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醇在治疗脑血管病中的护理体会

李淑媛;王有霞

关键词:
摘要:甘露醇为高渗性脱水药,由于其毒性低,使用方便,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脑血管病中除在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方面效果显著外,近年又发现甘露醇具有消除自由基和改善脑组织血流量的作用,成为治疗脑血管病常用的药物之一.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血液疗法疗效观察

    血液疗法能将血液中致病物质迅速清除或显著减少,是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AOPP)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胡琴;夏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建设

    1提高对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的认识高等学校要站在全面落实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度,提高对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认识,以深化改革为龙头,以制定创新为突破,针对现存的机制不顺、机构重叠、封闭保守、条块分割等现象,对现有机构及体制进行改革,即以创新体系建设为目标,对高校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创立新的适宜于创新机制运行的制度,以激发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赵若雷;栾江宁;晨阳;林凤云;阿拉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异丙酚在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颈部及纵隔肿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Ⅰ组:氟芬合剂+表面麻;Ⅱ组:异丙酚+表面麻醉;Ⅲ组:异丙酚+芬太尼.观察麻醉的前后及插管时的HR、SBP、SPO2及RR的变化.结果Ⅰ、Ⅲ组插管时HR、SBP与Ⅱ组有显著差异.插管时三组的SBP及Ⅰ、Ⅲ组的HR均与插管前有显著差异.RR、SPO2Ⅲ组麻醉诱导前后有显著差异;诱导后Ⅰ、Ⅱ组与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适量的异丙酚复合完善的表面麻醉对于无明显呼吸困难需保留自主呼吸的插管,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作者:李文辉;李颖波;王清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入世对国内医疗机构的影响及其对策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从而结束了漫长的15年谈判历程.入世后对国内各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卫生行业也不例外.

    作者:沈昌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谈中医饮食护理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曾指出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

    作者:张晓英;罗祖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防预对策

    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目前无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也无有效的疫苗,但可以通过其流行病学特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预防HIV的感染.

    作者:周东升;王元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维牵引及骶管滴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科自1996年5月至2002年12月,采用三维快速牵引及骶管滴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宝璋;马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气性坏疽的临床治疗体会

    我院自1900年至2001年共收治电击伤病人159例,在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有神经功能障碍,血管损伤与继发性出血,白内障肠瘘等,电流所致的血管骨与关节,肌腱神经等损伤,直接影响愈合及功能,因而也受到医生的重视,但气性坏疽发病率则较少,本人报告3例电击伤合并气性坏疽的治疗体会.

    作者:于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症失血患者手术的麻醉进展

    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简陋,急重症患者较多,施行急症手术常常使麻醉工作比较棘手.在基层如何做好重症失血患者的麻醉处理、监测、手术,怎样提高麻醉的成功率和安全系数,是重症失血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姚巨宝;卫云萍;王小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哮喘儿童的心理护理

    哮喘是一种由多因素参与、发病机制复杂的心身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情绪和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李建华;李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浅谈医院实习生的管理

    实习带教是每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许多同行普遍有这样的感慨:医疗设备和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不少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主要表现在: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同情心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作者:陈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伪劣家用卫生杀虫产品的制售及采取的对策

    家用卫生杀虫剂主要用于杀灭室内蚊蝇、蟑螂等卫生害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杀虫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者:王泽清;陈辉;曾爱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糖血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血生化变化,尤以高糖血症或/和低钠血症、高钾血症比较多见,且临床意义较大.

    作者:滕焕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温性疗法在外科换药的疗效观察

    伤口换药是检查伤口愈合进行的情况,必要时,根据伤口具体情况,减少或消除妨碍愈合伤口的因素,以促进伤口正常的愈合.

    作者:赵新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从误推氯化钾致高钾血症的抢救谈临床带教管理

    护校学生在学完医学基础理认知识以后,即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实习是实习护士从理论到实践的开始,从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其适应角色多元化转变的关键时期,临床带教管理得力,不仅可使护生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得到提高,而且是医院一支不可低估的护理力量.

    作者:喻莎;李惠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羊水胎粪污染与新生儿窒息

    本文通过对阴道试产的1250例前羊水性状的临床观察,表明前羊水Ⅱ.或Ⅲ.污染时,其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分别为14.9%及27.8%)较无粪染组(4.6%)明显增高(P<0.05=),羊水粪染越重,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越高,胎心外监护图形异常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故认为前羊水粪染是胎儿宫内缺氧的表现,其严重程度与新生儿Apgar评分密切相关.新生儿预后取决于胎儿代偿能力、产程长短及临床处理.

    作者:徐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士礼仪的隐形价值

    礼仪是指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程序、方法以及实施交往行为的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

    作者:金萍;卢玉平;张晓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75例儿科住院病人死亡疾病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降低儿科病人死亡率,分析住院病人死亡主要疾病,有助于提高儿科医生对儿科常见病、危重病的认识.方法对1995年-2001年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各年龄段的主要死亡疾病构成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重症肺炎(尤其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肺炎)、败血症是儿童死亡的主、次要疾病.婴儿期死亡多,该年龄段死亡以肺炎、败血症为主,幼儿期以脑炎为主,学龄期以恶性肿瘤为主.结论儿童主要死亡疾病是肺炎,不同年龄段死亡疾病构成不同.对危重疾病有足够的认识,早期诊断、治疗及时是降低疾病死亡的关键.

    作者:何丽仪;罗昌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谈谈几种美容的中药

    1当归味甘、辛,性温.当归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正丁烯酜内酯、当归酮.另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B12、E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作者:侯国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强化医院收费稽核的探讨

    医院收费处是医院货币资金及收入来源的主要源头,收费稽核监督不到位,医院收入就可能流失,如北京某医院住院收费处主任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上百万元;湖北某医院一收费员隐瞒贪污离休病人医药费达十几万元这一桩桩案件触目惊心,使医院收入大量流失,医院经济与社会效益都遭受了巨大损失.

    作者:张学军;侯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