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波;郭勇杰;田香红;睢歆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甘丙肽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之间是否具有某种特殊的关联.方法:检测400名强迫症患者甘丙肽受体基因的rs694066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分析此位点是否与强迫症存在关联性,并且其中设有459个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0名强迫症患者在该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无明显差别(P>0.05);根据发病年龄、不同性别进行分层后,各组之间的基因频率、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也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甘丙肽基因rs694066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迫症之间并无关联.
作者:朱维款;张心华;田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模式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此次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并将该60例患者随机均等地分为两个试验小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案,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案.且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W,在此之后为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高达100%,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为83%,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并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依据(P<0.05);通过临床治疗后发现,实验组并没有患者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0.00%;而对照组却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3%,经过分析比较后发现,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并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而言,给予中医内科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治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当被给予更为广泛的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诗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调查精神病住院患者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与抗精神病药物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住院精神病患者600例,有并发者103例纳入并发组,无并发者497例纳入未并发组,对比两组相关资料与用药情况.结果:无症状高尿酸血症103例(17.17%);并发组服用抗精神药物效价(480±235)、用药时间(13.4±12.3)年、用药类型分布(氯氮平39.81%、利培酮16.50%、氯丙嗪23.30%、其他20.39%)、合并用药15.53%,与未并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前后,血清UA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几率较高,但合理用药有助于降低长远期高尿酸血症并发风险.
作者:于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微创手术与消炎利胆片联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术前服用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治疗指标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与消炎利胆片联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各项指标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何洪芹;陈国建;赵银周;张清印;张清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比较互联网辅助下学生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案例教学法两种教学模式对于骨科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验证互联网辅助下学生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模式在临床骨科教学中的优势.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7年制学生140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互联网辅助下学生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以传统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统计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单和自制的教学效果反馈评分表,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对照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出科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学生教学效果反馈评分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互联网辅助下学生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案例教学法两种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均具有重要价值,但互联网辅助下学生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
作者:胡蓓蓓;沙清泉;李学州;吴云鹏;孙鹏飞;郭永园;张力;颜廷宾;贾玉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步行是人类基本的运动,也是复杂的运动之一,涉及足、踝、膝、髋、臀、躯干、肩、颈的肌肉和关节的协同运动.步态分析是生物力学的特殊分支,是对人体行走时的肢体和关节活动进行运动学观察和运动力学分析,提供一系列时间、几何、力学等参数值和曲线.步态分析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机制研究、临床诊断,也可以指导治疗和疗效评估及康复评估等.
作者:陈珂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一 理论根据及启示发现破译根据宇宙自然规律、中医、内经理论;阴阳平衡转化,万物长、消、生、化规律;远古人对气的研究、利用、记载;现代医学技术手段之研究.宇宙自然规律,即道之自然规律.宇宙即是道,道是宇宙原始、精微的物质及其固有的能力与运动规律.道是指阴阳,万物,空气,空气无处不在.万物遵道而贵德.黄帝内经指出[病非人体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古医曰:《疾病病疾多,医道道法少》.中医指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一身之气机出入升降运动];[吸天阳以养气];[心主血脉,主神明;心肺同源;肝肾同源;肺肾同源;肺主行气,肾主纳气;肺为水上之源];[气是充养人体的一种精微物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人生病是阴阳失调引起的];[阴阳通过人体可进行自我调整];[胃主纳,主通降,胃气下行,运化糟粕],[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胃为充养人体之源].
作者:王瑞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围生期的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肠道疾病,多在出生后2周内发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常见于未成熟儿.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摄片对本病确诊有重要意义,以肠道充气、肠壁囊样积气和门静脉充气征为X线为特点.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及静脉营养的应用,死亡率有所下降.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一些早产儿发生率低的国家,NEC的发病率很低,如仅为0.27%.该病死亡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NEC病死率为10%-50%.我科通过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进行的优质护理,不但挽救了患儿的生命,减轻其痛苦,而且加快了患儿的恢复速度.
作者:史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为了提高维生素B6片的质量,保证人体的有效吸收,为建立维生素B6片的体外溶出度试验提供依据.本文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第一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国内5个厂家维生素B6片的溶出度的浓度.比较了维生素B6片在蒸馏水、盐酸溶液(9-1000)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3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各批样品在盐酸溶液(9-1000)中溶出度效果较为理想.该法简单、准确,可作为检测维生素B6片的体外溶出度试验.
作者:耿品;车环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法在心胸外科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我市医学院2016级临床专业的120位学生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入选学生共分成2个班别,为一班(60位)学生运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为二班(60位)学生实施案例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个班学生对案例式教学法在心胸外科诊断教学中应用的赞同率、满意度及学习成绩.结果:二班同学的授课方法满意度及赞同率分别为95.0%,98.4%显著高于一班的81.7%及78.4%,差异显著(p<0.05);同时二班同学的学习成绩80分以上的占比为74.9%显著高于一班同学的55.0%,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讨论:案例式教学法在心胸外科诊断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掌握临床护理技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针刺夹脊穴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4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以针刺夹脊穴为主,结合拔罐、TD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颈腰椎病疗效显著,实用性较强,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光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文章首先对冠心病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然后阐述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的意义,后对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1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孕妇均于清晨空腹采血行血脂生化检验,并根据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拉网检验组与分级检验组,同时比较两组各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I-apoAI)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在TC、TG以及HDL阳性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级检验组在LDL、apoB、apoAI阳性率均高于拉网检验组(P<0.05).结论:分级检验在血脂生化检验中能够提高各指标检查的准确率,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优势.
作者:安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压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为(163.2±14.2)mmHg,舒张压为(104.5±8.7)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为(165.3±15.2)mmHg,舒张压为(105.3±9.4)mmHg,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情况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为(123.3±9.6)mmHg,舒张压为(83.5±11.2)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为(146.7±10.6)mmHg,舒张压为(99.5±9.5)mmHg,实验组患者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帮助患者将血压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下,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分析采用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2种)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阴道炎患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发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显色法检验,实验组采取凝集法检验,对比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念珠菌检测结果阴性为13例、阳性为37例,念珠菌检出率为74%,对照组念珠菌检测结果阴性为28例、阳性为22例,念珠菌检出率为44%,实验组念珠菌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炎患者阴道中念珠菌检测中,应采取凝集法进行检测,检测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莉;沈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中药饮片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98例患者,并探讨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结果:本研究显示,98例患者,关于不良反应,29例(29.5%)皮肤及黏膜系统症状,20例(20.4%)胃肠道系统症状,9例(9.1%)呼吸系统症状,7例(7.1%)神经系统症状,6例(6.1%)肝胆系统症状,5例(5.2%)心血管系统症状,5例(5.2%)为泌尿系统症状,3例(3.1%)造血系统症状,3例(3.1%)过敏性休克,11例(11.2%)其他症状.结论: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类型多,临床上,需加强用药指导,科学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确保药物疗效.
作者:王超;高士华;张文想;郑正;刚瑛;罗佳晶;姜鑫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呈现出飞速上升的趋势,在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几十年发展后不断成熟的今天,我们国家的企业自身所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为了让企业自身更好地针对风险防御的管理工作进行提升,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之下进行经济弹性管理的处理方式就成为了当前我们所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经济的弹性管理应用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和同行共同探索以及提升.
作者:胡丽;戴广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超声特征以及总结漏误诊原因作探讨.方法:纳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子宫发育畸形(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患者50例,将其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确诊18例36.0%,首诊漏误诊率为32例64.0%.结论:临床上检查疑似子宫发育畸形患者时,需常规观察其二维超声宫底部横切面子宫内膜,短小、不对称时则疑似单角子宫或者残角子宫,要再行三维超声冠状面检查结果联合判定,以避免患者病情漏误诊.
作者:徐志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7例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随机分成两组,针对A组28例患者实施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针对B组29例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后的二氧化碳结合力、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有效血浆渗透压、血糖改善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连续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缓解患者酮症酸中毒症状,恢复患者肾功能.
作者:郑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3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服用常规抗抑郁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重复高频经颅磁刺激,对照组使用不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去极化的伪线圈进行刺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抑郁量表总分都出现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同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更早地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提高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有效率,可作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许蔚雯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