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尤丽
目的:进一步着重针对全程整体护理在无痛胃肠镜诊疗胃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这个时间段,我们医院收治的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胃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有5000例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针对患者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2500例患者,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是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全程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胃肠疾病患者而言,采取全程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确保患者在门诊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效改善,提升其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高质量的完成相对应的诊疗工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这种方法应用效果显著,值得门诊方面深入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彬彬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糖尿病眼底出血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实施玻璃体切除手术的86例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两组,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后行综合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术后视力改善率比较上,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糖尿病眼底出血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效果,促进视力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卞秀云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反应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模式的可靠性,以及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使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对20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8% 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6.11mmol/L;14.71% 的糖尿病人HbAlc水平为6.5% ~7.0%,49.01% 的糖尿病HbAlc为7.0% ~9.0%,21.57% 的糖尿病人HbAlc>9.0%.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75,p<0.01).结论: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帅;张少军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8.9%;不良反应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进行治疗,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东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实行天晴甘美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实行熊去氧胆酸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天晴甘美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行天晴甘美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学婧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4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况(抑郁、焦虑、恐惧、偏执)较少,情绪平稳;对照组出现不良心理状况较多,情绪起伏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前评分(2.12±0.51)分,教育后(0.89±0.12)分;对照组教育前(2.24±0.53)分,教育后(1.52±0.29)分;2组较教育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省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用于骨折老年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康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对于骨折老年患者而言,选择综合护理可以显著地缩短康复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晓欣;陈艺香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依从率为83.72%,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游霞 刊期: 2019年第08期
中医和西医由于理论体系不同,思维模式不同,所制定的护理方法和理念,也有所不同.在中西医并重的卫生事业方针指引下,探索中西医结合护理思维模式,从而设置更人性化,更利于患者治疗康复的护理方法,无论对于临床还是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夏宇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为20.93%,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吕红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8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研究观察,依据抢救期间护理流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组(对照组)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组(对照组)各7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结果.结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为(14.58±2.14)min,治疗时间为(24.18±2.42)min,住院时间为(8.76±1.6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4.59%,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89%,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0.2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3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43%,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张鑫;刘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复杂性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21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05例以及观察组105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取石术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本次治疗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5/105)90.5%,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74/105)7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基于超声引导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方案,手术效果良好,患者住院时间比较短,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毅;任明权;杨展希;罗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居民们进行健康档案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也在不断的改革.但是在实际的动态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针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归整、存放以及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的处理,找到动态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开展各项活动来提高居民的健康档案意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不断地优化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的制度,构建智能化的信息平台,终达到有效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 .
作者:韩景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优越性.方法 以2016年1月 ~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及其家属意见后,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FMA评分.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FMA评分均显著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相关评分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针灸进行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嫚玲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科白血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前来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对两组的治疗结果 展开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4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心理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武玉凡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应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于2017年10月 ~2019年1月)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单一组(45例,应用瑞格列奈治疗)、联合组(45例,应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 高于单一组75.56%,有统计学差异性(X2=5.41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疗效好,效果显著.
作者:章剑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治疗期间采用针对性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腹泻患儿1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儿腹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和家长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儿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饮食护理,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可短时间控制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寇景娟;李真真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治疗中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及术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治疗中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更好,术后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琴;兰丹;蒋茂碧;关利沙;颜雪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治疗依从性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均行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积极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并且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患者再入院率也明显降低,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康复护理中的风险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入院的孕产妇50例,年龄21岁~38岁,平均26.5岁,接受访问的孕产妇家属80名,所有受访者一般资料及心理均无异常.从病人本身、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对50例孕产妇进行访问,并对家属进行询问,分析其对医院产科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有关意见,了解护理风险原因.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医护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孕妇的需求,降低了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使得产妇平安愉快的迎接孩子的到来.结论:要提高风险意识,方便孕妇更加安全、舒适的度过生育阶段.
作者:郭志娟;叶秋娅 刊期: 201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