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分析

庞晓丽;金英;王玉娇;焦雪娇;吉红平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 应用效果, 优质化护理服务, 干预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慢性支气管炎病患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n=41).A组采用优质化护理服务,B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对各组的患者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12%,比B组的78.05% 高,P<0.05.A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56%,比B组的82.93% 高,P<0.05.结论:采取优质化护理服务对慢性支气管炎病患进行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建议采纳.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营养干预在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中的疗效探析

    目的:观察饮食营养干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5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实行饮食营养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9.6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饮食营养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分析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MRI检查时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价值

    目的:探讨对幽闭恐惧症患者实施MRI检查时的心理护理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MRI检查时发生幽闭恐惧症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放松训练、提供特定物品(眼罩、耳塞等)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MRI检查发生幽闭恐惧症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症状,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江群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急救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急诊科抢救的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救情况.结果 在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可提升急救效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刘映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新生儿肺炎护理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方法:根据奇偶数字分组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肺炎新生儿7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35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家属满意度为97.14%,比对照组的74.29%、80.0% 高,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炎新生儿进行施护,能够显著提高其疗效,促进病情恢复,且有助于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根管治疗四手操作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在根管治疗四手操作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从2016年5月 ~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6例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选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给予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四手操作护理,而28例观察组在四手操作的基础上联合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在根管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通过护理治疗后对比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四手操作护理中联合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成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NDS评分降低,B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的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程生活能力.

    作者:韩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浅谈整体干预在感染科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感染科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感染科收治的7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时间为依据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肺结核患者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干预护理,对比两组肺结核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干预在感染科肺结核患者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临床治疗费用,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在疾病控制方面有显著优势,因此,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秋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原因,降低发生率.方法:对我院RICU经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的患者66人,找出与护理相关的治病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行护理干预,加强基础护理及针对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及病死率.

    作者:侯久娟;魏继武;王华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浅谈对骨折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43例骨折患者脱位情况进行X射线检查,诊断结果以X射线图像为基础.结果:43例骨折患者中,41例通过X射线检查即刻诊断为骨折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5.35%;2例X射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CT扫描后确诊为骨折.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X射线临床检查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X射线,能够非常准确的确定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类型、位移状况等.对于疑问度较高、X射线诊断不完全明确的患者,可通过CT检查做后定论,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的理论依据.

    作者:卢双顺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对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的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39例观察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给予另外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能力、生理能力、心理状态、社会能力以及情感能力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的评分高,P<0.05,差异较显著.结论: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的护理管理能力,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6月我院内分泌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人数及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人数及比例限制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减少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颖;杨旻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在肿瘤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随机选取2018年1月要2018年3月在我科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1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1和观察90例,对照组仅在患者入院时及每周一次常规进行自理能力评估,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入院时、每周一次常规自理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再增加化疗前、化疗后的自理能力评估、按照自理能力评估的评分,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化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化疗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9.8)高于对照组(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前后的护理评估中,能够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的评分,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韩映华;李彦华;魏红;张霞;高晶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130例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5例,采取常规消化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6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环境护理、语言仪表、护理技术、护理沟通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8.46%,对照组为87.69%,差异明显(P<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应用能够提高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满意状况,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 ~2018年10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并行扁桃体切除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3d的疼痛评分及伤口出血情况.结果: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伤口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中,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后伤口疼痛,减少伤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轮状病毒检测对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检测对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2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集粪便标本用于检测轮状病毒.总结分析患儿的检测结果以及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经轮状病毒检测,本组200例患儿中80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组),其中重度脱水者16例(20.0%)、ALT上升者36例(45.0%),CK-MB上升者30例(37.5%);另120例检测结果为阴性(阴性组),其中重度脱水者10例(8.33%)、ALT上升者20例(16.67%),CK-MB上升者24例(20.0%),两组患儿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CRP上升、发热 ≥5d上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采用利巴韦林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同时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部分患儿,并喂养腹泻奶粉,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轮状病毒检测对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诊断效果显著,即利于患儿疾病分型,且可指导其治疗和转归,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琛;刘秀芬;阎志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性.方法:在2014年8月24日至2016年8月23日期间选取2000例(1000对)计划怀孕人群作为实验对象,其中1000例(500对)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000例(500对)未实施检查,且均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此次受检者的各项检测结果及出生婴幼儿的健康状况.结果: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新生儿贫血率(0.20%)、新生儿溶血病率(0.00%)、新生儿感染率(0.20%)、新生儿智力低下率(0.20%)低于未实施孕前检查婴幼儿(P<0.05).结论: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够促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防范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潘琴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于血透室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血透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分析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在统计学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血透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费微;陈勤;侯云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2015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以患者的超滤率、血流量、透析的时间年限、患者年龄以及性别比例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变量之间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透析时发生低血压以及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进行评估及分析.结果:只有患者的透析时间年限与透析中出现高血压或者低血压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并且透析时间 ≥5年患者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1-3年和3-5年患者,而高血压发生率则低于1-3年和3-5年患者(P<0.05).结论:随着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患者在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的几率增大,而出现高血压的几率减小.

    作者:加妮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价值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老年股骨颈骨折很容易导致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临床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主要是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孙彩霞;李洪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注射泮托拉唑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前往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进行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判断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泮托拉唑可显著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