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离退休教职工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陈国英;沈定珠

关键词:离退休教职工, 健康状况, 调查分析
摘要:通过对221位离退休教职工的健康档案的调查,发现常见疾病的前四位是高血脂、高血压、白内障和脂肪肝.通过对致病的主要原因分析,提出改进离退休教职工体质和健康的相应措施.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症状HBsAg携带者HBeAg检测结果分析

    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活动性复制的重要指标,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者,HBeAg阳性传染性强.为了对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人员HBsAg携带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现分析2263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HBeAg检出情况.

    作者:杨红梅;刘经凤;陈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学生参与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的探讨

    武汉大学医学院学生巡逻队自成立以来,工作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仅较好地维护了校园安全,而且在行动上也迈出了大学生参与高校治安保卫工作的第一步,树立了一面崭新的旗帜.现在我们根据这一个案来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作者:殷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胰岛素致低血糖反应35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常见急诊之一,特别是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据报道胰岛素所致的发生率为10%[1].及时发现和处理预后良好,如稍有疏忽则可有生命危险或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害.笔者对35例胰岛素治疗中出现的低血糖反应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作者:陶俊芳;商文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方式的临床比较

    疼痛引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在小儿与成人是一致的,有关小儿手术后镇痛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我们通过比较不同镇痛方式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旨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镇痛方法.

    作者:胡志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医院是集医疗、教学、预防、科研于一体的服务性机构,医生担负着救死扶伤的天职,广大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发展卫生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目前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要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必须积极探索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加快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作者:庞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骨肿瘤切除髂骨移植胸廓重建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35岁,以右胸壁肿块1年半,增大3周为主诉入院.肿块初为黄豆大,3周前迅速增大,胸部X线平片报告:胸骨肿瘤.CT显示:胸骨柄恶性肿瘤累及右侧锁骨头、前胸壁和上纵隔.体检:右前胸壁触及7cm×5cm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固定,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

    作者:王志学;陈忠勇;王忠华;张贵斋;周忠毅;史振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26例小儿急性颅脑损伤诊治的经验与教训

    我院在1999-2002年的时间里,共收治小儿急性颅脑损伤的患儿126例,约占同期患者的10%.现将其在诊治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王堃;高光;印洪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D14与内毒素研究进展

    CD14作为一种存在于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液中的膜抗原,CD14借助于57-64,39-44这些区域的氨基酸残基与内毒素(1ps)/脂多糖复合物紧密结合,然后依赖跨膜分子完成胞内信号转导,通过磷脂酰肌醇途径和蛋白酪氨酸激酶途径终实现胞内激活,诱发TNF,IL-1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和许多复杂病理生理反应;

    作者:周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长距离遂道起搏器移位术治疗囊袋血肿的体会

    1目的1例顽固性起搏器囊袋血种使用长距离电极遂道起搏器移位术治疗获得成功,提示该方法对囊袋血肿局部常规处理无效时,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措施.

    作者:陆润平;程久佩;郑献身;朱校英;周文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国产与进口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对照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进行有效的防治尤为重要.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药品:国产低分子肝素商品名为博璞青,由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进口低分子肝素商品名为速避凝,由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作者:谢祖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影响乳腺癌预后的诸多因素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增高趋势.在原发性乳腺癌的治疗中,一些关键性决策都和预后因素有关.本文旨在对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张朝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药品价格管理的思考

    国家计委虽然对药品价格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5年内先后10次下调了药品价格,降价品种达500个品种,降价金额累计总额约为100亿元,但是老百姓看病依然是药品价格高,药价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不断攀升,在医院经营活动中,药品销售占医疗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居高不下,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

    作者:郭文梅;布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面积脑梗塞致脑疝后手术与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塞致脑疝早期去骨瓣减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20例患者均经脑CT证实为大面积脑梗塞.均予甘露醇及速尿脱水,当出现患侧瞳孔扩大,加大脱水剂,效果不好,其中6例行去骨瓣减压术,14例保守治疗.结果手术治疗6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2例,无变化1例;保守治疗14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死亡10例,死于脑疝7例,左心衰2例,肾衰1例.手术组全部存活,保守治疗组死亡率达71.4%.结论大面积脑梗塞致脑疝早期行去骨瓣减压术能明显改善愈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王姝瑾;司卫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替硝唑新型剂型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替硝唑是继甲硝唑后新研制成的疗效高、疗程短、耐受性好、体内分布广的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及抗原虫药.其活性比甲硝唑强2-4倍,而毒副作用低,无致癌毒性,口服后24h血药浓度为甲硝唑的2倍,半衰期为130h,相当于甲硝唑的1-14倍[1].

    作者:颜红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疗设备的数字化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

    医疗行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行业,也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的行业.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医疗学科发展的水平与速度.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行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及其它在医学中的应用,使得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建设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作者:王晨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离退休教职工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221位离退休教职工的健康档案的调查,发现常见疾病的前四位是高血脂、高血压、白内障和脂肪肝.通过对致病的主要原因分析,提出改进离退休教职工体质和健康的相应措施.

    作者:陈国英;沈定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硫酸庆大霉素口服液的配制及质量控制方案

    霉素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主要用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I].硫酸庆大霉素口服液(10ml:8万单位),临床用于治疗食管炎、胃炎及急慢性肠炎,治疗效果显著.依据硫酸庆大霉素的旋光性[2],用数字旋光仪测定其含量,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合医院制剂的快速分析.

    作者:喻芬;崔运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例新生儿脐带出血死亡的教训

    新生儿脐带的观察及护理是产科基础护理之一.脐带出血致死亡极少见.现将1例新生儿脐带出血致死亡的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梁亚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试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者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护理质量管理是整个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反应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者丞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大多数学者就护理质量的科学管理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等进行了大量探讨,这无疑对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慧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BiPAP治疗重症SARS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无创性鼻(面)罩双水平正压(BiPAP)通气治疗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疗效.方法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32例严重SARS病人,并比较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及转归.结果用BiPAP呼吸机通气后2小时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改善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P>0.05);48h后低氧血症基本纠正,呼吸频率逐渐减慢,呼吸窘迫逐渐缓解,心率明显减慢,PaCO2上升,改善明显(P<0.05),大部分能维持至病情好转.结论BiPAP有利于改善危重SARS的肺的氧合功能,减轻呼吸困难,有效率可达到78.1%,BiPAP是治疗重症SARS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孟要武;罗雅玲;刘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