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

白红;王鑫;邹海燕

关键词:饮食, 运动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调控, 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饮食和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达标率;血糖调控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FBG、2hPBG、HbA1c;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调控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BG、2hPBG、HbA1c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BG、HbA1c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加速血糖达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热断层对痹证的三焦辩证分析研究 热断层对痹证的三焦辩证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热断层(TTM)对80例痹证患者的观察,进行三焦辩证分析,旨在为临床辨证提供更直观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痹证患者80例,采用北京贝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TSI-2000型热断层系统为患者扫描,统计成像结果.结果统计显示:中焦热者41例,中焦正常者21例,中焦寒18例.中焦热,上下焦寒者比例高;兼有下焦热、上焦寒者次之;中焦寒,上下焦热者少.结论TTM能较好地反应出三焦代谢的异常,能直观、可视、数据化地体现痹证的病机病程,可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更直观的指导.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评价单剂量摆药机在住院药房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我院住院房单剂量摆药机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比较在我院住院病房使用单剂量摆药机前后各14个工作日时的部分科室的两种剂型摆药效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后,发现就摆药频次而言,单剂量摆药机要优于人工摆药,而且摆药用时普遍较短,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使用单剂量摆药机前后的摆药患者数目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住院病房使用单剂量摆药机,不仅能够增加药品摆放效率,还能够降低成本,有利于提升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陈秋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社区慢性病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将健康教育应用在社区慢性病中意义.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80位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40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抑郁度、焦虑度以及睡眠情况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知识知晓率,降低血压和血糖,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管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消化内科患者82例进行临床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抑郁状态、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焦虑状态评分为(49.9±5.4)分,抑郁状态评分为(50.7±4.1)分,睡眠质量评分为(6.07±0.5)分;研究组的焦虑状态评分为(42.3±4.4)分,抑郁状态评分为(44.6±3.9)分,睡眠质量评分为(4.2±0.5)分;对照组总的护理满意度为85.4%;研究组总的护理满意度为97.6%.结论: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焦虑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目的:探讨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对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市2017年两个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研究,每个社区有60名妇女与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妇幼保健工作,观察组采取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比较两组保健工作实施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社区服务人员的素质、设施完善程度、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以及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为妇幼提供更全面的保健服务,值得进一步进行实施.

    作者:杨礼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浅谈企业经济的弹性管理应用策略探述

    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呈现出飞速上升的趋势,在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几十年发展后不断成熟的今天,我们国家的企业自身所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让企业自身更好地针对风险防御的管理工作进行提升,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之下进行经济弹性管理的处理方式就成为了当前我们所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经济的弹性管理应用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和同行共同探索以及提升.

    作者:胡丽;戴广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针灸联合杞菊润目颗粒对于角结膜干燥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杞菊润目颗粒对于角结膜干燥症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2月到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角结膜干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泪然滴眼液+杞菊润目颗粒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针灸联合杞菊润目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自觉症状积分、BUT、SIT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杞菊润目颗粒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的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任军鹏;张小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药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IL-6和 TNF-α水平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IL-6、CR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辅助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L-6及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HR、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于洪波;郭勇杰;田香红;睢歆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社区防控慢性病的现状及对策制定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疾病防控的现状与改进对策.方法:对该院所辖5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辖的5个社区进行调查,其中,1个为试点社区,4个为非试点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对社区慢性病防控与患者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试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慢性病患者登记率、基本仪器配置率分别为96.67%,64.73%和100.00%,与非试点社区的87.69%,45.60%和7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76.49%,74.18%,与非试点社区的58.19%及58.6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防控仍存在一定问题,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工作水平与防控质量.

    作者:汤维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及安全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3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服用痛风消汤每日一剂200ml,水煎服.对照组给予消炎痛0.25g口服,每日一次,二周为一疗程.并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疼痛缓解情况、治疗前后血尿酸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通过治疗,治疗有效率仅为69.5%.结论:通过实施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疼痛能够明显缓解,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尿酸,值得在临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作者:刘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骨折护理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比较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患者住院时间和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骨折护理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并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徐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铁、锌、铜、铅四种元素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健康指导探究

    目的探讨铁、锌、铜、铅四种元素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进行科学的健康指导.方法对2016年6月~2016年11月期间,本院进行门诊体检的660名儿童进行四项微量元素检测并分析结果.660名儿童的检测结果显示,缺锌的儿童多,占42.3%,缺铁约占28.8%,缺铜约占1.1%,铅含量超标约占32.6%.结论铁、锌、铜、铅等微量元素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免疫功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给小儿进行合理的膳食安排,补充全面的营养,维持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保证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作者:刘宇;王重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和分析高血压在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并且对比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研究1组与2组,每组患者为30人,同时给予两个小组传统护理手段以及健康教育.并且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2组的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1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的环节中,健康教育必不可少,对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都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索南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探究

    目的:探究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模式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此次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并将该60例患者随机均等地分为两个试验小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案,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案.且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W,在此之后为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高达100%,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为83%,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并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依据(P<0.05);通过临床治疗后发现,实验组并没有患者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0.00%;而对照组却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3%,经过分析比较后发现,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并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而言,给予中医内科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治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当被给予更为广泛的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诗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高尿酸血症的检验诊断

    目的:调查精神病住院患者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与抗精神病药物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住院精神病患者600例,有并发者103例纳入并发组,无并发者497例纳入未并发组,对比两组相关资料与用药情况.结果:无症状高尿酸血症103例(17.17%);并发组服用抗精神药物效价(480±235)、用药时间(13.4±12.3)年、用药类型分布(氯氮平39.81%、利培酮16.50%、氯丙嗪23.30%、其他20.39%)、合并用药15.53%,与未并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前后,血清UA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几率较高,但合理用药有助于降低长远期高尿酸血症并发风险.

    作者:于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瘢痕疙瘩中细胞外基质的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具有细胞外基质(extrace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和真皮中细胞因子异常活化的特点.成纤维细胞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在创伤修复中,不同类型的瘢痕组织其ECM有不同表达和组成.这一机制还未完全明确.ECM的表达和增殖与一系列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相关,是创面修复的基本成分.细胞外基质成分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层黏连蛋白,一系列的蛋白多糖、聚糖,如:纤连蛋白,透明质酸,皮肤桥蛋白(皮连蛋白).ECM在成纤维细胞的生存,迁移和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东明;金哲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P-Ezr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检测P-Ezrin在正常胃粘膜与胃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胃组织和50例胃癌组织中P-Ez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Ezrin蛋白在对照组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胃癌组织中P-Ez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P-Ezrin蛋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其表达可用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评估.

    作者:张立伟;李馨;付志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作用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7例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随机分成两组,针对A组28例患者实施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针对B组29例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后的二氧化碳结合力、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有效血浆渗透压、血糖改善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连续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缓解患者酮症酸中毒症状,恢复患者肾功能.

    作者:郑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的数学模型研究新进展

    手足口病(HFMD)自2008年被我国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发病后主要对症治疗,故而重在预防.如何准确、科学地预测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对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手足口病疫情的预测模型也是多种多样,综合来看,国内外研究手足口病的预警一般采用四种方法:空间统计学、动力学、复杂网络理论、时间序列分析法.这些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因此,在建立预测模型时,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特点,从空间一时间多维度进行探索,从而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预测预警模型,提高预测预警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发生、流行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刘玉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加强医院药房管理工作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院实现了进步,为国家社会安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以现有的情况来看,医院药房管理工作,是日后重点加强的对象.该方面的工作开展,会受到很多影响因素的作用,为了在日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成绩,应不断完善工作体系.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王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