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观察

李福群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3.33%,研究组患者为97.78%,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减轻焦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头皮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美皮康)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头皮压疮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因重度颅脑损伤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贴于头皮受压部位,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无菌纱布垫于受压部位,病情稳定转出监护室前对2组患者头皮受压部位压疮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头皮受压部位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从新医改收费政策经济方面核算,观察组护理成本远低于对照组.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能有效预防头皮压疮,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和护理成本,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实施干预后6个月,分别运用SF-36简易量表、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2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评价2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施干预后6个月,2组SF-36量表、Fugl-Meyer量表和Barthel指数均较实施干预前显著增加(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 (43/45),对照组为84.4% (38/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系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地西泮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地西泮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第一产程中推注地西泮.分析2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阴道分娩例数、产后1h阴道出血>500 mnL例数以及新生儿窘迫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产后1h阴道分娩出血>500 mL例数及新生儿轻度呼吸窘迫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西泮在分娩过程中能够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针对性护理措施也是顺利分娩的保证.

    作者:黄明秀;张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产妇护理体会

    目的 回顾性总结甲氨蝶呤(MTX)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 选取96例本院妇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结果 本组中,成功85例(成功率89%),因恐惧认为是化疗而放弃者4例,转手术治疗7例.结论 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成功率高,规范用药、积极的心理和生理护理、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是保证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甲氨蝶呤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郭礼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胸腔镜术后发生肺漏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漏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择全麻气管插管单侧肺通气胸腔镜手术患者96例,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肺漏气,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 96例手术患者中发生肺漏气者3例,经积极观察与治疗,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 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保障术后发生肺漏气的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晓萍;周玉清;张玲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实施护理质控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质控干预在宫颈癌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护理质控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实验组皮肤反应和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护理质控干预,能降低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邱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症状改善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症状及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运用自制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价患者疾病症状改善情况,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负性情绪改善状况.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中医证状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出院前SAS、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SD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症状缓解,改善负性情绪.

    作者:陈培琴;陈德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雾化后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雾化后应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小儿肺炎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10 min后,对照组行人工叩击排痰,实验组行机械振动排痰,2次/d,连续5d.对比2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日咳痰次数、住院时间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3% (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患者短,日咳痰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雾化后将机械振动排痰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团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宫腹腔镜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护理

    目的 探析宫腹腔镜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护理.方法 选取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Ⅰ组和Ⅱ组.Ⅰ组患者术后予以西医常规护理,Ⅱ组患者术后在西医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中医外治护理.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并随访1年,统计1年妊娠率.结果 Ⅱ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Ⅰ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Ⅰ组(P<0 05).Ⅱ组患者1年妊娠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同时辅以良好的中西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和提高妊娠率,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罗窅;王明艳;覃莎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生大黄辅以芒硝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生大黄辅以芒硝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生大黄辅以芒硝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在治疗后1~2d开始排肛门气,治疗2~5d开始排便,大便性状多为水样黄色便,并且在排气排便之后,患者的腹胀症状得到好转.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辅以生大黄以及芒硝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肠蠕动,加快肛门排气及排便,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丽莉;冯平;陆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在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在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质量改进模式.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胀持续时间为(6.72±1.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5±5.2)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4%(P<0.01).结论 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质量改进模式能够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虞腊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对其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2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划分为2组,对照组1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37例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急性应激反应.结果 2组SASRQ评分护理干预前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26.4±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6.9±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急性应激反应比较常见,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急性应激反应.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年轻护士实境技能考核实践与评价

    各层级护士技能考核的前提必须以能胜任相应护理岗位工作为基准[1],但传统的技能考核特点是指定技能项目,在模拟人或患者身上模拟进行,这与患者需求及实际工作横断面相分离,也不能客观地考核、评价护理人员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本院自2013年2月起对工作10年内的护理人员采取了实境技能考核方法,即对某一护士预先不设定技能考核项目,而是在某一时间段即主考人员到达现场时,将护理患者过程中涉及任意技能作为随机考核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丽华;于敏;戴雨梅;李爱萍;丁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高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并发症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年龄≥70岁的患者110例,观察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拔管后的情况,对相应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 本组中,呛咳患者19例(17.3%),咽喉疼痛患者28例(25.5%),拔管后低氧血症再插管的患者3例(2.7%),误吸患者7例(6.4%),气道痉挛患者4例(3.6%),高血压患者2例(1.8%),心脏骤停患者1例(0.9%).结论 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倪海芳;秦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 对5例行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的患者做好术前访视,同时积极与手术医生沟通,准备术中所需物品及器械,做好术中配合.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者.结论 全面的术前访视、充分的物品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必要的应急措施,是保证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及室间隔封堵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胡林婕;于春霞;左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吴茱萸热熨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吴茱萸热熨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将6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热熨,并根据辨证施护的原理采取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的ODI积分和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ODI积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且VAS评分达到4分所需平均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吴茱萸热熨可有效缓解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红网;刘华;徐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流程管理在中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流程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1].护理工作流程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是合理安排、落实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保障[2].本研究在日常护理质量管理中强化护理流程管理干预,并探讨其对医院内科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丽;张淑美;周丽;王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延续性护理在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肾病综合征(NS)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0例NS伴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检和尿检指标改善情况,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0%(69/75),高于对照组的78.7% (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蛋白、白蛋白、尿量、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CA量表中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健康知识4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进一步改善NS伴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院外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段国梅;陈德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患者对实习护生侵入性操作接受度调查分析

    侵入性护理操作是由护理人员操作医疗器材进入患者身体组织或器官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如导尿、鼻饲、灌肠、吸痰、各种注射等[1].这些操作常损伤皮肤或黏膜的防御屏障,引起疼痛或感染等医源性问题,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紧张情绪,导致应激反应[2].实习护生临床实践少,经验不够丰富,在实施侵入性护理操作时患者易产生抵触心理[3].本研究调查分析400例患者对实习护生侵入性操作的接受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伟;潘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艾滋病是世界医学的一大难题,自1981年美国发现第1例艾滋病患者至今,艾滋病已在全球迅速蔓延,成为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1].1996年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问世,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使艾滋病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2].另一方面,对抗病毒药物用药依从性进行适当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疗效[3].目前,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药物的用药依从性进行综合干预是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的重点.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