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惠
心力衰竭患者可伴有频发、复杂型室性心律失常并可能与猝死危险有关,但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试验,都显示这些药物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有效抑制室性异位心律但并不降低猝死危险.
作者:徐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Lipo-PGE1,商品名:凯时)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Lipo-PGE1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PGE1.结果Lipo-PGE1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缓解心绞痛症状的临床有效率提高了30%(93.3%vs63.3%,P<0.01)对ECG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提高了23.3%(66.7% vs 30%,P<0.05),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传统药物辅Lipo-PGE1是治疗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葛亚杰;屈春红;张锦丰;徐绍辉;李菁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对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的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的测定,结果显示:病模组PH、PO2、SaO2%下降,PCO2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PO2与全血粘度呈负相关,PCO2与全血粘度呈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病模组存在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血液存在着高粘、高浓、高聚的流变特性,PO2和PCO2的改变与全血粘度变化存在着相关性.
作者:赵蜀军;蔡圣荣;方志斌;王元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滋养细胞疾患是由胚胎的滋养细胞发生变化而来的疾患,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目前侵蚀性葡萄胎已达100%,绒癌接近90%.
作者:白顺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2001年6月-2002年5月我院住院分娩产妇有632例实施剖宫产,初产妇624例占98.7%,经产妇8例占1.3%,孕周35-43周,平均39周,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5岁.
作者:龙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又是了解得很不全面的一种疾病.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多认为与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血小板凝聚性增高有关,是由于聚集的血小板分解释放大量的5-HT引起颅内外血管异常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1].
作者:熊英;刘万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甲状腺是所有内分泌器官中常接受手术治疗的器官,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普外科常见内分泌疾病,多数病人需手术治疗,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1998年5月-2001年5月30例甲亢病人住院期间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天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这不仅因为肝脏富含有其他器官难以比拟的丰富的药酶系统,绝大多数药物在肝脏经过生物转化而被消除,而且从许多途径摄入的药物,均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因此,肝脏容易遭受到药物的损害.滥用药物或无原则地服保肝药,都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功能恢复,使肝炎经久不愈或恶化.
作者:张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膝关节术后如何使病人功能恢复,达到早日康复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我们在工作中摸索制订出一套适合膝关节术后的功能康复方法,对于指导病人的功能康复,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崔立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的组织坏死和压力性溃疡.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6月应用康特速生物流体敷料膜治疗褥疮,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洪娅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多发于50-70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以手术治疗效果为佳.但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伤口易感染,愈合慢,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张文香;韩雪玲;赵菊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骨转移瘤是指原发于骨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并继续生长,形成子瘤.骨转移瘤的发病率在骨肿瘤中占首位,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的增多和病人寿命的延长,发病率还会逐渐增高.
作者:李自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静脉穿刺术,在各种穿刺术中是比较简单而易于掌握的,但是在具体操作时,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失误也时有发生.准确而快速的静脉穿刺,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静脉穿刺的失误,不仅给病人带来较多的痛苦而且会延误临床治疗,甚至抢救生命.
作者:冯永荣;付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中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了解巨细胞病毒,微小病毒B19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以期找到一种具有临床价值的检验方法,早期诊断并进行临床干预.方法采用ELISA和PCR方法检测稽留流产妇女血清中抗体及绒毛组织中DNA,同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对照组血清B19-IgM阳性3例,余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稽留流产与巨细胞病毒、微小病毒B19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梁惠芳;米阳;贾卉;刘晓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阐述足背皮瓣的切取、供区处理及足背肌腱皮瓣在手外科中的应用.方法我们采用携带趾长伸肌腱和腓浅神经的足背皮瓣,重建手背皮肤和肌腱复合组织缺损.本组共13例,均为外伤所致手背或指背复合组织缺损,都采用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皮瓣修复.皮瓣大小2cm×3cm-9cm×10cm,术后1周开始主动屈曲和被动伸直患指,并循序渐进功能锻炼5周.结果皮瓣均成活,两点辨别觉平均27mm.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分别为81%、84%.皮瓣色泽、质地与正常手无异.结论足背皮瓣优点:①可提供多个肌腱且可携带感觉神经;②一次手术即可完成皮肤、肌腱同时缺损的修复;③愈合快,肌腱粘连少、可早期活动;④供区瘢痕及伸趾力弱并不影响功能.
作者:张杏泉;王少东;范清宇;马保安;周勇;张明华;李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骨科的常见病和难治之症,我科采用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通过对24例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观察,根据其疾病及手术特点,对手术前后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刘碧波;李四光;李凤英;高珩;文志广;周静;刘亚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对我科自2002.3-2003.3期间收治的27例戒酒硫样反应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戒酒硫样反应和急性酒中毒的区别,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戒酒硫样反应的诊治经验.
作者:陈志桥;许喜泳;余追;陈静;陈海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股骨端部骨折是股骨干向膨大的端部延续间份发生的骨折.包括股骨髁上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端部骨折与干部骨折有所不同,其特点是:①骨折接近活动度很大的关节部,有的甚至通过关节(股骨髁间骨折),需早活动防止关节僵直或强直,因而需要强有力的内固定,但端部的松质骨在强力的固定压力下易发生损伤、坏死,易使固定失败;②骨折的端侧短小不易用长而有力的钢板固定.
作者:赵小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大者61岁,小者16岁;病程长者12年,短者1年.
作者:徐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氯胺酮,γ-痉丁酸钠静脉复合麻醉,行小儿各种手术300例,效果满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作者:刘淑华;崔建华;卢秀萍;赵萍;赵海青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