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林;何金凤
目的 探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LASIK手术切削散光后对视力的影响及应用傅立叶分析瞳孔区3、6 mm直径光学区像差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对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LASIK手术后24例复诊病人48眼,术后19眼裸眼视力1.0,29眼裸眼视力1.2;所有眼均行角膜地形图检查,Fourier(傅立叶)分析直径为3、6 mm光学区像差.结果 手术矫正散光值-0.86±0.56,矫正散光轴107.29±71.86,可见手术切削散光值产生变化,但散光轴变化不明显.术后3、6 mm区像差均增加.3、6 mm像差的改变与术后裸眼视力无相关性.结论 LASIK手术角膜散光的切削不影响术后视力.而高阶像差改变不对术后视力产生影响.
作者:高松;冯瀚潮;韩素珍;石英;罗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问题.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34例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0例,好转14例,总疗程平均21~28 d.结论 对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主张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早期加用小剂量激素,病情危重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3~5 d.
作者:朱尚品;关凤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及盆腔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本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行剖宫产20018例,其中对23例及外院转至本院7例术后发生切口及盆腔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盆腔感染24例,腹壁切口感染6例,感染因素分别为胎膜早破、肥胖、产程停滞及延长、羊水胎粪污染、重度子(癎)前期伴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及及前置胎盘.结论 产妇存在感染因素,术前,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可避免切口及盆腔感染;剖宫产术后切口及盆腔感染的产妇,术后积极使用广谱抗生素,加强缩宫治疗以及营养和支持治疗,其预后良好.
作者:董高霞;滕玲玲;周维鹏;王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患者,女,58岁,因上腹胀1月余于2009年1月12日入院.患者一月前无诱因感上腹胀,进食后加重,有时反酸,无发热黄疸及腰背痛,大便次数1~3次/d,大便糊状,无脓血便,未治疗,后腹胀逐渐加重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心肺未及异常,腹部软,脐周局限包块,皮下有5 cm×6 cm硬结,无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B超:右侧附件包块,腹水,肝回声增强增粗,胆囊壁模糊;上腹部CT:肝体积缩小,各叶比例失调,腹水.腹部立位平片、肠镜、胸片、心电图未见异常;胃镜:贲门炎,浅表性胃炎.
作者:汪志兵;张振玉;张予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鼠发病时间、运动障碍程度以及动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筛选鉴定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鼠(hSOD1-G93A基因型阳性小鼠),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18)及对照组(n=6),治疗组分别给不同剂量浓度丙戊酸钠,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从12周龄起对小鼠运动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直至死亡,记录发病时间及存活时间.结果 高剂量丙戊酸钠可以延迟ALS小鼠发病时间(9.8±1.4)d(P<0.05),可以延长ALS小鼠生存时间(15.5±0.9)d(P<0.05),在改善小鼠运动障碍程度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丙戊酸钠在模型鼠发病时间、生存时间及运动障碍程度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丙戊酸钠(VPA 300 mg/kg)可以延迟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鼠发病时间及延长生存时间,对hSOD1-G93A基因型阳性小鼠运动神经元变性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马传花;金国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对策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59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病例资料.结果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发生率为0.53%,并发卵巢囊肿蒂扭转占11.86%(7/59),恶变及卵巢囊肿破裂各占1.7%(1/59).病理结果以良性为主,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占首位(57.6%).59例中孕早期手术2例发生自然流产,孕中期手术8例孕足月分娩,孕晚期3例手术均早产.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以成熟性畸胎瘤为主,超声检查可早期诊断卵巢肿瘤,对选择孕中期手术,减少孕期急诊手术,降低流产及早产的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方淑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芦荟汁对烫伤大鼠的皮肤愈合及体内氧自由基清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大鼠分为3组,即芦荟组、烧伤膏组,空白组;分别在大鼠背部造成直径为2.6 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涂烧伤膏、芦荟汁,观察上皮出现时间及愈合时间,并检测愈合面的皮肤SOD、GSH-PX、MDA含量.结果 芦荟组上皮出现时间(4.6±0.56)d,愈合时间(16.2±2.6),烧伤膏组上皮出现时间(5.4±0.6)d,愈合时间(18.1±3.4)d,空白组上皮出现时间(6.8±0.3)d,愈合时间(22.3±3.2)d.芦荟组、烧伤膏组上皮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组与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芦荟组SOD(98.07±6.22)、GSH-PX(243.21±20.18)、MDA(4.89±2.12),烧伤膏组SOD(83.97±6.34)、GSH-PX(208.25±24.52)、MDA(6.93±3.05)与空白组SOD(57.50±9.43)、GSH-PX(139.88±22.70)、MDA(8.98±2.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组与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芦荟汁具有促进大鼠创面愈合、清除体内自由基而保护细胞的作用.
作者:叶俊毅;朱佳荣;王力;涂寅;姚富黎;万克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后3年的随访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132例VSD患者进行内科介入封堵术治疗,均经过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器,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后两年每6个月随访一次,内容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结果 共有125例患者获得封堵成功,总成功率94.7%(125/132),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截止2009年5月,随访7~36(20.5±7.2)个月,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1.2%(14/125),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其中2例安装永久起搏器,中-大量主动脉和二尖瓣返流5例;束支阻滞伴心脏扩大2例;脑栓塞1例;术后3年仍有5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总完全封堵率96%(120/125).结论 VSD介入封堵术总体上安全有效,应注意严格选择适应证,注意术中操作和术后随访,以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况瑜天;徐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青光眼的神经退行性变与多种导致视网膜节细胞及其轴突凋亡的病理因素相关.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1])免疫系统调节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的作用包括免疫保护和免疫损伤两方面.这两方面的平衡与否将决定视网膜节细胞在应对高眼压以及其他应激之后的命运.笔者就青光眼中视网膜节细胞的免疫调节的关键因素,以及在青光眼中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抗原,如热休克蛋白(HSP)的免疫损伤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陈慧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20例人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其中4例乳腺癌伴有骨转移)、7例乳腺癌转移淋巴结组织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骨桥蛋白mRNA表达在伴有骨转移的乳腺癌原发灶(1.45±0.16)和乳腺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1.68±0.14)高,而不伴有骨转移的乳腺癌原发灶中次之(1.14±0.11),在癌旁和正常乳腺组织中低(0.1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乳腺癌中骨桥蛋白的表达与转移有关.骨桥蛋白是乳腺癌治疗中的潜在靶标.
作者:何英;唐利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Sysmex XE-2100测定正常成年人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评价其相关参数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及配套试剂检测615例正常人群静脉血网织血小板.选取IPF高值(18.2%~22.4%)、中值(6.1%~9.8%)、低值(1.0%~1.4%)三种不同IPF水平的标本各10份,每份连续检测11次,进行重复性试验.选10名健康志愿者,同时采集2份标本,分别在保存室温0、1、2、4、8、12、24、36 h时检测RP,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 Sysmex XE-2100检测网织血小板,其相关参数IPF的重复性和8h内稳定性均良好,高、中、低三种水平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3.7%、4.5%、6.0%.615例标本按不同性别进行分组,测得RP参考值范围为:IPF%:男2.66%(1.15~6.72)、女1.97%(0.69~5.88);IPF绝对值:男5.35×109/L(2.45~12.23),女4.06×109/L(1.78~11.09).结论 应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血小板,具有准确、可靠、方便、快速、经济等优点,有望成为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黄萃;武蓉珍;吴日荷;徐正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和神经肽Y(NPY)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重症20例,轻症30例)及选择同期住院20例凝诊病毒性脑炎儿行腰穿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对照组)的血清和脑脊液NSE、S100B蛋白和NPY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毒性脑炎组血清和脑脊液NSE、S100B蛋白和NPY的含量[血清:(18.90±5.50)μg/L,(0.57±0.26)μg/L,(267.3±54.7)μg/L;GSF:(10.45±4.40)μg/L,(0.93±0.53)μg/L,(347.2±60.6)μg/L]均高于对照组[血清:(10.35±2.49)μg/L,(10±0.06)μg/L,(67.8±22.5)μg/L;GSF:(3.96±1.57)μg/L,(0.29±0.18)μg/L,(102.6±38.9)μg/L](P<0.01),重症组血清和脑脊液NSE、S100B蛋白和NPY的含量[血清:(21.93±5.39)μg/L,(0.71±0.31)μg/L,(32.5±62.8)μg/L;GSF:(13.05±4.41)μg/L,(1.23±0.66)μg/L,(407.3±68.1)μg/L]均高于轻症组[血清:(15.93±4.02)μg/L,(0.42±0.14)μg/L,(234.7±51.2)μg/L;GSF:(8.05±1.77)μg/L,(0.63±0.26)μg/L,(320.2±59.5)μg/L](P<0.01).结论 NSE、S100B蛋白和NPY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和脑损伤程度,可作为评估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作者:汤卫红;江雪娟;王惠庭;姚泽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性研究金属导管、一次性气管导管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990年至1997年的28例金属导管患者、1998年至2002年的30例一次性气管导管患者、2003年至2008年12月在使用呼吸机时用一次性气管导管,撤机后换用金属导管的32例患者,分别设为A、B及C组,观察各组患者在用管期间导管气囊破裂、脱落情况、计算各组患者气道出血例数、气管导管堵塞例数、撤机与拔管时间等.结果 B、C组患者气囊破裂、脱落例数与出血例数比A组少(P<0.05);A、C组导管堵塞例数比B组少(P<0.05),拔管时间也较B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一次性气管导管、撤机后换用金属导管在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单用效果好.
作者:贺建雄;彭细峰;李啸晨;李柏圭;付桃雄;刘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技术检测7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81例宫颈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 Survivin 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4.6%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在CIN Ⅲ级中明显高于CINⅠ/Ⅱ级(P<0.05),在宫颈癌中,Ⅱb~Ⅲ期显著高于Ⅰ~Ⅱa期,低分化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0.01),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 Survivin mRNA在CIN及宫颈癌中过表达,推测Survivin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宫颈癌的预后不良、复发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检测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朱华;杨孝军;施铮铮;张虎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评价正常乳猪股骨头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的血液供应特点.方法 15只2周大的健康乳猪进行多层螺旋CT电影模式灌注扫描,对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共获得26个股骨头的完整图像资料,统计并比较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到达峰值时间(TTP),并与相应组织学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骺板软骨的BF[(25.44±7.62)ml/(min.100g)]比骨骺的BF[(10.91±5.72)ml/(min.100g)]有明显增高(P<0.05).各解剖区域中干骺端的BV[(67.90±17.24)ml/100g]高(P<0.05),干骺端的MTT[(405.10±105.18)s]长(P<0.01),而骺板与骨骺的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解剖区域中骺板软骨的TTP[(56.98±9.28)s]短(P<0.01),骨骺与干骺端的TTP基本相同.组织学发现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的血管密度分布特征与相应部位的CT增强率所提示的血供状态基本吻合.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能够显示股骨头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灌注特征.
作者:赵志清;罗帝林;黄春元;吴冬;杨茂洪;黄丽华;冯登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酒石酸锑钾(potassium antimony tartrate,PAT)对人结肠癌移植瘤裸鼠模型抑瘤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60只裸鼠皮下注射结肠癌细胞株SW480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n=15).分别为生理盐水组、5-氟尿嘧啶(5-Fu)50 mg/(Kg·d)组、酒石酸锑钾组[(20 mg/(Kg·d)和40 mg/(Kg·d)],给药15 d,每3日测量肿瘤大小1次,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末次给药24 h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使用PAT后,肿瘤体积增长较慢,PAT处理组细胞PCNA表达[(63.63±8.88)%,(59.13±6.15)%,(33.38±12.76)%]较对照组[(69.88±8.81)%]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 PAT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作者:杨艳果;徐少勇;张少君;杜勇;胡俊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腔念珠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原菌的变化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技术对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病原菌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引物1扩增两组白念珠菌菌株的1050 bp条带阳性率分别为63.5%、64.6%;引物2扩增的800 bp条带阳性率分别为59.6%、62.5%,1400 bp条带阳性率分别为48.1%、4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使带型完全一致的菌株,有些片段的EB显色强度也有差别.结论 口腔念珠菌病白念珠菌的基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基本稳定.
作者:胡晓军;王曙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脑电图(EEG)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中异常表现并探讨EEG在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8例DEACMP患者临床各期进行EEG检查并对异常EEG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EEG异常率高达100%.EEG的异常主要表现为α慢化或消失,弥漫性中高幅θ,δ波,以额或额颞部明显,呈持续性或较长程出现,昏迷时间越长其EEG异常率越高,病情越重,其改变越明显,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结论 EEG对DEACMP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学军;曾小虎;杨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小干扰RNA(TGFβRⅡ-siRNA)的表达质粒,观察其在肝星状细胞中对TGFβRⅡ的表达抑制效果,为研究其阻断肝纤维化作准备.方法 根据Ambion公司网上设计软件设计二个siRNA作用靶点,体外合成的相应双链DNA被插入pSilenc er2.1-U6质粒中,以脂质体Metafectene 2000转染HSC-T6细胞,利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对TGFβRⅡ mRNA和蛋白干扰效果.结果 表达针对TGFβRⅡ-siRNA的siRNA-a和siRNA-b二个质粒是成功构建;与对照组相比,其对TGFβRⅡ mRNA表达分别下调到0.89±0.06和0.25±0.03,对TGFβRⅡ蛋白表达分别下调到0.86±0.05和0.23±0.02,转染siRNA-b质粒组显著抑制TGFβRⅡ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siRNA-a质粒组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GFβRⅡ-siRNA能明显抑制TGFβRⅡ的表达.
作者:付荣泉;谭德明;丁继光;吴金国;洪亮;孙庆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18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59例予以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斯奇康治疗一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3%)优于对照组(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IgG、IgA、IgM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IgG、IgA、IgM均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 斯奇康注射液能减少患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
作者:谢长桥;黄榕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