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义生;万远廉;刘玉村;汪欣;吴涛;赵建勋
目的探讨累及颈总动脉起始部的巨大真性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例临床治疗资料.胸部正中切口显出前纵隔,切开心包及其返折显出心脏及其大血管,联合颈部切口显出动脉瘤全貌,升主动脉-颈内动脉自体静脉转流后,于主动脉弓上切除动脉瘤.结果3例均于术后9 d治愈出院,分别随访3月、5 a、6 a无动脉瘤复发.结论利用自体静脉升主动脉颈内动脉移植技术,经胸部正中切口根治累及颈总动脉起始部的巨大动脉瘤,起始部显露清楚、操作方便,不切开胸腔、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案.
作者:王春喜;王奇;刘小平;刘鸿一;贾鑫;段志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急诊科自2003年8月~2003年12月应用纳洛酮抢救22例急性海洛因中毒,成功21例,抢救成功率达95.4%.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雄;黄琼;姚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一种简便的肝细胞培养方法以培养出足够量的单一类型细胞,从而获得尽可能多的蛋白量进行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采用肝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并传一代(目的是去组织块及其他间质细胞).收集细胞蛋白并进行SDS-PAGE及双向凝胶电泳.结果本实验方法可获得高密度、高纯度、高活力的肝实质细胞,细胞裂解后得到的蛋白质电泳图谱效果好.结论实验方法操作简单、经济、高效,能够满足一般实验室进行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
作者:刘友平;丁慧荣;何涛;代荣阳;李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行脑室外引流术后严重脑室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8例脑外伤后行脑室外引流术后严重脑室炎患者,行双侧侧脑室穿刺,一侧用敏感抗生素慢速滴注冲洗,另一侧置管引流治疗,并且给予亚低温和高氧液及全身支持对症等治疗.结果治疗14 d后各患者体温和脑脊液均恢复正常,伤后半年随访,根据GOS预后评分,持续植物状态1例,中残3例,恢复良好4例.结论脑外伤后行脑室外引流术后严重脑室炎患者采用敏感抗生素冲洗侧脑室、亚低温、高氧液及全身支持对症等治疗,可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楚胜华;袁先厚;江普查;俞苏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长时间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及血糖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8例择期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常规监测ECG,SpO2,CVP及有创血压,麻醉诱导和维持后持续监测肛温及血糖(1次/h),术中根据体温和血糖的变化及时保温和调节血糖水平,记录总的输入量和出量.结果38例平均手术时间(11±1.8)h;血糖:手术开始后第4~5小时开始呈下降趋势,第9 小时低,其中2例(5.0%)于手术第5~6小时时处于低血糖水平,当血糖<4.2 mmol/L时补充葡萄糖液;体温:第2小时平均降低(1~1.5)℃,1h后每小时下降0.5℃,至第3 小时,肛温多维持在34.0℃左右,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毕前2 h采取升温及保温措施可在术毕时恢复正常体温;术毕恢复过程顺利,安返病房.结论长时间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期间患者可出现低血糖及低温,应监测血糖及体温;及时处理低血糖,适时采取升温和保温措施.
作者:何宇红;詹丽英;陈志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瑞血新对头颈部进展期鳞癌同步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防治.方法71例头颈部进展期鳞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瑞血新+同步放化疗)和对照组(利血生等+同步放化疗).结果治疗组骨髓抑制有效率30/36(83.3%),对照组有效率16/35(45.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瑞血新在头颈部进展期鳞癌同步放化疗中有良好的防治白细胞减少的作用.
作者:类健翔;陈平;汤翠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胆囊癌是胆道系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癌肿的8.5%[1],居于消化道癌肿的第五或第六位.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3左右,高发年龄约在50~60岁,并具有明显的地域和人种差异.胆囊癌病理上以腺癌多见,其中60.0%为硬性腺癌,部位以胆囊底、壶腹和颈部多见.胆囊癌伴存胆囊结石者占70.0%以上.胆囊癌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胆石的长期存在,慢性刺激造成胆囊上皮形态的改变有关.其转移方式主要为直接浸润肝实质和邻近器官;淋巴转移从胆囊淋巴结、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淋巴结到胰头后方、肝动脉及腹腔动脉的淋巴结.胆囊癌在临床上表现为病程进展快,早期常无特殊临床症状而难于发现,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很差,其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作者:王群伟;潘凯华;钟德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猪心肺联合移植后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健康猪20只,随机分为供体猪(n=10)和受体猪(n=10),受体猪再随机分为异氟醚组(n=5)及对照组(n=5),供体心肺均由4℃Eu-ro-Collni液保存20~30 min后移植入受体猪胸腔,术中异氟醚组1.16%异氟醚持续吸入(从切皮开始至心肺切下停止)加戊巴比妥钠维持麻醉,哌库溴铵维持肌松.对照组仅使用戊巴比妥钠维持麻醉,哌库溴铵维持肌松.结果两组猪在心脏复跳后半小时内MAP,CO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PAP,PCWP,CVP,HR则较移植前显著升高(P<0.01).异氟醚组心脏复跳后30 min内HR,MAP,CO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异氟醚组的PAP,PCWP,CVP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氟醚吸入预处理对心肺移植后的肺循环改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覃军;徐道妙;郭曲练;申建初;蒋海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采用错配PCR扩增方法进行HBV P基因YMDD变异的检测,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YMDD、YVDD和YIDD变异的阳性质粒,并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对65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检测YMDD变异情况.结果经PCR方法、酶切鉴定及直接测序鉴定出YMDD、YVDD和YIDD质粒构建成功,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65例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存在YMDD变异,出现变异6例,阳性率为9.07%;其中YIDD和YI/YMDD各1例,YVDD 3例,YV/YMDD 1例.结论本检测方法简便、实用,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可存在YMDD变异,其与野生株一样是自然存在的,抗病毒药物压力不是导致HBV YMDD变异的唯一因素.
作者:任永强;胡大荣;范公忍;吴忆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探讨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用普通培养法检测706例泌尿系感染患者的新鲜中段尿标本,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706例受检标本分离出致病菌476株,主要菌群有大肠杆菌、粪肠球菌以及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等.除11株真菌外,其余465株致病菌对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达70%和76%;亚氨培南、万古霉素低分别为2%和0%,其次是丁氨卡那为10%.结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银改;李运贤;翟素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阵发性心悸3 a,气短、干咳2个月,于2003年8月4日入院.既往吸烟史30余年,10支/d,至今未戒.否认慢性肺部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及遗传性疾病史.患者于2000年6月出现阵发性心悸、活动后加重,无胸闷、憋气、胸痛.平静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示:频发性室性期外收缩,呈Ⅱ、Ⅲ联律,胸片:心肺无异常.曾接受美西律、盐酸普罗帕酮、阿替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治疗,效果不佳,仍频繁发作,影响工作和休息.
作者:王亚真;苏轮;贾金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变化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硝酸还原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n=26)、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23)及正常对照组(n=22)血浆NO和ET的含量同时进行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AMI组、UA组患者血浆N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AMI组明显低于UA组(P均<0.01);AMI组、UA组患者血浆E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AMI组明显高于UA组(P<0.01).结论血浆NO和ET代谢失调导致了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二者共同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是诱发心绞痛的重要原因.
作者:邓正华;邓剑;向成玉;王开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拟筛选和比较2.215细胞上清中HBVDNA定量检测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3种方法抽提HBVDNA,抽提物分别采用Taq man荧光定量、SYBR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滴度.结果直接应用上清分别采取热变性,碱裂解法抽提HBVDNA均为阴性,而应用PEG沉淀后检测结果证实细胞上清中有高拷贝的分泌性HBVDNA,Taq man荧光定量方法的敏感性高于SYBR实时定量PCR,在高拷贝时,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PEG沉淀法是2 2.15细胞上清HBVDNA提取的有效方法,Taq man荧光定量方法敏感性高,是HBVDNA定量检查的首选方法.SYBR法简便,经济,也可用于上清HBVDNA的检测.
作者:罗红雨;杨旭;邹文;黄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心肌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30例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轻度(n=14)及中度(n=16)ACOP患者,检测接诊后0 h,8 h,1 d,3d及7 d时血清cTnI水平、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比较cTnI和其他单项或综合指标对轻度及中度ACOP患者心肌损伤检出率的差异.结果中度中毒组cTnI升高例数显著高于轻度中毒组(P<0.01),而其他各单项指标异常例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心肌酶学升高或心电图异常例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综合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后,中度中毒组检出率例数显著高于轻度中毒组(P<0.05).并且cTnI升高的例数显著高于其他单一或综合指标异常的例数(P<0.05).结论应用血清cTnI的检测能明显提高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检出率,其灵敏度明显优于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检查.
作者:孙安琼;杨新平;李卓成;陈剑雄;罗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六味化石通进行利尿、镇痛、抗炎、促凝血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漏斗法、扭体法、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蛋清致炎法、玻片法等,观察和研究六味化石通的利尿、镇痛、抗炎、促凝血作用.结果六味化石通能非常显著的增加尿量;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疼痛反应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蛋清所致炎症反应;能较明显的缩短凝血时间.结论六味化石通具有利尿、镇痛、抗炎、促凝血作用.
作者:钟玲;苏泽轩;熊爱华;刘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影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预后的因素.方法将该科自1997年1月~2003年10月收治的148例DAI病人的各项指标分别数量化,用后退法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影响预后的因素排列顺序为:昏迷程度、CT表现、瞳孔变化、昏迷时间、脑挫伤程度、年龄大小.结论影响DAI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昏迷程度,它可作为判断DAI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知非;刘飞;廖达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影响围产期心肌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该科37例围产期心肌病病例,总结其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特征,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1例病人预后不良,7例死于心衰恶化,2例死于器官栓塞,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1例死于心律失常.26例随访1年,5例发生心功能不全,无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围产期心肌病预后主要与心功能状况及并发症(器官栓塞、心律失常、感染)有关.
作者:方志成;周昌娥;王斌;王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电切术(PKRP)治疗BPH 38例.结果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51.0±28.4)g;手术时间(64.0±42.5)min;出血量(78.0±66.0)mL;无电切综合征(TURS)和闭孔神经反射发生.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的(5.8±3.2)nL/s上升至术后的(20.4±5.6)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的(27.2±4.3)分下降至术后的(7.3±2.8)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的(5.7±0.7)分下降至术后的(1.9±0.6)分.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出血少,并发症少,无电切综合征和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是治疗BPH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劲戈;黄亚特;郑文喜;刘新益;阳新华;欧雄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优选防治脑卒中患者便秘的用药方法.方法将186例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1组(62例)和对照2组(59例),采用通腑合剂灌肠、口服通便灵胶囊和口服通腑合剂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疗效并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次排便时间、再发便秘例数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再发便秘时间长于对照组;对照2组再发便秘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通腑合剂灌肠防治便秘效果优于口服用药.
作者:潘亚兰;葛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多媒体教学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和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它是集声音、图像和动画为一体的视听教材.该文对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组胚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多媒体教学具有声、像并茂的趣味性;图像逼真的直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容量超大的实用性等优势,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一种为先进的教学手段.
作者:唐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