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嗅觉功能的影响

何武斌

关键词:鼻窦内镜手术, 鼻窦炎伴鼻息肉, 临床疗效, 嗅觉功能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9月间收治的64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分别接受鼻窦内镜手术治疗与常规开放治疗,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与对照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嗅觉功能评分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嗅觉评分情况,还有助于患者嗅觉功能的恢复,对于提高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颈三针用于颈型颈椎病治疗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对电针颈三针用于颈型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1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以随机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分别给予电针颈三针和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别为(1.82±0.99)分和(4.36±1.50)分,后伸肌群相对肌力分别为(1.09±0.35)分和(0.70±0.35)分,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提升程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电针颈三针给予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强化患者的后伸肌群相对肌力,并有利于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朱亭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它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是一种常见疾病.每隔4~5年有一次流行高峰,冬末春初是高发季节.由于肺部表现轻微或缺乏,常常错过支原体肺炎,并且容易被误诊为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例如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因此,介绍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任素霞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结合自血疗法对眼碱烧伤病人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结合自血疗法对于眼碱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眼碱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选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使用自血疗法以及心理护理措施护理,另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自血疗法以及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眼碱烧伤患者使用心理护理结合自血疗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缓解患者心理负担,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隆茂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谈婴儿湿疹早期综合干预治疗方略

    随着我国医学不断的发展,我国早期综合干预对婴儿湿疹的治疗效果不断在深入.怎样结合早期综合干预降低婴儿湿疹的病发率是当下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步骤.利用早期综合干预提高婴儿湿疹的治疗效果,成为了医护人员工作中较为重要的内容.本文主要围绕婴儿湿疹在儿保门诊早期综合干预中的漏洞以及促进婴儿湿疹在儿保门诊早期综合干预的治疗方略展开.

    作者:马梅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24例骨科患者,按临床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患者)与实验组(62例患者),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分别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可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螺旋CT与MRI对于原发性肝癌病灶诊断效果的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螺旋CT与MRI对原发性肝癌的针对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至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40名,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接受CT和MRI两项检查,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的肝内、肝外病灶检出数和肝内与肝外病灶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病灶 ≤3cm,MRI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3cm的MRI病灶检出率与CT病灶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发现,针对原发性肝癌MRI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针对在直径 ≤3cm的肝癌的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杨秀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均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柳叶;饶金荣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的安全护理

    目的:针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的安全护理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来我院就医的3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n=16例)和参照组(n=16例),其中参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安全护理,实验组采用早期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的安全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身体恢复指标和出院半年后的身体营养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参照组的总有效率62.50% 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75% 相比较低,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半年后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使用早期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可以有效的使患者提高食管癌术后的恢复效果,使患者出院后的身体营养能够及时恢复,加快康复的速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黄利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当归补血汤在药膳中的合理应用

    由当归补血汤变化而来的药膳,因其口味独特且具补益作用,日渐普遍,但日常药膳中对当归、黄芪的使用较为混乱,没有相应的参考标准.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有关刊物,从配伍、配比、药理等方面概述当归补血汤在药膳上的合理应用.

    作者:刘龙梅;陈晓霞;李国春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67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33)与行并行护理干预实验组(n=34),组间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术后指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其他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进程的加快.

    作者:毛永红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血透患者股静脉置管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引起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股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性股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33.2%)、导管阻塞(33.2%)、血流不足(17%)、穿刺口渗血(8.3%)、导管脱落(8.3%)结论:通过对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准确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导管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杜雪梅;曾佳;潘虹;蒲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现状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护理方式,可改善患者肿胀及疼痛等问题,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本文观察外敷如意金黄散、艾灸、穴位按摩等方面对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作者:郑文琼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效果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在静宁县四河镇卫生院就诊治疗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阿奇霉素及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气促、发热、肺啰音和咳嗽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干预后自我检测、饮食调理、用药及运动锻炼监测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依从性.

    作者:马亚萍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ICU患者CT检查中便携式呼吸机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分析ICU患者CT检查中便携式呼吸机的应用及护理.认为检查前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作好充分准备;在搬动或转运过程中不间断使用呼吸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呼吸机运转正常,及时处理异常状况;检查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我院2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便携式呼吸机外出进行CT检查,总结、分析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和经验.结果:20例患者的成功转运率达100%,均安全返回病房,1例出现呼吸急促,1例出现人机拮抗,对症处理后得到缓解.结论:细致观察、周密安排,安全使用便携式呼吸机对外出进行CT检查的ICU患者进行转运,是顺利完成检查工作、确保转运成功的关键.

    作者:岳小静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临床影响血常规检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影响血常规检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分析.方法:在本院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118例,运用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应用全自动细胞计数和配套稀释试剂进行检验.对比分析采血部位、室温、送检时间的结果差异.结果:血小板12h、5min时间点的检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各个时问点与血小板5min、2h、4h、6h、8h、12h各个时间点的检测值比较无明显差异;末梢血液标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数值比用静脉血液标本要高,血小板数值比静脉血液标本要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血常规检测的因素多种多样,为了缩小检测的误差,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检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尽量缩小结果误差.

    作者:许海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并归纳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分为对照组和优化组,分别为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急诊抢救,优化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来抢救.比较两组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对患者随访1年,统计两组心肌梗死复发率和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的优质组在急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两方面,均远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优质组心肌梗死复发率和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发生率分别为3.85% 和0.00%,均远低于对照组23.08% 和15.38%,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模式,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有较好的抢救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复发率较低.

    作者:贺丁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全程整体护理在无痛胃肠镜诊疗胃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着重针对全程整体护理在无痛胃肠镜诊疗胃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这个时间段,我们医院收治的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胃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有5000例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针对患者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2500例患者,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是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全程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胃肠疾病患者而言,采取全程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确保患者在门诊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效改善,提升其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高质量的完成相对应的诊疗工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这种方法应用效果显著,值得门诊方面深入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彬彬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癌症相关性疲劳的效果

    目的:白血病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疾病,白血病的CRF发病率也很高,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白血病患者的支持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研究的目的 是改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癌症的相关性疲劳方法:在争取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选取我院2015年11月 ~2018年3月期间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然后将这60例患者氛围两个小组,这两个小组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常规护理和多元化护理干预,其中将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多元化护理组为观察组.结果: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程度、疲劳发生率、生活质量相比较,观察组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少,疲劳的发生率也得到了降低,生活质量明显好转.结论:多元化护理理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浅谈膀胱全切去带回结肠原位新膀胱治疗膀胱癌的临床诊治体会

    本文主要探讨1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可控性去带回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的疗效及相关技术.临床诊治后,通过术后3月后回访上述患者,新膀胱容量250~400mL,平均350mL,膀胱残余尿10~40mL,平均15mL,大尿流率10~20mL/s.上述患者完全达到自控排尿,均无血浆肌酐、尿素氮升高,无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发生.因此,本文认为该术式并发症少,患者原位可控排尿,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杨林杰 刊期: 2019年第08期

  • 孕前运用中医方法减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前运用中医方法减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受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为孕前肥胖者,采用中医方法减肥,对照组为孕前体重正常者,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对比孕前体重对妊娠期糖尿病结局的影响.结果:不同BMI指数孕妇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和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程异常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孕前体重指数与母婴结局有关,控制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陈素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