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苯三酚注射液在产程活跃期中的临床应用

马莉琼;毛飞君

关键词:间苯三酚/治疗应用, 分娩过程, 注射剂
摘要: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注射液在产程中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的作用.方法 选择正常初产妇、宫口开大3 cm伴宫颈扩张缓慢、停滞或宫颈水肿者150例,分为观察组75例,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80 mg静脉注射,对照组75例,给予安定10 mg静注.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 观察组活跃期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宫颈撕裂伤及新生儿窒息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注射液能解除宫颈痉挛,减轻宫颈水肿,降低分娩阻力,促进活跃期宫口扩张,缩短活跃期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对母几无不良影响,其疗效优于安定,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鼠的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鼠发病时间、运动障碍程度以及动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筛选鉴定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鼠(hSOD1-G93A基因型阳性小鼠),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18)及对照组(n=6),治疗组分别给不同剂量浓度丙戊酸钠,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从12周龄起对小鼠运动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直至死亡,记录发病时间及存活时间.结果 高剂量丙戊酸钠可以延迟ALS小鼠发病时间(9.8±1.4)d(P<0.05),可以延长ALS小鼠生存时间(15.5±0.9)d(P<0.05),在改善小鼠运动障碍程度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丙戊酸钠在模型鼠发病时间、生存时间及运动障碍程度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丙戊酸钠(VPA 300 mg/kg)可以延迟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鼠发病时间及延长生存时间,对hSOD1-G93A基因型阳性小鼠运动神经元变性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马传花;金国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900例湿疹及荨麻疹患者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湿疹及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探讨食物过敏原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作用及具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900例湿疹和慢性荨麻疹患者及18例正常人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水平.结果 (1)研究组血清食物过敏原检测的阳性率(90.2%)高于对照组(11.1%,P<0.01);900例湿疹及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阳性率从高到底依次为:鸡蛋、小麦、虾、牛奶、大豆、蟹、大米、玉米、西红柿、鸡肉、蘑菇、牛肉、猪肉、鳕鱼;湿疹及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过敏原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1.9%、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中虾、蘑菇和鳕鱼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荨麻疹患者(P<0.05);(2)儿童组食物过敏原检测的阳性率为96.6%,高于其他年龄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儿组以鸡蛋、小麦和牛奶为主要过敏原,随着年龄的增长,虾、蟹的致敏性逐渐增高;(3)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的812例患者中,3种以上食物过敏原阳性的患者占53.7%,随访了其中175例患者,避免接触不耐受食物20 d和60 d后,有效率分别为50.9%和61.1%;(4)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患者饮食并随访325例患者,湿疹组20 d、60 d后有效率分别为59.9%和7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荨麻疹组20、60 d后有效率分别为65.6%和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寻找不耐受食物,从而调整饮食,改善症状,其对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谭丽娜;张桂英;颜兰香;王盛;陆前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性重症高原病白细胞反应程度与患者病情及其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高原病白细胞反应程度与患者病情及其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3220例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剖析急性重症高原病白细胞反应程度与并发MODS的关系.结果 3220例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中并MODS 281例,按WBC计数分为5组:1组(≤10.0×109/L)48例);2组[(10.1~20.0)×109/L]158例;3组[(20.1~30.0)×109/L]50例;4组[(30.1~40.0)×109/L]14例;5组(≥40.1×109/L)10例.患者除收缩压外,体温、呼吸、脉搏、病情危重率及死亡率均与WBC计数呈正相关(r=0.17、0.23、0.21、0.79、0.78,P<0.01).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脏器功能障碍数与WBC计数呈正相关(r=0.8211,P<0.01).结论 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的白细胞反应程度、病情与其MODS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监测和控制患者的白细胞反应对减少MODS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素芝;李红;郑必海;闫春城;郑建保;李珣;何袆;周晓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小板成分献血者献血前后血小板功能状况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多次血小板成分献血者献血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形态学、CD62p表达与聚集功能的状况,为安全献血提供依据.方法 多次无偿血小板成分献血者79例,分为对照组(献血前)、实验Ⅰ组(献血后30 min)、实验Ⅱ组(献血后1周)、实验Ⅲ组(献血后4周),分别检测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形态、CD62p表达与聚集功能,并详细记录献血后随访状况.结果 实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数量有所下降,但4周后,对照组与各实验组之间献血者血小板计数、形态、CD62p表达与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后机体一般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国家规定频率(4周)参加无偿血小板成分献血,不会引起献血者血小板数量减少,也不会引起血小板的激活损伤,更不会影响血小板的形态与聚集功能.

    作者:殷国美;沈卓岚;王拥军;胡庆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风湿病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调查

    目的 了解风湿病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家庭状况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65例风湿病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并与50例对照组儿童家长进行比较.结果 风湿病患儿的生活环境、家庭抚养方式、家长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及家族类似疾病史方面与对照组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风湿病患儿家长SAS、SDS和SCL-90量表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症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风湿病患儿家长EPQ量表中P(精神质)和N(情绪稳定性)量表分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而E(性格内外向)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儿童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风湿病患儿家长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可影响风湿病患儿的身心康复,应预关注和重视.

    作者:于清;曹兰芳;赵瑜;薛海燕;李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技术检测7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81例宫颈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 Survivin 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4.6%和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在CIN Ⅲ级中明显高于CINⅠ/Ⅱ级(P<0.05),在宫颈癌中,Ⅱb~Ⅲ期显著高于Ⅰ~Ⅱa期,低分化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0.01),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 Survivin mRNA在CIN及宫颈癌中过表达,推测Survivin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宫颈癌的预后不良、复发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检测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朱华;杨孝军;施铮铮;张虎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芦荟汁对烫伤大鼠皮肤的愈合及SOD、MDA及GSH-PX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芦荟汁对烫伤大鼠的皮肤愈合及体内氧自由基清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大鼠分为3组,即芦荟组、烧伤膏组,空白组;分别在大鼠背部造成直径为2.6 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涂烧伤膏、芦荟汁,观察上皮出现时间及愈合时间,并检测愈合面的皮肤SOD、GSH-PX、MDA含量.结果 芦荟组上皮出现时间(4.6±0.56)d,愈合时间(16.2±2.6),烧伤膏组上皮出现时间(5.4±0.6)d,愈合时间(18.1±3.4)d,空白组上皮出现时间(6.8±0.3)d,愈合时间(22.3±3.2)d.芦荟组、烧伤膏组上皮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组与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芦荟组SOD(98.07±6.22)、GSH-PX(243.21±20.18)、MDA(4.89±2.12),烧伤膏组SOD(83.97±6.34)、GSH-PX(208.25±24.52)、MDA(6.93±3.05)与空白组SOD(57.50±9.43)、GSH-PX(139.88±22.70)、MDA(8.98±2.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组与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芦荟汁具有促进大鼠创面愈合、清除体内自由基而保护细胞的作用.

    作者:叶俊毅;朱佳荣;王力;涂寅;姚富黎;万克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腹部恶性肿瘤脐转移一例报告

    患者,女,58岁,因上腹胀1月余于2009年1月12日入院.患者一月前无诱因感上腹胀,进食后加重,有时反酸,无发热黄疸及腰背痛,大便次数1~3次/d,大便糊状,无脓血便,未治疗,后腹胀逐渐加重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心肺未及异常,腹部软,脐周局限包块,皮下有5 cm×6 cm硬结,无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B超:右侧附件包块,腹水,肝回声增强增粗,胆囊壁模糊;上腹部CT:肝体积缩小,各叶比例失调,腹水.腹部立位平片、肠镜、胸片、心电图未见异常;胃镜:贲门炎,浅表性胃炎.

    作者:汪志兵;张振玉;张予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中度髌骨软化症

    目的 研究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中度髌骨软化症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40例患者,年龄41~62(51.9±5.71)岁;病程4~11(6.3±4.12)年.采用不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非手术组72例(96膝),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等非手术治疗;手术组68例(84膝),术前根据髌骨软骨损伤程度和髌股排列情况,选择合适的微创手术方式.术后均进行合理的关节功能锻炼等,出院后定期随访.依据Lysholm评分系统进行临床效果评价,依据Judet标准对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及后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非手术组提高24.82%,手术组提高35.37%,两组比较,手术组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结论 对于Ⅱ、Ⅲ级软骨损伤的髌骨软化症,关节镜微创手术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中短期效果满意,可以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肖勋刚;成明华;李康杰;何波勇;周毅;刘建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在婴幼儿肌性斜颈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肌性斜颈的高频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本院经高频超声诊断的婴幼儿肌性斜颈患者68例,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婴幼儿肌性斜颈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均发生异常声像图改变.其中56例表现为局部肿块型,12例表现为均匀增厚型.结论 高频超声对婴幼儿肌性斜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惠琴;陆海娟;伍小辉;张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不正和年龄的关系研究

    目的 运用偏相关分析评估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健康人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与屈光不正和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对106例健康受试者的右眼的各个钟点、各象限和整个RNFL平均厚度进行横断面分析,其中高度近视33例(SE<-6.0 D),中度近视60例(-6.0 D≤SE<-3.0 D),低度近视和正视眼13例(-3.0 D≤SE<0.5 D),用偏相关分析来评估RNFL和等效球径(SE)和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高度近视眼中平均RNFL厚度(95.74±13.46)μm比中度近视眼(101.43±11.53)μm以及低度近视和正视眼(108.06±8.42)μm的RNFL厚度要薄(P<0.05).1、5、6和12钟点处以及上下方象限的RNFL厚度和平均RNFL厚度与SE呈正相关(r=0.36,0.33,0.43,0.29,0.28,0.39,P<0.01,r=0.22,P<0.05),而8、9和10点处以及颢侧象限的RNFL厚度随着近视的发展与SE呈负相关(r=-0.21,P<0.05,r=-0.36,P<0.01;r=-0.24,P<0.05;r=-0.30,P<0.01).2、3、4、6钟点处以及鼻侧和下方RNFL厚度的变化同年龄具有相关性(r=-0.20,-0.20,-0.20,P<0.05,r=0.31,P<0.01).结论 RNFL厚度随着屈光不正和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运用RNFL厚度评估青光眼要考虑屈光状态和年龄,同时要了解RNFL厚度变化所在的位置.

    作者:蒋自培;胡赛静;徐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34例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问题.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34例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0例,好转14例,总疗程平均21~28 d.结论 对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主张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早期加用小剂量激素,病情危重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3~5 d.

    作者:朱尚品;关凤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白癜风病因的研究进展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局部或泛发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病理上主要表现为黑素细胞的减少或消失,可分为节段型和非节段型.其详细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主要有遗传、自身免疫学说、神经化学因子学说、黑素细胞自身破坏学等[1].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行为模式,因此,对白癜风病因的研究,也应放在新的医学模式下进行.

    作者:陈亚非;王嵘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药流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后,不同结局的绒毛和蜕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探讨TNF-α在药流中的作用.方法 将本院45例孕龄<49 d的妇女要求终止妊娠分为药物完全流产组,不全流产组,手术流产为对照组,每组15例.分别收集药物流产2组服药第3天及对照组当天排出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组绒毛、蜕膜组织中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3组年龄、孕囊直径大小、流产前血清E2、P及β-HC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3组蜕膜、绒毛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对照组绒毛、蜕膜细胞中TNF-α表达弱,阳性率为(4.75±10.22)%与(2.66±2.57)%;药物完全流产组绒毛、蜕膜细胞TNF-α阳性表达强,阳性率达(26.67±7.46)%与(18.44±11.14)%,其表达强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的TNF-α存在于正常妊娠中,而米非司酮可使早孕绒毛、蜕膜中的TNF-α分泌表达加强,干扰孕妇体内的免疫平衡,使免疫刺激和抑制失调,导致流产.

    作者:高玲;刘延;喇端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方法 对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微创切口建立体外循环,在常温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无低心排发生,无严重的心律失常,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无空气栓塞并发症,也无明显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结论 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任哲;张建海;凌晓飞;林培锋;梁诚之;翁贤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白内障手术中应用亚甲蓝前囊染色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亚甲蓝前囊染色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缺乏眼底红光反射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患者52例(58只眼),分为2组:亚甲蓝组27例(31眼),术中应用亚甲蓝前囊染色技术,对照组25例(27眼).术式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二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撕囊成功与否与后囊破裂的关系,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及眼压变化等指标.结果 亚甲蓝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8,P<0.01);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眼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21 mmHg眼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的患者发生后囊破裂的几率低于连续环形撕囊不成功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P<0.05).结论 改进后的亚甲蓝前囊染色技术能明显提高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从而降低了后囊破裂等并发症,而术后无明显角膜水肿和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的发生,故在缺乏眼底红光反射的白内障手术中,合理使用亚甲蓝前囊染色技术是切实可行的,尤其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更值得推荐.

    作者:周常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正常成年人网织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检测评价

    目的 应用Sysmex XE-2100测定正常成年人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评价其相关参数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及配套试剂检测615例正常人群静脉血网织血小板.选取IPF高值(18.2%~22.4%)、中值(6.1%~9.8%)、低值(1.0%~1.4%)三种不同IPF水平的标本各10份,每份连续检测11次,进行重复性试验.选10名健康志愿者,同时采集2份标本,分别在保存室温0、1、2、4、8、12、24、36 h时检测RP,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 Sysmex XE-2100检测网织血小板,其相关参数IPF的重复性和8h内稳定性均良好,高、中、低三种水平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3.7%、4.5%、6.0%.615例标本按不同性别进行分组,测得RP参考值范围为:IPF%:男2.66%(1.15~6.72)、女1.97%(0.69~5.88);IPF绝对值:男5.35×109/L(2.45~12.23),女4.06×109/L(1.78~11.09).结论 应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血小板,具有准确、可靠、方便、快速、经济等优点,有望成为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黄萃;武蓉珍;吴日荷;徐正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CD27和CD28在肺结核病人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目的 研究肺结核病人与健康人外周血结核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中CD27和CD28的表达情况,了解不同分化程度T细胞在结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荧光标记的抗CD4、CD154、CD27、CD28四种抗体共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结核病人和健康人外周血CD4~+ CD154~+ T细胞中CD27和CD28的分布比例.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不同分化阶段CD4~+T细胞在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的分布差异.结果 特异性结核抗原刺激后,肺结核病人外周血CD4~+ CD154~+ T细胞中CD27~+ CD28~+(早期分化)、CD27~- CD28~+ 和CD27~+ CD28~-(中期分化)以及CD27~-CD28~-(晚期分化)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9.55±6.15)%、(26.85±3.87)%、(7.2±1.37)%和(16.35±3.97)%;而在健康人中这四群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1.81 ±4.94)%、(29.83±5.33)%、(12.65±4.48)%和(5.7±2)%.结核病人与健康人以早期分化CD4~+T细胞为主,在晚期分化CD4~+T细胞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结论 肺结核病人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中晚期分化阶段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提示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分化程度与结核病相关.

    作者:曹志红;蒋静;王心静;董梅;佟爱华;程小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晚期妊娠胎儿脐动脉搏动指数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测晚期妊娠胎儿脐动脉搏动指数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CDFI对290例晚期妊娠的胎儿进行脐动脉搏动指数(PI)测量,并分析引起脐动脉PI改变的因素.结果 对照组(137例)胎儿脐动脉PI均无异常(1.46±0.10),153例(观察组)胎儿中90例胎儿脐动脉PI(1.66±0.17)较正常值升高(58.8%),2组脐动脉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x2=116.85,P<0.01).观察组PI异常发生率以羊水过少高(92.3%),其依次为胎儿宫内生长受限(86.4%)、病理妊娠(83.3%)、胎儿畸形(66.7%)及脐带绕颈(37.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合并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宫内生长受限、临床病理妊娠及胎儿畸形可引起脐动脉PI改变,对晚期妊娠胎儿行CDFI脐动脉PI测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单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方法 回顾分析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彩超检查显示大隐静脉主干内无血流信号,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访6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 该方法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对于并发症,应认真对待和处理.

    作者:宋海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