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老年护理应用中的探讨

彭晓欣;郭瑞莹

关键词:心理护理, 老年护理, 高血压
摘要:目的:于老年高血压化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2月起至2018年9月毕,在我院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随机对选取的研究对象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结果:实施治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发生了变化,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老年高血压化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行择期手术术前处理

    当前我国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与创新,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因此,在患有普通外科疾病的病人中伴发糖尿病者必然呈增多倾向.需手术治疗的病人伴发糖尿病,对手术耐受能力差,并发症增多,给术中麻醉和术后治疗增加许多难度,易导致术后感染,切口不愈,酮症酸中毒,酸碱平衡失调等.胰腺癌病人伴发糖尿病的比例较其他疾病的人群高,少数病人,糖尿病可为胰头癌的先驱症状,先出现糖尿病的症状,后出现梗阻性黄疸.

    作者:徐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优质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32例采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16例行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16例行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过程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并发症,确保患者治疗安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芳;洪芙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200.31±9.47)μmol/L、直接胆红素(22.19±1.50)μmol/L、间接胆红素(180.41±8.66)μmol/L、NIPS(2.15±0.06)分、治疗期间哭闹次数(1.20±0.01)次、一次换血成功率97.4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心理、环境、体位等方面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期间的依从性,减少哭闹行为,减轻疼痛,提高一次换血成功率及疾病治疗有效率.

    作者:韩小曼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并归纳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分为对照组和优化组,分别为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急诊抢救,优化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来抢救.比较两组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对患者随访1年,统计两组心肌梗死复发率和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的优质组在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两方面,均远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优质组心肌梗死复发率和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发生率分别为3.85% 和0.00%,均远低于对照组23.08% 和15.38%,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有较好的抢救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复发率较低.

    作者:贺丁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期间收治的84例眼部疾病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P<0.05为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焦虑评分数据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抑郁焦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广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现状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护理方式,可改善患者肿胀及疼痛等问题,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本文观察外敷如意金黄散、艾灸、穴位按摩等方面对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作者:郑文琼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周围性面瘫患者行分期针灸治疗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分期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9月 ~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7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应用具体分为针灸组和常规组,每组分别为39例患者.针灸组采取分期针灸的治疗方法,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针灸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度.结果:针灸组的治疗有效率38例(97.44%)显著高于常规组30例(76.92%),针灸组的总体满意度35例(89.74%)显著高于常规组28例(71.79%),且对照均存在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分期针灸治疗,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王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协同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的83例肺癌患者进行协同护理效果评价,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人,对照组41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情绪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生活质量评估高,以上统计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患者的康复有益,因此是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的.

    作者:阎晓琪;夏立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血管外科手术专用病员裤的设计与应用

    近 20 年来,随着材料、设备、技术的不断研发更新,血管外科迅速发展.我院血管外科手术量逐年增长,其中以下肢手术占多数.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需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介入手术腹股沟区穿刺处常规进行压迫器压迫、有溶栓导管者需保证管道固定妥善、下肢溃疡者需经常换药等,传统的病员裤往往无法满足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需要,存在无法保护隐私、穿脱费时困难、易导致导管滑脱、治疗护理及病情观察不便等问题,通过设计研发新型的病员服 [1-5] 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血管外科手术专用病员裤,满足患者及临床工作的诸多需求,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亚芳;吴一曼;王莉娜;王春英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12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实施基础护理,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联合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患者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和护理舒适度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疾病掌握率及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能明显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整体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李颖琦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均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柳叶;饶金荣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儿童麻风疫苗接种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麻风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相应护理方法 ,以期达到安全接种的目的;方法 将2017年-2018年在我中心进行麻风接种的1500例儿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0例儿童不进行干预,观察组1000例儿童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接种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下降,儿童及家长对于接种满意度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麻风疫苗免疫接种操作,开展相应的接种后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接种质量,适宜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慕华东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DS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介入检查对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对其采取DSA术进行检查,并针对形成急性动脉血栓的患者展开介入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指征改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9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经过DSA检查后发现19例血管正常;45例患者血管异常,其中后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动脉闭塞9例,脑动脉畸形10例,大脑动脉狭窄32例.对45例血管异常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的患者20例,血管部分再通的患者27例,血管未通的患者6例.患者病变较治疗前改善情况显著,各个指标治疗后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介入检查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对治疗提供了依据,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唐力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针药治疗无疹型带状疱疹案例探析

    无疹型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带状疱疹特殊临床类型.因病变部位疱疹不明显,常常被临床所误诊,因此本文以结合典型病例、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分析总结,并通过针药并用对无疹型带状疱疹治疗的全过程,希望能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以勉耽误病情,延误治疗.

    作者:高守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髋关节置换术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髋关节置换术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选取我院的78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随机将这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评判标准:各项术后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术后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97.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5.1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1%.结论:加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机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且患者对此种护理模式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赵玉婷;郝龙英;陶建花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10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临床研究,采用硬币抛掷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入干预组和参照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退烧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与参照组的92.31% 比较相差无几(P>0.05);与参照组对比,干预组无1例发生并发症,退烧时间为(2.24±0.48)天,住院时间为(4.27±0.31)天,各指标均呈明显优势(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快速控制发热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儿康复进展,是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效果切实可行的方案.

    作者:姜芹;孙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加强护理干预在预防高龄呼吸内科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对于老年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是否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跌倒的发生.方法:以2016年2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到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在护理的各方面都进行护理干预的加强,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强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明显低于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情况,可以考虑广泛应用于临床呼吸内科护理.

    作者:陈双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腹腔积液常用生化指标在基层医院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究腹腔积液常用生化指标在基层医院的诊断结果,并对此展开分析讨论.方法:筛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内我院接诊的80例有腹腔积液症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腹腔积液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病理诊断结果作出疾病诊断,将其分为对照(良性)组和观察(恶性)组两组.在两组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前对患者的腹腔积液以腹腔穿刺的方法进行采集进行相应的检测[1].对两组患者腹腔积液检测的常用生化指标进行探究分析,对比总结.结果:经过对这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良性组)患者的腺苷脱氨酶的检出值与实验组(恶性组)的腺苷脱氨酶的检出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此次算选取80例患者的腹腔积液进行生化检测结果对比可知,通过患者进行检验的相关生化数值进行观察,对于患者自身疾病的患病程度的判定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杨昌芳;向阳;陈兴菊;马松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某大型公交车公司6034例职工健康问题探讨

    目的 了解公交车司机的常见健康问题及患病特点,为其实施个性化健康体检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某大型公交车公司6034例职工的健康体检结果,通过使用患病率来研究公交司机的健康问题.结果 该大型公交公司职工体检结果全部正常者所占比例低,其中血脂异常、体重指数偏高、脂肪肝、血尿酸偏高、血压高患病率高,且男性职工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患病情况.结论 公交司机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代谢相关性疾病患病率高,该类职业人群有其自身的患病特点,为今后实施个性化健康体检与管理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小丽;梅英;徐晓阳;余萍萍;齐晓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减轻脑老化的机制研究

    衰老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结果,其特征是组织和器官功能的逐渐衰退和死亡风险的增加.当人体衰老之后会出现极度缩短寿命,认知障碍,海马神经退化,脱发,皮肤和肌肉萎缩,异位钙化等变化,其中脑老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会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产生很严重的危害.近年来,衰老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特别是发现衰老的速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进化过程中保守的遗传途径和生化过程的控制.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衰老是有利的.这些研究为治疗与年龄相关的衰老和疾病提供了很有前途的途径.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提供了从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衰老的关系,以及相关因子胰岛素对衰老的影响,还有胰高血糖素样肽-1能够减轻衰老的机制研究的进行了全面概述.

    作者:陈禹冰;郑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