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早期泌乳的的影响

刘莉

关键词:剖宫产, 初产妇, 早期泌乳, 针对性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早期泌乳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 ~2017年7月收治的140例剖宫产初产妇,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泌乳初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乳量充足的产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中,可促进产妇泌乳,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训练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84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评分、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结果: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1.43%,经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手功能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使用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占娟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的实际效果

    目的:观察在心内科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心内科就诊,近期(2017年01月01日-2017年06月30日时期)收治11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7年07月01日我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2017年07月01日-2017年12月31日时期)另121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纠纷率、投诉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满意率为100%,纠纷率为0%,投诉率为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8%,纠纷率率为7.56%,投诉率为94.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心内科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服务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降低纠纷率与投诉率,提高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作者:陈敏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肥胖及合理运动平衡饮食减肥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肥胖已经成为很多人困扰的难题.肥胖是由于机体摄入大量能量产生的,同时与运动、饮食结构关系密切.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成为大众所关注的话题,合理运动和平衡饮食是健康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赵千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上眼科疾病的人却越来越多.常见的就是近视和远视,尤其在青少年间比较多发.对眼睛的护理要从宣传健康教育开始,只有充分了解了关于眼科护理的知识,才能在患上眼科疾病之前进行有效的防护,防止眼科疾病的发生.倡导人们用眼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的目的 就是为了能使人们有效地预防眼科疾病的发生,或者在发生疾病后能及时地进行治疗和恢复.

    作者:汤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疼痛护理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外科手术的90例患儿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45例患儿为对照组,疼痛护理的45例患儿为观察组.结果: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患儿父母SAS评分为(36.2±2.4)分,而对照组患儿父母SAS评分为(46.3±3.8)分,同时应用疼痛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对照组为85%.结论: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有效缓解患儿疼痛程度,同时有效缓解患儿父母心理压力,防止患儿并发症发展,提高患儿住院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明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后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后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选取2016年6月 ~2018年9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ICU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162例为观察组和16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病人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过渡期间采取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消除患者心理影响,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

    作者:张琳;何先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9例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5例,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相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LVEDD、LVEF和血小板聚集率方面,治疗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到改善,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夏永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和分析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我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抽取1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护理干预两周后,相比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7%,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低仅为86.3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医患之间出现医疗纠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燕玲;尹艳;张福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优化治疗和护理的成效,也能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后续临床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作者:唐凤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单孔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单孔胸腔镜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1人.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三孔胸腔镜肺部手术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下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管拔除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切口总长度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值<0.05,差异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患者出现肺不张、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概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且明显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谦;张军;马玉泉;谭雪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体化饮食管理(IDM)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予以个体化饮食管理(IDM)对其妊娠结局、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区2017年1月-2017年12月查出的GDM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分别予以常规饮食和个体化饮食管理,对比2组妊娠结局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A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其及依从性较B组显著降低,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DM患者应用IDM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依从性,具有临床借鉴与推广价值.

    作者:金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体位上肢作业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活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上肢作业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来源于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入我科就诊的脑梗死偏瘫患者75例,分36例坐位训练组和39例站位训练组,分别在坐位和站位进行上肢作业治疗,分别于治疗4周观察功能活动.结果 康复训练前组间Berg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训练1个月后站位训练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坐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站立体位下上肢作业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孙春杰;王小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溺水儿童临床研究及急救体会

    目的:分析溺水儿童急救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5年12月 ~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溺水儿童.结果:50例溺水儿童中,40例儿童溺水发生在夏季,溺水时间为10s-15min,其中20例在进行呼吸道清理,30例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其中35例儿童痊愈出院,14例儿童深入接受治疗,1例儿童抢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70%.结论:增强对儿童及其家长的预防溺水知识普及和急救手段再教育,建立科学的转运机制有利于提升溺水儿童的救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急诊住院患者与病房交接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应用于急诊住院患者与病房交接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诊住院患者中抽取98例作为对象,坚持平均、随机的原则,将98例患者分成两组,选择49例设为对照组,余下49例纳入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病房交接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①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8%,对照组为16.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满意度调查,实验组为93.87%,对照组为81.63%,数据显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住院患者,病房交接中,实施无缝隙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睿;刘晓雪;高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肾结石手术患者健康宣教及人文护理关怀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与分析健康宣教与人文护理关怀对肾结石手术患者健康知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肾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肾结石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健康宣教与人文护理关怀,相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评分、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28.81±2.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22.42±2.1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 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00%,疼痛评分为(2.41±0.16)分,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行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及人文护理关怀的疗效显著,能帮助患者掌握肾结石疾病的相关知识,促进患者提高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提高其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韦淑妹;孙莹莹;罗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护理干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7.5%、(40.2±1.1)分、(39.3±1.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张婷;王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肺部感染病人有效排痰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观察老年肺部感染病人有效排痰的护理干预.方法: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病人中随机选择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占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①比较症状缓解时间,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数据显示,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肺部感染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排痰,建议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体检、钼靶、超声对妇女乳腺增生筛查结果的探究

    目的:探讨在妇女乳腺增生筛查中应用临床体检、钼靶、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6570名年龄段在30-72岁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妇女实施临床体检、钼靶、超声三种方式进行乳腺增生的筛查工作.当钼靶与超声检查中至少一项以上为阳性者或疑似者,则需要通过手术病理的方式予以确诊,比较三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经联合检查发现6570名女性中74例阳性+可疑者,经病理确定为15例乳腺增生者,包括原位癌2例,Ⅱ期9例,ⅡA期4例.钼靶诊断阳性者13例,可疑者10例,阴性者6560,与临床体检与超声乳腺增生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增生的可疑人群应进行临床体检后,结合超声检查,后进行钼靶检查,三种筛查方式的结合能够控制漏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研究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针对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病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基于患者所接受预后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出院1周后电话回访,实验组患者接受在此基础上的网络交流、信函联络等延续性护理.经过为期8个月的护理干预,从患者精神状态评分(MMSE)、护理质量满意度两方面探讨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增加幅度、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以人文关怀为基本原则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程度,优化患者预后质量,深得患者认同,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滕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浅谈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防治

    当前部分育龄女性因避孕措施失败后,采用人工流产的方式来终止妊娠.无论是药物流产还是手术流产,其对女性身体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产生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状,严重威胁育龄女性的身体健康,甚至部分女性因人工流产过多而失去怀孕能力,后悔终生.因此,本文通过综合整理文献和总结临床经验,仅对人工流产术中手术流产的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给出具体意见,提高临床防治效果.

    作者:李昌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