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汇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内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30例,所有病例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配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干预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大(P>0.05);②统计显示,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③调查发现,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配合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可推广借鉴.
作者:聂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18例进行研究,将11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中,出现1例仪器故障事件,1例脱管事件,1例出血,1例跌倒,对照组中,出现3例仪器故障时间,4例脱管事件,3例出血,3例跌倒,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病率对比存在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血液透析室中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保证患者治疗过程的安全,患者对护理和治疗满意度会有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佳;林芝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的小儿结肠镜肠道准备方法 ,提高患儿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减轻患儿疼痛.方法2017年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行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患儿244例,按结肠镜检查先后顺序分为三组.A组为饮食控制加开塞露清洁灌肠;B组为控制饮食加灌肠器1支清洁灌肠;C组为控制饮食加灌肠器1/2支清洁灌肠.结果 B组及C组在各肠道清洁度均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及C组之间清洁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灌肠时疼痛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灌肠时出血、灌肠后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灌肠器1/2支用于儿童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可减轻患儿疼痛,提高肠道准备清洁度,满足结肠镜检查的需要.
作者:孙华中;高怡;蔡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骨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骨科接诊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给予对照组普通护理,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以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护理满意度及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以后,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有效的应用取得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喜红;李华珍;陈双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在肿瘤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随机选取2018年1月要2018年3月在我科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1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1和观察90例,对照组仅在患者入院时及每周一次常规进行自理能力评估,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入院时、每周一次常规自理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再增加化疗前、化疗后的自理能力评估、按照自理能力评估的评分,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化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化疗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9.8)高于对照组(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前后的护理评估中,能够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的评分,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韩映华;李彦华;魏红;张霞;高晶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对口腔溃疡疗效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口腔溃疡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口腔护理与饮食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口腔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进食时间和治愈口腔溃疡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45例患者治愈口腔溃疡的时间为(4.11±1.28)d,恢复进食时间为(2.65±1.38)d.对照组45例患者治愈口腔溃疡的时间为(7.91±2.23)d,恢复进食时间为(7.12±1.36)d.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护理具有保持口腔卫生、抗菌、止痛、加快修复黏膜上皮细胞和保证其完整性等优点.合理饮食干预可以让患者的营养保持均衡,提高免疫力.口腔护理与饮食干预的结合可以有效快速地提高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海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降低输血风险和输血误差的输血管理要点以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输血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10例以及观察组1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血管理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输血风险管理方案.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管理方式后,对两组患者输血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成功率为(9/1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输血成功率(6/10)60.0%,观察组患者本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0%,而对照组患者本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20.0%.结论:在对临床输血患者进行输血管理时,可以应用针对性护理可以保证护理效果,避免输血风险,提高输血成功率,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曾代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术后护理对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 ~2018年6月间在我院88例行造瘘手术的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内瘘成熟时间为6~10周,平均时间为(7.36±0.97)周,没有患者发生内瘘成熟不良的情况.成熟期间1例患者发生内瘘血肿,1例患者出现皮肤感染,1例患者出现内瘘血栓,经对症治疗后均在短期内好转,对内瘘无影响.结论:术后护理对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良好,能缩短内瘘成熟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学碧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下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将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应用到临床上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恢复时间进行记录.结果:患者在使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腰椎功能恢复时间、疼痛程度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下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经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作者:吴成东;吕亮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二甲双胍为一种双胍类衍生物降糖药,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Ⅱ型糖尿病.近年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具有降低患者罹患肝细胞肝癌的风险的作用,但其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从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对二甲双胍在肝癌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林怡君;申雯嘉;雷雨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3月 ~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运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后,其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下降,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与参照组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护理干预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侯敏;孙鑫;张宁宁;侯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本文结合医院行政管理现状,通过构建医院内部风险管理平台,针对医院行政管理存在的风险问题及成因,对其风险控制与解决方法进行研究,以促进风险管理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运用,提高医院行政管理水平.
作者:王丽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78例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8例疑似重症哮喘患者,通过呼吸内科临床诊断进行病情分析,并给予综合治疗.统计诊断正确率、治疗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呼气流量峰值(P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0%(78/78),治疗有效率为94.87%(74/78).患者治疗后呼气流量峰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优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可有效确诊重症哮喘,综合治疗则能保证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主要体征指标,可予以重视和推广.
作者:陈彩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居家自我护理对脑出血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8年7月80例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和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居家自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QOL评分和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居家自我护理对脑出血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义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了解某部特种部队官兵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某部特种兵1230人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某部特种部队官兵生活质量高于平均水平.医药依赖、行动能力、自尊、精神支柱、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社会安全保障等条目评价较好,疼痛与不适、睡眠与休息、积极感受、记忆和注意力、医疗服务、休闲娱乐活动、获知识技能机会等条目评价较差.结论:某部特种部队官兵的生活质量状况较好.但是,也要注意官兵睡眠质量改善,减少官兵训练伤的发生,关注官兵的情绪感受,改善医疗服务条件等方面.
作者:周刚;于吉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6月我院内分泌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人数及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人数及比例限制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减少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颖;杨旻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复发抑郁症患者的主客观睡眠差异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择58例抑郁症患者,29例首发抑郁症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另29例复发抑郁症患者则设置为观察组,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客观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此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主客观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差异,并针对相关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主观睡眠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主观睡眠潜伏期延长,主观睡眠质量降低,P<0.05.观察组客观觉醒次数则大于对照组,REM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总睡眠时间差值与PSQI总分、发作次数呈正相关;睡眠潜伏期差值及睡眠效率差值与PSQI总分、HAMA-14总分呈正相关.结论:复发抑郁症主观、客观睡眠质量差异明显,且睡眠质量与发作次数、PSQI总分、HAMA-14总分间存在正相关.
作者:张朕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规范化疼痛护理对癌痛患者焦虑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 ~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癌痛病患,同时按照随机方法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规范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痛患者开展规范化疼痛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焦虑情绪,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王晓凤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艾草本身纯阳燥湿等特性,研制出具有艾草功效的为宫寒类痛经患者所需的中医药内裤,验证当前市面艾草内裤疗效及推广艾草的应用.方法:该课题利用中医学经典理论,用中医药结合生活必需品(内裤)的方式,通过艾草本身纯阳燥湿等特性,研究艾草内裤对宫寒类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先根据筛选条件以及调查表选取40名具有宫寒类痛经的患者,购买艾绒填充和内裤,对每一个患者进行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跟踪调查.结果:在根据使用前后和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使用艾草内裤之后,患者在痛经过程中痛感明显减弱.而患者持续两个月使用后,在停止使用艾草内裤后痛经也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艾草内裤对宫寒类痛经缓解疼痛有着较明显的效果,而且并无不适反应,艾草内裤适合宫寒类痛经患者长期使用.
作者:赵金桥;葛翼锋;卢威;黄艳冰;祝仰瑞;石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在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体检者100例,将受检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分别施以常规教育及健康教育路径,观察两组受检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受检者施以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前者护理有效率为96%,后者护理有效率为66%,两组受检者护理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受检者护理满意度为94%,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改善护理效果,使护患关系改善,提升护理依从性.
作者:张亮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