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增;张春梅
目的 总结髋关节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资料.结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愈后恢复.结论 在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
作者:钟勤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4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72h,对照组应用安慰剂,从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电图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分析疗效.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1、3及24h时呼吸困难程度、心率、呼吸频率及肺部啰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在治疗3d及1周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升高(P<0.05),N末端B型利钠肽原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低血压发生率无差异,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能够迅速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刘纪强;李娟;朱江波;黄素贞;刘伯强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门诊妊娠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对107例临床诊断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教育,内容包括:妊娠糖尿病的诊断,饮食调整,血糖和尿糖的监测,妊娠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妊娠期的运动等.结果 健康教育前92例患者(85.98%)对妊娠糖尿病的知识不了解,健康教育后下降至6例(5.60%),103例患者(96.26%)掌握了饮食控制的方法,20d后,餐后2h血糖正常者明显增加(P<0.05),胎儿发育正常.结论 门诊健康教育是妊娠糖尿病患者获得有关糖尿病知识及控制饮食的有效途径,随着患者对妊娠糖尿病认识水平的提高,胎儿生长发育良好,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王侃清;陆伟明;汤志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EpCam与Wnt/β-catenin通路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研究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的60例结肠癌组织、2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60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内EpCam与Wnt/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 (1)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EpCam阳性表达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23.5%、62.3%、96.5%;随着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向癌组织的转化,β-catenin的胞膜表达阳性率依次降低,而胞质表达阳性率则依次增高,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甚至出现了核表达,EpCam强阳性表达及Wnt/β-catenin胞质阳性率与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2)发现EpCam与Wnt/β-catenin呈正相关(r=0.653,P<0.05),(3)高表达EpCam和Wnt/β-catenin患者结肠癌复发率明显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结论 EpCam与Wnt/β-catenin通路在结肠癌存在正相关性,EpCam和Wnt/β-catenin高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周逢强;齐艳美;李新军;郭辉光;徐宏 刊期: 2012年第z1期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疾病,现代无张力修补已经成为疝手术的主流.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腹膜前修补更具合理性,不适感更轻微.本院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施行形状记忆环(改良Kugel补片)腹膜前入路治疗腹股沟疝18例,随访1~8个月,无一例复发,未见明显不适反应,效果满意.现初期临床手术经验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35 ~ 78(中位年龄56)岁.腹股沟直疝2例,斜疝15例,同时存在斜疝和直疝2例,双侧斜疝3例,股疝1例.均为原发疝.本组采用Nyhus分型标准.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13例,Ⅳ型1例.1.2 方法1.2.1材料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改良Kugel补片(图1).1.2.2 麻醉与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更具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尿管,均沿腹股沟韧带斜切口,长约4~ 6cm.切开和分离疝囊同疝普通手术,在疝囊基底部,也就是内环口上方切开腹横筋膜进入腹膜前间隙.在腹膜前间隙,术者食指进行钝性分离,也可塞入湿纱垫有利于进一步创建间隙.
作者:陈桥;贾忠;封光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累及面广、危害大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大多数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肾病[1].糖调节受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标志.如果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一部分糖调节受损者会有机会逆转为正常糖调节状态.而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则有大量的人群在几年或十几年内进展为不可逆转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一系列并发症也将发生[2].此次笔者从永清县25~ 50岁城镇机关工作人员体检中筛查出的糖调节受损者35例分为2组.一组进行饮食及运动干预治疗,另一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5年后糖尿病发病率的差异,为防治糖尿病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万桂英;刘玉英;张硕锐;杜清茂;孙丽荣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生物共振技术与斑贴试验检测接触性过敏原的阳性率及其可比性.方法 选择接触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德国摩拉生物物理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系统(MORA-SUPER)与斑贴试验先后对50例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分别得出斑贴试验及生物共振治疗仪检测接触性致敏物质的阳性率,并以斑贴试验作为金标准,得出生物共振技术检测接触性过敏原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其与斑贴试验的符合率.结果 50例患者中,斑贴试验有1项或1项以上阳性者48例,占96%,生物共振技术检测有1项或1项以上阳性者占46例,占92%,两种方法阳性率高的几种物质均依次是重铬酸钾、硫酸镍、福尔马林、对苯二胺等;以斑贴试验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列出四格表,评价生物共振技术检测敏感度在50%~90%之间,特异度在77% ~ 98%之间,其与斑贴试验的符合率均在80%以上.结论 重铬酸钾、硫酸镍、福尔马林、对苯二胺是本地区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生物共振技术检测与斑贴试验检测接触性致敏原符合率较高;生物共振技术与斑贴试验检测接触性过敏原均安全可靠.
作者:唐云志;刘学军;刘劲松;何纯;赵婷婷;徐桦;谢方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双岐杆菌对新生儿鹅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治疗组在常规的口腔护理基础上加服双岐杆菌,比较2组鹅口疮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使用双岐杆菌对鹅口疮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100% vs 80%,P<0.01).结论 双岐杆菌口服对鹅口疮的疗效肯定.
作者:俞群 刊期: 2012年第z1期
胃黏膜由覆盖于胃的上皮细胞层及含丰富胃腺的固有层组成,是胃组织与各种内外源性损伤因素直接接触的部分,保持胃黏膜的完整性是抵御胃黏膜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生理情况下,胃黏膜局部微环境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当防御因子(HCO3-、粘液、一氧化氮等内源性活性物质)和侵袭因子(如酸、乙醇、某些药物、胃蛋白酶等)间的平衡失调时,则易引发溃疡.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体内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广泛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调节血管张力,介导炎症和免疫反应等.NO是继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s)之后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的胃黏膜保护因子.NO对胃黏膜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其黏膜保护作用几乎涉及黏膜防御机制的各个方面.笔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鲁纯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甲硝唑片、磺胺片、诺氟沙星片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对68例压疮病人分别给予复方康复新(22例)及用甲硝唑片、磺胺片、诺氟沙星片磨成粉末后加生理盐水调配(46例)治疗,观察两组各期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愈41例,显效5例,而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9例,好转3例.结论 应用甲硝唑片、磺胺片、诺氟沙星片磨成粉末后加生理盐水调配治疗压疮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苏文娟;邝丽新;严桧;彭怡;郭蕾;兰红伟;夏富林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吸入型抗胆碱能药异丙托溴胺定量气雾剂对胃食管返流性咳嗽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6月本中心住院和门诊胃食管返流性咳嗽、呼吸困难、哮喘患者共27例.异丙托溴胺定量气雾剂吸入40μg/次,4次/d.在餐前10min及睡前时用.治疗前后临床观察胃食管返流、咳嗽、呼吸困难、哮喘等和测定峰值呼气流速(PEF).结果 异丙托溴胺组治疗后无胃食管返流和无咳嗽、呼吸困难、哮喘病人第1天25例,第2天2例.治疗后PEF测定第1天,第2天,第3天分别是(86.80±1.2)%,(90.54±9.3)%,(92.64±11.3)%.结论 吸入型抗胆碱能气雾剂异丙托溴胺治疗胃食管返流引起的咳嗽、呼吸困难、哮喘是有效的,对胃食管返流治疗也是有效的.
作者:陆仁英 刊期: 2012年第z1期
例1 女,52岁,维吾尔族.乏力、畏寒、食欲减退、喜眠、皮肤黏膜色素加深、便秘及消瘦4年于2011年10月入院.既往体健,闭经5年,家族史无特殊.查体:明显弥漫性全身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尤其以面部、唇、齿龈、舌、颊黏膜、乳头、乳晕、关节伸屈面、掌纹、指(趾)甲根部、手背面皮肤、腰带部位、下腹中线、肛门周围、外生殖器处明显.甲状腺不大.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11.9uIU/ml(正常参考范围:0.4~4.0uIU/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643 IU/ml(正常参考范围:<35.1IU/ml).甲状腺功能其余项目正常.皮质醇节律:8:00<1.0μg/dl;16:00< 1.0μg/dl;24:00<1.0μg/dl(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15 ~ 20μg/dl,10 ~ 15μg,/dl,5~ 10μg/dl).
作者:王静;张洁;马艳荣;王新玲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女性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流行情况,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方法 对妇科门诊1854例患者按年龄分成6个组段,按有否炎症分为两个组,分别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分析、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真菌、滴虫、BV的感染情况.结果 1854例患者中UU、CT、滴虫、白假丝酵母菌、BV的感染率分别为34.5%、6.5%、17.0%、28.2%、36.5%.炎症患者支原体的阳性率高于非炎症者,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真菌、滴虫和BV在炎症患者中的检出率均高于非炎症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妇女UU、CT、细菌性、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霉菌性阴道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岁以下组真菌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感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以上组各种病原体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检查正常者也存在病原体的感染,而各种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段妇女的感染率不同,临床医生亦应重视各种病原体的检出,避免少报漏报现象,确保结果的准确度,使抗生素的使用更加合理,卫生资源的分配更加有效.
作者:赵汝慧 刊期: 2012年第z1期
患者,女,72岁,主因头昏痛伴左侧肢体无力3d于2012年1月6日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T:37.2℃,脉搏88/min,呼吸23次/min,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左上肢肌力Ⅰ级,左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均不高,头颅CT检查明确脑梗塞,余未见阳性体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自服药物治疗.有青霉素、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治疗上予预防抗炎、扩血管、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静脉滴注液体较多,患者年龄较大、双上肢血管脆性较差,反复扎针易出现液体外渗及护理困难,为减轻输液质量及患者的痛苦,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常规消毒皮肤、由远心端进行,选择右前臂内侧直、粗的血管,应避开关节、静脉瓣、血管交叉处及骨突出,便于留置针敷贴的有效固定,保证静脉留置针在留置时间内能有效地顺利进行输液.
作者:任淑红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的护理措施及特点.方法 对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化疗知识宣传、保护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结果 本组患者40例顺利地完成各自的化疗周期,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因化疗后感染而死亡.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化疗知识宣传,配合保护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可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作者:余泓滢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研究近十年妇科门诊妇女阴道炎患病率、种类发展趋势及其相关因素,为其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妇科门诊就诊650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每年阴道炎发病种类及其数量、易患因素、复发因素、治疗效果、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育龄妇女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VVC)、细菌性阴道炎、支原体、衣原体及淋球菌性阴道炎、混合感染性阴道炎呈上升趋势,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呈下降趋势.结论 认知程度、卫生条件、经济水平、环境气候变化、性开放程度,流产次数、避孕方式、妊娠、不规范用药等是阴道炎种类及数量发生变化、复发的主要原因,强调规范化、个体化诊治及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王培萍;岳玲;赵桂花;刘丽惠;兰萌;丁风香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自身条件下获得适宜身心状态.在多年的护理实践中,笔者将心理护理恰当的运用于临床工作,对治疗效果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热情、诚恳的语言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桥梁,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必须取得病员的信任,特别需要在就诊时就取得信任.新来的病人,对门诊环境陌生,加之疾病与疼痛的折磨,往往心情非常忧虑,痛苦.所以,我们首先要热情接待病员,详细询问病情,尽快消除了因环境而引起的不适感.再加之准确熟练的操作,病人就会产生安全感,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刘永惠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比较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急诊留观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0例急诊留观的CAP患者随机分为哌拉西林组(160例)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组(160例),疗程7 ~ 14d.治疗前后进行临床实验室检查对比.结果 哌拉西林针剂治疗CAP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与氨苄西林舒巴坦组相同.急诊CAP患者对哌拉西林有较好的耐受性.结论 哌拉西林单用可作为急诊CAP的经验性治疗方案.
作者:王绍久 刊期: 2012年第z1期
例1男,48岁.酒后口服头孢氨苄0.5g,4h后以呼吸困难被家属送到本院急诊科.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0mg、吸氧,并请耳鼻咽喉科急会诊.检查患者呈Ⅳ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口唇发绀,四凹征出现,意识淡漠,不能平卧.紧急取坐位行气管切开,呼吸困难解除,大约30s后患者神志清楚,问话可以点头回答,收入院治疗.行喉镜检查见会厌水肿呈球状,披裂关节区黏膜及声带黏膜水肿,予以对症治疗,1周后顺利拔管,治愈出院.
作者:张祥军;王志琴;任艳;孙淑君;肖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转归情况,提高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87例血清总胆红素≥220.6μmol/L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胆红素水平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因以围产期因素占首位(40%)、其它依次为感染(28.7%)、母乳性黄疸(14.9%)其它因素(11.5%).结论 对高疸的病因及防治提出早期诊断及干预,可以减少高疸的发病率,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
作者:汪霞;黄建勇 刊期: 2012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