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

蔡艳菊

关键词:责任护士, 危重病情, 认知程度,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的认知程度及干预措施.方法 针对40名责任护士开展关于病区危重患者“八知道”调查.结果 分别有26名(65.0%)、29名(72.5%)、30名(75.0%)和26名(65.0%)的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的护理问题、意识状态、心理状态、排泄困难处理基本认知;3名(7.5%)责任护士对护理措施完全认知,20名(50.0%)责任护士对阳性体征未认知,29名(72.5%)责任护士对治疗方法部分认知;本科学历总分高于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管0~20个床位护士的认知程度均分高于21 ~ 30个和30个以上床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学历的责任护士有助于提高危重病情的认知程度,合理的分配责任护士所分管的危重患者数,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结果 末次随访时,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状况评分优良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Fried-man-Wyman评分优良率为94.59% (35/37),高于对照组的75.68%(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 (3/37),低于对照组的29.73%(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能促进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顾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反复移植失败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给予68例反复移植失败的宫腔镜手术患者一对一口头讲解与书面材料相结合的术前宣教、心理护理及详细的术后指导,观察干预前后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及对富腔镜手术治疗的顾虑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有焦虑、恐惧情绪的患者占88.24% (60/68),干预后则为10.29%(7/68),对宫腔镜手术治疗有顾虑的患者占92.65%(63/68),干预后则为8.82% (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状态,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葛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CRT-D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植入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40例,均行CRT-D植入术,对其进行术前护理、出院时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观察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术后并发症、左室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经有效的护理,无切口血肿、电极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植入CRT-D患者进行良好的围术期护理,能够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左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并发症护理

    目的 总结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式.方法 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毁损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沟通,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术后随访,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并发症方面,术后面部感觉迟钝36例、咀嚼困难2例、面部肿胀3例、角膜炎1例.结论 三叉神经痛患者经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应积极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毛冬兰;印红梅;李安宝;王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Index(BI)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2组康复效果,比较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出院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促进肢体康复效果.

    作者:朱炳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哮喘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出院时,观察2组25%肺活量大呼气速度(FEF)、50% FEF、75% FEF及呼气流速峰值(PEFR),并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时,实验组25% FEF、50% FEF、75% FEF及PEFR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实验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措施可改善老年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

    作者:黄燕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对策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 收集2009年8月-14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危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在此期间发生的医疗事故和纠纷情况,系统性评价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同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结果 分析显示Ⅲ级医疗事故发生概率高,和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有关;Ⅰ级医疗事故发生和缺少护理专业性技能相关.结论 强化院内急诊室护理人员责任心,提升职业素养与法律意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对降低急诊室护理风险意义重大.

    作者:梁艳;周焕芝;张五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10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入院和术前焦虑状况.结果 实验组中、重度焦虑状态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老年行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

    作者:俞广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身心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身心影响.方法 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方案.观察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时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PHQ-9)、SF-36简明健康问卷的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时GAD-7、PHQ-9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出院时(P<0.05,P<0.01);其中观察组GAD-7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时SF-36量表评分各条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5,P<0.01),其中RP、VT项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网;许红梅;雷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泰兴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6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患者临床资料,并对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主要原因包括护士安全护理不到位、护患沟通不足、管道固定不牢和患者疼痛不适等;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的高危时间段是中午和夜间.结论 妥善固定气管置管、每日监查评估、有效沟通、镇痛镇静、安全约束、舒适管理、增加晚夜班人力及实行晚夜间小组长负责制、微信群实时交流考核等能有效保证气管插管在位安全.

    作者:鲍敏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卵巢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治疗卵巢肿瘤中人性化护理的辅助作用.方法 选取卵巢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住院期间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中社会情感、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和躯体功能4项内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卵巢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眼科“日间病房”运行模式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索开展眼科日间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8月-2014年12月眼科日间病房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普通病房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2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2组平均住院费用、床位使用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比于普通病房日间手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人均住院费用下降,床位使用率、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开展眼科日间手术可减少人均住院费用、增加床位使用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曹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氯氮平中毒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急救护理报告

    氯氮平可抑制中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镇静催眠作用明显,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氯氮平临床使用广泛,但因自杀、误服等原因,氯氮平中毒在临床上时有发生[1].氯氮平中毒是较严重的临床急症,多见于精神疾病这一特殊人群中,病死率10%~12%[2].另一方面,急性肺水肿是心内科急症之一,精神疾病患者往往由于精神症状或口服精神药物的影响,主诉不准确或没有不适主诉,临床医生和护士积极落实病情观察和急救措施尤为重要.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于2014年7月收治氯氮平中毒合并肺水肿患者1例,经治疗,病情好转稳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爱琴;李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血液标本重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血液标本重新送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从护士、送检员及检验科三方面寻找原因血液标本重新送检发生原因,提出并实施有效对策.结果 实施干预后,血液标本重送率(0.83%)显著低于实施前(2.93%),护士标本采集知识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精神科血液标本重送率,提高护士血液标本的采集理论和操作水平.

    作者:周玉梅;秦国兰;耿在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前急诊护理包括现场急救护理、转运护理及院前溶栓处理.结果 经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干预,患者均安全转送至急诊科或心血管内科给予静脉溶栓或介入治疗,治疗结束后5例死亡(10.42%).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诊护理,能够使患者安全、及时的到达医院进行就诊,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谢妮;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处理及临床分析

    目的 对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处理方式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头位难产初产妇(难产组)和36例正常分娩初产妇(正常分娩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正常分娩组产妇胎头下降停滞30例(83.33%),胎膜早破18例(50.00%),宫颈水肿20例(55.56%),第二产程延长7例(19.44%),原发宫缩乏力导致的潜伏延长24例(66.67%);正常分娩组胎头下降停滞11例(30.56%),胎膜早破2例(5.56%),宫颈水肿2例(5.56%),第二产程延长1例(2.78%),原发宫缩乏力导致的潜伏延长6例(16.67%),难产组各临床表现发生比率均高于正常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难产组产妇行剖宫产17例(47.22%),经阴道分娩19例(52.78%),无产妇死亡.结论 对初产妇的临床表现进行识别,及时纠正胎头异常情况,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秋玲;张淑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DCA循环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治疗患者压疮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178例行285例次CBP治疗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n=127)和干预组(2014年1-12月,n=158).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CBP患者、家属及护士规范管理.结果 CBP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由对照组的10.24%(13/127)下降至于预组的1.27% (2/158),满意度由对照组的70.87%(90/127)提升至干预组的94.30% (149/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CBP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牛冬花;张海燕;赵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双胎妊娠孕12+4周胎膜早破保胎成功患者护理体会

    中期妊娠胎膜早破一直归属于难免流产范畴,因流产率高,并发宫内感染的概率大,原则上应终止妊娠,不采取保守治疗[1].另一方面,鉴于目前不孕症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且孕妇家庭保胎的意愿强烈,因此针对胎膜早破孕妇,孕期是否处理得当对围生儿预后至关重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于2011年12月12日收治1例双胎妊娠孕12+4周胎膜早破孕妇,经保守保胎治疗,于38+1周剖宫产分娩两例活产女婴,出生后随访,均发育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作者:谢月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黄敷脐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黄敷脐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60例T2DM伴便秘症状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大黄敷脐组和对照组,各30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大黄敷脐组在对照组上给予大黄粉加薄荷油敷脐,24 h更换1次,7d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排便和便秘改善情况.结果 大黄敷脐组总有效率93.3% (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 (20/30) (P <0.05);大黄敷脐组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困难程度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大黄粉、薄荷油敷脐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便秘症状.

    作者:姜锡;万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急诊护理路径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0.4±0.2) 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1±1.2)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5±0.5) min和(25.3±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8.0%(2/25),低于对照组32.0%(8/25).结论 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分诊评估和急诊停留时间,降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施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