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3例临床分析

陈鑫;任双义;刘振华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诊断,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0年间收治的23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腺瘤20例,甲状旁腺增生2例,腺癌1例.其中,20例行多普勒彩色B超检查的阳性准确率为85.0%;~(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甲状旁腺显像为88.2%;联合彩色B超及~(99m)Tc-MIBI检查,甲状旁腺瘤定位准确率为94.1%.20例甲状旁腺瘤行单侧探查,2例甲状旁腺增生行双侧探查,1例甲状旁腺癌另行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所有患者症状在手术后均得到缓解.随访3个月~10年,无复发.所有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应用钙剂后症状缓解.结论 多普勒彩色B超和~(99m)Tc-MIBI可作为pHPT首选的定位诊断方法,一旦明确即应手术治疗.经术前影像学定位后,行小创伤、小范围的甲状旁腺切除术是可行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泌表达ESAT-6的重组卡介苗抗结核免疫效应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小鼠皮内注射分泌表达ESAT-6的重组卡介苗菌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是否被激活,以及激活后氮氧化物的产生、抗结核细胞因子的表达.比较研究分泌表达ESAT-6的重组卡介苗菌和卡介苗菌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结核免疫应答过程及免疫效应.方法 用分泌表达ESAT-6的重组卡介苗菌、卡介苗菌和生理盐水分别皮内注射小鼠30 d、60 d后,分别采用Griess法、化学法、ELISA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NO、H_2O_2以及IL-12、TNF-α的表达.结果 分泌表达ESAT-6的重组卡介苗菌皮内接种小鼠后,能显著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表达IL-12和TNF-α,与卡介苗菌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表达ESAT-6的重组卡介苗菌皮内接种小鼠后,也能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H_2O_2,与卡介苗菌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未免疫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泌表达ESAT-6的重组卡介苗菌皮内接种小鼠后,能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并产生较强的抗结核免疫效应,但该效应与卡介苗菌无明显差异.

    作者:程青虹;张万江;吴芳;王萍;吴江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广深高校中年教师亚健康状态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广州、深圳高校中年教师亚健康状态,研究其主要表现,分析影响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为有效开展对高校中年教师健康管理及其保健服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广州、深圳10所高校的515名45~59岁的中年教师进行健康状况调查,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65%的高校中年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45~55岁是高发年龄段,学历越低患病比率越高,中年女性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性教师,主要表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颈肩综合征、易激动、心烦意乱、头昏和精力下降等,多与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个人饮食睡眠习惯和缺乏锻炼等有关.结论 高校中年教师亚健康状态值得关注,需要进行相关健康评估与管理,建立健康管理方案,从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和运动等多方面提出建议和指导,积极引导健康人生.

    作者:王锦凤;闫俊辉;余细球;刘永红;王碧飞;雷志荣;刘玉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外科见习考核成绩的分析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外科见习中不同批次学生考核成绩的分析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该校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外科见习阶段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而调整教学方法.结果 在理论考核方面,第1批学生考核成绩较其他批次好,从第2批开始成绩有下降趋势;后接的见习组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出现参差.及时调整教学后,这一情况得以纠正.在技能考核方面,学生对临床操作掌握较好,且水平较平均.结论 考核成绩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外科教学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由考核成绩的分析发现,在临床见习过程中,除强调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后续批次学生存在的理论知识薄弱情况应注意纠正.

    作者:许杰;彭焰;苏培强;唐启彬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角色扮演法在《诊断学》病史问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在传统的诊断学病史问诊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法,以期能提高其教学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华中科技大学2004级临床七年制专业某小班50人为实验组,在传统病史问诊的教学基础上,引入教师患者角色扮演法和学生患者角色扮演法;以华中科技大学2004级临床专业八年制全班40人为对照组,按传统示教法示教.两组学生根据问诊资料书写一份病历,对成绩进行χ~2检验. 结果实验组在主诉和现病史的掌握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传统的问诊教学模式下,引入角色扮演法可以提高病史问诊的教学质量.

    作者:周仑;王昭昭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长链脂肪乳对小儿腹部手术后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因长链脂肪乳剂(Long chain triglycerides,LCT)对小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拟在行中等腹部手术的小儿术后,短期输注LCT进行静脉营养,以观察LCT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18例)给予LCT加葡萄糖供能;对照组(12例)给予葡萄糖供能;3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大于4d的TPN支持.在手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和第4天,检测单核细胞数及IgG、IgM、IgA、C3、C4、TNF-α水平.结果 ①与术前相比,治疗组中上述各指标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4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与术前相比,对照组中上述指标分别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4天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③各免疫指标在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儿患者行中等腹部手术后,短期输注LCT对单核细胞数及IgG、IgM、IgA、C3、C4、TNF-α水平无影响,推测LCT对小儿术后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应娇茜;李小刚;李宜雄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32年经验的总结

    目的 探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的位置、外科治疗及其远期治疗结果. 方法对1974-2006年间在我院收治的20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5.8年.结果 本组20例,占我院同期嗜铬细胞瘤的10.5%(20/189),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0岁.肿瘤的大小为3×2cm~14×10cm.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血压(100%),头痛(70%),心悸(50%),出汗(45%),视力障碍(30%),恶心和呕吐(25%),腹部肿块(15%),侧腹痛(10%).在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中,出现与排尿有关的阵发性高血压(100%),血尿(62.5%);本组肿瘤位于膀胱8例(40%),位于主动脉旁6例(30%),位于肾门4例(20%).联合24小时尿儿茶酚胺和香草基杏仁酸检测,以及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测定对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为90%.17例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嗜铬细胞瘤,其中2例为恶性.5例患者术后复发,其中2例在多个位置多重复发.5例患者复发时均再次出现高血压以及尿儿茶酚胺和/或香草基杏仁酸的升高.结论 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多发生于相对年轻的患者,且好发于男性,联合24小时尿儿荼酚胺和香草基杏仁酸,以及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检测,对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具有诊断意义.联合应用现代的影像学手段,可以对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进行准确定位.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具有多中心性复发的倾向,终生随访是必要的.

    作者:陈雪磊;毕建斌;李炳勋;沈海林;杨绍波;李泽良;孔垂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氧化乐果中毒致呼吸肌损伤的保护

    目的 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急性氧化乐果(OM)中毒致呼吸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OM中毒组和GSH治疗(OM+GSH)组.后两组制备急性氧化乐果中毒模型,GSH治疗组在中毒后2.5 h注射GSH,然后每隔3h重复给药.6和22 h时处死动物,检测胆碱酯酶(ChE)活性;取膈肌、肋间肌作病理学检查,测定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结果 OM和(OM+GSH)组ChE活性显著下降;GSH能减轻OM所致的呼吸肌损伤;SOD等生化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 GSH对OM中毒致呼吸肌损伤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作者:陆丽娜;傅风华;王天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NMP22、BTAstat联合运用诊断膀胱肿瘤

    目的 探讨NMP22、BTAstat联合检查在膀胱肿瘤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对90例怀疑膀胱肿瘤的患者,均在预约膀胱镜检查前行尿NMP22和BTAstat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评价NMP22和BTAstat联合检查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90例中膀胱移行细胞癌41例、泌尿系其他疾病49例.两者联合诊断膀胱肿瘤敏感性90.2%,与膀胱镜(92.7%)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特异性77.6%、阳性预测值80.1%、阴性预测值88.8%.结论 NMP22和BTAstat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膀胱肿瘤早期诊断的能力.

    作者:许海波;陈智;梁培育;李浩勇;符火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腰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有限元模型研究

    目的 建立腰椎运动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有限元模型,用于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对中国男性成人脊柱T_(12)~S_1节段进行层厚2 mm的连续扫描,共获得CT断层图像264幅,并对CT图像每隔15°进行三维重建,获取用于建立三维模型的相关数据.将CT扫描的腰椎图像结合人体解剖学数据通过3D SMAX软件建模形成正常中国男性L_(4~5)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结合SB-Chaite Ⅲ型人工椎间盘的三维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 2000转换成有限元模型.结果 成功建立腰椎运动节段的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L_(4~5)节段SB-Chaite 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有限元模型总节点数为2 542个,包括1 924个Solid单元,592个Area单元,50个Link单元.结论 通过CT断层扫描、图像数字化处理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法,可以建立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有限元模型,用于脊柱生物力学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华;徐大启;林涨源;雷光华;李康华;胡建中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或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112例,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3例(腹腔镜组),开腹阑尾切除术39例(开腹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置管引流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肠梗阻、综合费用.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以上各指标(除手术时间、残余脓肿发生率和综合费用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组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胡明秋;宋希江;姜成文;蒲建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B超诊断肝脏脂肪变与肝活检符合率的研究

    目的 探讨B超诊断肝脂肪变与肝活检的符合率.方法 对所有64例患者行肝脏穿刺活检,将病理结果与B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该组64例患者中,肝穿活检和B超均为阳性28例,肝穿活检和B超均为阴性12例;肝穿活栓阳性但B超阴性11例;肝穿活检阴性但B超阳性13例,由此得出B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8%、48%、62.5%、68.3%及52.2%.结论 B超诊断肝脏脂肪变与肝活检符合率较低,提高B超对肝脏脂肪变诊断准确性需要进一步探讨更敏感的参数指标及量化评分.

    作者:范彦;黄晓东;张恒;王萍;吴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目的 利用pIRES2-EGFP作为载体,构建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基因(2×Val~2-hGLP-1)重组表达载体.方法 化学合成14个2×Val~2-hGLP-1寡核苷酸片段,退火拼接成完整的2×Val~2-hGLP-1类似物基因.退火片段克隆至pBS SK(+/-)载体中,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目的 片段插入pIRES2-EGFP中,构建pIRES2-EGFP/2×Val~2-hGLP-1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载体经脂质体转染HEK-293A细胞后,Western blot分析目的 蛋白表达.结果 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均证实,已成功构建pIRES2-EGFP/2×Val~2-hGLP-1基因治疗载体.重组载体转染HEK-293A细胞,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其转染效率达80%以上.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到目的 蛋白表达.结论 pIRES2-EGFP/2×Val~2-hGLP-1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Val~2-hGLP-1基因功能研究及基因治疗提供了工具.

    作者:李晓丽;刘振;张志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从医学目的转变看医学继续教育的现代要求

    文章分析了当今医学目的 转变的动因,阐述医学继续教育的现代要求.

    作者:方华;宋咏堂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S100A4在子宫内膜内异症患者在位、异位子宫内膜及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比较S100A4 mRNA及其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及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100A4在内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S100A4 mRNA及其蛋白在、22例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和33例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内异症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和内异症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上均有S100A4mRNA表达.内异症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上S100A4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在位子宫内膜和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P<0.05).内异症在位内膜与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上S100A4 mRNA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S100A4 mRNA及其蛋白在内异症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内异症的发生.

    作者:唐莉;李东娅;章晓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脑出血术后应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出血术后应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亚低温联合HBO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亚低温联合HB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颅内压(ICP)、入出院时临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定预后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I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度明显提高(P<0.01),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GO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出血术后患者经亚低温联合HBO治疗能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华东;赵邦;黄海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肥胖哮喘大鼠脂联素表达的变化

    目的 观察肥胖哮喘大鼠体内脂联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2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体重对照组(A组)、正常体重哮喘组(B组)、肥胖对照组(C组)、肥胖哮喘组(D组),建立肥胖、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厚度,ELISA测定血清、BALF脂联素浓度,RT-PCR测定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的表达. 结果①D组大鼠BALF细胞总数较B组显著升高(P<0.05),支气管壁厚度较B组亦有升高趋势(P>0.05).②A组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及血清、BALF脂联素浓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D组较B、C组降低(P均<0.05).结论 肥胖哮喘大鼠体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可能是其气道炎症更加明显的重要原因.

    作者:朱述阳;陈建辉;卞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短期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对初诊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以CSII控制血糖,对照组则口服双胍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每组各21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15天及第22天检测FPG、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血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变化.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糖水平逐渐下降,其中治疗组在第3天、第15天、第22天FPG、2hFPG、HOMA-IR和HOMA-β,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或P<0.05);对照组第15天、第22天FPG、2hFPG、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2组患者第3天、第15天的TC、TG、HDL-C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第22天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第22 d TC、TG、LDL-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D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组组内22 d HOMA-β明显高于15 d水平,LDL-C明显低于15 d水平(P<0.05).结论 短期CSII治疗可改善初诊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纠正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曾世敏;曾晓华;王珩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靶向乏氧诱导因子-1α和生存素基因的RNA干扰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能同时干扰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 1 α,HIF-1α)和生存素(survivin)基因表达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腺病毒穿梭载体,并检测其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HIF-1α基因和生存素基因表达的干扰作用.方法 根据GeneBank数据库中HIF-1α和生存素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干扰序列,构建干扰HIF-1α和生存素基因的重组单基因干扰质粒pGenesil-HIF-1α和pGene-sil-survivin.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干扰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SMMC-7721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IF-1α和生存素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将两个单基因干扰质粒的干扰序列和U6启动子序列切下并连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构建双基因干扰载体pshuttle-Genesil-survivin-HIF-1α,并检测其对HIF-1α和生存素基因mRNA表达的干扰作用.结果 测序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pGenesil-HIF-1α和pGenesil-survivin重组质粒构建正确.SMMC-7721细胞分别被pGenesil-HIF-1α和pGenesil-survivin转染48h后,HIF-1α和生存素基因mRNA水平与正常和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双基因干扰载体pshut-de-Genesil-survivin-HIF-1α酶切鉴定所得片段大小与预期相符,转染该质粒48h后,SMMC-7721细胞中HIF-1α和生存素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成功构建能同时干扰HIF-1α和生存素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可有效地同时抑制SMMC-7721细胞内HIF-1α和生存素基因mRNA的表达.

    作者:郭彩霞;李艳博;孙婷;杨巍;孙志伟;龚守良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食管癌胸导管结扎术后乳糜腹5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食管癌胸导管结扎术后乳糜腹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食管癌胸导管结扎术后并发的5例乳糜腹病例.所有病例均再次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胸导管膈上低位多平面再次结扎、膈下漏液创面缝扎、应用止血纱布填塞压迫渗液区以及生物胶封闭创面.结果 除1例再次手术后引流液持续不减自动出院外,其余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食管癌胸导管结扎术后乳糜腹与胸导管结扎位置高、胸导管变异以及贲门部清扫创面过度应用电刀有关;对食管癌胸导管结扎术后乳糜腹的患者,应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后应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邓志刚;魏蜀亮;赖应龙;王武军;蔡开灿;王振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逆行输尿管镜下良性输尿管狭窄的钬激光治疗

    目的 探讨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29例,术后留置F7双J管,6~8周后拔除.拔管后定期进行超声、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 29例随访24~48个月,平均36个月.症状缓解,静脉肾孟造影、泌尿系超声证实梗阻解除21例,治愈率65.5%;2例无效,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无改善;6例在治疗3个月后输尿管狭窄复发.结论 逆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长期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失败均发生在治疗后3个月内.

    作者:孙建涛;霍庆祥;张义;尚亚峰;张寒;赖启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