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晓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72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3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个体化护理,评估两组药物使用依从性及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药物使用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均较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利于帮助患者改善心态,缓解不良情绪,提高药物使用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佳顺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分功感染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出现职业暴露的几种常见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防护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感染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危险因素,包含物理以及生物领域的危险因素,思考护士在职业工作中因为自身原因或者是不可预知因素导致的危险.结果 针对感染科而言,职业暴露通常是发生在临床治疗操作中,出现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也不具备风险因素的洞察和预见能力,同时也受到医院防护措施的影响.结论 应该对感染科护理人员开展职业暴露的教育,科室应该制定科学且全面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让护理人员可以正视职业暴露的同时也能树立安全意识,将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低范围.
作者:张颖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注射泮托拉唑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前往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进行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判断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泮托拉唑可显著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降糖等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设立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给予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具有良好导向,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有效情况,利于患者预后,适用于临床.
作者:方梦笔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2—2018.5收治的7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研究组(细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4.3% 和65.7%,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设备管理、消毒隔离、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安全中,既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又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钟敏;祝孟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单位10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统计意外针刺发生情况.结果:在105名护理人员中有89例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事件,发生率为84.76%.其中有81名为护理操作过程时发生针刺伤,有16名护理人员承认未主动上报针刺伤,有98名护理人员愿意主动参与医院组织的针刺伤知识培训和学习.结论:由于护理人员日常工作量比较大,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对于针刺伤危害无安全防护知识,操作不规范.所以医院需要注重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操作培训.
作者:刘丽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卫生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和认识的逐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首先对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的目的 进行介绍,然后对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作者:杨国庆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在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体检者100例,将受检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分别施以常规教育及健康教育路径,观察两组受检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受检者施以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前者护理有效率为96%,后者护理有效率为66%,两组受检者护理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受检者护理满意度为94%,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改善护理效果,使护患关系改善,提升护理依从性.
作者:张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循证护理对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收治的54例胃肠外科管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与普通常规护理手段,对比分析循证护理措施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59%,远高于对照组(74.07%);两组患者的疼痛、非计划性拔管、心理和精神以及满意度方面比较,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前者都占优势.结论:对胃肠外科管道患者施行循证护理措施不仅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提高疗效以及护理的质量,并能更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金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他汀类药物是3一羟基一3一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阻断HMG-CoA而显著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预防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有效减小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然而一些病人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发生,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从而寻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张蕾;赏宇月;李玉川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护理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0%,对照组为26.67%,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状况.
作者:孙小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发生于青壮年男性的一种良性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正常变异心电图,其中较低的R波振幅、较高的ST段抬高都是支持急性心肌梗死的理由,在临床上极易漏诊和误诊,常伴有胸痛、心前区部分不适、心悸、胸闷等症状.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常以J点(在QRS复合体与ST段交界处)、ST段呈凹面向上或上斜型抬高为特征.在急诊室常有12%的胸痛患者在心电图上的表现为早期复极综合征,这便常常成为医生的挑战[1].本文报道了急诊患者疑似心肌梗死但实际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1例,便于使得临床医生对于早期复极综合征有更深刻的了解.
作者:王誉旋;杨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一般多发于老年人群,很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患病后痛苦不堪,生活质量严重降低,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很多患者在治疗后效果并不佳,需要进行进一步护理干预.但是如何进行护理干预成为了临床护理人员以及专家们热议的话题.本文对中医护理的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腰椎间盘突出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郝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8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细节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在护理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5%,明显多于对照组72.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投诉、护理纠纷与意外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投诉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水准.
作者:鲁红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18例进行研究,将11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中,出现1例仪器故障事件,1例脱管事件,1例出血,1例跌倒,对照组中,出现3例仪器故障时间,4例脱管事件,3例出血,3例跌倒,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病率对比存在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血液透析室中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保证患者治疗过程的安全,患者对护理和治疗满意度会有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佳;林芝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32例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内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冰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良好充足的睡眠是保证我们一天精力充沛的前提条件,我们一生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睡眠质量方面又是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群体,大学生面临着走向社会工作、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问题很容易导致睡眠问题.本文对大学生群体睡眠现状进行分析,综述当前大学生群体睡眠质量,影响大学生睡眠的相关因素:体质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生活环境等,并提出相关对策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睡眠质量,预防和减少失眠症的发生.
作者:黄思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血管介入手术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方法:选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40例下肢动脉闭塞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加速康复护理组20例患者通过秉承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实施护理,传统护理组2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加速康复护理组患者ABI踝肱指数、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情况和患者平均住院日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可加强血管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吴慈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职业性铅中毒患者疾病转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9月-2018年11月本院接诊的职业性铅中毒病患2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n=10).A组实行护理干预,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疾病的转归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0.0%,比B组的50.0% 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护理干预措施对职业性铅中毒病患进行施护,可促进其疾病转归,提高临床治愈率,建议采纳.
作者:魏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各有45例患者的观察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镜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水平进行总结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镜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经过比较后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理想,其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