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儿童健康管理对家长6个月纯母乳喂养知晓率的作用分析

王菲

关键词:0~6个月儿童, 健康管理, 6个月纯母乳喂养
摘要:目的:规范儿童健康管理对家长6个月纯母乳喂养知晓率的作用分析.方法: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省市选择34家医疗机构作为实验组,34家作为对照组,用非随机对照的比较的类实验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家长对6个月纯母乳喂养知晓率提高到了57.8%(p值<0.05),同时调查结果也发现,儿童的户籍情况、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等因素都能影响家长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知晓率.结论:儿童健康管理提高了家长6个月纯母乳喂养知晓率.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急诊科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抢救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严重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抢救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亚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ERCP术的护理配合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微创治疗胆胰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即对胆、胰疾病的诊断,并在诊断基础之上实施相应介入治疗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但是对于患者而言并不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因此患者在术中会极易出现恐惧、紧张的心态,产生不配合的行为.作为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护理能力,是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的关键,也是决定保证术后患者恢复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从ERCP术前准备工作、术中操作护理,术后观察病情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给护理人员在ERCP专业护理配合方面提供借鉴.

    作者:池彩云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北京市延庆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北京市延庆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情况及视力低常儿童屈光不正的分布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北京市延庆区10所幼儿园273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对视力低常儿童进行散瞳验光,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测2733名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视力低常者374名,低常率13.68%,其中5岁高为17.5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力低常儿童中屈光不正占95.72%,屈光不正儿童中远视、近视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力是学龄前儿童眼保健的重要指标,屈光不正是延庆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的主要原因,视力普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视力低常,引起家长的重视,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纪文锋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讨疼痛管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 ~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80例,随机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7d的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7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分为9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分9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豆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及离职意愿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及离职意愿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8年1-3月我市三家医院的120名急诊科护士,对研究对象进行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及离职意愿样表的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量表平均得分(5.66±0.67)分,离职意愿量表的平均分为(14.65±3.10),职业认同量表得分与离职意愿量表得分呈现负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感低可增加离职意愿,故有效改善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感有利于科室发展及稳定性.

    作者:侯冠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作为一项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促进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让聘用主体形成新的人事关系,还能提升人才服务工作的社会化程度,挖掘工作潜能,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与运营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人事代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运用效果,以供参考完善.

    作者:尹小华;文世全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检验研究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检验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中心2018年1月到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的痰标本中收集到的结核分枝杆菌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分别对这些标本实行耐药性的检验,对其检验得到的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对检验的结果观察得到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喷丁、利福布叮、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具有比较高的耐药性,应该选择可以进行替代的药物.结论:经过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实施研究分析,可以按照研究得到的结果选取可以使用的抗结核类药物,对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进行控制.

    作者:陈天刚;万东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营养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目的:讨论营养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治疗的实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营养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在护理满意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营养状况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实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使用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惠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脑出血(CH)并上消化道出血(UGH)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取2017年7月 ~2018年7月收治的CH并UGH患者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针对组行针对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针对组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H并UGH患者行针对行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证后期生存质量.

    作者:卢建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效果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在静宁县四河镇卫生院就诊治疗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阿奇霉素及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气促、发热、肺啰音和咳嗽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干预后自我检测、饮食调理、用药及运动锻炼监测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依从性.

    作者:马亚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口腔美容修复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烤瓷冠修复,观察组患者行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显著低于对照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4%)显著低于对照组(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的口腔美容修复较为理想,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可作为口腔美容修复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伟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肛肠手术后排尿障碍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分析

    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肛肠疾病实际上是指发生于肛门和大肠部位的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中多数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实际效果,但是患者手术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的排尿障碍,严重降低患者质量和影响预后.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预防肛肠手术后排尿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为临床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鉴于此,本文是对循证护理在预防肛肠手术后排尿障碍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心肌梗死的microRNA组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microRNAs(miRNA)主要是指一类具备调节功能的非编码RNA,对人体生命活动及组织细胞调节有重要作用.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也是造成死亡解决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均指出miRNA在心肌梗死发病及进展中均形成了重要作用,因其密切相关性使miRNA成为心肌梗死新的生物标志物,并且部分miRNA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体心肌细胞.本文整合了心肌梗死相关性较高的miRNA,对当前心肌梗死的miRNA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郭骏辉;徐新;张社兵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思维模式探索

    中医和西医由于理论体系不同,思维模式不同,所制定的护理方法和理念,也有所不同.在中西医并重的卫生事业方针指引下,探索中西医结合护理思维模式,从而设置更人性化,更利于患者治疗康复的护理方法,无论对于临床还是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夏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到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00例受检者,将其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有50例受检者,常规护理组受检者接收的常规的体检护理服务,个性化护理组受检者接受的是人性化体检护理服务,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个性化护理组受检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常规护理组受检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受检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丽霜;丁小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7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还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参与式护理在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病患7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35).A组实行参与式护理,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并对其损伤的程度作出比较.结果:A组放疗后1个月内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0.0%,比B组的82.86% 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局部皮肤损伤程度轻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参与式护理措施是可显著减轻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的程度,从而有助于确保放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采纳.

    作者:李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行剖宫产手术产妇肠胃功能恢复及早期泌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行剖宫产手术产妇肠胃功能恢复及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肠胃蠕动时间,12h、12-24h、24-48h泌乳人数,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肠胃蠕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2h泌乳率明显升高,术后12-24h和24-48h泌乳率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SDS和SAS评分下降水平更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剖宫产手术产妇的肠胃功能和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早期泌乳,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邸艳芝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探讨肝硬化脾栓塞术后栓塞面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

    目的 研究脾脏血流输入血管部位放置的栓塞面积对门血流输出血管的血液流动指标的作用.方法 任意抽选60名确诊患有肝脏病理性硬化并发脾脏功能亢进的病人,确诊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通过选号法随机分为小、中、大面积三组,分别使用不同规格的栓塞进行手术治疗,考察血液流动指标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血液流动情况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程度与栓塞面积正向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与栓塞面积正向相关.结论 手术后病人的血液流动情况与所使用栓塞的面积呈负相关,因此要对使用大面积栓塞的病人进行密切关注,以防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方业钢;金超;李君;李友生;王体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中应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组间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痉挛量表疗效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77.1%,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平均(25.6±3.2)显著高于对照组(19.4±4.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中应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痉挛症状,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蔡宜生;卢小蓉;隆豫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