.65)、PDI(86.52±8.22),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74.07%(P<0.05).结论:在小儿脑瘫的护理当中,采用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更好的促进患儿智力和运动发育,让家长更加满意.
作者:尹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主要分析在我院儿科门诊医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具体的药物应用情况,同时对具体不合理应用的原因进行整理与探讨.方法: 本次探讨的对象均为于我院儿科门诊进行医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所有病例收集的起止时间与终止时间分别为:2017年2月份与2018年6月份.抽取的儿科门诊处方例份为2416份,对上述处方予以总结与分析上呼吸道感染药物具体的应用情况以及具体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儿科门诊的2416份处方中,药品类应用数量101种,中成类药物以及西药类药物的应用种类分别为20种与81种.2416份处方中属于抗菌药物类的份额为1932份,属于抗炎类的的份额为339份,余下的145份均属于抗病毒类的中成药物.2416份处方中有142张处方为不合理使用药物情况,主要应用不合理情况为有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因素、药物遴选不适宜、药物拮抗因素以及无指征用药因素等.结论:医院儿科门诊中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药物的应用种类繁多,药物应用多的抗菌药物类.与此同时还应对药物处方应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大值的提升药物应用的安全性与医治的有效性.
作者:赵顺宇 刊期: 2018年第52期
兰索拉唑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系统而阻断胃酸分泌的后步骤.兰索拉唑的抑酸效果较H2受体拮抗剂强而持久,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胃食管返流病,防止、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还可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
作者:邓礼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观察多糖铁复合物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预防的改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86例妊娠期女性,对其分别开展多糖铁复合物用药以及不用药,观察用药的研究组与未用药的对照组出现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并对孕妇实验期间的血常规指标开展对比.结果:研究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6.97%,对比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41.86%,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孕妇出现妊娠反应有一定关联,且发病原因相对复杂,利用多糖铁复合物进行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效果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安利敏;赵晓宇;李志勇;曹欣;李晓旭;韩志娥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分析脊柱侧弯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接受诊治的6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对患儿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和指导,在手术前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评估;术后对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对患儿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结果:通过对60例患儿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指导,60例患儿已经全部治愈出院,其中有1例患儿出现食欲不振,2例患儿出现肺部感染.结论:在脊柱侧弯患儿护理中,对患儿实施围术期的护理服务,给予患儿一定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有助于减少患儿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从而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有助于患儿病情早日康复,该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文聪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对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不安全因素选择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股骨骨折老年患者而言,与常规护理相比,选择综合护理可以显著地提升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段小飞;张颖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应用于胃癌患者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胃癌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的疼痛情况以及对疼痛控制的满意程度.结果: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使用芬太尼的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疼痛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生活质量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在经过规范化癌痛护理之后,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规范化癌痛护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岳臻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效果,其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2.00%),比参照组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将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何宝珍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总结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科室收治的100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效果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王文娟;刘静;李亚如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两年期间内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数据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辅助治疗效果好,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刘丽琼 刊期: 2018年第52期
分析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 反应蛋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5月-2017年4月临床治疗的2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材料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与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照组行卡维地洛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及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CRP水平、心功能及静息心率方面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CRP水平、静息心率等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给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CRP 水平及新功能指标,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董胜肖;范书平;王会肖;张会景;杨俭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利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出院随访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儿平均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随访一年,实验组的患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利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效果显著,恢复患儿体温,患儿复发率降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麻艳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5—2017.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将之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以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也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意义十分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推广价值显著.
作者:曾祥会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评价GE1.5T磁共振成像诊断创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E1.5T磁共振成像进行术前诊断,并将其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65例患者均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GE1.5T磁共振成像对视神经管骨折部位判断的准确率和对患者损伤类型检出的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基本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1.5T磁共振成像有着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清楚显示视神经损伤的部位和影像学特征,不仅能提高对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还能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支撑.
作者:孙乔;黄竹;孙善见 刊期: 2018年第52期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脊髓后索、侧索损害出现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痉挛性瘫痪为主,常伴有周围神经损害从而出现周围性感觉障碍.该病在我国散发,临床表现多样,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无法准确诊断该病.因此某些有针对性的检查就显得尤为必要,血清中维生素B12的测定对诊断该病有较为明显的意义,因此在临床上遇到此种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考虑到该病,并且详细咨询问病史,明确有无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的基础疾病病史(由有无胃部手术史等)及个人生活饮食习惯(有无长期素食等),并且检查血清中维生素B12及叶酸的含量,以及进行脊髓MRI的影像学检查,都对SCD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许紫雯;张媛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对痛风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0例痛风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两个小组,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相关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组的血尿酸、胆固醇、体重、甘油三酯等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干预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干预组(96.75%),参照组(9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对痛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小翠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在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联用乌司他丁与大剂量氨溴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重症肺炎的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大剂量氨溴索与乌司他丁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前血氧分压与氧合指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与氧合指数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67%,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86.0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用乌司他丁与大剂量的氨溴索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该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杨飞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通过探究肾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肾内科患者,从中选取100例,对于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和应对措施,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干预前后患者对于护理以及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100例肾内科危重患者中均没有发生因护理不当造成医疗事故,患者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结论:对肾内科危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与对策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大范围推广.
作者:吴丹雅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