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改进的头孢菌素皮试液的配置方法

孔凡平

关键词:
摘要:对于质量合格的高纯度抗生素而言,其不良反应率均在10%以内,而过敏性休克更极为少见,但为保障用药安全,用药前做皮试是必要的.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剖宫产术是产科的常用手术.但近年来,剖宫产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我院92年剖宫产率仅为19.6%,以后逐年上升,截止到99年底,剖宫产率达到了41%.本文结合我院的情况,阐述了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及所取得的效果.

    作者:杨凤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急性手和前臂软组织缺损18例治疗体会

    手具有抓、握、捏及伸屈等复杂功能,手和前臂软组织缺损必须尽早修复.

    作者:卢祖军;李世雄;张宝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硬膜外腔单次注入曲马用于术后镇痛的体会

    阿片类药物为目前常用的术后镇痛药,约占椎管内镇痛的80%-90%,硬膜外腔低浓度布比卡因加阿片类镇痛药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徐胜平;刘心国;薛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一种改进的头孢菌素皮试液的配置方法

    对于质量合格的高纯度抗生素而言,其不良反应率均在10%以内,而过敏性休克更极为少见,但为保障用药安全,用药前做皮试是必要的.

    作者:孔凡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462例分析

    目的探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类型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活组织检查常规切片后,行HID染色,根据粘液组织化学染色将肠化生分为大肠型化生和小肠型化生,并对伴肠化生的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伴肠化生的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两者炎症程度差异无显著性,肠化生程度有显著性差异,大肠化生与小肠化生差异有显著性,大肠化生程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萎缩性胃炎大肠化生程度重,发生率高,与胃癌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陈冬妹;米贤军;赵爱华;李祖平;曹莉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0年发生的2例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资料.结果1例经非手术治疗全愈,1例经非手术治疗死亡.结论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一旦确诊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徐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治疗1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程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作者:张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病区满意度调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为了客观地了解患者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便护理部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特采用随机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患者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意见,收集的主要问题为巡视不够,健康教育不够等.根据调查结果,仔细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红;李俊英;夏陆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耐多药肺结核的成因及防治进展

    临床上常遇到这样一些病例:因长期咳嗽、多痰,反复咯血或血痰、气短而多次就诊或住院,痰菌长期持续或断续性反复阳性;反复使用多种抗结核药并产生多药耐药;x线胸片显示:两肺广泛纤维干酪增殖性结核病变,其中伴有厚壁空洞,病肺向上收缩或呈毁损肺且并发严重肺气肿,心脏呈水滴状;由于肺血流阻塞逐步增大使心脏负荷不断加大,导致肺动脉高压及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断恶化使全身慢性衰竭,甚至死亡.这在临床上称为难治性肺结核,国外称耐多药结核病.(MRD-TB)该病目前发病趋多,本文就形成原因及防治策略作一简要综述总述.

    作者:王端;朱冠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胞必佳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可以造成心、肺功能不会,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将加速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我们观察到胞必佳在治疗恶性胸水中有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晓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鼠出血性休克及补液过程中肠淋巴流量及蛋白输出量的变化

    目的阐明肠淋巴循环在出血性休克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5例.应用肠淋巴管插管技术,观察出血性休克及补液过程中肠淋巴流量及其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放血前肠淋巴总流量为0.31±0.02ml/30min,淋巴蛋白浓度为38.12±1.73mg/ml,淋巴蛋白输出量为11.20±0.81mg/30min,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而休克早期,肠淋巴流量和淋巴蛋白输出量显著降低(P<0.01~0.05),休克晚期降低更为显著.输血输液后,肠淋巴流量迅速恢复且急剧升高,淋巴蛋白输出量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出血性休克及补液时淋巴循环有明显的变化,与休克的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

    作者:刘艳凯;姜华;张学锋;李俊杰;赵自刚;牛春雨;樊贵;张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保留甲状腺被膜处理甲状腺上极283例

    我院自1992年10月以来采用保留甲状腺被膜处理甲状腺上极28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永强;温晖;梁华山;李金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新形势下医院的医德教育

    医学,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取得了宏伟业绩,以致于人们把自己的健康美满都寄托于它的未来,并且被视为驱除病魔和健康的偶像.

    作者:周晓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杏丁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杏丁静脉点滴治疗脑梗塞疗效.方法与脑梗塞常规治疗疗效比较.结果杏丁对脑梗塞的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结论杏丁是一种治疗脑梗塞安全有效的药物,其机理与降低血粘度,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关.

    作者:应宗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主动顺应医疗市场的做法与体会

    为顺应医疗市场的需要,医院手术室认真分析医疗市场的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工作实际出发,主动解决临床择期手术的矛盾,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作者:胡丽华;李昌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失血病人的麻醉选择及术中管理

    我们在近年间共接诊大失血致重度休克急症手术14例,全部实施急症手术,其麻醉方式与术中管理总结如下:

    作者:孟凡军;李燕;黄启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骨质增生性颈椎病临床解剖学研究及意义

    骨质增生性戏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骨赘、骨性管道(椎管、椎动脉管、脊神经根管)与管内结构(脊髓、椎动脉、脊神经根)三者之间平衡失调之故.

    作者:姚柏春;邓兆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在竞争中探索医院与国际接轨的新路子

    1 加入WTO后的医疗竞争趋势我国加入WTO后,医疗机构面临着更大机遇和挑战,对医院管理者来说,有两大问题不能不解决,那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与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先机,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的问题.

    作者:余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输尿管变异扭曲狭窄伴肾结石在体外碎石中的体会

    体外碎石机在武警部队医院不断的应用,而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难病例,但又无教科书可查.现将我们遇到的几例特殊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刘尚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原位肝移植手术麻醉处理

    我院于2001年12月成功为一位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手术麻醉,并观察了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的变化.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珂;王芹;仇大海;黄启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