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欣欣
目的:对骨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骨科接诊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给予对照组普通护理,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以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护理满意度及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以后,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有效的应用取得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喜红;李华珍;陈双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社区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14例,随机分研究组(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与对照组(二甲双胍)各57例,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BMI)与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临床指标改善显著,研究组有效率(98.24%)高于对照组(87.71%),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能合理控制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任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总结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在肺结节诊断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共有46例肺结节疾病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回顾分析不同患者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相关资料.结果: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良性病变22例,恶性病变24例,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CT平扫CT值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60sCT值方面,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影像学资料表现方面同样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能够较为准确的对肺结节做出诊断与鉴别,进而为肺结节疾病的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中药材的保管和贮存是保证中药质量为重要的措施,一旦管理不善,就会影响到其疗效.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中药材贮存的期限以及贮存方法.
作者:卢建诚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为了探究目标化管理在街头无偿献血中的有效程度.方法:筛选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街头献血的献血数据,其中2015年为5200例;2016年的样本样本量为5400例;2017年的样本量为5300例.在2017年以后开始对员工实行目标化管理,对比这三年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情况.结果:从三年的数据上可以发现检测中主要不合格的指标为ALT、HBs Ag、抗-TP.2015、2016、2017全年ALT、HBs Ag、抗-TP检测不合格率比较(目标化管理)结果表明,而2015年和2016年两年没有实行对员工的目标化管理其ALT、HBs Ag、抗-TP检测不合格率三者组间均无差异(P>0.05).2016年与2017年相比,转氨酶组下降明显,P值为0.0003小于0.01,有统计学意义,乙肝、梅毒组无明显差异.讨论:对街头献血的目标化管理,相比往年献血的废血情况,管理情况明显有所改善,值得在各个街头献血中推广.
作者:程鸿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排痰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排痰的护理过程,分析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经护理后,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排痰,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无1例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在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排痰的过程中,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利于有效排痰,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李瑶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2—2018.5收治的7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研究组(细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4.3% 和65.7%,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设备管理、消毒隔离、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既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又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钟敏;祝孟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两种用药的方法 ,对于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情况治疗的使用成本.方法选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孕妇100例,按照平均的方法把所有孕妇分为两组,分别以观察和对照进行命名,每组50例孕妇.其中对照组孕妇给予益血生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孕妇给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治疗效果以及成本相结合分析,明显好于对照组孕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给予其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进行疾病的治疗,成本相对较低,值得医疗机构使用.
作者:陈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诊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BiPAP,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高流量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PaCO2、Pa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均出现PaCO2下降,PaO2升高,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显效28例(70.0%),有效7例(20.0%),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24例(60.0%),有效5例(12.5%),总有效率72.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BiPAP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建坤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护理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0%,对照组为26.67%,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状况.
作者:孙小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与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对产妇恢复效果及对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改善影响.方法引用青海红十字医院产科住院部所接收的产妇13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产妇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均为66例.其中,对常规组产妇使用传统模式的护理方法,对护理组产妇使用母婴床旁护理方法,同时对两组产妇进行定期随访,分析两组产妇发生尿潴留、产后出血、乳腺炎发生率和两组产妇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自本次的研究中,发现护理组患者产后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为2例,发生率为3.03%;常规组患者产后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为13例,发生率为19.07%;护理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有明显统计学影响(P<0.05).结论 合理地推广母婴床旁护理方法于产后护理中,不仅能减小产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有利于提高产妇的术后的恢复效果,具备将强的评价意义,应大力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张闰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以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和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48.53±3.32)、SAS评分为(49.31±3.61),均低于对照组患者(53.62±3.43、52.19±4.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结局中产后出血、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婴儿结局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无死胎情况.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降低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对母婴结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霍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产褥期心理疏导对产妇心理状态及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122例产褥期妇女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比较两组产后1周及产后4周的母乳喂养行为及心理状态.结果: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后,两组产妇在喂养行为上都得到了提升,但是观察组的母乳喂养行为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护理后观察组的母乳喂养信心量表评分与HAMA评分都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能够有效帮助产妇缓解精神压力、消除紧张感、帮助产妇完成角色转换、了解基本的婴幼儿护理知识,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计妮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护理要点以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皮下硬结率、皮下出血率进行详细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皮下出血率以及皮下硬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时,应做好注射前准备,合理选择注射部位,在抽取低分子肝素钠溶液排气后再抽入0.02ml的空气,并采用垂直注射方式,根据患者用药情况严格控制按压时间,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率以及皮下硬结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曙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中心综合门诊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4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57例,对照组为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观察组为多潘立酮片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49%与对照组82.46%比较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早饱消退时间、烧心消退时间、嗳气消失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可加快症状尽快消退,减轻患者不适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价值较高.
作者:李万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评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2015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以患者的超滤率、血流量、透析的时间年限、患者年龄以及性别比例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变量之间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透析时发生低血压以及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进行评估及分析.结果:只有患者的透析时间年限与透析中出现高血压或者低血压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并且透析时间 ≥5年患者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1-3年和3-5年患者,而高血压发生率则低于1-3年和3-5年患者(P<0.05).结论:随着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患者在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的几率增大,而出现高血压的几率减小.
作者:加妮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体检信息管理软件在体检工作中的应用对提高体检工作效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2017年体检工作中采用信息管理软件与2016年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在体检中的应用对比,发现两者在体检工作应用中的优势作用.结果:实践一年多以来,体检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合理化,标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管理,加快了体检工作流程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体检医生节省时间及减轻负担,较准确地达到了体检预期要求与目的 .结论:该软件值得在医院体检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树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急诊科抢救的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救情况.结果 在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可提升急救效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刘映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饮食护理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82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1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41例行医护合作型饮食护理.结果:研究组TFN、TSF、ALB、PA以及BMI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初次排气时间、肠外营养供给时间、拆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加强医护合作型饮食护理,有利于患者机体营养水平的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李玉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72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3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个体化护理,评估两组药物使用依从性及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药物使用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均较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利于帮助患者改善心态,缓解不良情绪,提高药物使用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佳顺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