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晓琪;夏立丽
目的:分析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以某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5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纳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护理实施前后的SDS评分、SAS评分,麻醉前及麻醉苏醒期的配合依从性,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术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心理干预实施前,实验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实施以后,实验组患者入手术室时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的配合依从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配合依从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与手术持续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0min的疼痛VAS评分与术后1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与焦虑程度,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也有助于缩短患者苏醒期恢复时间,也可以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对于急诊科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有效率是95.35%,较对照组的83.72% 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7.67%,较对照组的86.05% 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并且可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章春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本文主要探讨1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可控性去带回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的疗效及相关技术.临床诊治后,通过术后3月后回访上述患者,新膀胱容量250~400mL,平均350mL,膀胱残余尿10~40mL,平均15mL,大尿流率10~20mL/s.上述患者完全达到自控排尿,均无血浆肌酐、尿素氮升高,无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发生.因此,本文认为该术式并发症少,患者原位可控排尿,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杨林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分为对照组和优化组,分别为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急诊抢救,优化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来抢救.比较两组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对患者随访1年,统计两组心肌梗死复发率和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的优质组在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两方面,均远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优质组心肌梗死复发率和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发生率分别为3.85% 和0.00%,均远低于对照组23.08% 和15.38%,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有较好的抢救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复发率较低.
作者:贺丁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规范儿童健康管理对家长6个月纯母乳喂养知晓率的作用分析.方法: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省市选择34家医疗机构作为实验组,34家作为对照组,用非随机对照的比较的类实验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家长对6个月纯母乳喂养知晓率提高到了57.8%(p值<0.05),同时调查结果也发现,儿童的户籍情况、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等因素都能影响家长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知晓率.结论:儿童健康管理提高了家长6个月纯母乳喂养知晓率.
作者:王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方法 剖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门急诊输液室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事故原因,进行应对方法制定,将其应用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门急诊输液室工作开展中,对两段时间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合理应对措施后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分值高,与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明确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并对症处理更利于门急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张志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对外科伤口处理换药的原则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外科伤口处理的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以相同的换药原则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不作其他处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伤口护理,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伤口总愈合率为98%,远大于对照组的76%,组间差异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无菌处理原则对外科伤口进行有效护理,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对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艳霞;徐红英;张继芳;杨学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应用小针刀治疗方法在医学临床上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选择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8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治疗组,有40位病人.另一组是康复治疗组,也有40位病人.对于常规治疗组的40位病人,施行穴位注射作为治疗手段,对于康复治疗组的40位病人,在穴位注射的基础上应用小针刀治疗方法.对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理组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康复治疗组的病人治疗有效率是95.0%,常规治疗组的病人治疗有效率是80.0%,康复治疗组的病人治疗有效率要比常规治疗组的病人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在治疗之后,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的病人相关疼痛评分要显著比治疗之前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康复治疗组的病人相关疼痛评分要比常规治疗组的病人好,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针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应用小针刀治疗方法的效果更好,能够改善病人的疼痛情况,和仅应用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相比更优,值得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传明;金浩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协同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的83例肺癌患者进行协同护理效果评价,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人,对照组41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情绪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生活质量评估高,以上统计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患者的康复有益,因此是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的.
作者:阎晓琪;夏立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胃康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6个月后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经过本次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9/2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16/20)80.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20)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5/20)25.0%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20)1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胃康灵治疗方案,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低,不易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常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管理的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名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本次研究,利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医护人员分为常规组(24名)和观察组(24)名,对常规组医护人员进行传统管理,观察组则应用柔性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进行柔性管理后自身评价要高于常规组,同时患者对观察组的满意度也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非常明显,促进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曾悦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依从率为83.72%,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游霞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小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研究主要选取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外科患儿共计8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全部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了风险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教育培训、工作任务、工作环境、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等多项因素,都可能引发小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安全风险,采用风险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小儿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有许多,在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医护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优化终护理效果.
作者:苗亚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护理中心理应激策略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1月到8月之间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化的形式将全部的患者分为两个对比小组,其中观察组30例,均采取心理应激护理手段,另外的对照组30例,均采取常规化的护理措施,两组针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合患者慢性盆腔炎的症状,通过患者的精神疲劳、腹胀腹泻、异味、脓性分泌物状态等了解患者的治疗有效、显效、无效的占比,对比两组的护理影响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有效性较高,其心理的应激反应降低,总体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应激护理能够通过对患者积极的心理引导,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度和积极性,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优化有着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亚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对香砂平胃散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及药学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了HP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例数为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入香砂平胃散以及半夏泻心汤进行联合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P转阴率.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的HP转阴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香砂平胃散和半夏泻心汤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方式进行治疗具有消痞散结、寒热平调的功效,同时这一治疗方式的药效较为持久,具有较小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胡赛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病患7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35).A组实行参与式护理,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并对其损伤的程度作出比较.结果:A组放疗后1个月内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0.0%,比B组的82.86% 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局部皮肤损伤程度轻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参与式护理措施是可显著减轻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的程度,从而有助于确保放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采纳.
作者:李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月 ~2016年6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100例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牵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中医正骨法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中采用中医正骨法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体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杨承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否通过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而得到提高.方法:以2018年3月为时间节点,选择一年内(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医治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两组患者进行平均分配.为方便记录,依照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命名,使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使用传统内固定法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患者出院3个月后,根据调查记录显示,研究组患者康复状况好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相比传统内固定治疗方法,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更适用于四肢骨折患者,不仅能减少患者手术中的痛苦,还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很大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邹旭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28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进行护理实验.其中对照组接受阑尾炎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针对阑尾炎手术的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同时实验组患者阑尾炎术后舒适度更高,术后疼痛指数低,对护理及其过程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阑尾炎手术护理中,患者得到较为舒适的护理体验,护理效果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很高,临床护理可实践运用.
作者:李焕英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对其疾病认知度和心绞痛稳定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6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和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在不断提高,观察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实施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心绞痛稳定情况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多元化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对稳定患者心绞痛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晓利 刊期: 201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