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焕英

关键词:舒适护理, 阑尾炎手术,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28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进行护理实验.其中对照组接受阑尾炎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针对阑尾炎手术的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同时实验组患者阑尾炎术后舒适度更高,术后疼痛指数低,对护理及其过程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阑尾炎手术护理中,患者得到较为舒适的护理体验,护理效果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很高,临床护理可实践运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 ~2018年3月诊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例进行治疗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手术,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复发例数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各项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综合效果好,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学习.

    作者:袁俊刚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对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左心衰竭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付首科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北京市延庆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北京市延庆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情况及视力低常儿童屈光不正的分布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北京市延庆区10所幼儿园273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对视力低常儿童进行散瞳验光,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测273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视力低常者374名,低常率13.68%,其中5岁高为17.5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力低常儿童中屈光不正占95.72%,屈光不正儿童中远视、近视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力是学龄前儿童眼保健的重要指标,屈光不正是延庆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的主要原因,视力普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视力低常,引起家长的重视,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纪文锋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8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研究观察,依据抢救期间护理流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组(对照组)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组(对照组)各7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结果.结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为(14.58±2.14)min,治疗时间为(24.18±2.42)min,住院时间为(8.76±1.6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4.59%,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89%,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0.2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3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43%,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张鑫;刘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试析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院诊治的的6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经消化内镜进行复查与治疗,观察消化内镜诊断符合率与治疗效果.结果:结肠镜诊断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符合率为88.68%,而对克罗恩病的诊断符合率为76.92%,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符合率更高;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总有效率为81.13%,而克罗恩病治疗总有效率为64.45%,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结论: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借鉴性较强,具有深远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李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新生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新生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喂养质量(9.1±1.0)分、抚触(9.6±0.1)分、鸟巢护理(9.4±0.5)分、皮肤护理(9.5±0.1)分、非营养性吸吮(9.2±0.3)分、新生儿哭闹次数(3.15±0.41)次/d、护理风险发生率2.56%、住院时间(4.51±1.00)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减少新生儿哭闹次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使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得以缩短.

    作者:张岚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药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汇总分析,并对相关原因及纠正预防措施进行整理汇总.结果 某院药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共128例.偏差涉及的内容包括:检测标准和方法问题、操作环境问题、微生物培养及计数问题、人员操作不规范问题、仪器设施设备问题等.其中人员操作不规范和仪器设施设备问题所引起的偏差所占比例分别为35.2% 和25.8%.结论 加强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可有效避免偏差的再次产生,并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薛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讨护士长晨查房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护士长晨查房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7上半年我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于2017年下半年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对比分析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前后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前患者总满意度为75%(150/20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0/200);实行护士长晨查房制度后患者总满意度为95.45%(210/22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2/22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晨查房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总结并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样本分析对象都是2017年2月17日至2018年3月20日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处理.试验组(n=46例)选择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n=46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此次样本分析中:a.术前准备时间、b.抢救介入时间、c.窒息发生率、d.抢救成功率、e.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之下呈现出试验组更优的状态,具有探讨研究价值(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可减少术前准备时间以及抢救介入时间,降低患者的窒息发生情况,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陆佳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6年2月 ~2018年3月,涉及患者一共为190例,而将2016年2月 ~2017年2月未实施药事管理的95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 ~2018年3月,95例实施药事管理后患者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在实施药事管理前,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例数为25例,发生率为26.31%,而观察组实施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为3例,发生率为3.15%,同时,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3.33%,观察组满意率为97.89%,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中,实施药事管理可以完善医院的相关制度,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克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施以舒适护理的疗效.方法:调取我科室4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资料,均为女性.以数字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以予常规与舒适护理;评估两组住院时长、症状缓解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状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长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短(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低(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施以舒适护理,能够快速缓解其症状,稳定病情,减少住院时长,同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行.

    作者:张丁宜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100例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牵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中医正骨法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中采用中医正骨法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体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杨承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参与式护理在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病患7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35).A组实行参与式护理,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并对其损伤的程度作出比较.结果:A组放疗后1个月内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0.0%,比B组的82.86% 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局部皮肤损伤程度轻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参与式护理措施是可显著减轻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的程度,从而有助于确保放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采纳.

    作者:李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固定义齿修复教学(学校)、加工厂、临床(医院、诊所)合作体会

    口腔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是中职口腔工艺技术的重要专业课程,其重要性、实践操作性强.本文在中职三年制中,第二学年专业课,第三学年实习中,学校、加工厂、医院(诊所)为一体,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供素材进行讨论,效果更佳.

    作者:陈昌龙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比较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比较分析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数字随机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70例,根据不同采血部位划分组别,A组经静脉采血,B组经末梢采血,对比两组各项检验结果.结果:A组WBC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而A组RBC、HCT、Hb、MCV、PLT、MCHC等水平高于B组(P<0.05).结论:经静脉采血获得的血液样本,其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末梢采血的准确率,可推广.

    作者:何俊;田兰茂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切除联合手术与单一切除手术的比较研究

    目的:临床比较分析联合手术(子宫动脉阻断术和子宫肌瘤切除术)与单一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的受孕情况.方法:在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住院治疗的宫肌瘤患者中,选择50例为样本总数,随机法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是被安排进行联合手术,对照组只被安排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记录两组样本成员各自的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和完成手术后的排气时间.等间隔记录手术前后E2(雌二醇)、FSH(卵泡刺激素)及LH(黄体生成素)等卵巢各项指标.并且电话访问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受孕状况.结果:实验组手术过程中子宫出血量明显较低.手术完成2个月后,E2不仅低于手术前且低于对照组该指标,FSH即高于术前也高于对照组,其它时间点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并发症的记录分析发现实验组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手术不仅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概率.其中对卵巢的不良影响也是可逆的(以上比较均是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P<0.05).

    作者:李彩青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诊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探寻

    目的:分析对于急诊科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有效率是95.35%,较对照组的83.72% 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7.67%,较对照组的86.05% 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并且可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章春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尿路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治疗尿路感染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8月接受治疗的12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91.67% 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可以明显看看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低安全性好,减轻患者的病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嘉晨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护理比较讨论

    目的:评价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期间配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为胆囊炎胆结石手术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120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治疗的试验组以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参照组,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恢复用时均短于参照组,手术损伤小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LC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谭晓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反流性食管炎应用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的患者为8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纳入时间从2016年8-2018年8月,根据治疗方法对患者分组,A组(44例,应用莫沙必利治疗)、B组(44例,应用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反流、胸痛等症状评分低于A组,有差异性(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82% 与A组4.55% 比较,无差异性(X2=0.212,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应用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夏森林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