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欢欢
目的:口腔保健对妊娠期牙龈炎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6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82例.常规组进行口腔卫生教育,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口腔保健,对比两组牙龈炎发病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单纯牙龈炎、牙龈瘤、牙龈成形术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口腔保健对妊娠期牙龈炎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能有效降低妊娠期牙龈炎的发生率,保证牙龈炎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针刺夹脊穴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4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以针刺夹脊穴为主,结合拔罐、TD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颈腰椎病疗效显著,实用性较强,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光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对出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时对患者家庭氧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以提高家庭氧疗的行为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出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定期电话回访,从出院后第一周开始,回访时间为1年,每周2次,1年后对2组患者的再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孝平;陶英;王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面神经是位于头面部,以支配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传导舌前2/3的味觉并且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面神经核位于脑桥的部位,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上半部的肌肉,核的下半部分仅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下半部的肌肉.面神经常见的损伤是腮腺肿瘤手术的损伤,或肿瘤同时侵袭神经,必须同时切除.
作者:张倩;徐建生;邱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消化内科患者82例进行临床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抑郁状态、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焦虑状态评分为(49.9±5.4)分,抑郁状态评分为(50.7±4.1)分,睡眠质量评分为(6.07±0.5)分;研究组的焦虑状态评分为(42.3±4.4)分,抑郁状态评分为(44.6±3.9)分,睡眠质量评分为(4.2±0.5)分;对照组总的护理满意度为85.4%;研究组总的护理满意度为97.6%.结论: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焦虑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饮食保健》围术期综合保温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2月-2016年11月,研究对象:92例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实验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温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时体温、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液体输入量、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乳酸含量.结果:入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时体温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液体输入量对比显示差异不显著,苏醒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含量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保健》围术期综合保温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较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途径B超检查(腹部、阴道)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检查异位妊娠的患者选取7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腹部B超检查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阴道B超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4.28%明显的高于对照组68.57%,漏诊率以及误诊率都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实施阴道B超检查可以更加准确的对疾病进行确诊,降低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效果明显的优于腹部B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孙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7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28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单纯血液透析治疗,针对观察组29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分析两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治疗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观察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89.66%)明显高于常规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7.86%),两组相比:P=0.044.结论:针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卢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血小板的估算公式.方法收集的血常规标本,在SYSMEX-3000血细胞分析仪上同时用电阻抗及F通道测定PLT值,并采用每个视野的平均PLT*15[1]及公式PLT=(PLT10/RBC10)*RBC*103估算PLT值.结果公式PLT=(PLT10/RBC10)*RBC*103估算PLT值与PLT-F在正常RBC时的相关系数为0.999,P<0.001;在RBC低于正常参考区间时的相关系数为0.989,P<0.001.结论PLT=(PLT10/RBC10)*RBC*103能满足临床工作中的需求,尤其使用于基层检验人员的日常工作.
作者:何晶晶;张富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本文根据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找到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科学和合理的为儿童饮食行为干预提供参考路径.
作者:赵利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针刺放血疗法配合饮食疗法对痛风性跖趾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2例痛风性跖趾关节炎患者,对其采用针刺放血疗法配合饮食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有治愈患者15例,治愈率为68.1%,好转患者6例,好转率为27.2%,治疗总有效率为95.4%.在随访中共有11例患者出现复发,其复发原因为未遵守饮食疗法食谱进行治疗,经再次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联合针刺放血疗法和饮食疗法对痛风性跖趾关节炎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远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选取学校2016年7月-2017年7月150名学生为对象,通过调查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提出学校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中的具体策略.结果: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在流感、水痘、腮腺炎、结核、乙肝等常见疾病知识掌握率较低,分别为70.00%、65.33%、58.67%、53.33%、61.33%.需行之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干预策略.结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中,应选择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对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忠杰;杨瑞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及安全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3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服用痛风消汤每日一剂200ml,水煎服.对照组给予消炎痛0.25g口服,每日一次,二周为一疗程.并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疼痛缓解情况、治疗前后血尿酸的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通过治疗,治疗有效率仅为69.5%.结论:通过实施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疼痛能够明显缓解,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尿酸,值得在临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作者:刘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配有彩色图片的骨科外来器械图谱在对护士进行外来器械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将手术室40人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器械图谱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对骨科髋关节置换外来器械进行提问测试和操作考核,对手术配合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士提问测试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士提问测试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骨科外来器械培训中运用器械图谱,能提高护士对骨科内固定手术器械的认知程度,更好地掌握骨科内固定手术器械的名称、操作、清洗以及提高手术配合熟练度.
作者:杨中影;李会;章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为了探讨温针灸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的效果.方法:将30例风湿性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分别比较两组疗效以及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要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吴克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偏头痛和缺血性脑卒中都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偏头痛是一种神经血管性头痛,而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血管功能障碍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疾病.越来越多研究显示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关系,但偏头痛患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具体机制及防治措施却仍存在着不小争议,本文就国内外新观点做简单阐述.
作者:许新炜;杨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X线、CT、MRI在骨巨细胞瘤这一疾病上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骨巨细胞瘤患者60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收集患者的X线、CT、MRI等各项检查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各项检查特征进行探讨.结果:三项检查在骨质破坏上的诊断率的高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T、MRI在皂泡征、软组织肿物中的诊断率较X线检查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MRI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率略高于X线,但若能三种检查手段相结合,应该能提高该疾病的诊断率.
作者:师玉;李斯密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1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孕妇均于清晨空腹采血行血脂生化检验,并根据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拉网检验组与分级检验组,同时比较两组各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I-apoAI)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在TC、TG以及HDL阳性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级检验组在LDL、apoB、apoAI阳性率均高于拉网检验组(P<0.05).结论:分级检验在血脂生化检验中能够提高各指标检查的准确率,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优势.
作者:安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在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经皮钢板内固定联合桥接钢板技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患者,并对所有患者采用经皮钢板内固定联合桥接钢板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且在手术完成后的六个月到两年进行跟踪随访,按照Johner-wruhs的相关评分标准进行级别的评定.结果:在所有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19.4±30.8)毫升、(9.2±0.85)厘米、(9.5±1.2)周以及(18.4±3.1)天,级别评定为优的患者有34例,所占比例为42.5%;为良的患者有27例,所占比例为33.75%;为尚好的患者有18例,所占比例为22.5%;为差的患者有1例,所占比例为2.5%;优良率为76.26%.结论:在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经皮钢板内固定联合桥接钢板技术,不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而且损伤较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剑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实验组高;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思佳;张旭冉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